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749|回复: 5

山城笔记:卷四至卷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4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阿甑 于 2019-12-23 16:32 编辑

山城笔记:卷四至卷六
文/阿甑

卷四:祠堂

城内,有气派的宗庙祠堂,有两家
李祠堂,韦祠堂
不但占地大,进深长,厅高庭宽,还同在城东一条街上
足见东街,显赫的地位、身份

老人说,东街一条街,不及西街一条叉④
其实讽刺的,就是笑话西街人,低贱
街上,有猪市、牛市、柴市、烟馆、赌场、铁铺,甚至烟花柳巷、迎春楼
常驻过往的,也尽是些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之流
上不了台桌面

不像东街,有梓城巷、黑楼巷、傅家巷、旧花厅、新花厅
清一色的高门大户
铜钉铁环,石槛石柱,雕梁画栋,气宇轩昂
不是财大气粗,就是官宦人家
更何况,还有胡公殿,城隍庙,夫子庙
一派殿堂庙宇,庄严肃穆,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

李祠堂上辈子的祖先,就出了一个大官
据说,还当过皇帝的老师,官擢一品内阁大学士衔
因目睹官场黑暗,内忧外患,无力回天
就托辞,思母日久,年衰多病,返归老家亲躬耕读,颐养天年了

后来,慈禧那个老妖婆,不相信
命人从千里迢迢的紫禁城,给李姓祖先,弄来一根龙头拐杖
名义上说是:赏赐
其实,这是给李姓祖先,出了道难题,险招

李姓祖先,也不是个吃素的
就把龙头拐杖,交给几个最年幼的小儿孙,拿去当马骑
半年后,慈禧又派人来,要回龙头拐杖
拿去一看,龙头拐杖的根部,已赫然磨短了两寸,慈禧无奈,只得作罢
连声说:老了,老了,走不动了

韦姓一族的祖先,有没有出过达官贵人,富商巨贾
无从考证,不知道
但韦祠堂在城内,有名气,是因为解放后
政府就把这里,建成了,县立第一高级小学,简称吴宁一校
有高小部喔

那时候的小学生,可没有现在的小学生,这么有福气
夏天不说,到了冬天,教室里,四壁悬空
北风裹着雪花,透过两旁厢房的,方格子栅栏
直往人脖子里灌,真的受不了

那时候穷,孩子们穿着都单薄
一个个小脸小手,冻得红通通的,像个小红萝卜头
幸亏每家每户,都会想方设法,给孩子
一个小手炉,护暖

瓦罐的,铁皮的,还有少数几个,从地主老财家分浮财分来的铜手炉
旧的破的,大的小的,样样式式都有
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吹手炉
(里边就只有几块黑木炭,你不吹,它就灭了)
还有胆子大的,在家里偷偷拿来一把玉米粒,或黑豆
放进手炉里煨

玉米粒爆起的时候,“砰”的一声,会把大家吓一大跳
老师被惹得不耐烦了,就会罚那个同学站着背书
桌子下的手炉,顿时烟熏火燎,会冒出一股子浓浓的焦煳子味
惹得同学们,只敢躲在书本后面,偷偷笑
可惜的是,老师的脸,被书本挡着,一直看不见

到了上世纪大跃进年代,小学生们,好像只剩下了二项任务
第一,支援工业
到离城十里地的河头村江边,洗铁沙
把挖出来的泥沙,搁门板上,反复冲洗,留下的黑沙
和被砸碎了的
铁锅、铁勺、铁饭铲,一起送进大炼钢炉

第二,支援农业
用小竹签,给刚高过头的玉米秸秆,打针
据说,戳一下,就能多长一穗玉米棒,多戳几下,就能多长几穗玉米棒
或是给,稻田搬家
把两丘刚吐浆的稻穗,合并成一丘
据说,这样容易成就高产田,万斤亩,放卫星,给上级送喜报

