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94|回复: 11

[原创] 病 中 竹 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3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病 中 竹 枝

其一
坡上菊花闲时栽,三秋过后缤纷开。
无数行人争艳羡,主人不在有人摘。
其二
平生爱动最烦闲,偏要温床百日眠。
拄拐观花方得意,门前吓变女儿颜。
其三
喘似空山猛虎来,咳如平地滚雷开。
空闲日月烟霞癖,不怕牙黄怕肺癌。
其四
吾昔爱雪映平湖,踏烂银滩赶野凫。
每夜云风稍瑟瑟,黎明便问雪来无?
其五
通衢车雷日夜轰,行人指画亦匆匆。
苍生都乐家国事,独坐夕阳厌病中。
其六
阁藏不读列如林,天遣伤疾致此身。
好在闲中磨岁月,更惊世上买书人。
其七
天清日暖晒芦柴,众遣冬闲买纸牌。
隔院相呼“斗地主”,翁疑运动又重来。
其八
双针着意交成剪,一线从心吐作蚕。
长伴君前为密织,待君伤好御春寒。
其九
落雪声中翻诗论,顿觉诗律难为人。
若执谪仙手来问,万点都化污泥痕。
其十
邻妪登仙孝子忙,招魂歌舞夜来张。
村人哄笑却何故?叶五歌声似野狼。
十一
唐家夫妇似顽童,只笑黄昏忘锁笼。
今日晨鸡惊雪照,高低追捕眼通红。
十二
日出东南雪易晴,残冰尚躲北墙阴。
催抬腊货向阳晒,赶早年前寄远亲。
十三
晓梦难清惧腊寒,依稀裹被小虫蜷。
归来市场妻牵女,道是人头可插竿。
十四
压箱照片驻童颜,举镜相观好半天。
十七年前旧面貌,清高已有在眉间。
十五
风流本自无良师,病里长吟解闷诗。
字取入声全在我,不妨奸狡不妨痴。
十六
醉中旧稿恐人非,紧锁门来一炬灰。
此笔此时还在写,不知何日作花肥。
十七
盛世何差口号诗?遗篇莫令后生嗤。
欣逢大事丹心献,巧字无妨小处思。
十八
今朝细雨着身消,一担沿门卖树苗。
莫问几年花枝满,三年个个四两桃。
十九
小姑寻侄满村谋,却在闲田踢足球。
顾后瞻前说减负,春风率意不知愁。
二十
篱下荠花草色间,艳阳近日不须钱。
桃花暂待三天后,此日观芽亦不嫌。
二一
已嫌足疾似披枷,更恼春风像飞槎。
铁拐今朝终离手,辛勤栽下明年花。
发表于 2006-1-4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病 中 竹 枝

有功力。拜读。
发表于 2006-1-4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病 中 竹 枝

确实功力非凡。收藏并问好!
发表于 2006-1-5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病 中 竹 枝

捕捉颇细微。
叙事的恐不称竹枝之题。
 楼主| 发表于 2006-1-5 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病 中 竹 枝

下面引用由南窗飘雨2006/01/04 09:30am 发表的内容:
有功力。拜读。
谢谢关注!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06-1-5 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病 中 竹 枝

下面引用由秀禾2006/01/04 09:34am 发表的内容:
确实功力非凡。收藏并问好!
谢秀禾!
 楼主| 发表于 2006-1-5 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病 中 竹 枝

下面引用由∵潇湘妃子∴2006/01/04 05:25pm 发表的内容:
捕捉颇细微。
叙事的恐不称竹枝之题。
谢潇湘妃子关注!
竹枝词题材之宽,叙事岂可不包?
望潇湘明察!
发表于 2006-1-5 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病 中 竹 枝

八与十八味足。有的不似竹枝呢:)
发表于 2006-1-5 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病 中 竹 枝

学习了。
发表于 2006-1-5 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病 中 竹 枝

一病竟有如此收获,叹服。
发表于 2006-1-6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病 中 竹 枝

