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81|回复: 5

[原创]学习《约定》心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1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学习《约定》心得

从19件作品里,我筛选了风格不同的3个,(受数量制约了,其实还有好作品的。)下面把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约定】◆5号作品
我们,握着历史的手
期待和默契接踵而来。---题记
◎【楔子】
一个先知不断地说:降生吧,这个尘世的幸福和苦难
穿越时间隧道,我们必须抓住一丝光亮
至今
他们的声音停留在一些房间里
红色的旗帜和麦穗上,那些只言片语养育了几代人
冥冥中我和他们有一个约定
前生的苦痛演变为眼前的枝叶
欣欣向荣,蔓延
一个名字始终让我默默念叨
谁能够忘记一些日子?总有些
热血的人,他们用不同的方式相互沟通
在硕大的广场放飞鸽子、理想、政治抱负
对前人的缅怀一如碗中的饭粒  历历可数
实在得让我流泪
这是几辈人的约定呵,趟过草地的沼泽
那些英灵,请你们来
小坐于盛满青稞面、小米粥还有红辣椒的庭院
我们畅谈各自衷肠
一场约定  一个主题
永远没有最后的情节
◎之一【 南湖—1921年7月】
浙江嘉兴,我没有去过
1921年7月这个日子的约定我也没有参加
可是有人看到了我的先辈在那里指点江山
坐一艘红色的游船,沉着的微笑
撒落湖面的阳光 映照了我梦里水乡
烟雨楼,梅雨季节
耐心和内涵让我敬仰所有聚集的人
它独自保存最坚定的信念
并将铿锵的声音打击水面的波纹
从上海穿透中国
黑暗中,谁打破了沉寂?
听见一声雄鸡的鸣叫划破长空
折射于黑夜之中的亮光,我们不默而和
你更加觉察:那船上的约定成为内心的刀刃
艰难痛苦和鲜血是同等的值得留念
◎之二 【井冈山—1928年4月】
哦,此时的罗霄山脉春意盎然
叫天子低低的掠过竹丛的静幽
黄洋界、八面山、双马石、桐木岭上的杜鹃
盛开红艳艳的季节
身材高大的人一只手插在腰上
一只手握住毛竹的中部----那个作为旗帜的杆
一些汗水渗透,浸湿了中国的版图
沿着江西到达陕北
他们,就是他们
一只由朱德、陈毅带队的人
在这年的四月宁冈被他们的足迹覆盖
火焰燃烧于一个叫南昌的城市上空
烧红了旗帜、烧红了中国
而约定是一根无形的藤萝
它牵引着一些热血的人趁四月的流火
星夜兼程,井冈山
他们为中国再一次约定
◎之三 【 遵义—1935年1月】
谁先抵达了一个顶点?
谁又在生死攸关的尽头开设了新的转折点?
三天的时间长么?
三天的时光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命运
遵义,赤水河的雾霭还未散尽
他们就约定了每个细节
二十人的约定遍布全国的长征
历史关头,我看见了焦灼的脸
那些沧桑巨变
一些名字从此镌刻于历史的书本
不忍丢弃的信念啊。这些
都让草地的水漂白,悬挂于陕北的枣树
让雪山的冷雕塑一尊尊身躯,之后
生锈的弹壳,松藩的喇嘛寺
钟声一遍遍敲响
战士们,你们在梦中约定了信念的根本
那个愈来愈远的遵义
今生,它会在路口转折
回归真实的一面
◎之四  【陕北 延安】
陕北  陕北
苦丁花开满高原的陕北
两万五千里的路程走进你的怀抱
你就是母亲
陌生而熟悉的感觉
从相互的手中传递兄弟般的情怀
延安啊,山沟沟老脸上的皱纹
你在延河水中孕育四亿儿女多年夙愿
黑夜里谁一直秉灯遥望
历史的约定将于黎明践约前行
穿过白区,飞跃黄河的奔腾
西北坡,微笑着等候主人
当所有的山丹丹都开了
陕北,你变成一个成熟的智者
选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
一些人按照约定,继续行走
◎之五 【 北京  1949年10月】
一天能够走过几个朝代门槛的北京
在天安门前,金水桥上我读到了世界最长的诗篇
两万五千里的诗行在这里画上句号
执笔的人站在门楼上  挥手微笑
围绕一些旧时代
目光变得犀利而执著,那是行进的河流
从广场流淌到大江南北、黄河两岸
越来越激越、沸腾
我倾听着,远处隆隆的炮声
滚过长江、翻越千山万水
只是为了一个历史的约定,他们
握着镰刀斧头的手,苍劲有力
在北京
看见红旗走过故宫的九龙碑
中南海外,风云翻滚
看到北京的阳光剪裁神州的版图
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简评:
这首组诗很见丰满,感觉大气。作者把约定放进特定的历史洪流中,使其赋予了与众不同的内涵。回首来路,革命的旅程遍布泥泞,这是一个永不陈旧的话题,我们不是在高呼口号,也不是哗众取宠,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来说,我们不能否认这幸福的根源。虽然今天可能会对某些现实不满,或者有自己的看法,但在历史的风云里,我们的党是卓越的,是英明的,是力挽狂澜的!“降生吧,这个尘世的幸福和苦难/穿越时间隧道,我们必须抓住一丝光亮”,而那束光亮,曾经穿越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迷茫,曾经在血雨腥风唤醒睡眼!
作者这样深情地写到:“二十人的约定遍布全国的长征/历史关头,我看见了焦灼的脸/那些沧桑巨变/一些名字从此镌刻于历史的书本/不忍丢弃的信念啊。这些/都让草地的水漂白,悬挂于陕北的枣树/让雪山的冷雕塑一尊尊身躯,之后/生锈的弹壳,松藩的喇嘛寺/钟声一遍遍敲响/战士们,你们在梦中约定了信念的根本”。
是啊,从南湖的游船,到遵义会议,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南泥湾的自力更生,到三大战役,哪一个足迹不是睿智在引导,不是牺牲在做铺垫?中国的根,在这里,在这里!
作者以时间的绳,串起了光辉的约定;语言之美感,技巧之成熟,都是值得细细咀嚼品味的。
再次读来,依然有种深深的感动,在其中!
如果能让意象多于叙述,就更加强化诗的意蕴了。

