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hiwm211

尚建国长诗《命运》研讨会,及第二届中华青少年文学、书画、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届中华青少年文学、书画、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第二届中华青少年文学、书画、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一、大赛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展示青少年潜能与才华,开辟创新育人多元化成才之路。
二、主办单位:作文成功之路杂志社、中关村杂志社、团中央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知心姐姐工作部、中央教科所教育信息研究中心、农民日报社大地书画院大地诗书画编辑部。
三、征稿对象: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各类在校学生及社会青年。
四、征稿范围:
文学作品:散文、小说、诗歌、日记、作文、童话、寓言、故事等均可,每人限寄两篇作品,字数在2000字以内;诗歌在100行以内,每人限寄两首。参赛作品需未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来稿一律工整誊写,手稿、打印稿、复印稿或电子邮件、软盘等均可。
书画作品:各种书法体(包括硬笔书法)、油画、国画、彩笔画、水粉画、素描、剪纸、篆刻以及各种创新形式的书画作品均可,每人限寄两幅。
摄影作品:传统相机、数码相机拍摄的作品均可,每人限寄两幅,要求参赛作品必须是12寸以上成像作品。
注意事项:1.各类参赛作品恕不退稿,并视同作者授权大赛组委会及相关报刊和出版单位有权发表或结集出版以及参加义展、义捐、义卖等社会公益活动,并放弃稿酬要求。2.各类参赛作品的首创权人与署名权人必须一致。凡由此引起的著作权、版权、肖像权、名誉权等纠纷概由作者本人承担,与大赛主办方和承办方及相关出版单位无关。3.书法、绘画、摄影等类型的参赛作品均要标明题目,并写出简短的文字说明。
五、征稿办法:
由各类机关团体、媒体、学校、青少年宫、培训中心、学习班及各种文化艺术社团集体投稿,或个人直接投稿均可。每篇参赛作品收参评费5元。所有参赛作品需写明详细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及作者姓名、性别、年龄、学校、班级和指导老师的情况等;并需注明“参赛作品”字样。
六、组织机构:
1、大赛主要顾问(按姓氏音序排列)
程大利    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
邓友梅    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贺敬之    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中宣部副部长
韩静霆    空军文艺创作室主任,少将,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柯  岩    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雷  达    当代著名评论家
刘堂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报刊社常务副社长、中国教师报总编辑
卢  勤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
魏  巍    著名作家
王巨才    著名作家、原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
吴思敬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解海龙    著名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党组成员、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中华慈善总会烛光工程常务理事
旭  宇    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艺术开发委员会主任
余心言    著名作家、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
郑渊洁    当代著名童话作家
邹静之    著名编剧
2、大赛组委会秘书长: 尚建国
副秘书长: 张绍华    王爱红    汪法频    刘恩东    于晓明
七、作品评选:
大赛评审委员会由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参赛作品进行选评。评选按少儿组、少年组、青年组,分别评选出文学、书画、摄影各类奖项。
八、奖项设置:
大赛分少儿组、少年组、青年组,按文学、书画、摄影三大类各组别分别评出一等奖50名、二等奖100名、三等奖200名及创新育人优秀学校奖、创新育人先进单位奖;创新育人优秀教师奖、创新育人优秀校长奖;推荐、发现优秀人才贡献奖和特别贡献奖等奖项。获奖者均颁发获奖证书、奖杯或奖牌。获奖作品将推荐给相关的知名刊物择优发表,并将汇集成册,由国家级出版社正式出版。
九、颁奖事项:
颁奖典礼定于2007年7月中旬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届时将通知获奖者和获奖单位代表赴京参会。
十、征稿时限:
即日起开始征稿,至2007年5月8日截稿(以当地邮戳为准)。参赛作品一律不退。
十一、通联:
来稿请寄: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路1号楼1-302(大赛办)    邮  编:100026
电    话:010-80916114     010-65917720     010-65917008
传    真:010-65917720
E-mail  :qsnds@sina.com
网    址:www.zhdsw.com.cn(中华大赛网)
联 系 人:尚建国    徐秉祥    陈  鸣    石文秒    郭海伶
(办公:中国文联大院3号楼3216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暗与光明交织的记忆---《命运》诗评

黑暗与光明交织的记忆
——尚建国长诗《命运》阅读印象

张绍九
                     一 “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