竹枝题材自然宽,因歌咏而生,内容须浅而远,咏物、叙情都好,叙事不宜吧。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病 中 竹 枝

[转帖] 谈竹枝词的艺术特色
谈竹枝词的艺术特色

http://dzb.pxnews.cn  2005-12-20 14:05:   来源: 萍乡日报
陈布仑
  《金鳌洲》副刊的诗词园地深受诗歌爱好者欢迎,读到近日发表的几首竹枝词,觉得意境清新,朗朗上口,如饮甘醇,如沐春风,很有韵味。朋友问,何谓竹枝词?它有何特色?笔者长期浸淫传统诗词,愿就此谈点看法。
  中国乃诗歌大国,传统诗歌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文明的象征。中国诗歌自诞生伊始,就保持着自己丰饶而独特的内心世界,始终以异乎寻常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构筑心灵自由之路,永葆民族精神。自诗经、楚辞、汉乐府以降,无不体现着这种精神,而且融入了丰厚的民歌传统。而竹枝词正是传统诗歌大花园中一支带露的小花,它比其他格律诗显得更活泼,更自由。
  竹枝词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之余创作的民歌,可击节而歌,和曲而唱,且歌且舞。在唐代,诗人刘禹锡、白居易等将其收集整理,进行再创作,演变为七言四句的新诗体。民歌一经文人点化成竹枝词,就更具文雅气质。它虽离开了民歌原始粗犷野性的本色,却把民歌的精神一—朴实的情感、生动活泼的语言、特色鲜明的比兴手法等保留了下来。尤其是比兴,这种婉转表达感情志向的方式,在竹枝词中得到发扬光大,使之更具鲜明的视觉形象和意象空间。(比,是比附,用事物间表象或内在的相似之处打比方,来说明道理;兴,是起兴,依据事物与所吟咏间的微妙关系来表达寄托情意。)
  元明以后,竹枝词发展成专门描写风土时尚,以纪事为主的诗体。清代更为盛行,不仅记述风土、写风俗流变,且内容日趋丰富,有的描写名胜古迹,有的讥讽时俗流弊,有的甚至评述时事政治,但仍以叙事为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留下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时尚风貌。清代乾隆年间萍乡知县胥绳武(山西人)写有九首“萍乡竹枝词”,以萍乡土语入诗,写萍乡民俗,很有特色,读者不妨找来一读。清代末年的“北京竹枝词”、“苏州竹枝词”、“台湾竹枝词”创作空前繁荣,如万花筒般令人目不暇接。
  很多当代诗人也喜爱写竹枝词,因它贴近生活,格律要求不那么严,自由度较大。可有的人却自命高雅,看不起它,批评它太俗,他们不懂得“事能容俗尤风雅,笔已惊天况鬼神”这个道理。我们生活在一个世俗的世界,你能够拔头发而起,逃离这个地球么?所谓俗,乃通俗——有群众基础,有广大读者。俚俗之事,以雄奇、文雅之笔出之,就俗中见雅了,这才是大手笔。君若不信,去读读当代诗文大家聂绀弩(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的诗作,开一代风气。他的深邃意境、新颖句法、通俗词句、口语化风格,是前人不会用也不敢用的。他的诗是可当作竹枝词来读的,这是诗歌与时俱进的发展创新。
  竹枝词题材广泛,包罗世象大千、天地百宝,紧扣时代脉搏。竹枝词的境界以容俗为大,极具人文精神。写爱情的以清新朴质为好,热情似火,有泥土气息,又具中华民族含蓄;:美;写民俗风情的以亦谐亦谑为妙,意思深远,悠然可观。古人云:“以世眼观,无雅不俗,以法眼观,无俗不雅。”俗与雅乃对立之统一,这可是真知灼见啊!
  竹枝词反映了人们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它作为折光反射社会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具有无可争辩的审美价值。它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它在艺术上特有的光彩、情趣,尤为读者所珍爱。
  由市诗词学会编辑的《楚萍竹枝词》即将问世,收录竹枝词1117首,相信你读后,可从中体会到一缕清新、一份温馨、一丝幽默、一点启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23 17: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