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01|回复: 1

命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9-6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几天前,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件难以解释的事。挂在我脖子上的玉佩在我洗澡时跌落,而系玉佩的绳子却仍然完好地挂在我脖子上,检查玉佩也完好无损;我甚至于拿出了放大镜,对着玉佩从上到下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也没有发现任何可能使玉佩离开绳子的蛛丝马迹。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只有上面的两种可能性中的一种存在才会使玉佩跌落,没有第三种的可能性存在;但问题是这两种可能性已经全部排除。
    为什么会这样?我百思不得其解。
    玉佩是妻买来让我挂上的,她说我个性太犟,处事不够冷静,挂上玉佩能败败我的火气。玉佩在我脖子上已经挂了整二年,究竟有否达到妻之所希,自己也实在也说不清楚。但无论怎样,挂上不损害我任何皮毛,因此也就权当“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了。
    此事困惑了我好几天。不能用唯物主义来解释,就只能用唯心论了。那么用唯心怎样来解释呢?有朋友说:你应该继续挂上它,因为它能避邪。《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通灵玉”弄丢时,就大病一场,吃什么药也无计于事,可当玉回来后,他的病就自然而然地好了。这是因为你有灾事,而玉是灵性之物,它不愿见到你的不幸,所以要离你而去。如果你继续挂上它,或许能借助玉的灵性而避祸。又有朋友说:你不要再挂它,因为它没有任何可解释的理由而离开你,或许在暗示着什么问题,最好是顺其自然,跌落了就不要再挂上。两种解释各有道理,使人无法分辨孰是孰非;但也有统一的地方,那就是他们一致认为我近期办事应尽量谨慎小心,最好是蛰伏着不动,特别是再不要去开车等等。弄得我惶惶不可终日,时时胆颤心惊,感觉着世界的末日已然来临。
    其实,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从来也没有相信过魑魅魍魉的那一套。假如这难以解释的事不是发生在我自己身上,是我亲身所历,打死我也不会相信它的存在。一件小事当然不会改变我的人生观,但人往往会对不可解释的超自然现象作出唯心的理解。我时时想剖析这不合常理现象的究竟原因,甚至于产生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状态;联想到多蹇的人生,竟然会为这样一件小事而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负担,而这种负担又使我的思维总是不能平静下来,这大概就是人生自己为自己设定的一个隰地吧?难道说玉佩的跌落就是想要产生这样一种副作用吗?
                                   2.
    由此,便联想到了人生的命运。
    在当今社会上,有许多人相信命运,又有许多人不相信命运。究其根本,是因为命运的不可知性。你现在的这种状况是你的命,那么,不是这种状况会是哪种状况呢?答案或许会很多,但问题是答案越多就越不可确定,最终连一个答案也无法肯定。这就是命运的不可知性。原因是没有人能解释清楚并肯定地确认今后将要发生的事情。先知先觉是不存在的,人不是神。
    那么,人生真的有“命”吗?这种“命”真的是与生俱来的吗?真的就是“法官的儿子是法官,贼的儿子就是贼”吗?
    我的回答是:“命”肯定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从某种角度去透析,“命”是客观的存在,是不容置辩的、唯物的。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这是受时间、地点、环境、智商、经济状况等等唯物的因素所制约的。
    从时间上来说,你出生时的时间对你今后的人生会起很大的作用,当然我指的时间是宏观上的,不是阴阳术所指的那种甲乙丙丁子丑寅卯。假如说你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电脑软件设计师,由于你的才能,你的事业非常成功;但是,假如你出生在19世纪或更早以前,你会选择这个行业吗?你绝对不可能利用电脑等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你自己服务。这不是你个人的智能所能改变的,因为你受到了时间的限制。再比如你出生在战争年代或者干脆就再近一点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你能和出生在近几年的人相提并论吗?最起码一点,现在出生的人,是不用再“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了吧?不用我再说下去大家也能明白,出生时间的选择对人生命运的影响有多么的大。但你出生的时间,你个人是不能够做出选择的,这就是“命”。当然,你可能会在当时的已经存的其它的领域中也有所建树,这我相信。但你肯定已经付出了比现在付出的更多的努力,并且还有其它的因素存在,这个存在的因素就是地点。大家知道,出生在城市和出生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的人相比,人生的经历会很有些不同,这是因为在我国还存在着城乡的差别,这种差别对你个人来说是很难进行改变的。这只是举了一个一般的例子,事实上,即使在城市和城市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而这种不同对你的人生发展难道就不受影响吗?