到最后,就只剩下一项
跟老师上山,挖金刚剌根,葛滕根,或去捡榆钱叶,摘水葫芦茎
送到大食堂里
让大师傅,做成糊糊,菜团,窝窝头,当饭吃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就更加不得了啦
小学生们,一个个,变成了小金猴
拿着烂稻草绳子,捆着、绑着、围着一帮老的、小的、男的、女的老师们
游街示众,喊口号,说要学习张铁生⑤
坚决做一个,可描可绘的,白卷英雄接班人


卷五:黉门

顾名思义,黉门黉门,乃学宫之门,就是学宫、文庙所在地
在科举时代,那也算得上是,山城的最高学府了
不仅读书人,官宦子弟,拜孔夫子,考秀才什么的,都要在这里举行
就连文人雅士,斗诗赋辞,讲会聚义,也在这里汇集

庙内,有等级森严的大成殿,崇圣祠,乡贤祠,名宦祠
更有一些雕刻精美,飞檐斗拱的尊经阁,辉映楼,教谕宅,学舍……
历经千年风雨,沧海桑田,不断修葺鼎新
倒也呈现出,一派宏大、静穆、典雅,美轮美奂之风采

据史记载,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山城共出过五个宰相
八个文武状元,进士,举人,更是数不胜数
形成了一个,以学为荣,以德为先的书香风气,世代传承
商贾士绅,世家望族,无不慷慨解囊,为祠庙添砖加瓦,薄进绵力

不过到了民国,就不行了,随着军阀混战,贪官污吏横行
百业萧条,民不聊生,这只进不出的孔夫子庙,就成了个烫手山芋
加上日本飞机,在山城的多次狂轰烂炸
大成殿及那些祠、舍,年久失修,早已是风雨飘摇,破败不堪了

解放后,人民政府就把这里,扩建成了一座,焕然一新的人民大会堂
什么殿啊,祠啊,庙啊,都没了
唯一让人肃然起敬的就是,大会堂前,那两排像哨兵一样
高高耸立的白杨树,在蓝天下,哗哗作响
像是在鼓掌、在欢呼

大会堂的东边,是工人文化宫,灯光球场
西边,是农业展览馆
大会堂围墙大门口,就是一个碧波荡漾的半月形水塘,叫泮池
由一座双孔石拱桥隔开,一分为二
东西两旁,还各植有一棵苍翠的千年古柏

老百姓说,泮池就是文房四宝中,被打开的砚台
半个池,池水深;半个池,池水浅
桥身,就是墨,两棵千年古柏,就是状元笔
泮池前,就是黉门广场;广场南端还有一口池塘,一座照壁
引城南勒马峰涧水,入池,绕场而过

从此,这里就成了,山城人的活动中心
什么万人大会啊,誓师大会啊,放卫星送喜报啊
大炼钢铁啊,农业学大寨啊,批斗会啊
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个真正是风起云涌,波澜壮阔,不胜枚举

黉门广场,还一个功能,它曾经是山城唯一的菜市场
每天,天刚刚亮,这里就摆满了
菜农们,从田头菜地摘来的,鲜嫩的青菜、萝卜、茄子、丝瓜、豆角
还有塘螺,河蟹,小鱼,小虾

到了逢双,市日,广场上更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卖鸡卖鸭的,卖箩卖筐的,卖小家俱板凳的,卖狗皮膏药、梨膏糖的
挤得水泄不通,弄得旁边的派出所
所长老张,不得不,穿着身蓝色警服,常出来晃荡一下,亮个相

到了节假日,还会有外地来的马戏团、飞车走壁团
在黉门广场上演出
洪亮悠长的西洋长笛,和洋鼓、洋号声,敲得人心里直发慌
看了一场,还想看第二场

待到夜深人静时,四周一片空寂,只有月色撩人
照着广场上,那几颗枝叶稀疏的梧桐树,在微风里随意飘落
被沟里的潺潺流水带走
此情此景,还真有一股子心意阑珊,感慨万端的感觉

