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609|回复: 0

赏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4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官亲民 于 2018-10-17 14:35 编辑



                 万紫千红开百花,
                 十人九慕八吟霞。
                 七言六五四王快,
                 三二家中一健娃。

注:
    数字诗,又称数名诗、数诗、杂数诗等,诗歌创作的技巧很多,数字入诗乃技巧之一。数字诗有两个概念:一是以数为题,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中说:“按诗以数题者,如四时、四气、四色、五噫、六甲、八音、十索、十离、十二属等;”此类诗又可称为数名诗。二是将数字嵌入诗中,与其它词语组合,全诗融为一个整体。数字如果都嵌在句首,又叫“藏头诗”,或“贯顶诗”。按数字的顺序或倒序排列的叫序数诗,不按次序的叫数词诗。由于数字有多个,因此数字诗的形式多样,有半字诗、一字诗、二字诗、三字诗、四字诗、五字诗、六字诗、七字诗、八字诗、九字诗、十字诗、百字诗、千字诗、万字诗、亿字诗等。数名诗,是杂体诗的一种,为南朝宋人鲍超所制。数字反复类,即指同一数字在句中反复出现;最典型的当是“一字诗”。数字增减类,就是指数字不镶嵌在句首、联首,但按照顺序在诗词中递增或递减的写作手法。递增较常见,如宋朝理学家邵雍的《蒙学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七八座,八九十枝花”。通俗平易,和谐别致,展现出一幅朴实自然的乡村风俗画。有一类以数字开头,组成数字组诗,这个应该算是嵌名诗的一种特殊形式了,但历来作品不多。数字混嵌类,指的是诗词中不按顺序嵌入数字,而起到一种新奇的表述效果。但至少嵌入的数字要在三个以上才算。诗中数字不按顺序排列,这种变化,从唐代就已开始。唐代诗人张祜的《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此外,唐五代以后的一些禅诗、劝善诗以及偈颂诗等,有的也将数字嵌入句中,但并不一定置于句首,也是正规数字诗的一种变形。越到后来,变化越多。数字诗中的数字是抽象的,而诗歌是要用形象思维的,然而这两者结合,同样有佳作产生。可以是豪放的,“黄河入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可以是细腻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以是沉痛,“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可以是感伤的,“六朝如梦鸟空啼”;可以是愤怒,“一朝封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可以是夸张,“孤臣霜发三千丈”;可以是讽刺,“三千宠爱在一身”;也可以是欢快的,“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不过,这些诗中的数字,仅是作“镶嵌”之用,真正的数字诗,必须是以数字为主体,如南朝民歌中的“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剩有二千在。”可以解读为是一个长途行者的倦歌,他在不停地算里程;也可理解是一个远离家乡,归心似箭的男子的情歌,期盼着早一点与心上人见面。其实,路还长着呢!心理描写非常准确。电视台曾播放过的《宰相刘罗锅》,内中有一处情节:乾隆皇帝手持一枝鲜艳的红花,将花瓣一片片地剥落抛撒,口中念念有词,“一片一片又一片,二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刘墉信口接了一句,“飞入草丛都不见”。众人大笑。这出戏编得并不好,红花入草丛怎会都不见?明显有疏漏之处。故事的“原产地”是出自明朝布衣才子徐文长。一个冬日,他踏雪孤山,见放鹤亭内一群秀才正借酒赏梅,便进前求饮。秀才们不识泰山真面目,道是诗人聚会,不会写诗者不能在此喝酒。徐文长便“一片一片又一片”地作起咏雪诗来,前三句尚未念完,众秀才已是笑骂成“一片”了,说道,你这俗子是否只认识得数字和“片”字?想不到第四句“飞入梅花都不见”一出,秀才们顿时大惊失色。白雪飞入号称“香雪海”的孤山梅林之中,当然是看不见了,这种深邃苍茫的意境,奇特精妙的构思,才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数字诗”。清·完颜恽珠《闺秀正始集·吴学素小传》云:“吴学素,字位贞,江苏娄县人,编修顾伟权室,著有《荫绿阁诗草》。位贞诗才敏捷,相传徐澹园尚书雅集东山,以《闺怨》命题,限溪、西、鸡、齐、啼韵,中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两、丈、尺、半、双等十八字。一时名宿均棘手,顾太史以语位贞。援笔伸纸,立就一律,艺林传诵。诗云:‘百尺楼头花一溪,七香车断五陵西。六桥遥望三湘水,八载空惊半夜鸡。风急九秋双燕去,云开四面万山齐。子规不解愁千丈,十二时中两两啼。’”《正始续集》载蓝燕《闺怨》诗一首,诗云:“六七鸳鸯戏一溪,怀人二十四桥西。半生书断三秋雁,万里心悬五夜鸡。蚕作百千丝已尽,鸟生八九子初齐。谁怜方寸愁盈丈,刀尺抛残双玉啼。”妙用数字入诗,可以更好地绘景状物、写人述事,抒情寓志,加深意境,深化主题,增强诗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有独特的风味。数字诗起源于汉代,南北朝时期开始发展,自唐以后历代诗人所写的数字诗,在歌行体古诗、绝句、律诗中,均有体现。《艺文类聚》卷五十六“杂文部二”录有鲍照《数诗》,并且还有南朝齐虞羲与南朝梁范云的《数名诗》。历史上数字诗写的比较著名的还有卢仝、欧阳修、王克恭、徐再思、方孝孺、吴承恩、黄焕中、周颐等。《怨郎诗》是一代才女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的。据说,当时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这封《怨郎诗》。司马相如看到这首数字诗之后,越看越觉愧对妻子,于是赶回故乡,把卓文君接来长安一起生活。并从此杜绝犬马声色,兢兢业业做学问,终成一代辞赋大家。卓文君坚强果决,既富浪漫色彩、敢于追求爱情,但又能理智的化解婚姻危机,充满感性又不失聪慧。其诗曰:“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欲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5 14: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