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96|回复: 14

浅谈诗歌写作问题(文/渔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1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渔郎 于 2019-12-17 15:53 编辑

一、关于什么是诗歌的回答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这是古人对诗歌的基本描述,其中的志主要是指思想、抱负、志向。
我认为这个志就是心志,除思想、抱负、志向之外,还包括所有与情感相关的心理活动。用我的话说就是心。言志就是说心。诗歌语言即是心语。
如果一首所谓的诗没有言志,可以断定为非诗。
不过我们看到不同文学品种都对说心有所贡献,那么怎样区别文学品种,使之与诗歌划清界限呢?那就看这个作品主要想呈现什么。
重点突出情节,将突出情节作为作品主打方向的,是小说和戏剧、故事、童话。
重点突出情景,将情景描述作为作品主打方向的,是散文。
重点辨析事理,将辨析事理作为作品主打方向的,是杂文、论文,说明文、小品文。
既想干这个又想干那个,将小说和宣传报道、人物传纪合为一体的是报告文学。想写故事又强调一些道理的是寓言。想写的好玩还要结合历史的是野史和民间传说。

二、诗歌创作的目的论以及自由主义

写诗的目的各不相同,总体上来说,写诗应该是为自己而写。而不是让他成为追逐功利的工具。
为自己而写,不代表着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而是指能够真正的发出个人的心声。能写到什么程度,取决于这个人的对诗歌的认知。
而沦为追逐功利的工具尤其成为御用工具,就非常不堪了。他完全抛弃了为自我内心而写作的初衷。一朝成为工具,他就是为某利益集团服务的,或者是利己的。不免沾染了铜臭气、市井气、俗气。
一个不遂心愿,只把利益做权衡的标杆。这样的诗即使是用非常花哨的手段,从本质上来讲也是非诗的。
诗歌创作应当是悦己而达人。它不能作为生活之技去使用,那样的行为和出卖自己良心无异。但我不反对拿诗歌赚点儿稿费。因为赚稿费不是创作过程当中的行为,而是创作之后的行为,两者有先有后须分清楚。
我欣赏诗歌创作的自由主义,他始终是自己的,随心所欲才能悦己,这样做有的时候达不到公众的标准,那又有什么了不得。但是要做到悦己达人,并非一日之功。这个时候就需要作者融入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主要是融入人文环境,更要做足诗外的功夫。
自己满意,是诗歌作品最主要的目的。诗歌作为说心的方式,那么它就是个体活着的依据之一。可以纾解内心的压抑,成为灵魂出入的端口,修复整理内心秩序的工具。

