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也应像好歌好曲一样
水稻
感谢音乐,也感谢那些将自己珍藏的美妙音乐放上网络让大家分享的朋友,让我度过了愉快的“五一”假期。
这几天,我在网上下载了大量音乐、歌曲,并经过编辑,发布在博客上。那些直扑心灵的天籁之音,我标志了五个笑脸的。这是我的最爱,必录在mp4上的。凡有笑脸标志的,表明我很认真地听过。
我还为《蝴蝶Le papillon》、《孤独Lonely 》、《史卡保罗集市Scarborough Fair 》、《HotelCalifornia加州旅馆》、《as long as you love me只要你爱我就好》、《A prefect Indian一个完美的印第安人》、《God is A Girl上帝是一个女孩》、《Yeah是的》配上了翻译的歌词和原文,有的配图并作介绍。这很花时间的。我觉得十分愉快。
现在对于好诗歌的标准,一片混乱。诗坛旌旗飘扬。有的如无知无畏的初生牛犊,为诗歌立法;有的老奸巨猾,王顾左右而言它,避开无法回避的真实的存在的提问。
我且当一回牛,不过是老黄牛。好的诗歌也应该与好歌好曲一样的,不需要高深莫测、晦涩难懂的理论。她一出场,就把你吸引,把你击倒,不需要你耐着性子去听。她甚至不会籍着声名,让你有这个理由去听第二遍。你是听着听着就迷醉了,生怕乐曲终止,将你抛进无边无际的漫漫长夜。于是你回放第二遍,第三遍。。。。。。
也由此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些为故弄玄虚而故弄玄虚的作品是可疑的。那些没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以噱头吸引受众眼球和耳朵的作品也是可疑的。关于晦涩高深,就像赛壬的的歌声,连泰戈尔也没逃脱她的诱惑。
听歌时,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国内歌手翻唱国外的歌曲,两者大不一样。如:《爱不爱我Do You Love Me Or Not》。国内著名的零点乐队的歌手唱到“你到底爱不爱我”时,你感到歌手是一手拿板砖、一手指着意中人在不断地吼问:你到底爱不爱我?
可能是意中人吓晕过去了,没有回答,也无法回答,这让歌手十分不好办:拍砖吧,她没说“不爱”呀;把砖头丢了吧,她又没说出“爱”来呀。歌手只好一遍遍地吼问:“你到底爱不爱我?”。。。。。。焦急而且烦躁,撕心裂肺。有些像我这样的诗人不断地在网上问:“你说我写的到底是不是好诗?”。。。。。。
“你到底爱不爱我?”这一句,瑞典歌手波森(Bosson)是轻轻地唱出的。这轻轻地一唱,唱出的全是温情、伤感和绝望。是的,爱情的温情、伤感和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