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40|回复: 2

俞平伯<清真词释-少年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4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俞平伯<清真词释-少年游>

[这个贴子最后由昆阳子在 2003/11/04 05:05pm 第 1 次编辑]

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 ? 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
俞平伯:《清真词释》
此调在《片玉集》中分为二,此注“商调”,其在卷三者注“黄钟”,似非一调。而《词谱》卷八曰:“此调最为参差,今分七体,起源俱出于晏(殊)词,或添一字,摊破前后段起句,做四字句者。”在白石《少年游》下注曰:“此词摊破,晏词前段起句七字一句,做四字两句,周邦彦‘并刀如水’词正与此同。”是亦在此集中注“黄钟”者为本调,而以注商调者为摊破格。《乐章集》中《少年游》首句七字,与本调合,但注“林钟商调”。今按林钟商调即商调也,是二者为一调之转换,非二调明矣,疑《片玉》之注有误。
此词醒快,说之则陋。但如“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状冬闺静物,至“明”而且“清”,与感觉心象,匀融无间,写景之圣也。说“如画”,画似不到,说是“如见”,见似亦不到,盖画逊其肖,见逊其妙也。一妙肖者,其唯文章乎!虽有此境,人不及知;虽有此境,如何可到;虽暂近蓬山,而风辄引去。偶然身到便是良缘,岂能时时到,刻刻到,说刀就到耶。若清真,圣矣!
溯其“明”、“清”之故,又似有申说之必要,自知凡下,幸勿哂耳。窃谓明清之源唯在于简,简斯明且清矣。上说《望江南》,乃章之简。其了悟从“注”中得来,陈氏在“吴盐”句下曰,“李白诗:......吴盐如花皎如雪。”初读之,觉其青出于蓝,徐而思讶,不解其故。无非圈去了“如花皎”三个字耳,如何便会蓝青。三思之,始见怪不怪,反觉以前少见之谬。(或曰:再思可矣。其言亦是,看官们自己理会。)其诀正是简。单刀直入,简之喻也。百发百中,亦简之喻。有的焉,失如飞蝗,傍行斜出,虽有数中,不足为善射,而观场者昏昏欲睡矣。何则?多中捞摸,混水捉鱼故也。若矢之所向唯在于鹄,一发如破,三发以至百发如之,于是射者掷弓,观者叫绝,皆大欢喜。何则?眼目清凉也。知有此清凉世界然后可与言文矣。即如此诗句,既曰如花,又曰如雪,兼花雪而喻,花乎,雪乎?又曰皎如雪,雪之皎,何待言?竟将三字一勾,融裁之妙,不可名言矣。“并刀如水”与此同之。如水一喻外着一形容字以状刀不得,如雪一喻外着一形容字以状言不得,细思之,确实不得,实信鄙言最平实也。或尚病其远,以常言申之。如语人曰:“这像什么。”够像了,他已点头,便不须说,如不够像,他不点头,再说一个,如果够像了,便不须说,如不够像,再说一个,以至于n,是谓通晓。同是喻也,亦均可通晓,而固有差等。说一个而点头,他是真点头,说几十个几百个而点头,他是无奈点头,他是迷糊了也。再说看射箭,你射了几百支而有一二支中,他虽拍手叫好,究竟不知你射的那一支是中的,那些箭是不中的;于是他心中眼中,不中是不中,中亦是不中,其不冤屈此一支好箭么?然而汝之过也,非他之过。文章之道,射道也。八字讲了这么多,分明骂题。太不好意思,就此打住,然而晚矣。
其他亦不需说。谭评曰:“丽极而清,清极而婉,然不可忽过‘马滑霜浓’四字。”鄙人仅发“明清”一譬,而复堂三之,丽啦,清啦,婉啦,究竟是什么?看他用两“而”字,是读是感觉是完整的,析言之耳。可见状文心之非易,其间正有苦心,前言固戏之。唯谭氏曰:“然不可忽过‘马滑霜浓’四字”,郑重之语也,而鄙人太鲁,有牛之心,再思不得,三思依然,鬼神通之无效,谭公自是射雕手,一箭射了,掉头而去,好不闷杀人也。诸位英雄,在下愿闻明教。《词释》之作,殊自病其覙缕,今观此一言做谜,已令人闷损无聊,则下笔不自休,亦复大有功行也。自是解嘲语耳。
通观全章,其上写景,其下纪言,极呆板而令人不觉者,该言中有景,景中有情也。先是实写,温香暖玉,旖旎风流;后是虚写,城上三更,霜浓马滑。室内何其甘秾,室外何其凄苦,使人正有一粟华灯明灭万暗中之感。而其述虚实之景复含情吐媚,姿态奇横,在清真词中只有“衣染莺黄”一首正堪匹敌,却有令慢之别。过片一下,絮话家常,喁喁尔汝,一字字出自朱唇皓齿间,先是问,问之不已,有一个人絮絮叨叨在那儿说,什么城上已三更啦,霜多浓啦,马蹄要滑的呢。说够,于是才转到“不如休去”,——至此意词俱竭而调未尽,忽又找补了一句“直是少人行”,不只是埋怨呢,还是痛惜与深怜,泥人无那,婉转伤悲,秃笔取纸之间,风情如活,可谓奇哉怪事矣。“不如休去”本是正文,因为那一句之找补,忽而变成穿插,章法亦奇幻之至。原非作者意使之然,——天末飞云,彼亦奇幻,岂有意也?然终不谓之奇怪不得也。
《贵耳集》及《浩然斋雅谈》载此词佚闻破相似,而皆属臆想。王静安《清真先生遗事》曾驳之,谓先生在宣政间,年已六旬,官至列卿,应无冶游事。且二书记事,其他亦误,立说精确。该先生亦乐府独步海内,贵人学士市環伎女,皆知清真詞之可愛,而李师师事以为送人所乐道,如唐士之于太真,于是芳闻艳迹,奕世流传,其实强半出于傅会也。即此一节,谓之隐括当时语,而不悟其非。曰“低声问向谁行宿”,岂似对官家口语耶?
发表于 2003-11-5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俞平伯<清真词释-少年游>

诗意陂深,我功力有限,有所感:)
发表于 2003-11-5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俞平伯<清真词释-少年游>

昆兄: 善哉妙文。多多帖来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5 12: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