三、我看当前诗歌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毛病

现在诗歌创作写作者非常多,存在着各种问题,我试着罗列一下。
第一、把诗歌当成了世俗工具。
这是一个原则性大问题。有的朋友总想用诗歌做点儿什么,比如用它去促进社会和谐,提高经济效益,震慑敌对势力,帮助联络感情,密切关系。由于这个创作的初衷产生了错误,使得这个诗歌充满了功利色彩,背离了为人的初衷。是诗歌的功利化,非人性化。
第二、没把抒发情感作为主打。
抒情是诗歌的最主要标志,凡以抒情为主,而不是展示起伏跌宕的情节为主,不是以展现场景细节为主,不是以阐述哲理道理为主,这样的文字几乎可断定为诗歌。
在此再补充说两句,这里提出来的抒情分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其中显性抒情,就是语言的直接表白,比如大量使用修饰语感叹词,类似郭沫若式的啊诗。当然这种手法目前渐趋淘汰。这里不是评价此类诗歌的好坏,毕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另一种为隐性抒情,在文字层面几乎看不到表达,但是通过事实的陈列,足以证实这种情感的存在。有冷抒情,反抒情等等。抒情不仅仅是正面情绪,当然也包括负能量,凡是表达表现呈现证实的情感类事物,都在抒情之列。
如果一首所谓的诗没有言志,可以断定为非诗。
第三、过满
主要表现在叙述表达过满上,没有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
就怕读者看不懂,不惜车轱辘话反复强调,又加上补充说明等等。这么写没有留白、没有回味,而且限定了读着的联想空间。造成过满的原因有多重,一个是对自己的叙述呈现不自信,以为读者看不懂。一个是总想把事情说透,反映出文字功底不足和呈现事物的非诗成分稍多。
第四、空洞与抽象。
从外在的表现形式看,不透露事物的细节,使用了大量的抽象的修饰性的词汇,停留在说大道理,和公众情绪层面。没有阅读到这一个的阅读价值。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和一个人的处世态度有一点关系,比如怕别人获得自己的隐私,怕自己的言论得罪某些人,怕给自己的利益造成损失,于是就出现了顾左右而言他,想说又没说,没说还想说,结果是说与不说一个样。始终没有交出真心。真,是叙述的基础,没有基础不可信。真,体现在细节呈现和合理性上。
什么是真?客观现实存在的、发生的、显现的、感受的都是真。在艺术角度看,真就是细节。没有细节称不上真。唯有真才能取信于人,唯有真才能体现事物的原貌,唯有真才能建立构建意境的基础。
第五、炫技或遮掩。
这种问题主要存在于脱离诗歌是抒情这个本质,悦己从内在转移为外在。买椟还珠式的舍本逐末。
遮掩,也是炫技的变种。
这类作品满足于语言层面,获得一个新奇的句子或新奇的写作思路就以为完成了一首诗,忽略了内核的构建,是重形式轻内容的表现。
第六、宣贯式的强势语言。
真正的好诗是读者乐于接受的,而强势的宣贯式的语言,具有侵略性和反人性。御用的工具的目的化的语言,往往具备这样的特点。
首先他没有把读者摆正位置,不是平等的协商的友好的,而是把读者当做个人的下属,当做可以号令的下一阶层。因此具有一定的歧视性。
其次是他的亟不可待的目的,好像读者的心理成因了然于胸,只要对症下药,就可以操纵物质规律一般对读者进行操纵。
这个话题涉及站位立场,从现象角度看,平等的或低姿态是容易被接受的。趾高气昂,以神的角度、领导的角度、优势角度,具有话语权的角度来交流,往往使人产生阅读心理的抗拒。
第七、纯净度不足。
一首诗中只能有一个主题,只能围绕一点或一条线展开。如果想在一首诗中既要表达这个,又要表达那个,就超出了一首诗所能承载的。凡是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凡是出现多个主题的,都会使一首诗变得杂乱,有时也可以说是跑题了。这些内容都是杂质,只有去除杂质,一首诗才能纯净起来。
生活是复杂的,人的头脑也是复杂的,但写诗必须条理清晰,知道哪个该写哪个不该写。
第八、内容敏感
其实写什么样的诗,只要自己高兴即可,不过拿出来给人看,就需要斟酌了。比如以时政为题材,在不合主流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不必要麻烦。对于时政题材,因社会思潮不断变换,有时受到误导和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出现偏颇谬误。所谓的眼见为实,在网络时代也未见得真实。需要全面了解事实,有的还需时间检验,妄加评论的话,有时会人云亦云、贻笑大方,充当了利益方出头的工具。比如宗教题材,对于有此信仰的人来说无所谓,对于信仰不同人士来说,或对无信仰的人来说,等同于宣贯式洗脑,让人反感。比如禁忌题材,有人写诗喜欢性器官暴露,以为这就是个性、时尚、潮流,忽略了读者的感受。