梵高之画,表现对象雷同是一大特点。他的自画像就多达四十幅。光彩照人的杰作《向日葵》一组也是十二幅。将生命之短暂与强悍的表达合而为一,恰与大师所钟情的日本之樱花命运颇多异曲同工之趣。又正如诗人尚建国长诗《命运》所言,灯之将灭,火焰更加绮丽迷人。同题画作反复渲染,非大师手笔不敢轻易尝试,而梵高却以色调各异,角度不同的切入尽传其对命运天真而深刻的彻悟。
人生是一曲繁复的歌,命运是时时刻刻左右它的巨手。茫茫人世,自古及今,有多少故事与命运结着不解之缘!有多少笔墨与命运缠绕得难分难解!著名的奥底修斯经历,经典的俄底甫斯情结,远古的夸父追日、嫦娥奔月故事,还有禹出于鲧而胜于鲧的周折,莫不与命运的左右息息相关。古诗十九首,首首传达命运之嗟叹,正所谓人生不满百,却常怀千岁忧。一部《百年孤独》,命运是其轮转的陪伴。杰出的《红楼梦》,也全篇笼罩命运神秘的气息。古希腊人早说过:“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命运是与生命和生存联袂而来的姐妹。将命运二字作为标题,无疑接通了人类最普遍的生存体验,具有最容易引起共鸣的基础。但以这富于弹性而又被反复吟咏过的母题为题,如何跳出前人的窠臼,另辟蹊径,言他人之所未言,发他人之所未发,却又是极考验诗人的一个命题。

                二 《命运》是人生精彩的演绎

“天空的眼泪/不是雨/太阳的笑容/也不是固执的阳光”,《命运》的起笔与惯常的文学话语相联而又相悖,奠定了全篇的基调。眼泪喻雨滴,笑容喻阳光,在文学的园地里多有所见。这里诗人却连用两个否定词,“不是”,那么,雨和阳光,它们是什么呢?是博大天空的温情,是灼热太阳的愤怒,抑或其它什么,诗人挑起这种逆向的情绪后,不用继续作答,而是将笔墨跳跃,转向另一个与古典经验反常的表达。孔子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命运》却代表现代人表达不甘于此的经验和感叹:“美好的智慧与守望/为什么要在夕阳临窗/的时候降落/甚至于凋零成一片绝望与沮丧的/枯叶”。“告诉我 命运/你的主人居住在哪座花园……”,长诗以此拉开有关命运的种种体验和表达的帷幕。
在世界文学潮流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象征主义文学的诞生成为世界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水岭。此后,文学中“反向诗学”或“对抗美学”日益成为西方文学作品表达的重要原则之一。西方现代主义作品着重或专门以丑、恶、罪、灾难、危机、死亡及一切阴暗污秽的东西为审美对象成为一种趋势。这既是两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心理的变迁的一个征象,也是人的主体性张扬,人类进一步发现自我、直面人生、关注个体的表现,同时还是文学表现方式的探索向新的领域突进的结果。写作《命运》的诗人对西方诗作有大量的阅读,他不能不受这一种潮流的影响。与此同时,传统诗歌意象明晰性表达的强大习惯的影响却又使得诗人摒弃西方不少现代诗歌的过度神秘晦涩和悲观。两种力量的合力之下,《命运》中不断推进的表达便出现了如起笔时那种大量与传统思维相左的意绪与传统经验并置的特征,这使得诗歌成功吸纳了世界文学创造、开拓所得的成功表现手段,扩大了诗歌处理复杂经验的范围。诗歌藉此达成突破前人言说的目的。
诗人歌咏:“回家的乌鸦用黑发/挽留所有吉祥的声音”。乌鸦在传统经验中是不吉之鸟,曹操在吟诗时,说到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群僚尽皆摇手阻止,连说不吉。曹操却力排众议,决意书之。其实传说里三足乌鸦又是太阳里的神鸟,也即金乌。而多为人歌咏的月亮,其间居住的蟾蜍,在传统经验中也常是丑陋的标志,正如癞哈蟆想吃天鹅肉的比喻。而蟾宫摘桂却是至高的荣誉。美与丑,好与坏,在原始的经验里,也早已潜伏着未被截然分开的意义。所以《命运》里没有直接用不吉二字来描写乌鸦,而是用挽留这样比较中性的动作词。接着诗歌把早起的人们被赠送时间碎片这闪烁的黄金与衰老的脸庞并置。美好与丑相连,得到与失去携手。诗句摒弃非此即彼的判断,因而挑起人们复杂的思绪。物事里天然交织的矛盾,一如诗歌所表达的:“一半是水/一半是火”,“同一个太阳 一半灿烂/一半黑暗/同一个脸颊/一边欢笑 一边悲伤/同一个故事 开头粗俗/结尾悠扬”。 “黑夜的来临/并不意味着太阳的破灭”因为“播种著历史的嫩芽”可以“让下一代/儿子或者是女儿/一降生就能看见/满天的音乐和红霞”。而“鼎盛的时代的确是一种/废墟的翻版”。
“种子”的毁灭与“新芽”的生长,“永恒”与“腐烂”,“落叶”与“繁花”。“响雷的欢乐/是最彻底的悲哀”,“喧闹的石头寂寞无声”,“可爱的魔鬼/抑或是可憎的天使”,“一切的生存都是为了/死去”,如此种种,在《命运》中俯拾即是。
李汝珍在《镜花缘》里想象了一个两面国。而四川的京剧表演中有一手绝活叫变脸。一扬手,一甩头,人的面貌和表情立即瞬息改变。如今两面神的思维方式为许多人所推崇,后现代主义的主张虽也有过激之处,但它对于人们太多绝对化思维的冲击却也是功劳不小。就人生体验而言,命运恰恰最集中地体现着翻云覆雨的特点。正如“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的经典表述和道教里阴阳合而为一圆面图案所暗示的。
《命运》里弥漫着中介性思维,以及让事物本身形象的复杂面貌自己站立出来,让众声喧哗代替权威的意志指向控制的表达方式,这与人生命运的特征正形成一种对应。新批评派重要批评家罗伯特•潘•沃伦说过:“诗必须包含复杂的相互矛盾的因素。”《命运》贯彻了这一主张,使得《命运》中的思绪与命运本身产生一种共振的效果。《命运》于是成为真实命运的一个精彩的演绎过程。

