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824|回复: 7

[原创]土地(节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29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北溟在 2005/07/28 04:45pm 第 1 次编辑]

                  
                        土地和我的生活
                            1、
土地是人类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我们的栖息之所,目前,我们还不能生活于海洋和天空中,我们的根深深植于泥土里,生活于城市森林里的人们,吃得,用得,穿得同样来自乡村的泥土里。那些操控着现代化机器,整日在人造的房屋里奔走、工作的人离土地最远,接近大自然,走进融入大自然已是他们的一种奢侈。工业与后工业时代的人们被自己所造的文明异化和蒙蔽,人离开自己的母亲越来越远,人正在严重破坏地球母亲的生态,人应当反省自己的行为,欲求是不是过于贪婪了?是否应该顾及地球母亲的其他儿女——动物、植物乃至微生物?
我的家乡掩映于苍松翠竹中,空气和水十分新鲜清洁,这是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现在城里的医院,诊所人满为患,与生活的环境恶化有很大的关系。我的祖母常年生活于村里,极少上医院看病,八十多岁了,身体相当硬朗。我们村如奶奶一样年纪的老人特别多,是名副其实的长寿村。村子周围长满翠竹,人们称之为“毛竹”,大概是因为竹笋长成竹子后,脱落下来笋壳外面长着厚而密的绒毛的缘故,此时竹子周身也长满细细的绒毛。“毛竹”的用途非常广泛,菜篮、箩筐、床椅、篾席、扫把等农家劳动和生活用具都是竹制的,清明前后的竹笋更是一道美味佳肴,还可晒制成笋干,四季食用。
家乡的林子不是很深,松树和杉树居多,松树是那种生命力极强的马尾松,到处都有它的身影,无论是贫瘠的山冈,还是陡峭的崖上。我想,它可作为村民的象征:坚韧、受得起苦。杉树是很好的木材,树身笔直不遭虫蛀,干燥后质量轻盈。人们建造房子,做家具离不开它。柏树、枫树大都长于山坳里,生长速度慢,深秋后的森林象一大片燃烧的火焰,那是枫叶红了。栎树也是落叶乔木,果子有别于板栗,不长刺,味道却是涩苦涩苦的,可入药。临近除夕,母亲上山采集黄色的新鲜的栎树叶,洗尽后用来煮豆腐,制成的豆腐干色泽鲜黄,芳香四溢,可一直吃到来年的清明节。
我家门口原来有一棵梨树,巨大的树身,枝叶婆娑,炎炎夏日遮挡住阳光,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清凉的世界。但不会结果,说也奇怪偌大一棵梨树,我从未看到结出一个梨子,村里相同品种的梨树也一样,只长叶不结果。父亲说,以前长过,黄澄澄,沉甸甸的挂满树枝,不知从何时起,不在结果,或许由于气候改变吧,也可能有虫子,一种专门毁坏此类果树的虫子,使它不能开花结果。我想后一种可能性大些,有一次弟弟从报上得知,梨树叶可以当作猪食,我们采摘了很多叶子,切碎喂猪,但猪并不爱吃,想必比嫩草差多了,后来将之煮熟再喂,猪还是不爱吃,我们就算了。虽然梨树可以遮荫,父亲还是决定将它砍掉,父亲说,这样院子会见得大些。后来院子的大部分浇成水泥地,前边,左、右两边留有空地,前边泥地原来长着一株石榴树,可惜长了一次果实后,就被虫子咬死了。左边,一棵红心李,年年挂满果实,果肉从里面红到外面,六月初开始成熟,到暑假还可以吃上又甜又大的李子。有一年果实结的太多压断了树枝,整棵树也象生育过多的妇人迅速衰老下去,最后连树干也烂掉了。惟有右边空地上的柿树,至今生气盎然,父亲经常施肥、打虫、疏果,他不愿再看到李树悲惨死去的结局,在长满果实的树枝上撑起竹叉。我想,一棵果树,象生育孩子的妇人,需要我们悉心照料,不能只知索取;人和自然也如此,我们应多想想能为自然做些什么,怎样保护好周围的自然环境。
村里有两口井,一口历史较长,水质已遭到生活用水的污染,一般只用来洗涤,不能饮用。另一口在村子边缘,水质好,可以饮用。村子装上自来水是很晚的事了,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不过盛夏时容易断水,这时得重新挑水喝,幸好这样的日子不会很长。盛夏时,人们担心的是庄稼,地里姜、番薯与芝麻需要水,水稻更需要水,酷暑对人们的折磨是双重的,肉体和心灵,内心的折磨更为难过派,人们多么希望年年风调雨顺啊。村子上最古老的物事,要数村外那棵几人才能合抱的大樟树,它可能是村庄始祖的杰作,树干中空,有个巨大的窟窿,孩子们常爬进去玩,树下一排矮砖房,原是生产队的饲养场,老早被人遗弃,象那个年代的许多事物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现在堆放着柴草与杂物,一副破败不堪的样子。我很少走近它,只是远远地观望,大樟树露出虬劲的树根,有许多枝叶却是枯黄了,象患过一场大病,夏天里一个劲地凋叶子。一段时间里,大樟树变得又瘦又小毫无生气,我甚至认为它要死了。父亲说,不会的,等那些虬劲的根深入泥土,它又会生机盎然。父亲没有说错,一段时间后,樟树重又焕发了青春,变得枝繁叶茂起来。但人为的破坏依稀可见,树干上一道道巨大的伤痕,树底被人掘出的堆成小堆的泥土。
交通还是主要的 ,世界每天都在变化,山村里的人们渴望与外界的交流更希望能够走出去,闯一翻天地,我是走出山村的一员。现在当我坐于远离故乡的城市家中。回忆家乡的人们、山水与草木昆虫,意识到我生命的深处与那个遥远的村庄息戏相通,我的基因包括那里的一草一木,祖母的一声叹息,和泥路边蚂蚁的巢窠,为什么我这样热爱自然,因为我的血管里流淌着大自然的血,流淌着风声、鸟鸣和潺潺的水音。从山麓有一条长长的石阶通向村里,山下是良田,不比山上的土地,那是“靠天田”,山麓的田地旱涝保收。我们那里有水可以栽种水稻的土地称为“田”,而“地”是不能种水稻的。大量的粮食出产于山下的梯田里,每当收获季节,也是劳动最辛苦的时候,其中挑谷的活儿最累,一担担谷子从山下挑回山上的家中,需要持久的耐力和体力。幸运的是,上世纪90年代村里通上了公路,只是路面状况差,一遇大雨,公路上就有无数条小溪,天晴后坑坑洼洼很难行车,有一段时候,甚至中断了交通。现在好多了,村民们注意了维护,每年大规模修路一次,还特请了一位养路人。对村民们来说,这条公路十分重要,有了它,生活和劳动便利得多。
