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63|回复: 2

[原创]《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29 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梦人在 2003/08/28 10:40pm 第 1 次编辑]


“哥德巴赫猜想”中提出了许多看似简单论证起来实在是复杂的问题。我国著名数学家倾其所能证明了“1+2”的问题,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被国际数学界誉为“陈氏定理”。正是因为这个“陈氏定理”引起了世人对“1+1”问题经久不息的讨论来,并且被引申开来,涉及到了社会、人生等诸多的问题,或许也是以次为始,改变了传统意识数学这门严密推导论证的学科在人们心目中硬生死板的印象。
而我的高中数学祈老师更是对自己所教的科目热爱有加:数学的每个推导、论证的记过,数学中的每一个公式都传达了世界中的某个自然规律,数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先兆,这也是解释为什么先有数学公式,后有数学公式的应用的原因了——数学总是走在众学科的最前面!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对此,我深信不疑,今天偶悟一点,记下共享。
在数学中有这么一个公式:a2+b2≥2ab,并且可以证明,当a和b的差距越大,不等式的不不平衡度越大;当且仅当a和b相等时,等式才能成立。当我用这个公式来解释工作中有关公平和效益的问题时感到了惊人的吻合!但在解释这个公式的时候,先变下形:Aa+Bb≥Ab+Ba。用A与B分别代表一份工作团队中的相对的两类人。A工作中付出的多些,而B则少些。小写的a、b分别代表两者按各自的工作量所应得到的报酬。理想的情况应该是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但现实中却往往无法做到。一因“量”的确认并不简单;再者还有社会中地位不平等的问题无法调和的原因。最极至的例子就是封建社会了,干得多得得最少,那时的公式是:“Ab+Ba”。这也是次次农民起义中所喊得最高、也是得到响应最广泛的口号:均贫富!于是,当中国革命胜利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历代剥削农民地主的财产!并于随后建立起了人民公社化的模式。
但是在经历了一段建设时期后,这种中庸的处理方法日益成为了阻碍社会进步的扳马索,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大锅饭”的问题。“大锅饭”的模式可以归纳为:“A(b/2+a/2)+B(a/2+b/2)”,为了方便,在证明过程中将大小写统一了,并且整合了,最后可以得到一个“(a2+b2)/2+ab”。应用“a2+b2≥2ab”,可以得出“(a2+b2)/2+ab≥2ab”来。但是再将“a2+b2”与“(a2+b2)/2+ab”相比较,两者同时减去“(a2+b2)/2”并同时乘以2后又会得出了“a2+b2≥2ab”的结果来。看似进步了的公式“(a2+b2)/2+ab≥2ab”最终却是还未能跳出“a2+b2≥2ab”的“公理”。
事实也证明了,大家在对待“大锅饭”的问题与对待“封建地主”的历史问题,在处理的决心上丝毫没有手软。咣声巨响,大锅砸碎,“铁饭碗、金饭碗”也变成了“泥饭碗”。但是结果呢?不知道是“大锅饭”的后期扩大人性中天生的惰性还是封建的影响太深了,现实的分配中却还无法做到“Aa+Bb”,或者说“Ab+Ba”的现象还大有发展的趋势,处于工作最底层的朋友们抱怨最多的却还这个话题——分配不均!说了出来又得背负道德衡量的重压(社会道德提倡的是无私奉献,不提倡叫苦叫累的),刚参加工作的新同志还能顺应道德规范,但时间长了,那股子劲自然而然的被消磨怠尽。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阻碍了能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助长了不能者的惰性。
这个简单的数学公式以及并不复杂的推导过程,无不在向我们揭示着有关公平和效益的问题。分配的构成,也就是分配的公平性从一个很大的方面影响着一个单位的效益的发挥。而现实中“发挥所有员工的积极性”这句话提久了,现在是否流于形式和口号了呢?不然为何会有诸多的怨气呢?当然了,聪明的不能者也不甘示弱,也会浑水摸鱼般地制造出烟雾来,上级难辩真伪,最后不得不再行祭起中庸的大旗来,退回到平均主义的“大锅饭”的范畴。
什么?我说得不对?那就当我是在杞人忧天、庸人自扰吧!至少我又巩固了一下自己的数学知识!你要不来试试呢?不过,最后自己还要归纳一下,劳有所得,还得得其所劳,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的效益最大化,劳有所得容易做到,而得其所劳却是任重而道远!
2003.08.28
发表于 2003-8-29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

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确实够理智,只是我不会,我想,大多数的女人都不会。
如果生活可以用公式解释的清楚,我们也就的确不用庸人自扰了。
只是,再复杂的公式,也只是公式。比起生活,它还是简单的多。
 楼主| 发表于 2003-9-4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

下面引用由孤云仙子2003/08/29 09:19am 发表的内容:
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确实够理智,只是我不会,我想,大多数的女人都不会。
如果生活可以用公式解释的清楚,我们也就的确不用庸人自扰了。
只是,再复杂的公式,也只是公式。比起生活,它还是简单的多。
说得是,只是也不妨换个眼光、换条思路,简单点不是更好吗?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7 01: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