                  三 意象和细部表达是诗歌的灵魂

意象和细部表达是诗歌的灵魂。意象和细部是诗歌的感觉示意,它是连结人们心灵与客观世界的桥梁。优秀的诗歌都离不开精彩的意象表达。艾略特的《荒原》晦涩难解,但即使不赞成其创作方式的人们也不得不承认其诗作中存在不少精彩的意象。而一位著名诗人在初读其诗作后虽不能全面理解其创作意图和表达,但凭其间优秀意象所传达的情绪,他肯定地认为《荒原》是优秀之作,后来文学界对该诗的推崇证明了其判断。狄金森的诗歌在总体上常常缺乏一种贯通的气脉,但凭借一个个意象碎片和局部表达的闪亮,她的诗作在诗歌史上占据了一席重要的位置。优秀意象的重要由此也可见一斑。翻阅《命运》,其间不乏令人赞叹的意象、比喻和细部表达。
“真正的歌声是无声的”,这正与古典的大象无形,大音稀声的说法相应和,而“它藏匿在灵魂的缝隙里/在那里自由自在地穿梭/而行/轻盈的脚步/不染一尘”正是对大音稀声进一步的精妙演绎。“雷电在匆忙之中找错了/房间/狰狞的面孔 颤栗的爪子/奔向阳光缤纷的时刻”,人生经历的瞬息变化和捉摸不透的命运在此得到准确的描述。“你的血肉被昔日的时光/统统抽干/你与晃动在麦田里的/稻草人还有什么区别吗”,活画出一个枯寂的人物形象。而“太阳下酿造的酒”“也许是屈原随手抛下的/一阕诗赋”,使得读者“满口生香”。“风暴将其狂怒的头颅/撞向墙壁”,怒气冲冲被演绎到极致,而在一旁的是“天空与墓碑轻声低语着”,动与静之间,呈现静观无可奈何的超脱。
“顽固的东西总是躲藏在/阴冷的地方/譬如说 残雪/此刻它们正在那里/休养生息 呼呼大睡”,“一个真理/最好的居所 不一定在/灿烂的阳光下面”,智慧的揭示令人顿生共鸣。
“成熟意味著衰落/不成熟/意味著孩子般的稚嫩/那么 在成熟与不成熟之间/是否有一条宽阔的空间”,“坦荡的你/为什么要爱绝望的花瓣呢”,人生充满了未解的谜和疑惑,因而屈原连连发出很多个天问,《命运》里的这些疑问说出了人心中潜伏已久的困惑。