四、诗歌之学习

自古以来对诗歌的争议就纷繁复杂,各说各话。因此我认为诗歌之学习具有非常的特殊性,这几乎是所有文学艺术的共通之处,其中尤以诗歌为甚。
什么是诗歌?说不清。
怎么写诗歌?不知道。
说它是它就是,爱怎么写就怎么写。
而如果指定一个范例,这就是诗歌,或诗歌必须这么写,无疑会闹出大笑话。
我认为,诗歌可以借鉴,读的越多越好,而且不止是读诗,更要做足诗外的功夫,总之多多益善。尽管如此,诗歌不可能诞生像样的诗歌教学理论。如果照着理论去写诗,照搬诗歌样式去写,无疑的已经走上了歧途。
诗歌,最终靠悟。让时间去整合所有认识,融入人性融入灵魂,那时方可出口成诗。
一个好的诗人,思想境界一定有很高的站位,对世界的认识也十分透彻。而且经历阅历丰富。或者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对语言的把握精到,语感操控能力强。之所以写的那样好,确非一日之功。


五、内核与文本

内核与文本,类似于内容与形式。
有人说诗歌止于文本,这话说的有一定道理,因为文本是最后的呈现。我们不能要求读着能够读懂你随意的诗句,不能要求读者对作者的身世如数家珍,不能要求读者对你描述的事物了如指掌。读者仅从你的文本了解一切,你没有给定,不能在文本中交给读着一切,问题在作者,责任在作者。
为了研究方便起见,我认为非常有必要将两者区分开来。文本,就是最后呈现出来的文字样式。包括了文字组合与使用、分行、标点、修辞、音韵、节奏感和结构等。
不过在此我更想多谈一点内核。
将内核说成是内容,这种说法概括性特别宏观,窃以为不够专业,或者说不利于研究。因为内核不仅仅是想说什么,还包括了结构与解构过程中产生的意境。
我喜欢用坚挺这个词来评价内核形成的状态,好的内核,会产生自体系的结构稳固状态和诗学审美意义。反之,不坚挺的内核,就是松散不牢固,甚至不具有最基本的诗意形态。
提起诗歌的内核,或者各人依靠个人的写作经验总结归纳的关于诗歌的潜藏于形式之下的东西,叫法不同,但大致包括了以下这些方面:
第一,内核是一个活的东西。我在研究命结论的时候,发现最基本的命基要素可以形成一个生命最基本物质,就像我们对待一个简单的植物细胞。他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当然,这仅仅是比喻的说法。我想说,一个好的诗歌内核,应当有一个可以和起来的自体系。比如你说一段话,他必须关照所有事物,彼此之间有了制约。
这里的关键词——活。
活,强调了事物的整体性、完整性、自主性。就像一个生命的诞生,可以让人听见心跳。一旦写出来,他会独立于作者而存在。而不是一个道理、一个想法、一个概念那么的散碎、僵硬。
第二,一个闭环的关系结构。这个是从第一当中分蘖出来的,之所以强调闭环,就是为了这种关系的圆融。它不仅仅是点题与扣题那么简单,而是在一个事物中,找到某个对应的、关联的、连带的、互相制约的关系,使之接触碰撞过程中,彼此发生的变化。让果找到因,让现实找到出处,让现象找到本质,让固有矛盾呈现物理化学反应等等。
第三,一个生动的意境。意境是造出来的,自然界没有现成的意境,都是通过人与自然的融合,主客观发生关系后,被作者构建出来的。意境犹如一个局,人的情感就是这个局的灵魂,在这个灵魂的引领下,安排物象具象声音味道和想法。这个局调动起了所有材料和要素,排列组合、改变性质、穿插交织等等,这个过程也叫做局,也叫造境或者构境。
第四,一个整体的意识形态。无论是哲理逻辑,或是一个思想,他不是仅仅抽象的形而上的东西,而是在大千世界里,无论是抽象具象,都可以统合起来的东西。


