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99|回复: 2

[原创]让影像在城市里行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20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娄烨的《紫蝴蝶》在西安遭遇滑铁卢,这是报纸上的大标题。所以我想起那个理着平头的“第六代”,提着摄影机,晃荡出的《苏州河》。那是大三时候的事了,蠢蠢欲动的年轻,让我打散惯例的睡眠,站在八十七个人面前说:低调的处理和黑白彩色的转化,让人的内心,措手不及的在现实面前膨胀,并在自我鞭打中供认所有的罪行。这是当时对《苏州河》的理解,很晦涩,那时就是这样,并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只知道这是一种真实的震撼力,知道电影可以这样包裹进日常之中。
因此想去看看《紫蝴蝶》,看看这部如此不被西安人欢迎的影片,到底有什么元素能让它遭到这般的冷遇。但情感上却臆断的被女主角排斥在电影院外,所以至今,对于平头的了解,仍然还停留在污秽,零乱,无序与动荡汇杂的苏州河两岸,那个晃得天旋地转的世界,还有那跟着眼睛行走的镜头揭示的最微小的生命。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找我吗?”
“会!”
“会一直找到死吗?!”
“会!”
“你撒谎!”
娄烨的《苏州河》一开始,就以这样的都市典范性爱情拷问开始,而娄烨的答案是:爱情没有承诺。不仅仅是爱情,整个都市都没有承诺。年轻的摄影师,在都市的角落里不断留下电话号码,把前程交给未知数,等待一个个近乎渺茫的工作机会。一种最彻底的无根感,揭示这个都市中所有的人,都犹如苏州河上漂浮的船只,垃圾和水草一样,早就失去了扎根的能力。岸边不止一次出现拆迁或修建的大楼,而观众的视线跟随着摄影机,也就是跟随着剧中的“我”的视线,一同领略整个无序与颓废的都市。
这一切都是影像告诉我的。在整个浮躁的年代里,也许我们都更习惯于拒绝整体性的文字,并在片段中把思想浮在表面。就好像《重庆森林》里的阿菲一样,通过用大分贝的音乐来阻止自己思考。“不去想问题!”成了都市人每天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对自己的告诫。巨大的聒噪。
因此现代人属于各式的影像。我会抓住一个影像,让它在空间里放肆,在时间里老去。它会问:穿过这道地平线,你的梦想还能走多远?我回答:走不远,它会悬在崖边,伸出手指,抽痛岩石的神经。
也有很多人开始沉醉在美国大片、香港武打以及周星驰“无厘头”的琐碎之中,因为拒绝思考。偶尔不合时宜的会有人想“独立”一下,但由于破碎的太严重,所以就开始了边缘的态度,这并不是人所能控制的。莱辛已经说过:欲以图画形式表现普遍思想的企图,只能产生各种怪诞的寓言形式。因此,词语在这样一个灯红酒绿的时代里,慢慢的钝化,就犹如一把未开锋的刀,连割开血管的力气都没有;而影像又如同陈年的糖渣,同时在童年和弥留之际盘旋,且失去了时空的限定。不理解是正常的,在这种影像面前,所有固化的成分都失去了,有的只是感觉。
所以这种感觉一直跟随着我,整整一个时期,所有的爱好都来源于日子,而日子永远属于其中的人们。他们或我们轻轻掠过一张张画面,一句句诗歌混杂着最私人的音乐。有人说:我也写过歌词,但都是垃圾,被我吃掉了!我们就这样用年轻的食欲,吃掉了很多梦想,又造出更多的幻觉。
那是一段与电影不可分离的日子。学校的视听室每晚播放两部影片,你只需要有一张图书证和口袋里的三块钱就可以。《小武》、《东邪西毒》、《东宫西宫》、《一树梨花压海棠》、《苏州河》、《红色小提琴》都是在那时看的。那时满屋子的人,都睁着年轻的眼睛,在影像里,懵懵懂懂的开始试着诠释命运并建构梦想。