回答是肯定会有所影响,而这个出生地点也是你自己所不能够选择的。这也是“命”。除此之外,影响到你生人发展的还有环境。其实环境中已经包含了前面提到过的时间和地点等因素,我这里把它细化出来,是因为环境对人的一生的发展是很特别的,它甚至于可细化到具体的某一个个体。我们有时候会这样认为,某某人对某某人的影响很大,改变了某某人一生的命运等等。这种理解是正确的,一个人当然不会脱离整个社会,你周围的人会对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然,有些环境你是可以去选择的,比如朋友环境,工作环境等等;但有些你是很难做出选择的,比如说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等。这同样是“命”。说到家庭环境,不得不提家庭的经济状况,这是一个大家都能够理解的因素。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去年报纸上的一则消息,说的是一个贫困山区的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的因素不得不中途退学。有多少人在为挤进大学的门槛而努力?而他却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而放弃了学业。或许他大学毕业后能够很好地完善自己的人生,也或许“塞翁失马”,他的人生反而有更大的发展,这些都难以说清楚。能够说清楚的是,他的家庭影响到了他的人生的发展。
    影响到人生命运的外部条件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智商,这是唯一一个你有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条件;但就是这个智商,很大的一部分也是先天生成的,是你自己无法改变的。这就是命。
    甚至于外貌等等因素也会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女性比男性尤其重要,不然就不会有“以貌取人”这一说法了。在我的印象中,那些事业有成之人,虽不至于“两耳垂肩,双手过膝”,但大都相貌堂堂,气宇轩昂;绝少见到尖头猴腮,行为萎靡之人而身居显位的;即使偶尔有那么一个二个,也是大自然开的一个玩笑,相信他们的成功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心血。这里我记起了一件事,在去年央视举办的歌手大奖赛上,那些准歌星们对极其普通的甚至于常识性的提问频频使场面尴尬,改变了我对歌星们的原来的许多看法,余秋雨老师甚至于要像给中学生上课一样,对他们讲一些他们本应该早就掌握的常识;要知道,他们可都是“大学生”,并且是准歌星;而事实上,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几个月后就成了歌星,有着许多的追随者了。我无意贬低这些人,他们也有获得事业成功的权利;但通过这些人使我看明白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优美的嗓音是天生父母给的,是“后天”所无法培养的。这难道不是“命”吗?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提出反问,按照我的说法,既然“命”是唯物的,是很难改变的,那么信“命”的人就是唯物主义者了?那不是和我自己前面提的观点自相矛盾吗?。我说不能这样来理解,我所说的“命运”和谶纬、谶语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我个人理解:完全信“命”的人是唯心的;完全不信“命”的人也不是唯物的,完全不信“命”的人是一种不尊重客观存在的假唯物主义;只有那些相信“命”的存在而不信“命”且敢于和“命”相抗争的人才是唯物主义者。因为人生除了“命”以外,还有“运”的存在。
    丫鬟和小姐的地位是与生俱来的,是你无法选择的,这就是“命”。但丫鬟可以改变为小姐,小姐也可以沦落为丫鬟,这就是“运”。
    “运”在人的一生中起到很大作用,但同样受到“命”的约束,主要是受到“智商”的约束。这就是为什么我说60%是“命”,40%是“运”的原因;如果去除这个原因,“命”和“运”应该各占50%。
    理解了这一点,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命”不济而事业照样能够成功;这是因为有“运”在起作用。但是,“运”仅是一种机遇,需要你自己去把握;把握住了,就是抓住了机遇,就能改变你的人生;把握不住,就是失去了机遇,就是不能改变你的现状。因此,我们可以不信“命”,但绝对不能不信“运”。“运”是可以把握甚至可以创造的机会,它具有隐蔽性,也具有重复性,但稍纵即逝,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次“运”的到来。就拿前面我提到的那些准歌星们来说吧,他们也在为“运”而抗争。因为社会上比他们先天条件更好的人可能还有很多,可为什么其他人没有把握住而他们却把握住了呢?这就是说,“命”中有的但无“运”,机会也轮不到你的头上。说得再简单一点就如你去买体育彩票,即使你命中注定一定能够中奖,但你从来也不去买,那么这个“注定”就等于是一个零,你永远也不可能中奖。
    “命”是与生俱来的,“运”是后天可以把握的,但人的“运”有时候并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能够自己完全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其实并不多见,即使偶尔一二次把握住了机遇,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但最终仍有可能被命运所抛弃。这在我国的历史名人中很容易找到佐证。
                                     3.