六、证据的重要性

写诗,话不能都让自己说了。我们重点是呈现,读者怎么理解是读者的事儿。
形容词,现成的成语,评价式的语言都尽量少用。因为这种东西主观色彩特别浓重,如果没有特别的必要,还是不用为好。典故之类也少用,不然容易窜到古代的故事里。
这里说到呈现,就是让事实来说话,尽量减少语言的力量。有些事,现实当中并没有发生,他可以是编的,捏造的,但必须符合客观规律,让人看起来是那码事。说到事实的呈现,细节的作用不容小觑。考验一个事是不是真的,关键细节。
这就像法庭上事实陈述,证据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法庭宣判的依据,就是证据,你能言善辩也不行。铁证如山,还用扯别的吗?
写诗也是如此,不过与法庭辩论不同,即摆事实但不讲道理,提供证据而不进行宣判。这样可以避免抽象和空蹈。减少说教味道,读者更容易接受。

七、诗歌在哪里

经验丰富的诗人,他的眼里似乎到处都是诗,而对此毫无经验或缺少思索的人,则经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有句话说,愤怒出诗人,但不一定出诗歌。为什么?因为愤怒容易使人走极端。这时候出来的产品还能指望有什么质量和效果。缺少沉淀必然如此。这里边就潜藏了一些奥妙,时过境迁,甚至一个事物失去某种现实意义的时候,往往诗歌就酝酿好了。即被废弃、失效、过时之后,诗意的东西就出现了。似乎越是没用的被遗弃的地方,越容易得到诗。此处是挖诗的富矿地带。
另外事物发展的每个转折处,标志处,诞生处也经常被人寻觅。
说这些,不一定准,喜好不一样,方法各不同,只是参考。

回头看一下我手写的这些东西,不但是挂一漏万,漏洞百出,而且是有些极端的观点。权且抛砖引玉吧。
欢迎各位老师,诗歌爱好者批评指正,谢谢。

八、什么样的诗歌算得上好诗
经常有这种现象,群聊里某某发来一段文字,有的幽默、有的机智、有的富有哲理、有的情绪激昂、有的高深莫测,对读者来说有了共鸣的效果,不免有的读者会喊一声好诗。
不否认,我也经常被这样的文字打动过,觉得这段文字说的太好了。读来心理畅快!那么这算不算好诗?怎样判定一首诗属于好诗?我试着列出几条大家讨论:
第一、首先必须是一首诗
世间可令人产生共鸣的文字很多,但不能所有可产生共鸣的文字都是好诗。比如有些心灵鸡汤,比如有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比如有些煽情的散文等等,写的再好也不能称其为好诗。
第二、有意境
情景交融,形成了一个完整物象意象有机体才算是有意境,无境的文字是抽象的。文学的思维应该是形象思维,不是逻辑推演,不是概念化的抽象堆积。用武术理论来说就是求整劲,战术上叫体系作战。
第三、内核坚挺
这个问题与意境一说有重合之处,主要是强调情与景、以及各条线索之间的关系必须统一,形成关系的闭环状态。所有物象意象、所有关系应在一个关键思路的统领下,彼此兼顾、相互制约。
第四、主体意象突出
要求这个意象的确立,形象鲜明,有活力或者新发现。好的主体意象,可使读者记住它,可经历时间的检验。
第五、具备一定影响力
无论是在语言上、世界观上、新发现上等等,对读者来说具有一定引领作用。

当然诗歌好不好,作者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悦己是第一,而后达人。放大视野,在历史的波涛中淘洗,留下来的才是经得起考验的好诗,更具备公众意义和文化意义。

