《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803|回复: 2

[讨论] 【周末读诗】雷平阳《地上的阳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0 16: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雷平阳《地上的阳光》



1

卖水人曾经去过我的村庄,他挑着
两桶水,满脸汗珠,站在大树到处漏光
的阴影里。他问刚从地里归来的

我的母亲:“水缸空了吗?这里有水。”
我的母亲因过量的劳作而身体变形
她弯着腰,一声不吭,肩上的锄头
碰着了卖水人的桶绳

满天的阳光照射着地上的两桶水
两只水桶在斜坡上渐渐滚远,我的母亲
在水迅速渗透的瞬间回过头看了一眼

她看见了水中有一张支离破碎的脸
并且眨眼之间就被土地汲走了,而卖水人
正在斜坡上追赶他的水桶,拖着的扁担
不停地打击着他那奔跑的影子

我的母亲对着斜坡大喊:“嗨,卖水人
我没钱,但可以煮顿饭给你吃。”
那顿饭我还记得,吃的是土豆和南瓜
外加一碗火烧辣子。卖水人

坐在我父亲的旁边,始终很少说话
像一尾跳到岸上的鱼,干渴的身体上
看不到一点水分。他走的时候

夜已经深了。他跟我的父亲说
我的村庄是一个开裂的村庄,然后
挑着两桶月光消失得一干二净

2

这个古怪的卖水人后来再也没有去过
我的村庄,可作为一个暗示,在他走后
的连续几年间,干旱使我的父母颗粒无收

在无休止的饥饿折磨下,我的父亲
开始怀疑卖水人是个神灵,可是
任凭我们怎样地怀想,也想不起
卖水人的样子,只记得他的水桶上

画着很多饱满的谷穗,而在等待开饭
的那段时间,他一直坐在暗处
玩着一副破破烂烂的纸牌

我记得卖水人的身材很矮,他的眼睛
仿佛一直都不曾睁开。我的父亲高大健壮
弯着腰问他:“嗨,卖水人,家在哪个寨子?”
他腾出一只手,指了指南边,南边是我家的门

门外就是空空荡荡的菜园子,以及阳光
和天。父亲摇了摇头,“呸”的一声
吐了口浓痰在手心里,开始替母亲劈柴

母亲不同意父亲的看法,母亲认为
她引回家的是个对土缺少耐心的人
不像掌管土地的神灵。母亲的理由很简单
谁会到一个到处都是池塘的地方来卖水

父亲则一直在饥饿中坚持自己的看法
他的理由很简单:谁会到一个
到处是池塘的地方来卖水,而且带着纸牌

而且,父亲说:“他的牌技实在高超
纸牌和他,好像是一个整体,他的脸
埋在暗处,分明就是一张黑桃K”

这种争论持续了多年,直到磨刀人去了
我的村庄,我的父母才闭上嘴巴
磨刀人坐在干涸的池塘中,没有人理会
他们觉得这又将是一个秘密的人

我的父亲甚至非常肯定地断言:
“到一个没有收成的地方来磨刀的人,
这人如果没有带着神示,那么就是病人。”

