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0011|回复: 33

谈谈当代诗词发展的方向问题/作者:家居云崖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16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当代诗词发展的方向问题/作者:家居云崖宫


   我们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发展之中。今人写诗填词不可拘泥于古人的框框套套。如果现代人写诗填词还是以古人的规范为依据,中华诗词不但不会发展,反倒会彻底的走向消亡。我们应该按照现代汉语言的发展规律来重新使中华诗词焕发出新的生命和活力。现代人写诗填词只要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语言艺术性高,有好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语言有生命力,有感染力、读起来朗朗上口也就足够了.我这里要谈的不是反对古诗词,恰恰相反,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古文化,不能老是两眼盯着平平仄仄。
  可是一些总是涂脂抹粉把自己装扮成老学究的样子,好像是从一万年前的坟墓中刚刚爬了出来一样,全身沾满了远古时期的泥土气息,不难想像,他是蓬头垢面,满脸胡须,嘴角上那一大撮正在滴血的兽毛随着嘴唇上下晃动而颤抖。好像现代人一定要为古人写诗填词,不是为现代人服务。让人们都回到远古时期,对今人所写诗填词按照旧有的模式来衡量。在他们看来好像现代的国宾礼仪也要像一万年前的礼仪行事才算是正确的。抗日战争时期打仗也要先来一句:“小儿看枪”这才算是打仗的规矩。说不定哪一天他们又会胡弄出一些新的花招让人去遵守,比如诗词中对应的每一个字必须是多少划,和古人的诗词相比对应的每个字的偏傍部首必须是什么。对应字的起笔必须是点或是横,对应字的末笔必须是撇或是捺,等等。。。。难道不会有这样无聊的人吗?如果不信请看吧,最近我倒是真的发现了有一本叫《学词百法》的书上竟然把古代的阴阳说、五行说、八卦说也拉入了古典诗词,真是荒唐之极。以下是里边的部分内容:
   音生于日,律生于辰。日为十母:甲乙,角也;丙丁,徵也;戊己,宫也;庚辛,商也;壬癸,羽也。辰为十二子:六阳为律,六阴为吕。一曰黄钟,元间大吕;二曰太簇,二间夹钟;三曰姑洗,三间仲吕;四曰蕤宾,四间林钟;五曰夷则,五间南吕;六曰无射(音亦),六间应钟。此阴阳声律之名也。五音中,宫属土,徵所生,其声浊;商属金,宫所生,其声次浊;角属木,羽所生,其声半清半浊;徵属火,角所生,其声次清;羽属水,商所生,其声最清。六律中,黄钟,所以宣养六气、九德也;太簇,所以金奏赞扬出滞也;姑洗,所以修洁百物、考神纳宾也;蕤宾,所以安靖神人、献酬交酢也;夷则,所以咏歌九则、平民无贰也;无射,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也。大吕,助宣扬也;夹钟,出四隙之细也;仲吕,宣中气也;林钟,和展百事,俾莫不任肃纯恪也;南吕,赞扬秀也;应钟,均利器用,俾应复也;此阴阳声律之说也。
  古者以宫、商、角、徵、羽五音为正调,变宫、变徵为变调,共为七调,乘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宫、无射、应钟十二律,得八十四调。上图以○为阳之符号,以●为阴之符号,外围五音,系隔五相生;内围律吕,则隔八相生。自黄钟右旋,隔八而生林钟,是宫生徵,阳生阴也;自林钟右旋,隔八而生太簇,是徵生商,阴生阳也;自太簇右旋,隔八而生南吕,是商生羽,阳生阴也;自南吕右旋,隔八而生姑洗,是羽生角,阴生阳也;自姑洗右旋,隔八而生应钟,是角生变宫,阳生阴也;自应钟右旋,隔八而生蕤宾,是变宫生变徵,阴生阳也;自蕤宾右旋,隔八而生大吕,是由变徵还相为宫,阳生阴也;自大吕右旋,隔八而生夷则,是又由宫而生徵,阴生阳也;自夷则右旋,隔八而生夹钟,是又由徵而生商,阳生阴也;自夹钟右旋,隔八而生无射,是又由商而生羽,阴生阳也;自无射右旋,隔八而生仲吕,是又由羽而生角,阳生阴也;自仲吕右旋,隔八而生黄钟,是又由角而生宫,阴生阳也。五音相生之道,至此周而复始,故知律吕之数虽有十二,而其为调实只有七也。
  如果要这样关联的话,我们还会搞出更多的来。
  幸在中央领导人英明:没有安排他们去做更为重要的工作。
