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木佩佩

[原创]七律 咏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4-20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 咏柳

谢谢清风冀兄的指点!!
关于对柳絮的描写,因为柳絮是柳的一个部分,就正如同描写美人,可以对其的眼睛、鼻子等细部进行描写一样,柳絮也是柳树的一个重要特征。关键写柳絮是想突出其无所凭依、身无定所的特点,以暗示其自身飘荡,岂能为人间管离别的的结联。

(形声。从艸,夷声。本义:茅草的嫩芽)
同本义,引申之为草木嫩芽
荑,荑草也。――《说文》。按,茅之初生也。
自牧归荑。――《诗·邶风·静女》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孟子·告子上》
荑者,茅始熟中穰也,既白且滑。――《风俗通》
又如:荑英(新生的草);荑杨(新生的杨树)
通“稊”。草名。一种像稗子的草
炳复次禁枯树,树即生荑。――《后汉书·方术传》
生繁华于枯荑。――《晋书·元帝纪》
又如:荑枯(即“枯杨生稊”之意。喻绝处逢生;起死回生);荑稗(荑、稗为二草名,似禾,实比谷小,亦可食)
与先生论诗,套用一句古话,正似“如饮醇醪,不觉自醉”!!再次感谢!!
发表于 2005-4-20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 咏柳


(形声。从艸,夷声。本义:茅草的嫩芽)
同本义,引申之为草木嫩芽
荑,荑草也。――《说文》。按,茅之初生也。
自牧归荑。――《诗·邶风·静女》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孟子·告子上》
荑者,茅始熟中穰也,既白且滑。――《风俗通》
又如:荑英(新生的草);荑杨(新生的杨树)
通“稊”。草名。一种像稗子的草
炳复次禁枯树,树即生荑。――《后汉书·方术传》
生繁华于枯荑。――《晋书·元帝纪》
又如:荑枯(即“枯杨生稊”之意。喻绝处逢生;起死回生);荑稗(荑、稗为二草名,似禾,实比谷小,亦可食)
--看看,你的一大段解释是望左右而言它。并不是“荑”字前加个“柔”字便是“柔”了的“荑”了,很多词组不是简单的加法。“柔荑”是一个固定名词,如我16贴的解释,见台湾版《国语词典》:http://140.111.34.46/cgi-bin/dict/GetContent.cgi?Database=dict&DocNum=127814&GraphicWord=yes&QueryString=柔荑
发表于 2005-4-20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 咏柳

听两位一席话,收益匪浅啊!
 楼主| 发表于 2005-4-21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 咏柳

清风冀兄:
    我列出这一大堆只是表示“荑”字的一些用法,并不局限于表示用于比喻手而已。
    柔荑:指植物初生的叶芽。旧时“多”用来比喻女子柔嫩洁白的手,也借指女子的手。
    兄所举的例子确实没错,但要注意的是:兄所举例只是一个比喻和习惯用法而已,并不能说柔荑一词一定要表达为比喻女子的手,它在这个比喻中只是作为一个喻体存在。在比喻中,喻体的本身意思是不能抹掉的,否则就失去了比喻的意义。例如在植物学中就有“柔荑花序”一词,这里的柔荑一词就是指其本义,我们并不能将其理解成“象女人柔嫩洁白的手一样的花序”。
    我在此使用“柔荑”一词,就是使用其本义,指草木嫩芽。
发表于 2005-4-21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 咏柳

柔荑花序:
花序有一个较软的花序轴,整个花序下垂或直立,在轴上生有许多无柄的单性花,花无花冠,雄花序开花后即整个花序一起脱落,雌花序于果实成熟后也整个脱落,这种花序称柔荑花序,如垂柳、桑树的花序。
总不能以柔荑二字指代“柔荑花序”吧,况“柔荑”是个特定名词。也不能因柳花属“柔荑花序”类,就以一个大类名词指代其一之一种生物吧。
我以为诗因字数限制,用词更应避免歧义。字用本意不错,但若组词与专用名词冲突,还是避免的好。
我没有说“柔荑”“一定表达为比喻女子的手”,在16贴中我说的很明白:柔荑:初生的茅芽,色白且柔嫩。
发表于 2005-4-21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 咏柳

水暖冰融绿不齐,
新枝吐翠嫩如荑。
金丝万缕随风舞,
白絮千团绞雾迷。
边塞当年征马系,
隋堤今日暮鸦栖。
自身飘荡情难定,
怎为人间管别离?
冒昧改之,见笑!
 楼主| 发表于 2005-4-21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 咏柳

翻箱倒柜,终于在《全唐诗》中找到一首诗,以为佐证:)
见《全唐诗卷三百二十五--24 》
晓发武阳馆即事书情
      ——权德舆
清晨策羸车,嘲唽闻村鸡。行将骑吏亲,日与情爱暌。
东风变林樾,南亩事耕犁。青菰冒白水,方塘接广畦。
杂英被长坂,野草蔓幽蹊。泻卤成沃壤,枯株发柔荑。
芳树莺命雏,深林麏引麑。杳杳途未极,团团日已西。
哲士务缨弁,鄙夫恋蓬藜。终当税尘驾,盥濯依春溪。
发表于 2005-4-21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 咏柳

下面引用由木佩佩2005/04/21 12:23pm 发表的内容:
翻箱倒柜,终于在《全唐诗》中找到一首诗,以为佐证:)
见《全唐诗卷三百二十五--24 》
晓发武阳馆即事书情
      ——权德舆
...
不知道你这是在佐证什么,你敢断定权诗“柔荑”指的不是初生的茅芽?
既便权诗“柔荑”指的是初生的叶子,古人出错或是传抄中出错也是常见的事。订伪,不能以个别例子推论,而应选取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例子。
对这个问题,我已经觉得没有再讨论下去的必要了。现在的问题可能早已出了应该探讨的范围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4-22 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 咏柳

清风冀兄,我倒以为并未超出应该探讨的范围。:)
至于权德舆的诗或传有无出错,这实在是在下无法证实的:(,但就此诗而言,如果没有错误的话,应该可以肯定是使用柔荑一词的本义。
发表于 2005-4-22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 咏柳

楼主的原意为何?et
 楼主| 发表于 2005-4-22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 咏柳

下面引用由et2005/04/22 10:17am 发表的内容:
楼主的原意为何?et
我的原意就是使用柔荑一词的本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21 02: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