3

很多天过去了,磨刀人依旧没有揽到
一笔生意,我的父亲再也坐不住了
他决定将那把劈柴的大斧子送去

父亲身无分文,他打算请磨刀人吃饭
他佯装没看见母亲眼中的泪水,以不可
违抗的手势,指了指屋梁上吊着的半袋种子

我记得父亲出门的时间大约是黄昏
他提着斧子,脸很阴沉,有点像一个
前去复仇的恶棍。母亲则泪流满面
种子在石磨中破碎的声音令她浑身颤栗

种子做成的饭,香气弥漫了我的村庄
端上桌,冷了,父亲还没回来,回来的时候
已经很晚,父亲手中的斧头没有磨亮
样子像一个被仇人打败的人

磨刀人没来,种子却做成了饭
我的母亲却不再流泪,对父亲说道:
“嗨,饭冷了,要不要再热一热?”
那口气,仿佛家里还有几千斤粮食

父亲的失败纯粹是天意,击败父亲的
是神秘女人米米,米米像只乌鸦
她也看中了那个摇人心旌的黄昏

她飞抵池塘的时候,我的父亲
才提着斧头走出家门。米米的刀
是一把黑颜色的屠刀

米米说:“嗨,磨刀人,这是我的刀!”
那是个没有水的黄昏,我的父亲
目睹了一幕困扰他一生的情景

他看见夕照中的红颜色的磨刀人
首先挑破了自己的手,用血为米米磨刀
那是把嗜血的刀,磨到天空彻底黑完
仍拒绝暴露本性,依然比天空黑

磨刀人对米米说:“女人,我知道你叫
米米,你走吧,我会让刀锋利无比。”
米米走出了池塘,在离我的父亲不远
的一棵树下站定,神色凄迷

我的父亲和米米,两个饥饿的形容词
他们看见池塘中的磨刀人迅速地
扒光了衣物,以交媾的姿势拱动在

磨石上面。像一个自慰的动词。池塘中
没有发出例行的喊叫,树下的米米
没有动。没有动。只是紧紧地抱住了大树

磨刀人用精液为米米磨刀
磨出了一把天下最美最锋利的刀
这成了我们村庄的又一个秘密

4

我的父亲,这秘密中的线人
从此便沉默不语。而雨水自那天深夜
便开始不停地浇灌我的村庄

村庄里到处都奔跑着哭泣的人
就像那些池塘,水满了,就往外流
在这混乱的背景中,米米和磨刀人
悄悄地走了,像两个遗失了的地址

很久以后,我的母亲才朝着我的父亲
大吼:“嗨,你知道磨刀人去了哪里,
还有米米?”我的父亲,他正
跪在潮湿的地上,掠沟里的水

认真地清洗白菜叶子……父亲整天
都很忙,绝不跟母亲争论
直到有一天,母亲说:“嗨,我的眼睛
我的眼睛疼得要命。”

父亲说:“让我看看。”我记得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的父亲
他指着母亲的右眼,笑得浑身发抖

母亲的右眼角长出了一根绿色的细苗
在村卫生所肮脏的病床上,我的母亲
回忆道:“请磨刀人吃饭的
那个黄昏,一颗籽种飞进了眼睛。”

