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789|回复: 4

思维的盲点与思想的光辉>第一次来.问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5 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思维的盲点与思想的光辉
---2006年王力思想笔记
1
天慢慢地黑了,夜晚又来临了。我们所认知的这个世界在连绵不绝的循环中发生着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我们熟知一切。我们视而不见。我们在黑夜里追寻着光明,我们一路狂奔,向西,向着太阳落下的方向。
最终,我们被追寻的东西所追寻——
太阳在我们身后升起,我们付出的劳动毫无价值。
我们只需要等待。

2
我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蒙蔽了自身的光芒。
一切顺理成章。一切于事无补。

3
孩子受命去很远的地方寻找丢失的东西,走到半路被一条河拦住了去路。孩子跑回来问他的父亲,说,我过不了河,我不会游泳。父亲于是告诉他,要过河就必须要有船或是建一座桥,因为你不会游泳。
于是孩子听从了父亲的建议,经过一番权衡,发现造一艘船比建一 座桥所需要的时间要短得多。孩子便开始造船。后来分析家说,孩子在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完成了自我的价值。
孩子找来造船的材料和工具,并向父亲请教了造船的相关技术。船在孩子和父亲的配合下得以完成。孩子的成就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甚至希望别人能认为船是他一人独自造出来的。
虚荣的快乐使理性的思考蒙上灰尘,灾难在思维的盲区里潜行。

4
船在河中央沉了。孩子死了。社会学家说,是父亲不正确的引导导致了孩子的死亡。道学家说,父亲是间接的凶手。心理学家则认为,孩子的虚荣心是导致孩子死亡的罪魁祸首,因为表现的欲望急速膨胀,促使孩子在没有学会驾船的情况下涉险下水。经济学家最后说,孩子的死亡是此次事件中最大的成本。

5
宿命论者始终一言不发。河上游十里处有一座桥。

6
我们于是知道,死亡是有效行动的终结。未知的世界总是以不断诱惑的方式完善它内部的规律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仅仅只是工具而已。

7
我们不断从一个盲点进入到另一个盲点,在两个盲点的交隙处,思想的光芒一闪而过,于是生命在一瞬间被点燃,我们目瞪口呆,继而相拥而泣。
绝大多数的时间里,我们以“一群”的状态彼此模糊身份的界线,犹如在黑暗中看不清彼此的脸。一道闪电划过,我们惊奇地发现了彼此的不同,在那一刻,“个体”与“群体”被完整地分离开来。我们在一瞬间实现了存在的终极意义。

8
那什么是存在?当你从房间里走出来,相对于此时此刻,之前的那个你是否是停留在房间里?你走出房间,然后回头看看,房间里空荡荡的,你笑了。一切行为在约定俗成的程序里完成,我们便认为那是正常的。
常识的培育使我们忽略了观念以外存在的真实。假如有一天,你再次走出房间,再回头看看,发现还有另一个你留在了房间里。你没有被告知,房间里的那个你,曾经真实的存在过。
我们在某一相似的时间或是场合里与自己相遇,我们视而不见。

9
你走在人群里,听见有人在背后喊你的名字,你不假思索地回头应了一声,等你看清对方时才发现,你根本不认识他。他不是在叫你,还有另一个人和你同名同姓。
当一个名字成为某种思想符号时,与名字所相对应的事物本身即被遮蔽。如一枚苹果被吃进肚子后,它的名字还存在于你的脑子里。
这有些类似于文学叙事及回忆往事。

10
很小的时候住在乡下。那是家里没有电视之类的娱乐工具,我和哥哥每晚的必修课就是听父亲讲“文化大革命”的故事。故事的情节大同小异,无非是,闹饥荒,开批斗会,搞阶级斗争。父亲每每讲到由于饥饿难耐,和小山叔叔(我父亲儿时玩伴)到公家的仓库偷花生吃被抓住遭批斗时,便会流露出悲伤的神情。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教育,并促使我们向着大人们预置好的方向发展。后来证实,这种教育是极具现实意义的——我和哥哥长大成人后都是安分守己的人,并没有成为一个流氓或是奸诈的小人。
但我的祖父却从不跟我们说起这些,他只是慈爱地望着我们,直到他死去。

11
直到有一天。事情发生了转变。
与父亲多年未见的小山叔叔来到我家(文革结束后,他随父母回了城),故人相见,自是激动万分。餐桌上,父亲不免旧事重提,说起那时如何如何艰苦,如何躲过仓库保管员的视线偷花生吃。但奇怪的是,这一次他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悲伤,恰恰相反,他的语气里充满了愉悦,仿佛那时是多么地快乐。这让我大吃一惊。
我终于理解了祖父那时的沉默——
所谓的真相并非指事件本身的有机构成,而取决于对事情所持的态度。当然我并不是说父亲在这件事情上对我存在任何的欺骗,我是说,在我们获得教育的同时也使我们失去了对事物最初的看法。

12
也就是说,再细致的描述都不可能抵达事物的本质,因为它从来不具确定的含义。这当然也包括文学创作。

13
我们不断地寻找着什么,我们不断地说着什么。其实我们什么都没有做,什么也没有说。没有一种可能是以我们自己的方式促其发生的。我们犹如在黑夜里行走,不管朝着哪个方向,光明一定会到来。
发表于 2006-5-5 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思维的盲点与思想的光辉>第一次来.问好.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6>诗歌大厅</a>转移过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5-5 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思维的盲点与思想的光辉>第一次来.问好.

第一次来不知道地方,莫怪.
发表于 2006-5-5 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思维的盲点与思想的光辉>第一次来.问好.

有点意思,当然在现在的社会里就象你说的:“我们不断地寻找着什么,我们不断地说着什么。其实我们什么都没有做,什么也没有说。没有一种可能是以我们自己的方式促其发生的。我们犹如在黑夜里行走,不管朝着哪个方向,光明一定会到来。”
  


 
 楼主| 发表于 2006-5-5 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思维的盲点与思想的光辉>第一次来.问好.

    向我开枪
向着我的脑袋
这儿,就是这儿
这张向你微笑的脸
这张向你诉说的嘴
看!他妈的还叼着一支烟
对,就是这儿
举起你的枪,向我开火!
用你的一个声音
成全我的沉默---
向我开枪!
我的尸体挂在墙上
墙在倾倒!
天啊,你还在犹豫什么呢?
什么?你的枪已被我的唾沫星淹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21 1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