              四 《命运》是诗人体验的独特流露

仅仅有优美动听的诗句包含的灿烂美妙成分仍是不够完美的,优秀的诗作还需要一个总体的连结。一个物体之所以成为它本身而不是其它,是因为它的自足封闭、自成一体。诗作亦当如此。一首诗之所以成其为这一首而非其他,也必然因为它有一个内在的建构,即使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诗歌,要称其为优秀,也不能例外。然而,这种连结并不能仅仅限于传统创作那种明晰可言的理路。开诗歌一代之风的《荒原》眼花缭乱的“碎片”的拼接曾使不少评论家束手无策。不过这也并不等于诗作本身的自足性真的无迹可循。艾略特改变的只是传统诗歌的表现方式和明晰可循的秩序或逻辑。在更深层之处,作者本人就认为“在诗歌创作中有一种’想象的秩序’和’想象的逻辑’”,他认为他的创作只是“省略了起连接作用的环节”。当瑞恰兹放弃重建《荒原》的“思维线索”的努力,从情感上着手,认为它激起了读者相互类似的情感反应,诗歌的效果是“组合成一个和谐的感情整体并导致意志的解放”时,《荒原》的成功就渐为人们所接受了。理解《命运》诗作也需作如是观。
现代文学是情绪体验和表达日益自觉占据重要地位的文学。正如对音乐作品的表达内容的条分缕析往往展现词不尽意的捉襟见肘窘境,对《命运》的理解也只有以情绪的笼罩作为串连全篇的要点才能稍显全面。命运二字传递的矛盾境况而致的困惑、神秘不解乃至沧桑等等色调是《命运》种种意象和细节的旋绕中轴。与此同时,诗歌必然首先是个人体验的表达,艾略特主张诗歌“非个人化”,这是叙述和表达的一个策略,这与诗歌是个人体验的表达并不矛盾。非个人化的情感能呼应我们已有的态度,而个人经验才会更新我们对生存和生命的洞见。没有一首诗歌能抛弃个人经验,正如艾略特本人也说的:“这首诗(指《荒原》)仅仅是个人对人生所发的毫无意义的怨言的一个安慰,不过是一首带有意味的牢骚。”《荒原》里有着艾略特灵魂荒原内涵的一面。《命运》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比较独特的个人化经验的贯穿。
《命运》既是种种对人生命运共感的思考和形象性具象化的抒情表达,也是诗人一生个人体验的独特流露。在《命运》里,我们时时可以窥见人物模糊的影子。“为了寻找命定的精神家园/你与多少真挚相爱/的女孩擦身而过”,“那是哪一个女人的脸/那脸宽阔无比/仿佛肥沃的谷地/一切的生命 都崭露出/旺盛的回声”,“在金钱与繁华之外/他的心境归于淡泊/净化的人遥望著宽厚和蔼/的蓝天/他的视线可以收获/从未有过的人类的财富/包括飘逸与超脱”,“你还记得老外婆那双白鞋/如果不穿上它/外婆的脚永远都合不拢”,“多年前的一场相聚与 独特的分离”,还有相对的模糊形象:“瞬息万变的女人/奥妙无穷/淡淡的情致 跃入眼帘”,“随着你的到来/绝对禁止的春天也来了/楚楚动人的目光里/饱含着松散而迷乱的/期待”……独特的影像的飘动使得每一个意象和细节的表达,每一个思索被整合于个人一贯的心绪和情感里,成为长诗结构的又一个痕迹。
像风,带动着岁月。命运,牵起沧桑的记忆碎片和思绪。“一个人站在/死去的山坡上”,当黑暗与光明交织变换着画面,《命运》“踩着幽幽往事漂泊的影子”,以重叠交错的镜像,在自然万物的开合之间,激起现代人典型的情绪体验,将读者之思诱入了一个阔大与具体、丰厚与空旷的时空境域之中。









通联:  
样刊样报请寄: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路1号楼1-302     邮    编:100026
电    话:010-80916114     010-65917008   
传    真:010-65917720
E-mail:guodong3711@vip.sina.com
网    址:www.zhdsw.com.cn(中华大赛网)
联 系 人: 张绍九
(办公:中国文联大院3号楼3216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3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红颜的朋友和斑竹,大家可以多关注~~,参加此次大赛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3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子要固久一点!让大家多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23 12: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