◆【约定】◆13号作品
1、 洪荒,混沌之石
混沌。伏羲行走的洪荒年代
头颅叩击石头,蒙昧的苔藓
穿过弄堂,草茎夭折
裂缝。悄无声息地爆裂
推开一面镜子,夸父
渴死在大泽水以南
萤虫,枯抱着一纸密件
问谁索要:生命流传的奥秘
2、 水,生命的陶罐
水声之外,门很近
流星的热度垂手可及
第一粒生命的种子
在星语里怀孕
水,这亘古烧铸的陶罐
收留生命的原初
成长,上帝质感的抚摸
浓缩成一滴露珠
笼罩葱蒙的海域
3、 阳光,破茧之痛
第一缕阳光,生命般纯粹
经不起风的诱惑
根系,比石头更坚定
逃荒的水草,伫立成林
遥望潮汐带走的孩子
象从一截黑夜里抽出光明的疼痛
稚嫩的蜻蜓相依在草茎上
张开的翅膀,以一种繁衍的姿势
靠近泥土,让生命着陆
这首诗的构思应该说独具匠心,作者对历史、神话、生命及自然的思考融会贯通,在简练的语言里呈现出来,诗意浓郁,散发着清淡的幽香。
第一节:
“洪荒,混沌之石/混沌。伏羲行走的洪荒年代/头颅叩击石头,蒙昧的苔藓/穿过弄堂,草茎夭折//裂缝。悄无声息地爆裂/推开一面镜子,夸父/渴死在大泽水以南//萤虫,枯抱着一纸密件/问谁索要:生命流传的奥秘”---原始社会与神话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生命的最初,没有什么不是原始的,不是开拓的,蒙昧也好,夭折也罢,生命本身总是神秘而又充满灾难,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的英雄本色早已被历史和人类神话了,和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甚至精卫填海融为一体,在人类的意识形态里深深扎下了根。那么,在人类的祖先与自然的搏击中,逐渐使生命走向和谐的根,源自哪里呢?作者发出疑问,同时也在思考中。
这一节比较有力,起势很好。
第二节:
“水,生命的陶罐/水声之外,门很近/流星的热度垂手可及/第一粒生命的种子/在星语里怀孕//水,这亘古烧铸的陶罐收留生命的原初//成长,上帝质感的抚摸/浓缩成一滴露珠/笼罩葱蒙的海域”
如果说上一节以感性为主,这一节则完全虚化了,水是生命之源,这是对上节的延伸,也是作者思考的过程与答案。相比之下,这节似乎起到了过渡的作用,但稍见薄弱。
第三节:
“阳光,破茧之痛/第一缕阳光,生命般纯粹/经不起风的诱惑/根系,比石头更坚定
/逃荒的水草,伫立成林/遥望潮汐带走的孩子/象从一截黑夜里抽出光明的疼痛//
稚嫩的蜻蜓相依在草茎上/张开的翅膀,以一种繁衍的姿势/靠近泥土,让生命着陆 ”
这一节的语言力度又回来了, “阳光,破茧之痛”,形象而又诗意的语言,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眼睛!而结尾有呼应开头,“稚嫩的蜻蜓相依在草茎上/张开的翅膀,以一种繁衍的姿势/靠近泥土,让生命着陆 ”,点明画意,把全诗落到实处,也使该诗余味留香。
本诗的可喜之处在于语言的精炼,诗意的浓郁,思考的独特。如果说有遗憾,那就是第二个和第三个的中间部分弱了些,是作者需要努力打磨的地方。
◆【约定】◆4号作品
在深深的黑里
我曾经一个梦境接一个梦境
把生命拉扯成我正穿越的隧道的长度
苦苦地寻找一句前世的咒语
一张紧闭着的唇,一颗可以把坚冰捂热的心
当不朽的疼痛再一次扎进身体
我明白其实只要阳光一个忧郁的眼神
就可以把我失魂的歌声捞起
一个又一个适合远行的七月已经过去
我的日子冒出星星点点的胡须
一匹骏马的蹄声踏响沉睡的大地
长长的栗色鬃毛拂动将要燃烧的太阳
“哦,来吧,我们一起上路”
马儿对我说出第一句话
而后他就不再言语