  ---幸在没有让这一帮人去掌管导弹研究工作,因为他们会按照我们的祖先发明的第一个爆竹的技术指标去研制导弹,比如用什么样的竹子,内径要多大,封口要用什么样的泥土,
  ---幸在没有让这一帮人去研制飞机,要不他们会照鸟的样子在人的身体上加装翅膀。
  ---幸在没有让这一帮人去管理教育,要不现在的教学形式应该是找一个山坡,学生席地而坐,老师坐在中央正在子呼者也。学习制作棍棒的技术,练习投石子的功夫。
    然而还真有不少假学者,看到别人的诗词,不去从思想上,艺术上来审视,只会搬个字典看是不是平仄平仄平平仄,稍有几个不合他的平仄平仄平平仄的就会横加指责。古人也反对这个,不少古人为了避开这个平平仄仄平平仄的指责就会在词牌的后面加上一个“又一首”成为“***又一首”,或是在词牌的前面加上一个“增字”成为“增字***”,要不就是在词牌的前面加上一个“减字”成为“减字***”也有不作任何标注而是只管出他的格,只管出他的韵,到今天他们的诗词照样成为千古名篇。有人认为平仄和韵律就是古诗的生命力,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同意这样的观点!!这话听起来很您像是说爱因斯坦只所以有成就,聪明,是因为他有一个宽大的上额,别人没有的头发,别人没有的皱纹,还有一个叫S的人为他制作过一个烟斗,有一个小孩子曾经为他点过一斗烟。
    在写诗填词的时候,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必须是用某个词或者是某个字,可是有些现代古人不允许,因为在他看来这个字必须是平韵,而作者用的是仄韵,这位现代古人不知道古代的祖先们没有造出表达平韵的这个字。或者意义相近的这个字(可气的是几千年过去了,他还在偷懒,连他自己也没有造出这个字来,只会偷偷摸摸地削脚适履,有很好的现成的语言硬是放着不让用),即使有意义相近的字,可是变化以后味道大减。有时是意义全变了,根本不是想要表达的那回事。这些人的目的是要内容服务形式,为了形式而形式,为了形式来写诗填词。这样下去诗和词必然葬送到这些新古人的手里。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好东西最终被这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新古人给断送掉。这样下去诗和词最终将成为少数人的文字游戏。我要大声呼吁,不要再坏良心了,不要当汉语言的杀手了。。。。
  有人一看到诗词中的平仄不对,就破口大骂,这样的文章不值一看,似呼他对中华文化只有声调熟悉点。有人认为不讲平平仄仄,读起来就会很拗口,这倒不见得。讲究平仄是有好处,但是不至于重要到成为准则吧。拗口会拗到什么程度?舌头上的生理条件就这么差吗?比绕口令还拗口吗?古今中外的人名地名很多都拗口,各种报告,很多文章,很多新闻报导上的文章也都有很多不合平平仄仄平平仄的,但是播音员没有感到读起来很拗口的,听众也没有感觉到很拗口的,日常用语也是不讲平平仄仄平平仄的,但是有什么人感觉到拗口了?
    有人发表文章认为平平仄仄平平仄这有一种韵律之美,因为高低起伏富于变化。像山峰一样错落有致,所以很美。不错这的确是很美的,可是你怎么知道这又是唯一的美呢?你看到波浪一样的山峰固然很美,水平如镜,一望无际的平原不美吗?你看到的天空是犬牙交错的吗?古今中外有人说过天空不美吗?有人崇拜红色,认为红色是美的,有人看到黄颜色的东西就想去拥抱。有人喜欢黑色的,认为黑色是美的,但是有人看到红色就会感到精神不佳,有人看到黑色的就会心情沉重,有人看到黄色的就会联想到污浊之物。
     旧体诗词对文体格式的要求之严怕是世上其他诗词格式中之绝无仅有者,严格的程度让每个尝试书写的人要将心中的诗意一点点的砍去来对格式的迁就,这种没有选择的书写形式与写诗人心中奔涌的思绪相左,导致每代都有人想修改格体,岂不是它的宿命之一?
     有一个自称是诗学专家、精于诗律平仄的人说:“我们依律做诗,虽不一定就能称为好诗,但读来必能朗朗上口,最起码也可以称之为诗。”可能大多数人都在网上看到了他说的这句话。
   这完全是对诗词的侮辱,我们知道是诗不是诗在其意而不在平仄,照他的话说唐以前的诗都是一文不值的垃圾,只有他依照搜肠刮肚好不容易凑齐的平平仄仄才算是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这在他的眼里连散文都不如。
    在南北朝时就出现了对偶句(这里是指比较成形的,从广义上说,则诗经中就已出现了),后来又有人开始注意平仄的问题,直到初唐杜审言等人大力提倡,才渐渐定型。可见诗中加上平平仄仄的游戏是在唐以后才渐渐定型的,唐以前的诗现在能说不是诗?