                               2、
我从小喜欢劳动,这是父母亲给我养成的习惯,但我自幼体弱,劳动锻炼、加强了我的意志,和那些常年在阳光下劳作的人们相比,我又是缺乏耐力的,我还年轻,主要任务是读书考取功名,走出山村。我有一个聪明的脑袋,小时候自然没有意识到,我生性孤僻、敏感与多疑,这严重影响自己与外界的交流,也影响了我的学业。十六岁时,进县立高中学习,由于胆小,我多么地不引人注目,课堂上我是沉默的,课后我也没有一个朋友,我感到异常的孤独。我特别害怕上体育课,这简直是对我的折磨。我想害羞感与不自信将伴随我的一生,同时我的精神趋于丰富,幻想的天赋可以造就人精神的强大。我愿意成为尼采和卡夫卡,他们是生活上的弱者,却是精神上的超人。精神与意志的强大是我一生的追求,我不羡慕那些春风得意,左右逢源的俗世庸人,他们是世俗生活的适应者,是强者。但是,我不贬低他们,甚至同情他们。我低贱的出生使自己容易接近下层劳动人民,理解和体验他们的疾苦,任何一个民族,这些人都是主题,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苦难生活的承担者。
我有两个外祖母,一个是母亲的亲妈,生育了九个子女,向来身体虚弱,已去世多年,留给我的印象是和蔼可亲的。外祖母去了五六年之后,外公也追随他去了天国,外公字眼深,能写一手很好的毛笔字,我从未见过他与人不和而争吵,外公的忍耐反映了中国底层人民的坚韧与不屈,生活的艰辛造就了他们性格,沉默而坚强地负起家庭的与社会的责任。年轻人对老人的逝去大多不带感情,很少受到震动,我经理了太多的死亡,眼看着死亡之车碾过一个个衰老或年轻的生命,一次次碾碎我希望的灵魂。我虽然年轻,灵魂却经理了好几个世纪,并相信有一个彼岸世界,那些已逝之人的灵魂去往那里,继续他们的生活,继续年轻时的梦。年轻人对老人的鄙视毫无道理,对死亡的蔑视相当危险,只有能够正视死亡,体验到死亡滋味的人,才能不虚掷光阴,把握好未来,才能对自己的生活赋予一种意义,使人生有价值。我很想解开人临死前的谜,譬如,临终时,他到底想些什么?是否害怕死亡?
把母亲养大的外祖母依然健在,景况十分糟糕,艰苦奋斗了一声,却没有苦尽甘来,外公新近过世。她衰弱的身躯再也难以支撑破碎的家庭,姨夫抛妻弃子多年,两个外孙从小由她带大,长大 了却没有出息,大表弟一度精神时常,将好端端的家焚毁。姨夫是上门女婿一个十足的糊涂男子,浑浑噩噩的混蛋,典型的没有良心与责任感的中国男人,自从“进入”这个家后,总是游离于外,从不过问两个儿子的事。我想悲剧的深层原因早已埋下,外祖母没有看清女婿到底是怎样的人,还有对表弟的无原则的溺爱。愿风烛残年中的老人能够安稳地度过余生,她实在太苦太累了,但愿表弟幡然悔悟,孝敬老人。
我生性忧郁,但聪明好学。还记得小学五年级的情形,老师给我的印象十分可畏,他两个大拇指在同学们头上挥舞,不知何时落到你头上。总体来说,我十分听话,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我个性沉默,但有着智力上的优越感。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涯里,自卑和厌世总是如影相随,在性格与体悟外界事物上十分迟熟,总喜欢停留在书本和幻想之中,因而我的交往和处世能力很差。有时,我设想自己是个孤儿,因为过多的亲情束缚自我,亲人们不能真正理解一颗充满激情和浪漫精神的年轻的灵魂。虽然我十分尊重他们,却觉得心理上离得很远。十几年的求学生涯.,没有一位老师在自己心目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许这是特例,也可说明教育制度和政策的桎梏人性,摧残童心。现在,当我看着八、九岁的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来去匆匆,内心非常沉重,是谁剥夺了他们玩的权利?长大后他们将如我一般忘掉老师的温情和循循善诱,头脑中一片空白,或只剩下怨恨。最近,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家爵杀人案,轰动了全国,有人竟然说这与大学生的个性过分张扬有关,言外之意,马家爵杀人由于他个性过强的缘故。事实上,相反,是贫穷和个性的压抑扭曲了他的灵魂。尽管,事件有其偶然性,环境和人群的不怀好意,缺乏宽容应负很大的责任,而十几年的学校教育显得多么苍白!这是应试教育的恶果,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失败。
有段时间,大约在二十来岁时,我离土地最近。那时高考失败,整天窝在家中,没有人来安慰我,父母亲默默地看在眼里,叹息,而后离去。在短暂的失落后,我走出家门,决定在家务农。我以为劳动最光荣,双亲就是榜样,父亲虽是教师,却与泥腿子差不多,甚至比农民更加辛苦,天刚亮就下地干活,早晨赶至学校上课,傍晚放学后重又操起农活。我心里充满崇高的想法,“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位卑未敢忘忧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关心人间的疾苦,热爱上劳动,与底层的人们打成一块,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将我和土地隔离的太久。于是,我没日没夜的干活,在太阳直射的中午,还能看见我汗流浃背的身影。其实,我的内心非常迷茫,对以后的人生安排不知所措,对父母的意愿难以理解,父母亲是只愿自己受苦而不愿责怪子女的人。我倒希望他们多一些责骂和逼迫,促使我前行。而村里人不相信我回呆在家里,他们知道我不适合干农活,自幼体弱多病,看见我在烈日下坚持劳动,啧啧称赞。我继承了父亲对命运顽强不屈到底抗争的精神,沈从文称自己是永远的乡下人,实是故土情结,忘不了湘西那块生养他的土地,无论走到哪里,故乡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规范着他的写作和生活。与他类似,当我沉下心想些点东西时,家乡与有关家乡的一切总先冒出,顽固地占据脑海,使我不得不回忆和缅怀,急迫地欲完成已逝往事的追念,以此和过去告别。同时。过去已经融入血液中,成了自我生命的一部分。
.
发表于 2005-7-29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土地(节选)

