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47|回复: 0

放达任情的诗人槟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20 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放达任情的诗人槟郎
作者:赵容
你读过《酒德颂》吗?
没有?
那你听说过刘伶吗?
还是没有?
那竹林七贤总该听说过了吧。
对对对,就是阮籍嵇康为首的那几个魏晋名士吧。
是也,刘伶也是竹林七贤中的一贤,《酒德颂》是其唯二两篇流传于世的作品中的一篇。
你以为我要讲刘伶?
不不不,你错了,我今天想说的是我的大学老师槟郎老师。
说起槟郎老师,你们可能都不熟悉。是的,在我大学四年前三年里,对于这位老师,我也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我以为我和槟郎老师的缘分可能也就仅止于此了,却不曾想到,大四这一年,我和老师的缘分才刚刚开始,槟郎老师成为了我毕业论文的导师。也很幸运,在大学四年最后一年,我选到了槟郎老师的选修课——新诗赏析。也是从这堂课上,让我对这位其貌不扬的中年老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让对他产生了巨大的改观。
对于诗歌,特别是现当代以来的新诗,我一直没有多大兴趣。但是直到上了老师的课,我才知道,不喜欢不是诗歌的问题,而是没有遇到合适的老师。老师的课在每周四的晚上,按理说每到晚上都是特别困乏疲懒的时候,但是偏偏这天是个例外。每一次课老师都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对他自己创作的新诗举例抛砖,第二部分则是对中国现当代名家诗歌美玉的品析。
说到这里,想必你又要问了,这不是大多数老师都会采用的教学方式吗?
并不是这样的,槟郎老师上课的方式可和别的老师有着大大的不同。每次课上,槟郎老师都会和同学们进行热烈的互动。每讲解一首新诗前,他都会抛出几个小问题,都是很简单的问题,但是却能吸引你的兴趣,让你跟随他的朗读慢慢进入到课堂中去,从中获得与诗人感情的共鸣。等老师把诗歌读完,就是要检验你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的时候了,走神的朋友们可要小心了,回答不上来可是要被罚站的哦。问题提问完了,槟郎老师便会将这首诗创作的背景啊,以及作者创作的意图一一分析。更多时候,还会讲几个与之相关的小故事。于是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原来我们又掌握了一点新知识。
看吧,我们槟郎老师是不是一位非常有趣的诗人呢?
说槟郎老师便说槟郎老师,和刘伶又有什么关系?
嘿,这位朋友,别着急,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们槟郎老师,可也是一位堪比刘伶的诗人哩,其中联系,且让我慢慢说来。
刘伶,魏晋时期文坛领袖,与阮籍嵇康等人并称“竹林七贤”,其作品《酒德颂》是传世名篇,千古绝唱。且其杜康造酒醉刘伶的故事流传千年,因为也被称为“酒圣”。在《酒德颂》中,诗人以大人先生自比表现出了自己对名教礼法的蔑视及对自然的向往,其自由旷达的心态令人钦佩。
而对于槟郎老师,他爱不爱酒这一点我并不是特别清楚,但他对于诗歌的热爱以及超然洒脱的人格理想,却是与竹林七贤及刘伶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
这是刘伶《酒德颂》中的开篇之句。意思是说,有一个大人先生,他把天地开辟以来的漫长时间看做是一朝,他把一万年当做一眨眼工夫,他把天上的日月当做是自己屋子的门窗,他把辽阔的远方当做是自己的庭院。在这首诗歌中,刘伶以大人先生自比,表达了自身对于人生与世俗的超然态度。而我万万想不到,魏晋名师的洒脱任情,我会在槟郎身上看到,他在《旅舍的意象》一诗中写道:
以天地为旅舍,
我们此生都是旅客。
死亡之门的背后,
才是真正的家。