    唐诗在盛极一时的顶点,在其体内产生了致命的毒素—“格律”,就象人体在富裕生活中滋生了癌细胞一样,是导致唐诗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格律的产生使唐诗的总体水平下降,而不是上升。从唐诗三百首中,非律诗占了大半,律诗大概仅占三分之一。,公认的称得上时代杰作,和最脍炙人口的一批作品往往都是非律诗。如杜甫的《兵车行》、《丽人行》、"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望岳》李白的《月下独酌》《蜀道难》《静夜思》《》《送孟浩然之广陵》《梦游天老吟留别》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王维的《渭城曲》等等。而严格的律诗虽然也有不少传世之佳品,但就其文学成就来看,尤其是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度和广度上,远远比不上上述非律诗。由此可见产生于唐代后期的格律诗严重降低了唐以后诗的总体水平和历史成就,阻滞了新兴诗人的涌现,从而使唐诗失去了继续繁荣的内在动力。
    有人会认为唐代中后期诞生了一种“优美”的格律体裁总是好事,其他非格律体裁照样可以发展嘛,唐以后诗的衰落怎会归罪于格律?我认为问题的要害正在于此。格律体裁一出现,它就不能与其他诗歌体裁平等相处,就象癌细胞一样具有对正常细胞的浸润性和攻击性。它以“最高雅”的体裁自居,蔑视其它体裁,不知不觉渗入其他体裁。在“万般皆下品,唯有格律高”的气候下,就连最反对格律的诗人也不得不去写格律。这种情况从杜甫的创作经历也可见一斑。杜甫生活在盛唐到安史之乱时期,他的律诗和非律诗都达到了唐代的极高成就。但他可以称得上诗史的作品,大多是非律诗,而且是创作于早期和中期。而杜甫的格律诗虽然数量也相当多,但多数创作于杜甫到达成都后的最后十年。从成就上看虽然杜甫律诗功力深厚影响很大,但与其非律诗相比还是要相对逊色。我们无法推测,一个用非格律诗创造了诗史般杰出成就的诗人,为何到了创作后期却热衷于格律之中?显然是受到了越来越咄咄逼人的“格律优越”的文坛风气的影响应是原因之一。从此再难看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
   格律令唐以后的诗陷入泥沼而导致衰败.更为严重的是,格律以似是而非的,无法论证的“最优美的声调”自居,必然在文人,诗人间引发连绵不绝的争论。实际上声调本是汉语的固有优点,我们写诗或写文章时,“四声”是随机地交错出现,自然而然形成抑扬顿挫的悦耳声调。人为规定何处“扬”何处“抑”,不见得就比自然形成的,随机分布的更好。例如前述杜甫“路有冻死骨”句,读来抑扬上口,并无单调感,而从格律来看却是“仄仄仄仄仄”坏得简直无法容忍。原因是格律将“上声”和“去声”都归入“仄声”,其实二者听起来声调差别是很大的。
    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当今诗坛上掀起一波又一波关于“格律”的激辩,而且我们也可以合理地推断,从律诗产生到所谓定型的谩长过程,在唐代诗人中一定也存在同样激烈的争论,对立和分化。比如诗仙李白就极少写律诗。而且批评“雕虫丧天真”的雕章琢句之风。白居易也强烈反对“嘲风雪,弄花草"的空文”。提出“辞质而径”,质朴,不加文饰,直率等诗作原则,他激烈批评包括杜甫在内的很多名人的作品,而他自己又受到其他一些诗人的猛烈批评。
    应该看到,由此产生一些专门照册索句的抓住出律就将别人作品全面否定的“格律教师爷”。要命的是这些格律教师爷自己写的诗也难免常常出律,何况即使是律诗大家的杜甫出律作品也不少见。这就必然遭到对方的不服和反击,于是争论就成了你指我出律,我指你出律。到了这种状态,哪怕是最不赞成,最反对格律的人,也就从不自觉到自觉卷进了格律,甚至上了隐。这就是我说的格律癌细胞的浸润性攻击性。
     很多人,我不想称他为诗人,因为他是诗器,除了会按照格律填填词,弄点几辈子都打不找、无人可知的典故和康熙大字典才有的字写出那些谁都弄不明白的东西,还耀武扬威地和别人说看我懂格律,你们懂什么!
     实际上呢?他们才什么不懂,文化总在进步,而他们总喜欢像八股一样的东西束缚自己的思想,写出那些一点意境都没有的东西出来,还非常可笑,自以为是。如果李白活到今天就完蛋了“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邀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的句子可定要说差劲了!