但令就住在黉门广场旁边,十字街上的阿肖,至今
悔恨不已,一辈子都不肯原谅自己的,是
那年除夕夜,不知是谁,那么大胆
竟敢把,早被革命造反派用封条封掉的,工人文化宫图书馆给砸了

如不是第二天年初一,一大早,农业学大寨,破四旧
党团员、基干民兵带头,到泮池,挑塘泥
阿肖还蒙在鼓里呢,跑去一看
图书馆早被洗劫一空,只剩下一堆破纸,烂卡片,在寒风里发抖

翻来翻去,阿肖只捡到一本,延安时期的老诗人
田间,写的长篇抒情诗:赶车传
其中,歌颂刘少奇的那一章,已经给撕掉了
估计也就是因为残缺不全,才被扔在这里,没人拿走

而且,到哪里去查呢,都是无产阶级造反派
又有谁来查呢,就连派出所所长,老张,都成了牛鬼蛇神,进了牛棚
文化宫主任,早已被打倒在地,永不翻身,连个报案的人都没有
阿肖那个悔啊气啊,恨不得一头撞在,空空荡荡的书架上

要知道,那个时候,要是能弄到几本自己喜欢的书
譬如: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红日、红岩、铁道游击队
那就是宝贝,连做梦都会笑醒的

当然啦,现在的黉门,已和以往截然不同了
四周高楼大厦林立,还在黉门广场地下,建起了超大型的汽车库
北端,造了一座五孔六柱的,黉门石牌坊,南端
立着一块“仰之弥高”的大照壁

整个孔夫子庙,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个小小的尊经阁,灰头土脸的
躲在大厦后边的,商品房夹缝中间
空落落的,不知是在思考
还是在聆听,从远处广场上,传来的,车水马龙的嘈杂声


卷六:十字街

其实,在十字街,真正喜欢读书,喜欢书,称得上“书痴”的人
还要算阿肖的堂哥,阿贵
为了得到一张,工人文化宫图书馆的,借书证
阿贵,白给他们抄了,两个月的书卡目录

阿贵是农民,要想得到一张工人的借书证,不容易,当然值
只可惜,用了不到半年,图书馆就被造反派封了
过了几年,阿贵也死了
对于阿贵的死,村里人有好几种说法

一是办大食堂时,作的孽,
就在十字街,李姓祠堂的后园,解放初,曾是镇公所的所在地
办起了山城的第一个大食堂
几个村,好几百户人家喔,在这里排队,领卡,打饭

头一个月,还好,吃得都是干的;第二个月,就变成了稀的
第三个月就不行了,咣咣当当的饭汤里,已看不到,几颗米粒了
于是,上级命令,把大食堂改成小食堂
一村办一个

办食堂,得打灶,村里要求每家每户,出三十块砖
阿贵带着阿肖,在野外转悠了半天,也找不到一块整砖头
阿贵发现,在乱坟岗,有一荒坟塌了个洞
里边还有些砖,没被人捡走

阿贵自己绕着坟头,转了几圈
叫阿肖钻下去,把砖头捡上来,他在外边接应
阿肖看着阴森森的墓窟,不敢下去,说
哥,下面有骷髅头,我怕

阿贵说,不怕,有哥呢,说着,掏出他的小鸡鸡
当年,阿肖十一岁,阿贵十五岁
阿肖发现,阿贵的小鸡鸡,缩得和他差不多大
阿贵就当着阿肖的面,把着小鸡鸡,绕着两个人,尿了一圈

一边尿,一边闭着眼,口中嘟嘟喃喃地嚷嚷着
天灵灵地灵灵,各路神仙来保佑,妖魔鬼怪躲一边
来年如是得长生,三柱清香上高头
硬是和阿肖,从墓窟里,捡出了几十块坟砖

事后,被阿肖妈知道,直骂阿贵作孽啊,作孽啊
阿贵死后,村里就有人说,这是报应,死人索命讨债来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阿贵是被村里的造反派头头
绰号叫和尚的大茂,害死的