在黑色深潭的边界我站了起来
我骑上马沿着河岸奔跑
又丢下河岸开始飞翔
风穿过一座又一座山峰
我穿过风的身体
阳光哗哗而下,绿草如茵
地平线铺展到天边
沙尘塞满情绪激动的曲子
从柔软的身体到坚强的灵魂
七月,我抵达我的草原
草原开满鲜花,茁壮如你的爱情
我嘶哑的歌声终于找到出口
在透明的燥热里我们听到蝉在歌唱
阳光哽咽无声

该诗最成功的亮点是诗歌意象的丰盈,作者具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很少运用激烈的、呼告式的语言直抒胸臆,而代之以智慧的,澄明的、沉稳的叙述,比如:“在深深的黑里/我曾经一个梦境接一个梦境/把生命拉扯成我正穿越的隧道的长度”;“在黑色深潭的边界我站了起来/我骑上马沿着河岸奔跑/又丢下河岸开始飞翔”---因此其诗作不是直线式的指陈,而是处于不同运动状态的多种元素的交错与纠结。
再如:“阳光哗哗而下,绿草如茵/地平线铺展到天边/沙尘塞满情绪激动的曲子”;“从柔软的身体到坚强的灵魂/七月,我抵达我的草原/草原开满鲜花,茁壮如你的爱情/我嘶哑的歌声终于找到出口/在透明的燥热里我们听到蝉在歌唱/阳光哽咽无声”---笔法的老到与成熟,语言内涵之丰富,为诗之技巧,让人眼睛一亮。

发表于 2004-8-1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学习《约定》心得

嗯,5号我也选了的。
个人认为,这次的参赛作品大多切入主题太直接,缺乏回旋和韵味。
不过5号是个例外。
发表于 2004-8-3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学习《约定》心得

学习了,如水辛苦。
发表于 2004-8-4 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学习《约定》心得

你们可真棒,会评,文章我只会看……读过,能让心灵振动的就觉得好,词语很美的也觉得好
评是不会的了,因此你们都辛苦了,学习一把
发表于 2004-8-4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学习《约定》心得

说得真不错。
发表于 2004-8-9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学习《约定》心得

都是大家风范,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12 10: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