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961|回复: 10

【诗人说诗】第11期:渔郎《说诗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9 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怀斯 于 2024-6-9 06:05 编辑


诗性是诗歌的特有特点和属性。提起特点和属性,放大来看涉及审美、思考角度、阅读角度和心灵形态及其意义。归纳起来,核心词应当就是角度。

没有角度的状态,就是事实本身。是没经内心介入情况下的原始状态,还没有与其它事物产生关联。


由于面对同一事物的主体不同,与其它事物关联内容也不会相同,发生偏转的角度也不会相同,这就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然而并不是所有偏转角都具有诗意,它必须在八个方面偏转,即厚、深、高、广、浓、纯、亮、力上做正向偏转,或择其一二而用之。


偏转角度的意义,是使其脱离原始态,展现诗性出来。


这种说法是为了尽可能直观说明诗性问题,然而现实中很难一言以蔽之。凡事还需考虑度,过度追求偏转,导致失去事物本相,完全脱实向虚就得不偿失了。

流水辞作者|刘年

你有多久不曾流泪了
是不是习惯了用笑容表达一切

来自天山和昆仑的塔里木河
经过塔克拉玛干沙漠
钻入了罗布泊深处
看不见了,并不等于死去
他们说,河流在地下潜行
经过荒无人烟的柴达木盆地
再冒出来的时候,就是黄河
因为害怕时间的流逝
曾经想尽了办法珍惜

我们本身就是冰凉的流水啊
如果,把所有的路
都看成河床

【渔郎读诗】首先描写了塔里木河的状况,有他一路走来的不容易,也有珍惜。然后写到自己的时候,回顾自己走过的路,也如同一条河流。两两对比之后,发现他们很相似。

这首诗因为找到了个人与河流之间的共同点,才赋有了深意。这种发现形成了诗核。

人间作者|余秀华(湖北)

要一个黄昏,满是风,和正在落下的夕阳
如果麦子刚好熟了,炊烟恰恰升起
那只白鸽贴着水面飞过,栖息于一棵芦苇
而芦苇正好准备了一首曲子
如此,足够我爱
这破碎泥泞的人间

【渔郎读诗】前边描述了一系列景色,都是很自然的人间烟火。而结尾的“足够我爱/这破碎泥泞的人间”形成了一种因果关系。
因为这样,所以那样。这种因果关系,使得诗核成立。

尘土 | 雷平阳(云南)

终于想清楚了: 我的心
是土做的。我的骨血和肺腑,也是土
如果死后,那一个看不见的灵魂
它还想继续活着,它也是土做的
之前,整整四十年,我一直在想
一直没有想清楚。一直以为
横刀夺取的、离我而去的
它们都是良知、悲苦和哀求
都是贴心的恩膏、接不上气的虚无
和隐秘的星宿。其实,这都不是真的
它们都是土,直白的尘土
戴着一个廉价的小小的
人形护身符

【渔郎读诗】意趣路线里,有一个意趣叫发现。因为发现而产生价值,因为发现而使作品产生吸引力。

在雷平阳这首诗中,他发现“我的心是土做的。我的骨血和肺腑,也是土/如果死后,那一个看不见的灵魂它还想继续活着,它也是土做的”。

孤独与辽阔 | 赵小北(德国)

雪地上深深浅浅的脚印
都是我的
若不是我
每天出门去走上一走
就根本不会有任何痕迹
我若多去走上几趟
又好像有很多人来过

【渔郎读诗】这首诗从脚印打破雪的封印,以此从孤独中突围。

脚印分两种情形,走一走会怎样?多走几次会怎样?在对比之后,出现了虚幻的感觉,即走的次数多了,就会幻化出许多人来过。这意味着日子会因除了自己,还有人进入“我”的世界,而打破了孤独。


这种孤独,是可以用辽阔反衬界定的。也因这种幻化而愈加严重。


抛却作者个人经历,单就诗歌效果而言,是非常成功的。不过我更相信生活,它就这样来的,恰巧又遇见了善感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6-9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怀斯 于 2024-6-10 06:38 编辑

本期《诗人说诗》邀请的诗人是渔郎。他没有按照专栏的格式谈论自己的诗,而是愿意谈谈他写诗读诗的体会,从另一方面也完全符合诗人说诗。渔郎曾是诗歌大厅的首席版主,现在也还在大厅发诗以示支持。渔郎的诗以叙事为纲,揭示社会人生的痛点和看点,并展现出其不意的幽默。许多人并不知道渔郎还在诗歌报诗歌理论和诗歌评论中发过很多评论力作:如说灵感,说境界,说切入点,说细节。。。这篇新作《说诗性》首发《诗人说诗》,算是对诗歌大厅的鼓励与支持,在此道谢!

我读渔郎的《诗八度》,http://shigebao.com.cn/thread-1247850-1-3.html,也就是文中所提的“厚、深、高、广、浓、纯、亮、力”,是很欣赏的。写诗时不一定比量这些标准,但一直是走在追求这些境界的路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9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八度我看过的,对诗的理解的确是有他自己的一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9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经在《锦江有诗皆芙蓉》一文中说过,雷平阳是聋哑诗人,他的文字组合很杂乱,没有韵律。真正的诗人脑子里有一根带音乐的神经,诗人根据节奏感的提示来遣词造句,使文字与韵律合拍。假诗人是先天性的聋哑人,做诗没有韵律的提示,杂乱无章,说了些聪明话也是非诗,支持本栏目,问好怀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0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立 发表于 2024-6-9 18:10
我曾经在《锦江有诗皆芙蓉》一文中说过,雷平阳是聋哑诗人,他的文字组合很杂乱,没有韵律。真正的诗人脑子 ...

谢谢林立发表自己的诗歌见解!谢谢支持诗人说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0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鱼郎是诗歌报资深老版主,老牌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及研究到达一定的高度和深度,他对诗歌的理解重点是从对生活的感悟入手,以诗人的情怀来呈现生活,因此他笔下的诗歌,有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一个成熟诗人的文字美。很多年来,他以多种身份介入诗歌的评论,所下的功夫,非一般人所能。他的诗歌耐读,情深意长,因此他选读的诗歌一样也是很棒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1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形式是很有益处的,都会一一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8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见解!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8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余秀华那首惯性写作痕迹明显,渔郎说的因果有点诧异,更倾向于烘托造势渲染,不构成因果。雷平阳那个没啥可说的,发展到今天,这样写,说不是诗也不为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0 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渔郎说得好:没有角度的状态,就是事实本身。是没经内心介入情况下的原始状态,还没有与其它事物产生关联。

经过诗人的取舍,生活折射出诗性:思想性和美学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27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华保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30 18: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