    在我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和“命运”相抗争的人是陈胜。他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且揭竿而起,在相对很短的时间内,从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劳役者而一下成为陈胜王,并且“天下应者云集”,甚至于连项梁这种社会名流也认为陈胜“先王天下”而应该名正言顺地“王天下”。但是,他卑微的出身以及他的个人才能妨碍了他。当时因为他的身世而对他阳奉阴违且不服从于他的人不胜枚举,加上他的狭隘的心胸,促使他又迅速地败落且被杀害。
    陈胜对自己命运的抗争是处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做出的唯一的选择,秦朝的暴政,使整个社会处在厝火积薪时期,陈胜被迫去点燃了这把干柴,使整个社会为之燊燃。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但他并没有摆脱“命运”,仍然被“命运”所左右。
    和陈胜命运有所相似的是九江王英布,他也是劳役出生。陈胜起义后,他也随之相应,并且勇冠三军,当时以武艺高强英勇善战而著称,在推翻秦王朝的战争中,地位不可低估。在随后发生的楚汉相争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汉统一天下后,他被刘邦封为九江王;可他是一个异姓王,他姓英而不是姓刘,仅仅这一点,成为他后来被刘邦戬除的直接原因。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韩信了。韩信的出身也相当低微,并且还是一个没有父母的孤儿,他能够忍受“袴下之辱”,并不真的是“大丈夫能屈能伸”,试想一下,有哪一个男人能够忍受这等羞辱? 面对一个龇牙咧嘴,满脸横肉的无赖所提出的:“要么拿剑杀了我,要么就从我的袴下爬过去”的无理要求,韩信选择了后者。十多年后,当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再次见到那个无赖时,韩信非但没有杀了那个无赖,反而认为他有胆量而给他做了一个小官。这是韩信的过人之处,也是他后来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根本,但改变这个命运的前提是有了一个叫萧何的人,如果没有萧何,韩信个人的军事才能可能永远也不为世人所知。但也是这个叫萧何的人,帮着吕后又把韩信送上了断头台。
    在历史记载中,关于韩信被杀的原因大都是认为韩信的试图谋反。当时刘邦正带着军队在平定赵相陈豨的叛乱。据说赵豨在去赵国为相时,韩信对他说:“天下精兵尽在赵国,你在赵国为相,可秣马历兵,到时我们来个里应外合,夺取汉的政权。”我不太相信这一说法,理由有下面几条:
    第一、 这一说法的依据是《史记》的记载,但《史记》成书于汉武帝时期,不可否认,司马迁在写韩信时,多少受到了当时传说的影响。而汉政权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是不可能把事实的真相公布于众的;
    第二、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韩信,刘邦不可能打败强大的项羽,建立起百年的基业。韩信在齐国时,完会可以和刘邦、项羽成鼎足之势而瓜分中国。事实上,韩信在任齐王时,确有人建议他弃刘邦而自立,并分析刘邦是一个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共享福的人。韩信功高震主,如果依然归在刘邦脚下,终有一天会“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但韩信并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对刘邦仍然忠心。假如说韩信想反,此时正是极好的机会。他手中掌握着强大的兵权,统治着中国最富有的土地。但韩信此时也没有反,因此没有理由能够解释他在被剥夺兵权并降为侯后还会再反。事实上,即使韩信因为不满刘邦后来的做法想反刘邦,也仅是思想上的想法而已。因为大家知道,一个没有兵权的人,什么能够谋反?
    第三、韩信是被他的一位门客的弟弟告发的。这位门客得罪了韩信,韩信将其囚禁起来,门客的弟弟对韩信怀恨在心,便悄悄地上报吕后说韩信准备密谋政变。对于这个说法,我基本相信。但正是相信了这一说法,又使我产生了其它的怀疑。如果韩信真是想谋反,他办事会很小心谨慎,既然他已经把他的门客置身囹圄,没有理由解释会不限制他弟弟的自由。这是其一。其二是,对韩信这样一个大功臣,吕后绝对不会轻信一个门客的弟弟的一面之词而不加佐证就置韩信于死地的。能够解释吕后相信门客的弟弟一面之词的理由,是刘邦和吕后等人早就想除掉韩信而后快,门客的弟弟的告发,只是一个不成理由的理由,是吕后抓住的一次机会;
    第四、韩信被骗入宫,是萧何对他说刘邦征陈豨凯旋,大家要祝贺这一胜利。试想一下,假如韩信真的试图和陈豨合谋谋反,凭着韩信的智商,绝对不会不加分析而轻易上了萧何的当。韩信能够不带护卫而只身入宫,本身也说明他心胸的坦荡。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个人认为:韩信遭至杀身之祸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他觊觎刘邦的天下,而是他功高盖主,震憾了刘邦。有一次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随口回答:“陛下最多只能带十万。”刘邦心里一惊,又问道:“那么你能带多少呢?”韩信提高声音,自信地说:“多少兵我都能带,多多益善!”刘邦不服气,但又不好发火,于是傲慢地说:“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为我所擒呢?”韩信见自己随意出口伤了刘邦的自尊,便巧妙地回答:“陛下不善于统兵,但善于带将。陛下能够夺取天下,不是靠人力,而是靠天意。”刘邦被韩信说中了要害,只能干笑几声以掩饰其尴尬。其实刘邦自己非常清楚自己和韩信相比在领兵打仗上的差距,他曾经说过:“我文不如张良,武不如韩信,后勤供给不如萧何。”当时张良已经功成身退,萧何从未领过兵打过仗,留下的一个韩信是刘邦的最怕。在楚汉战争时,刘邦需要韩信的帮助,夺取天下以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憨睡”?
