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48|回复: 1

旧文一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6-25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野渡无人舟自横”与“满川风雨看潮生”
张锦华
把韦应物和苏舜钦扯到一起来,只是因为他们的两首小诗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拿来比较着赏玩一番,相必有些意思。
不妨先录诗于此:
独怜幽草涧边行,上有黄鹂深数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先说韦诗。这首诗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此诗入画。前两句写雨前景物。“草”而言“幽”,可见草色凄迷,景致幽静。言“独怜”,概暮春时节,花事杳然,不过诗人并无失望之意,反而对一片“幽草”怜爱有加,可知诗人性情不俗。既是“独怜幽草”,则趁兴游赏,不亦乐乎?此句既点题,又为春潮春雨之欲来蓄势。次句移目及上,观察的视角由俯视转为仰听。春光将逝,深莺鸣啭,不觉喧哗,反显得景致幽静,此是反衬。
三四句写傍晚雨中即景。两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春潮”本自涣涣,更兼“带雨”,其湍急可想而知。暮雨春潮,虽市井村道,亦行人稀少,何况野渡?既无人管,一叶扁舟也就任凭风吹雨打,兀自横陈了。此二句超然物外,从容悠闲,颇得晋陶潜以来山水田园诗的意旨。细玩之,隐约可以窥得诗人立身处世思想之一斑。
全诗有动有静,意象蕴藉而优美,宛如一幅风景画。但诗的意境又很难为一幅画所能完美地表现。因为画是静态的艺术,而这首诗充满了动态美和音韵美。即使调动我们所有的审美想象力,也未必说得清诗的蕴藉的诗意。正如梅尧臣所言:“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再说苏诗。一、二句写行舟淮水所见野景。“春阴垂野”写出舟中平视两岸的特有视觉印象。正因“春阴垂野”,故草色更显青碧,意境开阔而凄迷。在这凄迷的背景中,却时而闪现一树幽花。诗中着一“明”字,使整个画面顿生亮色:这是一幅多么鲜明夺目的图画啊!
三、四句写风雨中春潮急涨的情景。舟而言“孤”,是因为“泊”得不是地方:既非码头,亦非津渡,而是“古祠”。若稍微了解一下苏舜钦的身世性情,则不难理解他何以宁泊“孤”舟于古祠,在满川风雨中独看潮涨,而全不顾旅途劳顿了。苏曾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而遭贬谪,流寓姑苏,筑沧浪亭而读书吟诗其中。他为人豪迈,不趋流俗,被欧阳修称作“特立之士”。此诗写于庆历二年,而庆厉四年诗人即遭罢官,此前诗人的政治生活肯定是不平静的。反映在诗中,诗人实在是以风雨雷动之外象而寓起伏不平之内心,淮水之春潮与诗人之心潮业已澎湃为一体了。
苏诗与韦诗取景相似,一、二句写雨前风景,三、四句写雨中情景,但两者视角不同。苏置身风雨孤舟之中而看“潮生”,韦则处春潮野渡之外而观“舟横”。其风格也颇有异采。韦诗恬淡精致,从容悠闲,带旁观色彩,造境更趋自然;苏诗则富于主观体验,于平易畅达中见深沉感慨。韦诗近乎盛唐王、孟,苏诗则颇有杜诗“沉郁顿挫”之遗意。若以绘画作譬,则韦诗是淡雅明快的水彩画,苏诗则是凝重斑驳的油画。我们称道韦诗之优美绝伦,更激赏苏诗之不蹈袭古人,敢于别开生面。
总之,从审美的角度看两首诗,可谓各具千秋,难分伯仲。两者给我们的审美体验或许略有不同,但同样让我们感受到了审美愉悦。两者都是意趣、情趣、谐趣俱备的好诗。
                  
                  1998.5.4
发表于 2003-6-26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旧文一篇

有些评论的味道,发到这里委屈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2 17: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