九、现代诗歌是否应该押韵

诗歌来源于劳动号子和民歌,这是比较普遍的共识。劳动号子起到协调行动、鼓舞干劲的作用,强调节奏感和押韵。很难想象一个不注重节奏感的号子怎样使众多劳动者能够协调一致。押韵也在号子中起到比较关键的作用,这样的押韵在发声上应该注重气势或者有利于用力,如此才能产生气势。而民歌由于是演唱的艺术品种,讲究声音的美好和情感的契合,追求审美效果,因此更加注重节奏与押韵的使用。
单看诗歌二字,诗与歌就是紧紧相连的。它反映出诗歌产生的渊源。
就“韵”来说,通常我国是以平水韵为主的。所谓“新韵”,只不过才二十年不到的历史。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韵”是以外文(英、法、意)字母声韵为主的。翻译成汉语后根本读不出所谓的“韵”了。
八十年代末,深圳青年报与诗歌报联合举办的现代诗歌大展,呈现了十分丰富的实验性质的风格作品。有许多已经不再强调押韵。现如今口语诗的加入,更是很大程度上抛弃了形式上的押韵,使诗歌这一体裁逐渐成为可视而不可诵读的艺术形式。
我们看到,不论是新文化运动,还是当下的后口语写作,都是在争议中不断发展到今天的。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承受着来自之前主流写作的反对,与中国鼎盛时期的格律诗时代也渐行渐远。这值得悲哀还是值得庆幸呢?
我以为,不同时代应当有不同时代的声音。曾经我也在古典诗词的熏陶下成长,也对三李二杜三苏及曹家父子等有过顶礼膜拜。但是时代的情感与人性的拷问,已经有了深刻的变化,语言习惯已经有了大大的不同,自然觉着还是当下的语言方式更适合当下人运用。
对于诗歌是否必须应该押韵,我的态度是不反对押韵在诗歌中的存在。在用于诵读过程中,我甚至认为还是不可或缺的。不过淡化甚至丢弃形式上的押韵的作品,我也不反对,因为它也拥有一大批读着,仅仅需要诗的可读性即可,而不再需要作为朗诵使用,更不需要充当歌的功能。
诗歌,既是诗也是歌的时候,需要二者兼顾。当诗歌不再是歌的时候,完全可以忽略形式上的押韵。
那么问题来了,没有押韵的诗歌,还是诗歌吗?
我的回答是称为诗歌已经不大合适了。因为诗歌是诗与歌的二者兼顾。没有押韵,愧对一个歌字。但绝不影响它作为诗的存在。
古人云:诗言志。也就是说“言志”即为诗。同样没有提到这个歌字。可见古人在诗的解释上还是很严谨的。
如果一首所谓的诗没有言志,可以断定为非诗。而不在于押韵。如果以押韵来作为判定是否为诗歌的唯一标准,那一定也是有失偏颇,谁愿意将顺口溜归为诗歌呢。
我们再回头在捋一捋思路:
1、具有音乐性的诗,可称其为诗歌。这种作品可使诗意与音乐有机融合,互相辅助,获得完美效果,适合朗诵与传播。反之只强调诗性或只强调音乐性都是钻了牛角尖的,有失偏颇。
2、具有诗性而不具有音乐性的作品,只能称之为诗,而不适合称其为诗歌。反之只具有音乐性而不具有诗性的作品也不能称之为诗。
3、口语诗作为新兴艺术潮流,在音乐性上出现退化现象,却在诗意的构建上勇于探索。
分别占据着不同的受众资源和传播资源,应该宽容看待新兴事物发展,和优质传统文化的继承。

