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看病难之所见
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都离不开医院,医院的发展或滞后,医院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当地老百姓的健康水平。当今社会,看病难、看病贵似乎成了人们就医比较突出的问题,现就看病难谈谈一点个人看法。
看病难的地理范畴我想只是争对僻远山区的农民。在城区一般都有一至几家政府扶持的综合性医院,技术规范,制度建全,在财政拨款较少,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发展需要自给自筹的情况下,有病人才有收入,因此,这些医院多在服务上,技术上,医疗设备上力求提高、完善以此来击败附近的同行,吸引病人。所以,在城区,看病难不是个太突出的问题。另外,民营医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区的大街小巷,这些医院大多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既然是民营“利”字自然在前面,但是,民营医院运行成本比较低,只要监管得当,防止兜售假药等暴利发生,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杜绝医疗事故发生,对城区低收入者,外来务工人员等也是他们快捷就医的好选择。
僻远地区的农民为什么看病难呢?
首先,卫生网络的覆盖范围没有到达这些地区,那儿还流传着一些老传统,即偏方法大病,得到一个祖传密方如获至宝,百病皆除,结果是治表不治根,延误病情。还有凭经验治病的人,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他们虽然可以帮助当地老百姓解决一些疾病痛苦,但是,他们在无意中也许造成了许多不该发生的残局。
其次,经济滞后,山高路远也是僻远贫困地区农民看病难的重要因素。一个学医归来的学生一年的收入还没有当地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半年的收入多,这种情形该如何能比?因此,许多来的的学生观望一段时间后又匆匆而去,大多受聘于城镇私人医院,还有一些本科生干脆改行。
另外,有些医院的体制不太合理,医院人才的培养,梯队的健设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许多年轻人业务上是医院的中坚力量,由于人事编制是临时制,工资拿的是最少的,久之必弃之而去,从而造成业务上的断层,最终受害的是老百姓。
最后,医院的财政收支应有一个透明的监管体系,毕竟,这些医院是为老百姓办的,合理地利用有效的资源才能确保医院的良性发展,才能确保一方百姓的身体健康。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