你看!这与“以八荒为庭衢”的异曲共通之处,其胸怀之广阔,其眼界之高远超俗,令人不得不惊艳叹服!我万万没有想到,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老师,心中居然有着堪比魏晋名士的潇洒旷达。我想,槟郎老师也和刘伶一样,内心都是充满着对自由的向往、对自然纯真的追求。槟郎老师说,读懂了旅舍,便读懂了世界,他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继续探究诗人槟郎老师的诗歌。
“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再读槟郎老师的《天道不同人道》一诗:
人之道拘泥人事,
天之道纵情山水。
人之道功名利禄,
天之道放浪形骸。
槟郎老师说,人之道是哲学,天之道是宗教,以人道而立身,方能达到天道之高,于是诗歌就产生了。槟郎老师不仅是这样说,他更是这样做了。刘伶笔下的大人先生放旷不羁,以天为帐幕,以大地为卧席,自由自在。槟郎老师亦是如此,大学校园这一方小小的天地,束缚不了他的思想,他属于这浩瀚天地,纵情山水,放浪形骸才是他的理想。每天早上四五点,天还未亮,槟郎老师的朋友圈便已经开始“工作”了。这个时候打开朋友圈,入目所见便是槟郎老师的刷屏。首先是他和户外朋友放浪山水所到之处拍的视频、照片,所去的地方大都是我未曾听过的地名。其次便是他每天创作一首新诗,发表到“今日头条”专栏上面,日日如此,从未间断。每日必须要完成一个作品,这是多么坚强的意志啊,又必须以才华为基础。我想,正是有了这样的坚持,才能让槟郎老师在人道与天道随心所欲的转换中,抛却人事的拘泥烦恼,既纵情山水,又放浪形骸,以一颗不羁的心创作出了一首首新诗。多亏了槟郎老师,让我的眼睛到达了了这世间许多我未曾听说亦可能没有机会去的地方,也多亏了槟郎老师,创作出了如此多通俗却不粗俗的诗歌,让我这颗笨拙的心,也略微领会到了诗歌的一二分韵味。他有许多诗表达隐逸情结的,近期所作,便有如《消失的渔翁》《山野有遗贤》等。
“死了就把我埋了。"
翻阅槟郎老师的旧诗,其中一首给我深深地触动,那便是他的《诗人槟郎之墓》:
落了一千年的的黄叶,
终于找到自己的归宿,
看到一座墓上荆棘丛生,
墓碑上千疮百孔字迹锈蚀,
诗人槟郎老师之墓。
……
黄叶被那少女发现拣去,
一年后被她夹在一本新书里。
槟郎老师的这首诗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这首诗里,他直面自己的死亡,将自己的骨灰撒入江面,滋润着自己两岸绿油油的花草。而他的理想与追求,将全都凝聚于一枚小小的枯叶之中,千百年来,独自飘零落寞。坟墓不过是肉身的葬所,精神不灭,便有少女将这枚黄叶捡去,一代代传扬下去。诗人大抵都是如此吧,将生死置之度外。史书上说,刘伶常常坐着鹿车,带一壶酒,使人扛着锹跟着,说:"死了就把我埋了。"这便是诗人的傲骨了吧,生死置之度外,一生都献予理想与热爱。我想,槟郎老师也是如此吧,死亦何惧?诗歌仍在,灵魂便永不消逝。或许百年之后,便有一位无名的少女捡去了那枚“黄叶”,夹在新书里,好好收藏,槟郎老师老师这时候也该万分欣慰,千百年来对于诗歌的热爱与追求得以维系,诗人的精神得到发扬,一代代影响着后世。
槟郎老师老师的诗歌太多了,我今日所赏,不过冰山一角,远远不能窥探出其中奥妙,我为自己的才疏学浅而惭愧,而对于其中错处,理解不当的地方还望老师能稍稍体谅。不过能在在短短几千字中,领会到老师对诗歌的一颗热爱之心,感受到老师不羁的洒脱情怀,于无声中启发我对诗歌的热爱,对我而言,已是十分满足了。
再来看看槟郎老师这个人吧。槟郎老师新浪微博的简介里写着:老家巢湖,爱好诗歌与旅游。短短十一个字,便足以概括其一生。他没有什么大志向,上班时朝九晚五尽心尽责,闲暇之余,便把所有时间都奉献给了自己的爱好。他还在《清晨闻鸡叫》一诗里说,等自己退休之后,便要去乡下住,与鸡鸭鹅猪狗牛作伴,不闻鸡叫不起床。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这是多么旷达洒脱的心境,亦是我无比向往与追求的生活。而槟郎老师——这位其貌不扬,看起来平凡的大学老师却做到了。胸中有诗歌,胸中有山水,槟郎老师其人,于日常中见潇洒,怎能不令人羡慕呢?
人生苦短,那便不妨放达任情一点,如槟郎老师一般,将生死置之度外,且诗且行且从容吧!
2019.11.1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7 21: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