   像这样的老顽固的存在真是社会进步的垫脚石!社会的一大悲哀。
    有人说古体诗词谱曲可唱,是因其节奏明快,读之上口。是为唱服务的。今人写诗填词也应该继续追求这一点,一首好诗就是一首好歌。试问别说常人,就是诗词专家,大学者们,作曲家,歌唱家们有几个会按古曲唱古诗词的?你拿起一本古体诗词集是在看,还是在唱啊。   有一句话叫五音不全。五音有缺尚不成调。平仄二声可以出音乐?少先队的小号子还有三个音呢!我怀疑这些人是不是对瘸子走路的脚步声音很着迷。我没有作过系统研究,戏词、现代的歌词都是有平平仄仄平平仄的讲究吗?如果古体诗是烈性洒的话,现代诗是白开水,为什么不在白开水和烈性洒中间找到葡萄洒?
     有人说挂是古诗词的牌子就要用古人的格律来写诗词。诗词已经走过了他的发展阶段,王力先生也说今天的人写诗词,大可不必完全用古人的格律来约束。我们现代人也可以挂古诗词的牌子写诗词,因为我们不是再做赝品,而是要写出新的历史阶段特征的诗词。应该把文意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平仄放在第一位。我们都知道,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时代不同了,5000年前的坛坛罐罐,现代人可以很容易的造出来,可以比他们造得好出几万倍,但是你无论如何也造不出这些文物,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造出5000年前的坛坛罐罐,因为不管你造得如何像,成品仍然是现代的。
  同样的物品,比如一个盘子,夏朝人造的一定是夏朝的盘子,商朝人仿照夏朝的盘子所造出来的肯定是商朝的盘子,没有人说它是夏朝的盘子。秦朝人仿照商朝人所造出来的肯定是秦朝的盘子。汉时人所造出来的肯定是汉代的盘子,没有人说它是夏朝的盘子。现代人也要造盘子,为什么没有人说你只要造盘子就一定要照商朝人所造出来的那样去造呢?不但没有遵照过去的标准,反到造出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花样来。难道说现代人造出来的就不是盘子吗?总之,我们今天的人也要造盘子,但是我们需要今天的盘子。今天我们要喝酒,但是不喝烈性洒,也不喝白开水。盘子是很实用的东西,有它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只需要保留盘子的基本外形,只管造出今天的盘子,不需要古人制作盘子的配方,泥土也可以,金属也可以,塑料也可以,用纸做也是可以的。今后还会有更新的材料来供人们做盘子。还会有更新的工艺流程来制作盘子。古人有盘子这样的东西,今天尽管我们用的材料和工艺不是古时候的。但是我们所造出来的盘子仍然也叫做盘子。难道我们还要再起一个新的名词吗?
  另外还有就是现代人写诗填词最好是不要把古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写进诗里来,这样让人看了不舒服,有点无病呻吟,太假了。如果让现代人写海湾战争,战斗机、导弹、坦克就不能入诗了,只有什么雄鹰、刀、弋、剑才是诗的语言。这不是让现代人回到古代去吗?我们不是在写现代文章,而是在替古人写文章
   还有的人为了遵从古律古韵,不得不改变基本语法,生造出许多从来没有的词语,几呼全世界没有人能够读懂他的诗词,但是只有一个人可以读懂他的诗词,就是他自己。有人会说这叫艰涩,是有水平的象征,真是可笑,几百年上千年古人写的东西让我们今人都感觉到通俗易懂,小学生看了都可以说出个大概来,如李白的,白居易的,杜甫的,李煜的,李清照的等等,太多了。可是现代人为什么写的是不论是今人还是“古人”都看不懂呢?是作者的水太平高还是读者太无知?
    总之,自上古以来,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千古绝唱,只所以有不少作品能够感染人,不在于他们用了什么词牌,有什么完美的格律,而在于他们的作品的思想性,超凡的结构艺术性,超凡的语言艺术性。因此我们应该在练句上下功夫,在构思上下功夫,在语言艺术上下功夫。在思想的表现方式上下功夫。
发表于 2005-2-16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当代诗词发展的方向问题/作者:家居云崖宫

