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24|回复: 4

[原创]《水至清的烦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26 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句话就入驻到了我的思想中。经常不由自主地、毫无理由地跳到思维最活跃的地方,翻腾一阵。但对它的理解却一直停留在表象上,总觉得不得要领,没能够深入体会。直到参加了明日沙龙的野营活动,又直到活动结束将近一个月后的今天,思维中才稍稍透出了一丝光亮。
其实在活动的第二天,当我们下至天险的愁谷中(也是这次形成海平面最低的地方了)就见到了愚公山中的水,潺潺地隐于沙石之中;接着又见识了在龙门瀑布的水,在瀑布下面的水滩还游过泳;行至愚公山百里画廊银蛇谷地段时天色已晚,就在水声一片的悬崖下面宿营了。
一路踏水而上,对水的认识也在深一脚浅一脚的逐渐加深了理解。而“水至清则无鱼”重又出现在思想中却是在活动的第三天。第三天一早,我就与空谷和安静深入银蛇谷探险了一番,因为看昨天的样子,今天就要返程了,而我们其实刚进到了风景大有可观之处,百里画廊才走了不到两里,能多看点算点吧。当我们返回的时候,出发前终于又有人反悔了,要求进谷一游,我也因此而窃喜,因为乘他们进谷的时候,我又有了自由的时间了。就在这一个小时左右的自由时间里,我和建国、安静等又沿着河谷望下走,在这段不算很长的河谷中,我有辛见识到更多的小水滩和小型的瀑布。但是总觉得清澈的水里缺少了点什么。“看,这是什么?”安静在旁边指着岸边一个可能是雨水留下的死水滩叫到。过去看时,只见几个蚊子的幼虫翻着跟头沉到了水底。“看,蝌蚪!”没走多远,安静的叫声又在背后响起。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果然在水滩边的石头上找到了趴在上面的几只黑黑的蝌蚪,静静的绝不是印象的小河里的四处游动着的情形。心中忽然搐动了一下,我也立即明白了自己正在寻找的,水中所缺少的东西。 “水至清则无鱼”不期而至!
整个野营的行程是个还未被开发的地区,山中的一切都保持着自然的景象。路是自然的路,水是自然的水。自然的路因险恶而拒绝了猎奇的参观者,自然的水因未被污染而显得格外清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清清的滩水清澈得居然也拒绝了鱼类的生长。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难是得有滩清水的,即使有那是也存不住鱼,因为在自然的天敌面前、在人的贪欲面前,无遮无拦的水中鱼哪有藏身之处?(除了为了观赏而人为特意营造的情况)无鱼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也是我对这句话最原始的理解。但此时,在人迹罕至的大山里,清清的滩水也拒绝了鱼类的生长,就值得深思了。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如果说水至清则无鱼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那么人至清则无友是否就是社会选择的结果呢?鱼在相对浑浊的水中可以躲避天敌的来袭,得以栖身繁衍;而人在说不清、道不明的人情世故的海洋里也只有随波逐流才能在社会中谋得一角天地。我想这句话的本意也大抵如此吧。但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人又因为理性的要求一直在苦苦地寻找清净之所。例如旅游、看破红尘的佛门;或者大山里的归隐、大隐隐于市的超然。一方面涉身浑浊、一方面寻求清净,这矛盾的结果,所为何故?
说到这里,不竟又想起了孟子的一段话,“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暂且不说取什么舍什么的意义,只想说造成这种取舍间犹豫不决的原因。从中不难看出,其实就是一个“欲”字在发挥作用。如果只是为了达到营养身体的目的,鱼和熊掌是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取熊掌不过是因为熊掌是珍罕之物,而鱼却过于平常随时都可以得到罢了。可是得到了熊掌结果除了显示与旁人有别之外又能如何呢?皇宫中人倒是锦衣玉食,但却永远体会不到田间老农的乐趣,还往往因此而过早辞世,空留几许遗憾。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不妨也可这么理解,鱼和友也是人类凭空添加的一种欲望罢了。寻求清净,清净达到,为何要继续怪罪滩水清的无鱼了呢?因为有欲!清清的滩水中如果有鱼游其间,该是一幅多美的风景啊;坚持了为人的真性情却又为何要担心因此而失去了朋友?因为有欲!生怕失去了与朋友有关的其他东西,例如直接的利益、如可利用的社会关系!
水至清则无鱼,但却有清净在里面;人至清则无友,那些表面热火,背后里捅刀子的朋友还是少些为好。水在山间,有鱼也自然,无鱼也自然,都是自然的选择,而自然的清净决不会因为鱼的有无而有所不同。交友的时候也不是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吗?相互无有所欲,清清寡寡的。有时间了聚一下,谈天说地,忙了几年不联系也不以为杵,见面后依然是清风徐面;一方有难了,另一方倾力帮助,得助者受之自然,授于一方也失之泰然;说的是肺腑言,行得是真性情……。这样的友情不会因贫贱而变迁,更不会觉得因时间而淡漠。这样的朋友现在有吗?或许并不多、或许就是身边、或许从没思想过。但我想随着年岁的增加、阅历的丰富,人会越来越需要这样的朋友的。
想到此,心中豁然开朗,水至清才能接近自然,人至清才见人间真情。那么水至清又何苦无鱼、人至清又何苦无友呢?
2003.08.25
发表于 2003-8-26 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水至清的烦恼》

朋友还是要一些的,当然文中那种不可交的朋友,自然越少越好
 楼主| 发表于 2003-8-27 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水至清的烦恼》

朋友也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
发表于 2003-8-28 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水至清的烦恼》

第一句原话好象是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楼主| 发表于 2003-8-29 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水至清的烦恼》

下面引用由无事莫凭栏2003/08/27 06:41pm 发表的内容:
第一句原话好象是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感谢朋友的提醒, 对这句俗语的引用写文的时候确实犹豫了下,因为记忆有点模糊,今天终于找到了这句俗语的出处: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俗话,源于《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后人多用此告诫人们指责人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就像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一样。
水至清则无鱼,前半句没有问题。关键是后半句,在引用的同时也有写成“人至察则无友”。可能是记忆的模糊吧,写文的时候就写成了“人至清则无友”。找愿句的本意是为了表示对文化的尊重。但如果把原句用到文中,意思却不可理解了。最后给自己找了个理由,原句引申的意思是苛刻、看问题过于严厉,而我在文中却是说的另一个意思。这样的解释合适吗?可取吗?是否需要推倒了重新写过?期待朋友们的意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2 23: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