这群人,伴随一种素质的东西,再次呈光斑一样的扩散飞舞在我的眼前。我一再捕捉他们,并任凭童年的泛滥,任凭所有孤寂的场景从一个城市抵达另一个城市。捕捉它们。那是光粒在眼前四处窜动,然后整个一片的红或是整个一片的绿,最后会眩晕。这是内心的影院,我习惯把他们从文字中剔除,加入最独到的色彩与明暗,这是影像的内化。
于是那里明明就有一群人。他们蹲在我的面前,除了梦想外,一无所有;他们装着这个城市所有的乞丐,乞丐的行踪,这是他们所关心的;他们不留长发也不理光头,但手指一碰琴弦就有唱不完的诗歌;偶尔无言的对坐着,两瓶汉斯就醉了;有一天会问我:到底什么是“解构”?还有一天突然告诉我,他们离我已经有千里之遥;他们有男有女,男的告诉我:没有爱情的日子是破碎的;女的说:我彻底被爱情粉碎了;我悄悄的离开他们,正如他们悄悄的在我的生活中消失。
所以后来有人跟我说:这是一个读图时代。西方美学家阿莱斯·艾尔雅维茨说:“在后现代主义中,文学迅速地游移至后台,而中心舞台则被视觉文化的靓丽辉光所普照……这个中心舞台不仅仅是个舞台,而是整个世界……”娄烨也好,贾樟柯也好,吴宇森也好、李安也好……他们都属于这个时代,有着他们自己的观众。他们用他们的画面集结了一个时代,有的归属这个圈子,另外的则隐匿在其他的群体中。于是我的生活中充斥着属于我的画面,正如同我无法用它们取代其他人的画面一样。
相似的人就这样粘合起来。虽然我是在小心的一点一点、不遗余力的拆分这个群体,因为我主观上认为他们并不喜欢群居。但实际上收下了他们留给我的丝巾、雨衣、葡萄香,打着拆分他们的旗号,却真真正正的把他们彻底粘合了。那是因为一种时间的浓度和化不开的情绪,把他们包裹了起来。我在轻轻拾检这些文字,并在没有“再见”的分离中,寻找些许镇痛剂。
很明显他们是过去时,或是将来时,因为坐在整齐的办公桌面前,闻着空调的气味,他们像光粒一样在我的日子里逐渐远去,就犹如看一场电影,透过一个虚拟的窗口,我在窥伺着曾经的画面,同样有一种造梦的快感,一种未完成的上色,使得人物和其后的事件都幻化成一种不实在的记忆或是虚构,但这一切却是确实存在过的。从这一刻起,我深刻体会了电影对现代人的魅力所在:
“记录,也可以说是反省,我们今天可以将这两点定义为电影的认识功能。”
“荧幕给你开了个窗户,让你去光明正大的窥伺别人的生活。”
“生活不够迷幻吗?那去看电影吧!”
“悲剧的功效在于从别人的痛苦中培养怜悯或造成恐惧。”
“影视是一门综合艺术。”
因此今天,视觉和味觉一样,不断的牵引出相连的感动。当我回首曾经那些触动过神经的影片时,无法避免的拉扯出些许回忆或是感慨。我把情绪和现实融化了,想要来借此来说一说“图像时代”,我就是这样理解的。在此刻才发现,我完全无法把现实和虚拟分开。也许,看娄烨和看王家卫都一样,因为他们让我的混沌更为深刻的痛入肌肤,混入血脉。不是那么早就开始回忆了,而是需要整理思路。每一个真真实实的、过往于日子中的生命体,如今只能以影像的姿态被我概括。
请相信,影像构成一个巨大的城市寓言,用它的千姿百态定义着万变的人生。所以也就不能阻止任何人的饮鸩解渴或是慢性自杀。总之,在片段的时代里面,就不要去试图完整。

发表于 2003-8-20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让影像在城市里行走

用血肉喂文字,
有点那味道!
 楼主| 发表于 2003-8-20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让影像在城市里行走

此话怎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2 23: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