   读完。看得出作者对土地、对家乡、对亲人、对自然皆是满怀深情的。文章通过对自己成长过程的叙述,内含的很多自省、人本精神和对自然的深刻认识提升了文本的价值。值得大家一读。红先。
发表于 2005-7-29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土地(节选)

是家乡的淳朴和亲情的眷念,人生的历程总是从最平淡的起点开始攀升.大地的情.
 楼主| 发表于 2005-7-30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土地(节选)

故土情结,人人都有的。
发表于 2005-7-31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土地(节选)

[color=#9932CC]

读完,我的心里很沉重。特别是第2章给我带来的情感冲击。“生活的弱者,精神的强者。”喜欢这样的用词。更喜欢精神所带来的快感。但有时现实很无奈。
故土情结,命运的走向,前途的延进,个性的沉默与飞扬……
感觉北溟蛮坚强蛮崇高的,呵呵。愿你心想事成^-^
发表于 2005-7-31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土地(节选)

土地(一)太美了,自然、亲切、和谐。谢谢北溟的美文,今天累头痛,有空再读(二)我喜欢细嚼慢咽,这样才消化。呵!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05-8-1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土地(节选)

谢谢诸位阅评,1重在环境描写,2是私人性的。
发表于 2005-8-1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土地(节选)

人情,家乡情,土地情,能看出楼主的心胸。红得好。
有这样的心胸精华一下也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 08: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