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47|回复: 1

[其他] 烟雨归林采风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24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烟雨归林采风行


          时值四月谷雨节,小雨纷纷。长江中下游的江北岸弥漫着蒙蒙细雨烟雾。江堤绿草茵茵,江上、内湖烟波浩渺。
        4月20日~21日,安庆师大老年大学诗词采风团一行20余人,在石经伦教授、张宜、姚依民、贾明老师老师带领下,来到宿松复兴镇小孤山,汇口镇桑落洲、三江口、归林村釆风观光。分别游览了小孤山、泾江口、程普营的旧址归林古迹地。了解了古代发生过几场大战役的民间传说,也对此此地历史文化积淀有了印象上轮廓的钩沉。本来临江倚湖长江走廊的宿松洲区,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载有辉煌灿烂的民间版页传袭㾗迹。
         釆风团在本县的诗友桂敬炎、叶玉华、王水华及唐牧的陪同下,具体深入三江口、归林古址实地观光。桂敬炎、唐牧分别向采风团成员介绍了归林来历:“传说,古代浔阳江的北岸浔洲,本是一片辽阔水泽,由于上游的洪水几千年来长年累月淤泥不断迂回的堆积,这儿形成了地势高较高的'湖中岛'。后来杨柳生根成林、和鸟叼来的湖桑枝落地的柴桑林,东晋诗人陶渊明曾避难隐居于这里。”并顺便简述了同马大堤的前世今生概况。
          石经纶作总结说,桂敬炎、唐牧两人的话,又证实了我对古历民间的传袭可信度:“整个浔洲仅这儿地势高,江河横溢这儿是生孙自救逃生高地,所以这儿有与世隔绝旳桃花源,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家亦在此,可望庐山,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在此写成,这儿便是: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之境。”李经田君私下告我:“太没文物保护意识,这么重要的文化遗存,居然没立地标。”我内心很是遗憾,争地方名人做开发广告,但珍视原生态却没人去仔细考证,史书记载周瑜是庐江人,仅因为有庐江郡一词,合肥是庐江的,潜山是庐江的,宿松也是庐江的,若以古地名来求证今地,则有十分的荒唐!最不可接受的人们认为九江又名柴桑,柴指柴洲,桑指桑落洲,这二洲分别属湖北黄梅县和安徽宿松县!
          石经纶教授最后以一首诗:“归林势高汇双流,淘尽江口作一洲。程普军营今植柳,桃源旧迹聚沙鸥。周郎结寨落桑地,湓口点兵是噱头。万里长江东逝去,白云苍狗自悠悠。”
        采风团成员们站在同马大堤归林段合影留念。纷纷表示不虚此行。但眼晴里也流露出一丝丝遗憾:各地争地方名人,做开发广告,但珍视原生态却没人去仔细考证。这么重要的文化遗存,居然没立地标。石经伦教授一日写下多篇散文,诗文写道“程普军营今植柳,桃源旧迹聚沙鸥。周郎结寨落桑地,湓口点兵是噱头。”可见年近八十的在大学教坛40多年的石经纶老教授,热忠宿松故乡远古遗迹,有一片拳拳之心殷殷之情。
[图片]
2024年4月22日
(拟稿:哑榴,校正:唐牧)

 楼主| 发表于 2024-4-24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 23: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