十、说状态

状态这个词,从定义上是这样的:状态是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是指现实(或虚拟)事物处于生成、生存、发展、消亡时期或各转化临界点时的形态或事物态势。
我要强调的重点是心理层面的,比如说这个人进入了某种状态。这种状态属于心态范畴,具有一定稳定性、情境性、指向性。
对于诗歌创作来说,没有状态的文字,是干巴巴的逻辑推演和事物理性描述,严重缺少人文色彩和人性基础。只有进入状态,以有状态的人写有状态的诗,才能更好地传导诗人和诗歌作品的人性温度,更乐于被读者所接受,更容易产生打动读者心弦的效果。举一个例子,在我很小的时候,经历过鞍海大地震,事件发生在1975年2月4日。后来逃难到了吉林省东辽县。进了老家的村庄时,有许多亲戚和邻居探听有关地震的情形。以我十岁孩子的表达能力,不好说能讲出多少亲历的东西,但是我叙述的时候能够把当时自己的所见所感基本交代出来,听得乡亲们瞪大了眼睛。为什么?因为我说的过程中在状态上,表述的语言在状态上,所以才达到了极好的效果。而假如这些只是我的道听途说,叙述时又不断思考词句,以理性状态尽力还愿客观现实状态,肯定达不到这种效果。可见状态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性了。
是否可以进行诗歌创作,能否进入状态是很重要的一环。一个进入状态的诗人,才有可能写出有状态的作品。
回过头我们在讨论状态的三性:稳定性、情境性、指向性。
稳定性看,主要是指写作者主观状态。我们知道人的心理层面的状态是与经历与当下环境条件刺激分不开的。有许多时候,在我们心中不仅仅有一种状态,互相交织,流动,体现出短暂性、可变性。此时在没有厘清状态情况下,贸然开始写作,必会陷入杂乱境地。文字也会不干净。只有当某个主流意识主流状态脱颖而出,并保持稳定态的条件下,即出现了稳定性状态的条件下,我们才适合出手创作。
情境性看,主要是指主客观的交融状态,通常我们也会说情景交融,说意境。这里边不但有心理活动,也是有象的。思维角度看,这是一种形象思维;逻辑上看是一种类比推断。许多的心理活动,都离不开具象的参与。它是可感知可体察,被心理与生理同时接纳的场。
指向性看,主要是指情境性的态势或向性。就像事物发展,都会经历生成、生存、发展、消亡时期,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因到果的过度。这种指向性,蕴含了一段心理状态存在的价值和一个诗歌作品的生存意义。没有向性的作品,即使给它赋予什么多向性、能指、发散思维等桂冠,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十一、场



现代诗歌,尤其当下的诗歌创作,都很强调场。我认为场是引导人进入场的关键。
什么是场?从物理学角度,场指物体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
在诗歌创作中提到这个场,只是借用了物理学中这个场的某些性质。同时也涵盖了一些心理意义上的意识范畴。
场,既包括了物体上的空间概念,也包括了心理空间概念。是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互融互补互相映衬互相作用且被主观认可的空间范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诗歌创作中所谓在场,即是诗歌创作过程中的作者对这个场的融入、亲历与互动。
很多人讨论这个场的问题,我理解在场,就是把自己摆进去,让自己与所讨论的事物相关,让自己亲历并与所写作的客观相融。否则所谓的作品,就成了旁白式的解说和说明,或者是理性描述。
不在场容易出现问题,你所写作的总是他人的故事,难以令作品产生心与心直接沟通的效果或者费尽周折而不能取得满意效果。那么把自己摆进去,可以作为“案发”现场的第一人证,其所言的可信度会大大提高。
在场的意义,正是由于诗人在场,文本也在场,而令读者也在场。这正是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参与。
十二、境界