好心声!
欣赏学习
祝清风冀新的一年万事如意
发表于 2005-2-16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当代诗词发展的方向问题/作者:家居云崖宫

嘻嘻,此人果然高论。亦不知因何缘由,现在还被潇湘妃子关在她那馆院的马厩里。眼见于此,看如今古风的一些粗仿古董,索然无味也。:P
 楼主| 发表于 2005-2-16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当代诗词发展的方向问题/作者:家居云崖宫

下面引用由旨酒思柔2005/02/16 08:43am 发表的内容:
嘻嘻,此人果然高论。亦不知因何缘由,现在还被潇湘妃子关在她那馆院的马厩里。眼见于此,看如今古风的一些粗仿古董,索然无味也。:P
一种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
看如今古风的一些粗仿古董,索然无味也--极对!对此我是苦无良策,就怕说多了伤了人气,只好不说:(
发表于 2005-2-16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当代诗词发展的方向问题/作者:家居云崖宫

下面引用由清风冀2005/02/16 09:14am 发表的内容:
一种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
看如今古风的一些粗仿古董,索然无味也--极对!对此我是苦无良策,就怕说多了伤了人气,只好不说:(
嘻嘻,人气若才气何?结症在于一树空花不留一果,俱都任它雨打风吹去。观洋洋网上军持、嘘堂、高树晚蝉一众名士,麾下自成一蹊,纵路人亦驻足留连,概人气共才气同升尔。
 楼主| 发表于 2005-2-16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当代诗词发展的方向问题/作者:家居云崖宫

这个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就是以上那些“高手”也并不是全装在一个坛子中的:)诗歌报的古风,也许暂时还不具备高手加盟的条件吧,不过,风水轮流转,什么时候转过来也不一定:)))
发表于 2005-2-16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当代诗词发展的方向问题/作者:家居云崖宫

待拨云见日罢了。:)
发表于 2005-2-22 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当代诗词发展的方向问题/作者:家居云崖宫

晕倒~~旨酒这厮也能混上古风的评手~~呵呵~~
此子惯用一韵到底之横练也~~大家看来~~
【蝶恋花】(填于秋旅)旨酒思柔
      月掩秦楼音掩迹,
      柳悼春伤,
      怨重消颜色。
      憔悴西厢栏外匿,
      杏花梅雨飘零客。
      红透闲愁流水寂,
      云舞成笺,
      雁字随风寄。
      桂子依稀别院泣,
      拭来谁把绢蝶觅?
发表于 2005-2-22 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当代诗词发展的方向问题/作者:家居云崖宫

哈哈,臭小宫可是又来揭某的老底则个,嫌家中缺砖少瓦么?评手一职固然愧不敢当,亦须待某揭汝老底一回,笑笑汝之一韵到底旧唱本,拍汝个七荤八素:P
《五古新韵·木兰辞》(宫徵羽)
谁知凤有鳞?回舞孔雀翎。
内史虽有纪,花府风雨停。
犀角带方束,象牙梳已零。
青衣横醉眼,怀古诉客情。
座中添觞箸,月下七弦明。
依稀忆眉纤,袅袅丽人行。
当年三千里,梦底山河平。
半池红菡萏,一枝玉兰楹。
韬光云旗卷,摄魂雷鼓鸣。
金镛报羽箭,八方少安宁。
胡骑如蜂涌,长戈俱心惊。
忽见粉妆姬,拂袖立亭亭。
散鬟资日气,曳裾借霜冰。
朱唇隐颜色,碧钗易铁鹰。
昔时织锦手,执起降魔兵。
边衣别绣舍,岂为功和名?
戎袍三尺剑,雕弓一壶星。
银甲折薜苈,罗袜践云英。
狼哀霹雳紧,血染虹霓腥。
黄泉敌有知,无怨目可瞑。
征雁重九转,燕山日初晴。
风姿犹不减,归来华盖迎。
原来小将军,始复女儿形。
闺中浅对镜,笑听世人评。
发表于 2005-2-22 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当代诗词发展的方向问题/作者:家居云崖宫

呵呵~~这下倒好~~吾等皆成狗窦中物也~~愧煞愧煞~~蒙面骛伏罢了~~
发表于 2005-2-22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当代诗词发展的方向问题/作者:家居云崖宫

很有见地啊。学习
发表于 2005-2-22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当代诗词发展的方向问题/作者:家居云崖宫

不错不错,学习
发表于 2005-2-23 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当代诗词发展的方向问题/作者:家居云崖宫

痛快!平仄格律实在害人不浅!
问好楼主!
发表于 2005-2-23 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当代诗词发展的方向问题/作者:家居云崖宫

很深刻!呵呵!“乱花渐欲迷人眼” ,还是喜欢“清水出芙蓉”。
发表于 2005-2-23 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当代诗词发展的方向问题/作者:家居云崖宫

清风冀 厉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4-28 17: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