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马甲702

打油一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5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茅石 于 2006-11-14 16:10 发表
谢谢有这么好的解说。上这来一是欣赏二是学习三是“发泄”。真诚的希望版主们能容千家之言(无论对错)。这对读者来说都是一种学习。“评”不同于“辩”,个人认为看评更长见识。

再者,“容”是双方面的,强迫任何一方接受都不是真“容”
比如版主、或其他诗友说的你不愿看到评论,你“容”了吗?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6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清风冀 于 2006-11-15 13:41 发表

再者,“容”是双方面的,强迫任何一方接受都不是真“容”
比如版主、或其他诗友说的你不愿看到评论,你“容”了吗?
:)

我的容是允许说的意思,和接纳是不同的概念。

[ 本帖最后由 清风冀 于 2006-11-17 10:1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6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1,古诗的语体是口语吗??
世说新语与陶渊明诗大不同。语体文与韵文区别大大的
2,我没听见古人的音容笑貌。你听见了吗??
3,从与音乐的关系而论,风与诗的区别也大。
4,细说:诗经的风是民歌的成分巨大、
                  但是诗经是韵文
     在此前提下:你能否想象古人说话是押韵的??
5,你试一下:老子不是口语;庄子不是口语
书经不是口语
但是,论语接近于口语!!
世说新语也接近于口语!!
王阳明传习录也接近于口语!!

6,最后,现代诗的语体好像真的向口语靠拢。这个其实也是古人传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7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茅石 于 2006-11-16 14:34 发表

我的容是允许说的意思,和接纳是不同的概念。

是啊。
你这样说是不是这个意思:板主必须"容"你的任何“说辞”,而板主不能有任何不同意见,否则就是不容?
没有一个人会强迫你接纳什么--在网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25 11: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