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山城子

【挑战者赏图诗】美句赏析集锦(1-1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9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0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0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1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圣歆 于 2012-11-10 18:21 发表
学习!支持!

14、亲切而欢欣的联想

选句:
羽裳带着女人,小鸟
回到乡村大世界——重奏童年,少年……
榆钱树上富有的梦
(选自圣歆的《音乐人》)

欣赏:
亲切而欢欣的感觉,在于诗人读图后的联想,是飞回了故乡,去重温儿时美丽时光与伴随美丽时光而来的诸多憧憬。
请体会“羽裳”一词里边,已经透出了欢欣,毕竟是飞起来了,且有“小鸟”(或喻小儿女吧?)相伴。多高兴呀,飞回故乡了。
“乡村大世界”作为央视7台固定节目的那位胖胖的男主持人,我一见他的面容,就从心里喜欢,就不必说他相邀约的那些传奇故事了,特引人入胜(这纯粹是我作为读者的联想)。
动词“重奏”是比喻式活用,没出现的喻体是“乐曲”,没出现的本体是童年和少年时代那些趣味横生的故事。当然后边出现的“梦(憧憬)”,也是本体的外延之一。可以说本体是“犹抱琵琶半掩面”,千呼万唤露出一点点。
最让我共鸣的亲切之感,出自“榆钱”。每逢晚春,辽西北镇境内的小村庄的大榆树上,从未缺席过老李家三成子的身影。那种润润的微甜,坐在树杈上可以吃个饱呢!

2012-11-11于黔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1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1-10 20:07 发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1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 山城子 的帖子

感谢,也很感动。这多么欢欣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1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15、味道,扬起了楚辞

选句:
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选自阿四的再写个《音乐人》)

欣赏
1、味道,扬起了楚辞——那可是继诗经之后的诗歌的第一高峰,想一想就为祖国的诗史骄傲;
2、骈体句式,整齐而庄重;
3、对偶的叠字格的运用,声形兼美;
4、最妙是两用比喻,前喻乐曲的雄浑高亢,后喻音域的流转宽阔。

5、前四点贴出后,阿四给我说明:“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谢谢阿四提醒。这个典故我是知道的,却忘了峨峨洋洋之原句。这样看来,最美是“引用”修辞格的运用,不仅引得恰到好处,而且是很有智慧的裁剪引用,何况引的是这样美的句子呢?
2012-11-11

[ 本帖最后由 山城子 于 2012-11-12 00: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1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圣歆 于 2012-11-11 18:15 发表
感谢,也很感动。这多么欢欣啊!


也感谢你给我带来的美感享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2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山哥的领悟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2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2-11-12 12:51 发表
看山哥的领悟文字

千朔晚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7 12: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