    这就是韩信的命运,“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一知已”是指萧何,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两妇人”是指淮阴城下的漂母和长乐宫中的吕后,前者是韩信的救命恩人,后者是诛杀韩信的主谋。)
    而另一个人却由于韩信而死于非命。他,就是郦食其。
    郦食其是一名说客。他曾经说服英布反项羽而帮刘邦,为刘邦夺取天下立过大功。在刘邦派韩信去攻打齐国时,他毛遂自荐前往齐国作说客,说能够说服齐王田广归汉。郦食其到了齐国,对齐王田广陈述了叛楚归汉的种种好处,并引证说明齐国无法和韩信率领的赵国军队相抗衡,果然就说服了齐王,齐王田广答应与汉王刘邦联合起来消灭项羽。齐国刚开始时对韩信在赵国的军队有所防备,在其边境重镇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西)布置重兵,准备抗击汉在赵国的军队。当齐王接受了郦食其的劝说,认为自己已经归降了汉王后,就放松了对汉的警惕,并从历城撤出了一部份军队准备攻击项羽。当韩信的军队到达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南)时,知道了齐国归降的消息,韩信觉得再去攻齐已经没有意义,就准备撤回赵国。这时,韩信的一位叫蒯通的谋臣劝韩信说:“将军是奉汉王之旨去攻打齐国的。汉王暗中派人去说降齐王,难道他有让你停止攻打齐国的诏书吗?况且郦食其只不过是一介书生,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便轻松拿下了齐国70余城;将军领兵数万,一年多才攻下赵国50余城。难道说你当了好多年的将军,功劳反而还如一个书生吗?”韩信被他说服,渡过黄河继续向齐国进兵。由于齐国的军队对赵国的汉军并无防备,韩信的军队到达齐国后,如入无人之境,很快攻下历城并直逼临淄。当齐王田广得知韩信的军队在进攻齐国时,就指着郦食其的鼻子大骂:“你这个奸贼,为什么要骗我?”并命令士兵将郦食其投着油锅,活活将其烹死。
    郦食其的死,是他自己所不能控制的,他的命运掌握在远在几百公里以外的他人的手中。你能说这不是命运吗?无论如何他自己也不会想到,他的成功反而会引来被烹的厄运。
                                 4.
    以上所说的内容,粗看有点跑题;实际上我在是通过历史上一些人物的命运,说明人力不可违“命”。这不是谶纬之说,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话又得说回来,“命运”这个东西,很难解释得清楚。这是“命运”的不可知性所决定了的,没有人能够解释清楚不是这样会是哪样。
    写到这里,又得来说说我的玉佩的事了。
    在我动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终于弄明白了玉佩跌落的真正原因。玉佩没破,系玉佩的红线也没断,那么玉佩是怎样跌落的呢?原来系玉佩的绳子上另外还有一个结,玉佩本来就没有在绳子的圈子里,而是在圈子的外面。由于我系上玉佩从未拿下过,绳子外面结玉佩的那个结经过二年多汗水和我洗澡时水的污染而发霉。这样一解释,就合乎其理顺理成章了。
    终于,我明白了一件事。命运有时候是不可抗争的,但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可以解释的,暂时的不能解释清楚是由于我们人类自己还没有认识到,因为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逐步完成的。对不可解释的事物,你可以暂时放在一边,或用唯物的观点去钻研,不要作出唯心的解释,更不要去钻牛角尖,等到能够解释时,也就水到渠成了。
发表于 2003-9-6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命运

收藏ing。
慢慢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3 11: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