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暮岳 于 2006-8-15 19:34 发表
你们在这的意义与目的是什么呢?
我不知道你们算什么?
你们所探讨的问题:好似小儿语,也难怪诗之劣哉!
你以为你在八楼的意见有多么高深,竟值得大家顶礼膜拜吗?
大家没有表示“佩服学习”,就显得大家浅薄了吗?
当然,我得承认,关于什么是好诗,我完全说不出什么有趣的意见,所以只能沉默。
因为这不是什么小儿科的问题,而是一个太大的问题,大到让人无处下口。
至于你八楼的意见,因为有一些具体的说法,所以还是可以探讨的。
比如“批评之正始乃是<文心>”,也许是的,但要看从那个角度说,仅仅从时间上说它也是晚出的,谁能忘记曹丕陆机?------前几年曾出土了一个《孔子诗论》(其实应叫《孔子论诗》),那当然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批评------然而要探源头,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老子庄子管子(如“气论文艺观”)孔子(如文质彬彬,以及易的象意也应算在孔子的帐上)-----
再如:“有肌理说,有格调说,有性灵说,等等,总之各派所重不同.所以诗的标准就不同”。这说法也是值得推敲的。过分强调各“派”(先不论它们是不是派)的异,是非常危险的;多见其同,方可看见森林。其同在诗出于诗心,一脉相承,世/事/心为其一贯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