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537|回复: 8

久未习五律,借伐桂先生题,奉和三首以练习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4-7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久未习五律,借伐桂先生题,奉和三首以练习之:-)

[这个贴子最后由清风冀在 2003/04/07 01:43pm 第 1 次编辑]

和/咏风
昨夜帘钩动,侵窗细细凉。扶疏明月影,摇曳路灯光。
枕上惊初寐,案前忿旧伤。何由翻故纸,不教峭归樯。
次韵/游普济寺
沿阶新草碧,晓雨度余寒。扶竹临深谷,循声近寺潭。
青篁笋半露,红杏蕊初含。地僻闲心静,僧门学坐禅。
次韵/嫦娥/本意
桂酒饮将醉,蹁跹舞碧山。霞衣虹气敛,玉色泪痕沾。
何惜樵夫伴,应知人未单。难言天上苦,镇日对寒潭。
发表于 2003-4-7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久未习五律,借伐桂先生题,奉和三首以练习之:-)

古色古香
发表于 2003-4-8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久未习五律,借伐桂先生题,奉和三首以练习之:-)

呵呵。。。“不教峭归樯”?
 楼主| 发表于 2003-4-8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久未习五律,借伐桂先生题,奉和三首以练习之:-)

这个“峭”字是借李白的:-)他诗中有"峭帆人"句子,余极喜,故借来一用。
发表于 2003-4-8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久未习五律,借伐桂先生题,奉和三首以练习之:-)

“沿阶新草碧,晓雨度余寒。扶竹临深谷,循声近寺潭”。唐诗也!
发表于 2003-4-8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久未习五律,借伐桂先生题,奉和三首以练习之:-)

好归好,不过借别人的多了,终究会失去自己的东西。。。恕我胡言。。。您若不认同,就只当是句废话吧。。。呵呵。。。
发表于 2003-4-9 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久未习五律,借伐桂先生题,奉和三首以练习之:-)

祖母绿君:)
古体诗借古人诗句,是古体诗写作的技巧。
作为诗歌意境而言,这是辅助的一个手段而已。:)
发表于 2003-4-9 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久未习五律,借伐桂先生题,奉和三首以练习之:-)

[这个贴子最后由伐桂在 2003/04/08 09:05pm 第 1 次编辑]

舒张有致,比我的强多了。虽借意而意更深。:)
 楼主| 发表于 2003-4-9 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久未习五律,借伐桂先生题,奉和三首以练习之:-)

下面引用由祖母绿2003/04/08 11:33am 发表的内容:
好归好,不过借别人的多了,终究会失去自己的东西。。。恕我胡言。。。您若不认同,就只当是句废话吧。。。呵呵。。。
非常感谢您参与讨论。有时候见解不同,彼此又说服不了对方,留有分歧反而是好事:-)
说细些:峭字见李白《横江词》之三,诗曰:“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杨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此自峭字为形容词当动词用,意为“使(船帆)高”。
“归樯”一词我亦思之再三,想起唐人齐己《夏雨》诗中有“幽斋飘卧簟,极浦洒归樯”句,因之方敢使用。清风中古人毒太深,作诗词亦推崇“无一字没有来处”之古训,不敢乱造词句,对于较生的的用法好于古人字句中求来由,实愚腐之极,见笑见笑。
还有“借”的问题,有借韵、借意、借题等等,非一定要借古人的成句。当然,诗词是文字组合,常用文字也就二三造字,诗词用字稍多些,大概常用的也就不过四五千字,这四五千字被古今人等组合了千百多年,有近似的句子很自然,再说读诗词多了,免不了偶而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冒出前人成句,化用就更多了......嘿嘿,无奈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5 08: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