阿贵是孤儿,爸妈死的早,可以说,是吃村里的百家饭长大的
那年,村支书被打成走资派,关进牛棚后
他不服,就去撕大字报,还偷偷给村支书送消息
被造反派们,抓进了秘密地牢

要他承认,这一切,都是受村支书他们一帮走资派,指使的
阿贵宁死不招
造反派就往死里打,打完了,又把阿贵拖到野外溪水里,淹个半天
再拖回来,过几天再打,直到认罪为至

不等文化大革命结束,阿贵被放出来时,已奄奄一息
虽然,阿肖妈曾偷偷去照看过几次
也没什么用,没吃没喝没药的,不过是多拖延几天时日而已

后来,十字街上的大食堂,改成了招待所
改制后,又建起了一座,富丽堂皇,气势非凡的大宾馆
和对面的黉门广场,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注:
④叉:方言,是一条缝的意思,泛指烟花女子。
⑤张铁生: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因报考大学工农兵学员,交白卷出名,成了全国名噪一时的“白卷英雄”。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7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真实面目 于 2019-12-8 17:53 编辑

作为诗 太长了 应该浓缩提炼  诗中叙事也不可平铺直叙 可以跳跃式的 略去一些细枝末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8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诗中有很丰富的信息 要把某些东西凸现出来 改其一首 删去三分之一。

卷六:十字街

其实,在十字街,真正喜欢读书,喜欢书,称得上“书痴”的人
还要算阿肖的堂哥,阿贵
为了得到一张,工人文化宫图书馆的,借书证
阿贵,白给他们抄了,两个月的书卡目录

阿贵是农民,要想得到一张工人的借书证,不容易,当然值
只可惜,用了不到半年,图书馆就被造反派封了
过了几年,阿贵也死了
对于阿贵的死,村里人有好几种说法

一是办食堂时,作的孽,
办食堂,得打灶,村里要求每家每户,出三十块砖
阿贵带着阿肖,在野外转悠了半天,也找不到一块整砖头
阿贵发现,在乱坟岗,有一荒坟塌了个洞
里边还有些砖,没被人捡走

阿贵自己绕着坟头,转了几圈
叫阿肖钻下去,把砖头捡上来,他在外边接应
阿肖看着阴森森的墓窟,不敢下去,说
哥,下面有骷髅头,我怕

阿贵说,不怕,有哥呢,说着,掏出他的小鸡鸡
当年,阿肖十一岁,阿贵十五岁
阿肖发现,阿贵的小鸡鸡,缩得和他差不多大
阿贵就当着阿肖的面,把着小鸡鸡,绕着坟,尿了一圈

后,被阿肖妈知道,直骂阿贵作孽啊,作孽啊
阿贵死后,村里就有人说,这是报应,死人索命讨债来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阿贵是被村里的造反派头头
绰号叫和尚的大茂,害死

阿贵是孤儿,爸妈死的早,可以说,是吃村里的百家饭长大的
那年,村支书被打成走资派,关进牛棚后
他不服,就去撕大字报,还偷偷给村支书送消息
被造反派们,抓进了秘密地牢

要他承认,这一切,都是受一帮走资派,指使的
阿贵宁死不招
造反派就往死里打,又把阿贵拖到野外溪水里,淹个半天
再拖回来,过几天再打,直到认罪为止

不等文化大革命结束,阿贵被放出来时,已奄奄一息
后来,十字街上的大食堂,改成了招待所
改制后,又建起了一座,富丽堂皇,气势非凡的大宾馆
和对面的黉门广场,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5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面目 发表于 2019-12-7 09:45
作为诗 太长了 应该浓缩提炼  诗中叙事也不可平铺直叙 可以跳跃式的 略去一些细枝末节。

谢谢诗友赏读和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6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面目 发表于 2019-12-8 17:57
其实诗中有很丰富的信息 要把某些东西凸现出来 改其一首 删去三分之一。

卷六:十字街

谢谢诗友赏读和点评!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4-25 15: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