近年我对道家所说的道比较感兴趣,当然研究不深入,只是皮毛。自从接触了太极拳之后,对道的认识稍微加深了一点。比方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这个老师带着解说,你对阴阳肯定印象更深一点。然后如何感知、体悟,“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这先要在身体感觉上去找,而后在神意气去找。知道听劲用劲和劲而达到懂劲。光知道某些名词是远远不够的,最终要太极上身。不但自己的身体归我所用,自然之力也归我所用,松静、松柔、松沉、松空。达到这种境界就基本达到阶及神明了。
其实所有武术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都万法归宗,都在讲阴阳,那么联系到诗歌,我认为诗歌也与道相关。我想到其它一些武术,比如,空手道、跆拳道、柔道、棍道、剑道、合气道、截拳道,不说术,而说道,把武术与道相合,从而进入更高层次。
总之不同的道,有不同事物的研究方向,都有与道相关的地方。他们总体是一个道,只是深入不同的领域而已。这就像传统中医,也可称其为医道,阴阳五行,天时地利都有分辨。懂医道才算懂中医,不是你会用几个方子,会扎几个穴位,通过固定手法按摩拔罐缓解了病人的痛苦了,你就算懂中医了。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并且具备一定功夫,才算懂了。
诗道也应该是一种道。诗讲心,关乎情感,这种东西也应该与道相关。
还说到境界,境界高低我认为是由领悟诗道的不同层次以及为此而下的功夫决定的,而不是指单纯的思想道德、文学理论和文字基础。诗歌境界也要看诗歌上身的程度。
拿《西游记》唐僧的三个徒弟悟净悟能悟空来比喻,分别代表了对道的认识的三个层次。首先从对诗歌的感觉上,应该有所认知,知道诗歌是什么,初步知道诗歌它吸引人的地方,愿意接触欣赏诗歌,这是悟净的过程。而后是一种关于诗歌写作各项能力提高,包括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对历史的认识,掌握词汇量、语言使用技巧等,这个就属于悟能阶段。
有个文友老师叫十枟,也叫十耕,经常发各种不同的诗歌写作技巧。带大家分析、辨识和应用。归纳总结可谓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发现不少独特的东西。确实有一定启发作用。不过这些基本都是属于如何提高语言能力表现能力的,本质上属于悟能阶段。
最终还得是悟空,悟空阶段是写作能够跟整个自然、社会、阅历、人文历史等等协调起来,具有协调性制约性一致性,让所有事物为我所用而不隔阂。说境界,其实这个不仅仅只是哲学理论高深,不是思想境界高深的意思,不仅仅是世界观问题,也不仅仅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等,诗有诗的独特的东西,他所写的是综合性的,与这个宇宙总体相关联而又侧重说心。这应该是妙空,无中生有,进入那种状态可以把历史融进去、哲学融进去,对自然所有认识融进去、人物心理融进去、自然融合,进入那种程度了,就是悟空状态。看,一说就复杂了。其实诗道很简单,无须什么学科毕业,必须如何如何,一遭懂得就明白了。所谓道不远人,只在平常中。但是你不能要求我来解释,我也解释不了。佛说就是这个样子,一闭眼,代表说完了。
有的时候就像一个人从小到老的生长过程,为什么年龄阅历对促成这个状态有关联,经过了知道了才能懂得,才能进入那种境界。
小孩懵懂无知,体验世界,对什么都好奇,寻求新鲜刺激。在茫然无知中,逐渐对世界有了认识。就像诗歌初学者,对不同种类不同风格作品都会去探索。当形成一定认识的时候,有了在能力上的需求和追求,想要更高更快更强,这也是必然过程。等到后来各种能力具备,加上阅历,开始融合,融为一体,进入阴阳变化,出现天花乱坠的自由状态。这个状态就是高境界了。
返回头再说练太极拳,太极十年不出门,讲的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几个阶段是不可逾越的。上来就阶及神明是不可能的。师父也不可能这样去教,因为教了你也没用。写诗也是一样,没到那个境界谈不了境界问题。


发表于 2018-10-11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甚好,肾好!
转发公众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2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鱼儿 发表于 2018-10-11 17:59
甚好,肾好!
转发公众号?

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0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讲的都很有道理,我表示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7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起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鱼儿 发表于 2018-10-11 17:59
甚好,肾好!
转发公众号?