医生笑得前仰后合,可这个技术低微的
城里人,并没有医好母亲的眼睛
眼睛里长禾苗,我的母亲,成了县报上
的一条新闻,母亲的照片,模糊不清
 楼主| 发表于 2015-5-10 16: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女人的故事,也是天下女人的故事,谨以此献给天下的母亲,节日快乐,幸福长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0 18: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最早写母亲的诗:【小雅·蓼莪】  创作年代:周代 作品出处:诗经 作品作者:无名氏  蓼蓼者莪⑴,匪莪伊蒿⑵。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⑶。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⑷。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⑸,维罍之耻⑹。 鲜民之生⑺,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⑻?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⑼,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⑽。 拊我畜我⑾,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⑿,出入腹我⒀。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⒁!  南山烈烈⒂,飘风发发⒃。 民莫不谷⒄,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⒅,飘风弗弗⒆。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⒇!  【注释】  ⑴蓼(lù)蓼:长又大的样子。莪(é):一种草,即莪蒿。李时珍《本草纲目》:“莪抱根丛生,俗谓之抱娘蒿。” ⑵匪:同“非”。伊:是。 ⑶劬(qú)劳:与下章“劳瘁”皆劳累之意。 ⑷蔚(wèi):一种草,即牡蒿。 ⑸瓶:汲水器具。罄(qìng):尽。 ⑹罍(léi):盛水器具。 ⑺鲜(xiǎn):指寡、孤。民:人。 ⑻怙(hù):依靠。 ⑼衔恤:含忧。 ⑽鞠:养。 ⑾拊:通“抚”。畜:通“慉”,喜爱。 ⑿顾:顾念。复:返回,指不忍离去。 ⒀腹:指怀抱。 ⒁昊(hào)天:广大的天。罔:无。极:准则。 ⒂烈烈:通“颲颲”,山风大的样子。 ⒃飘风:同“飙风”。发发:读如“拨拨”,风声。 ⒄谷:善。 ⒅律律:同“烈烈”。 ⒆弗弗:同“发发”。 ⒇卒:终,指养老送终。  【赏析】  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  看那莪蒿相依偎,却非莪蒿只是蔚。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劳累!  汲水瓶儿空了底,装水坛子真羞耻。孤独活着没意思,不如早点就去死。  没有亲爹何所靠?没有亲妈何所恃?出门行走心含悲,入门茫然不知止。  爹爹呀你生下我,妈妈呀你喂养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想报爹妈大恩德,老天降祸难预测!  南山高峻难逾越,飙风凄厉令人怯。大家没有不幸事,独我为何遭此劫?  南山高峻难迈过,飙风凄厉人哆嗦。大家没有不幸事,不能终养独是我!  —————— 《毛诗序》说此诗“刺幽王也,民人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只有最后一句是中的之言,至于“刺幽王,民人劳苦”云云,正如欧阳修所说“非诗人本意”(《诗本义》),诗人所抒发的只是不能终养父母的痛极之情。  此诗六章,似是悼念父母的祭歌,分三层意思:首两章是第一层,写父母生养“我”辛苦劳累。头两句以比引出,诗人见蒿与蔚,却错当莪,于是心有所动,遂以为比。莪香美可食用,并且环根丛生,故又名抱娘蒿,喻人成材且孝顺;而蒿与蔚,皆散生,蒿粗恶不可食用,蔚既不能食用又结子,故称牡蒿,蒿、蔚喻不成材且不能尽孝。诗人有感于此,借以自责不成材又不能终养尽孝。后两句承此思言及父母养大自己不易,费心劳力,吃尽苦头。  朱熹于此指出:“言昔谓之莪,而今非莪也,特蒿而已。以比父母生我以为美材,可赖以终其身,而今乃不得其养以死。于是乃言父母生我之劬劳而重自哀伤也。”(《诗集传》)中间两章是第二层,写儿子失去双亲的痛苦和父母对儿子的深爱。第三章头两句以瓶喻父母,以罍喻子。因瓶从罍中汲水,瓶空是罍无储水可汲,所以为耻,用以比喻子无以赡养父母,没有尽到应有的孝心而感到羞耻。句中设喻是取瓶罍相资之意,非取大小之义。  “鲜民”以下六句诉述失去父母后的孤身生活与感情折磨。汉乐府诗《孤儿行》说“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从地下黄泉”,那是受到兄嫂虐待产生的想法,而此诗悲叹孤苦伶仃,无所依傍,痛不欲生,完全是出于对父母的亲情。诗人与父母相依为命,失去父母,没有了家庭的温暖,以至于有家好像无家。曹粹中说:“以无怙恃,故谓之鲜民。孝子出必告,反必面,今出而无所告,故衔恤。上堂人室而不见,故靡至也。”(转引自戴震《毛诗补传》)理解颇有参考价值。第四章前六句一一叙述父母对“我”的养育抚爱,这是把首两章说的“劬劳”、“劳瘁”具体化。诗人一连用了生、鞠、拊、畜、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和九个“我”字,语拙情真,言直意切,絮絮叨叨,不厌其烦,声促调急,确如哭诉一般。如果借现代京剧唱词“声声泪,字字血”来形容,那是最恰切不过了。姚际恒说:“勾人眼泪全在此无数‘我’字。”(《诗经通论》)这章最后两句,诗人因不得奉养父母,报大恩于万一,痛极而归咎于天,责其变化无常,夺去父母生命,致使“我”欲报不能!后两章第三层正承此而来,抒写遭遇不幸。头两句诗人以眼见的南山艰危难越,耳闻的飙风呼啸扑来起兴,创造了困厄危艰、肃杀悲凉的气氛,象征自己遭遇父母双亡的巨痛与凄凉,也是诗人悲怆伤痛心情的外化。四个入声字重叠:烈烈、发发、律律、弗弗,加重了哀思,读来如呜咽一般。后两句是无可奈何的怨嗟,方玉润说:“以众衬己,见己之抱恨独深。”(《诗经原始》)  赋比兴交替使用是此诗写作一大特色,丰坊《诗说》云:“是诗前三章皆先比而后赋也;四章赋也;五、六章皆兴也。”后两章也应该说是“先兴后赋”。三种表现方法灵活运用,前后呼应,抒情起伏跌宕,回旋往复,传达孤子哀伤情思,可谓珠落玉盘,运转自如,艺术感染力强烈。《晋书·孝友传》载王裒因痛父无罪处死,隐居教授,“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又《齐书·高逸传》载顾欢在天台山授徒,因“早孤,每读《诗》至‘哀哀父母’,辄执书恸泣,学者由是废《蓼莪》”,类似记载尚有,不必枚举。子女赡养父母,孝敬父母,本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实际也应该是人类社会的道德义务,而此诗则是以充沛情感表现这一美德最早的文学作品,对后世影响极大,不仅在诗文赋中常有引用,甚至在朝廷下的诏书中也屡屡言及。《诗经》这部典籍对民族心理、民族精神形成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2]  1. 《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428-430页 2. 《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430-431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6 22: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