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96|回复: 3

眉妩*忘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24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眉妩*忘情

眉妩*忘情

渐湿泪红笺,淡月盈照,影动残风微。纵有凄凉意,浸空杯,枉思愁欲醉。昔人已杳,黛眉颦、犹含嗔媚。孰不知、一场春梦去,痴情化灰飞。
天长地久休问,叹一见钟情,落花流水。笺中红仍在,心只是、急风堕叶难追。空干玫瑰,暗香幽幽频频吹,时过境迁矣,翻页瓣梗俱碎。
发表于 2006-3-1 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眉妩*忘情

又名《百宜娇》。《词律》以王沂孙《碧山词》为准,与《白石道人歌曲》过片处用短韵及结句用三、三句式,稍有出入。一百三字,前片五仄韵,后片六仄韵。前片第一句,后片第二句及结尾倒数第二句所有第一字并是领格,宜用去声。
填词还是依谱的好:)
发表于 2006-3-3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眉妩*忘情

下面引用由清风冀2006/02/28 05:28pm 发表的内容:
又名《百宜娇》。《词律》以王沂孙《碧山词》为准,与《白石道人歌曲》过片处用短韵及结句用三、三句式,稍有出入。一百三字,前片五仄韵,后片六仄韵。前片第一句,后片第二句及结尾倒数第二句所有第一字并是领 ...
     该词,言语运用不错,意境也很好,很得古诗词之韵味。
     既然写古诗词,格律是要遵守的,要不就叫诗歌了,所谓“古”就在于此。诗的格律很简单,没有多少变化。而词的格律较繁琐,要求也较严。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喜欢古诗词呢,除了其意境的美,其韵律的朗朗上口,也是原因之一吧。正是古诗词从“形、神、律、韵”四而为一、浑然一体,才使古诗词成为了完美的文学艺术形式,历代相延,久传不衰。
     对于古诗词,我一贯认为,一定要传其神,合其格律、行其音韵。因为哪一方面的偏废,都会使古诗词减其美感,损其精意。也就不能叫古诗词了,当然可以叫其他的名字。
    作古诗词一是难,二是繁,三是累。有时很好的句子和意境不得为其格律而改,很是悲哀。但也因其难,得一首才觉宝贵。写这东西是很是劳神,也很见功力的。
    不论干什么,想干好都不是“举手之劳”。为文也是,且有过之而无之不及。因为它牵扯到心灵和精神的层面,何为“身心具焚”,为文就可以。体力影响是基础层面,而精神是上层建筑的层面,越是上层的东西越是难和苦,所谓“高处不胜寒”也可说明几分,为文确是一个苦差事。如不发自内心的喜欢她,学着学着就够了,烦了。反之则会觉其研之不尽,究之无穷,而其乐亦无穷尽!
    上面的话不像交流了,有点上课的味道了!感觉好像给我点面子,我却登鼻子上脸了。希望你不会生气!既然谓之“交流”,我觉着就要谈的真切,谈的有所使用,谈的有所帮助促进。
    我觉着,谈文学除了娱乐之外,相互进步也是重要的,你说是吧。
    记得北岛曾在《一切》中写道:
   “一切的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的信仰都带着呻吟”
   其实真的是这样,没有“注释”的希望是渺茫的,没有“呻吟”的信仰是虚幻的。有信仰固然好,但为了信仰也会付出代价,但这种代价因为你的“真爱”而使自己获得心灵的愉悦。当然有时也为她付出了努力的“呻吟”。
发表于 2006-3-3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眉妩*忘情

借楼主的地儿,说几句题外话,俺认为,清风翼是诗歌报论坛中众多斑竹里在该领域里较专业的一个,很是佩服。
给传说99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24 01: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