正宗原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3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读一篇,有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4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添加3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6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到第五点,眼睛就受不了了,对电脑对的久眼睛就会艰涩难受,休息好之后,再回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7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花两天时间才通读一次……惭愧,学习中……问好渔郎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2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呀,问好渔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7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境界

近年我对道家所说的道比较感兴趣,当然研究不深入,只是皮毛。自从接触了太极拳之后,对道的认识稍微加深了一点。比方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这个老师带着解说,你对阴阳肯定印象更深一点。然后如何感知、体悟,“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这先要在身体感觉上去找,而后在神意气去找。知道听劲用劲和劲而达到懂劲。光知道某些名词是远远不够的,最终要太极上身。不但自己的身体归我所用,自然之力也归我所用,松静、松柔、松沉、松空。达到这种境界就基本达到阶及神明了。
其实所有武术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都万法归宗,都在讲阴阳,那么联系到诗歌,我认为诗歌也与道相关。我想到其它一些武术,比如,空手道、跆拳道、柔道、棍道、剑道、合气道、截拳道,不说术,而说道,把武术与道相合,从而进入更高层次。
总之不同的道,有不同事物的研究方向,都有与道相关的地方。他们总体是一个道,只是深入不同的领域而已。这就像传统中医,也可称其为医道,阴阳五行,天时地利都有分辨。懂医道才算懂中医,不是你会用几个方子,会扎几个穴位,通过固定手法按摩拔罐缓解了病人的痛苦了,你就算懂中医了。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并且具备一定功夫,才算懂了。
诗道也应该是一种道。诗讲心,关乎情感,这种东西也应该与道相关。
还说到境界,境界高低我认为是由领悟诗道的不同层次以及为此而下的功夫决定的,而不是指单纯的思想道德、文学理论和文字基础。诗歌境界也要看诗歌上身的程度。
拿《西游记》唐僧的三个徒弟悟净悟能悟空来比喻,分别代表了对道的认识的三个层次。首先从对诗歌的感觉上,应该有所认知,知道诗歌是什么,初步知道诗歌它吸引人的地方,愿意接触欣赏诗歌,这是悟净的过程。而后是一种关于诗歌写作各项能力提高,包括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对历史的认识,掌握词汇量、语言使用技巧等,这个就属于悟能阶段。
有个文友老师叫十枟,也叫十耕,经常发各种不同的诗歌写作技巧。带大家分析、辨识和应用。归纳总结可谓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发现不少独特的东西。确实有一定启发作用。不过这些基本都是属于如何提高语言能力表现能力的,本质上属于悟能阶段。
最终还得是悟空,悟空阶段是写作能够跟整个自然、社会、阅历、人文历史等等协调起来,具有协调性制约性一致性,让所有事物为我所用而不隔阂。说境界,其实这个不仅仅只是哲学理论高深,不是思想境界高深的意思,不仅仅是世界观问题,也不仅仅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等,诗有诗的独特的东西,他所写的是综合性的,与这个宇宙总体相关联而又侧重说心。这应该是妙空,无中生有,进入那种状态可以把历史融进去、哲学融进去,对自然所有认识融进去、人物心理融进去、自然融合,进入那种程度了,就是悟空状态。看,一说就复杂了。其实诗道很简单,无须什么学科毕业,必须如何如何,一遭懂得就明白了。所谓道不远人,只在平常中。但是你不能要求我来解释,我也解释不了。佛说就是这个样子,一闭眼,代表说完了。
有的时候就像一个人从小到老的生长过程,为什么年龄阅历对促成这个状态有关联,经过了知道了才能懂得,才能进入那种境界。
小孩懵懂无知,体验世界,对什么都好奇,寻求新鲜刺激。在茫然无知中,逐渐对世界有了认识。就像诗歌初学者,对不同种类不同风格作品都会去探索。当形成一定认识的时候,有了在能力上的需求和追求,想要更高更快更强,这也是必然过程。等到后来各种能力具备,加上阅历,开始融合,融为一体,进入阴阳变化,出现天花乱坠的自由状态。这个状态就是高境界了。
返回头再说练太极拳,太极十年不出门,讲的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几个阶段是不可逾越的。上来就阶及神明是不可能的。师父也不可能这样去教,因为教了你也没用。写诗也是一样,没到那个境界谈不了境界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8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别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9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0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lc 发表于 2019-12-29 19:26
好文章,值得学习!

谢谢来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4-18 15: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