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748|回复: 2

不朽/江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31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朽 江离 一个寒冷的早晨,我去看我的父亲。在那个白色的房间,他裹在床单里,就这样唯一一次,他对我说记住,他说记住这些面孔没有什么可以留住他们。是的。我牢记着。事实上,父亲什么也没说过他躺在那儿,床单盖在脸上。他死了。但一直以来他从没有消失始终在指挥着我:这里、那里。以死者特有的那种声调要我从易逝的事物中寻找不朽的本质——那唯一不死之物。那么我觉醒了吗?仿佛我并非来自子宫而是诞生于你的死亡。好吧,请听我说,一切到此为止。十四年来,我从没捉摸到本质而只有虚无,和虚无的不同形式。 诗的“失败”与胜利——对江离《不朽》的文本细读
杨碧薇 这首诗的题目吸引了我,它让我想到昆德拉的同名小说《不朽》;几年前,我也曾以“不朽”为题写过诗。我本能地感觉,这个题目透露的信息是:这是一首与形而上有关的诗,而非日常之诗。诗歌的开头却是日常性的,有极简主义小说的叙述风味,“一个寒冷的早晨,我去看我的/父亲”,短短两句,便将读者带入具体的场景中。当然,这个“日常性”只是引子,诗歌的重心马上折转,诗人紧接着写道“在那个白色的房间,/他裹在床单里”——这两句提醒读者:“我”的父亲刚刚去世,“不朽”的话题即将现身。接下来,诗歌的核心部分便是围绕着父亲之死这一事实,由实入虚,探讨“不朽”的话题。问题的核心集中在这两句:“要我从易逝的事物中寻找不朽的本质/——那唯一不死之物。”它让我想到玉珍的一首诗《只有死亡像极了我的沉默》,玉珍在诗里说:“只有死是不需要毁灭的/也只有死/是永远写不死的。”那么,江离找到“那唯一不死之物”(也即“不朽”)了吗?在诗的末尾,他说“好吧,请听我说,一切到此为止”;他承认“十四年来,我从没捉摸到本质/而只有虚无,和虚无的不同形式”。前面花了那么大力气,最后,对不朽的探讨却走向虚无,乍一看,这似乎是一种失败;然而并非如此,这种“失败”才是诗的“胜利”,诗的胜利,恰恰发生于“失败”之处,又归于“失败”。 虚无才是最终的不朽
了小朱 古人讲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为什么要重视不朽这样的主题,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相同的终点就是死亡。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些话都是在讲人们面对死亡的态度,这是永恒的主题。面对别人的死亡和自己的死亡又是有区别的,红楼梦里袭人看到自己咳血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死亡意味着虚无,所以争荣之心瞬间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了弹力。这首诗里描述的是一个时间跨度很长的思想过程,讲述作者如何面对父亲的死亡,父亲并没有对他说什么话,但是这个情形却在他的心中不朽,相对应的是这些面孔没有什么可以留住,也就是每个人都是易朽的,甚至速朽的。而这次死亡给他的刺激仿佛一次新生,因为这让他明白了人的本质就是虚无,虚无才是最终的不朽。
思辨的哲学
刘彦辰 这首诗拥有真挚而清晰的结构中,通过场景与诸多细节的展示,以平静而沉重的叙述语调,表现出其内在的秩序。“他裹在床单里,就这样/唯一一次,他对我说记住,他说/记住这些面孔/没有什么可以留住他们”,哲学与亲情立足于词语的博弈,情感真挚又充满强烈的思辨色彩。同时,诗人恰如其分地处理好细节与整体之间微妙的秩序,“那么我觉醒了吗/仿佛我并非来自子宫/而是诞生于你的死亡”,在现实、亲情,哲学的相互融合中,体现其精神的超越性。最后,以“十四年来,我从没捉摸到本质/而只有虚无,和虚无的不同形式”结尾,再次指向“虚无”与“不朽”的近乎终极的哲学命题。 生命的灵悟与死亡的启思
陈洛 大约在2012年秋日的一个下午,西湖漫游之后,我独自来到宝石山纯真年代书吧,被书架上一本《忍冬花的黄昏》所吸引,在袅袅茶香中一口气通读完毕,掩卷而思,令人感动!这本诗集以其瑰丽的想象、哲学的思辨、节奏的舒缓、语言的典雅深深打动了我,每一首作品都堪称经典之作。这首《不朽》便是其中代表作之一。初读这首诗,我的内心是被震憾的。死亡多么司空见惯,而在江离的诗中死亡却呈现的如此彻底,如此清晰的立体感。那些死亡的面孔,死神的冷酷及肃穆的现场感,浮雕般矗立在我的眼前。他冷峻的笔调游刃般划过叙事部分,却宛然让我察觉他是在和死神对话。父亲之死让诗人从此觉醒,是诗人生命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这种转折是一种作为生命里程碑般的本质的跨越,是有限的生命面对无限的宇宙间的那种悲凉感和虚无感,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孤独的个体,每个个体的生命进程谁也都无法选择和替代。诗的前面六行,是别开生面的叙事,而这种叙事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进一步拓展延伸,并用“是的,我牢记着”来承上启下链接。接着他说,“事实上,父亲什么也没有说过/他躺在那里/床单盖在脸上/他死了。”但对于诗人而言,父亲并没有死,“父亲始终在那里指挥着我,这里,那里”。在我读来,这是一种对以往的碎片式生活经验整合后延续下来的一种思维惯性。这么多年,父亲占据着我的生活,甚至可以说统治着我的生活,父子在同一生活空间里的一种对抗状态,这种对抗随着父亲的离去而结束,但它的影响显然还在。接下来诗行再一次推进,“要我从易逝的事物中寻找不朽的的本质――那唯一不死之物”。“仿佛我并非来自子宫而是诞生于你的死亡“。我认为这是这首诗最神性的部分,铸就了名诗品格,烙下深刻印记。在最后三行,诗人从哲学的高度提升了诗歌的高度,“十四年来,我从没有捕捉到本质,只有虚无,和虚无的不同形式”。这样收尾使这首诗嘎然而止,使整首诗达到一种浑然一体的美学效果。说到这首诗就不得不提江离另外两首诗《阿拉比集市》《回忆录》,同样是写与父亲相关的事,同样也是两首经典之作,连起来阅读会更饶有意味,对于理解江离也会更加地深入。当然,想把握江离是艰难的,我是他众多铁粉之一,几乎他的每一首诗我都仔细地研读过,近年他的佳作叠出,令人兴奋,如《重力的礼物》《认识论的早晨》《年幼的造物者》《你是风》等。这些年在与江离交往中常聆听他的鸿儒阔论,感悟他的“少即是多”的艺术诗观,他诗歌创作的严肃态度,让我受教良多。有时在野外诗歌沙龙上,他甚至可以说是一面“照妖镜”,直抵每首习作的缺陷。有感于此,我在2018年7月的一个黄昏,当我再次来到宝石山纯真年代书吧,坐在窗下,窗外飘起蒙蒙小雨,遥望西湖,使我浮想联篇,随即写下一首诗《空无的引力》,其中有这么几句“所有事物正在消失,耻辱和爱/也远离了我,只有忧伤在默默滑行/而你已替代我未能完成的孤旅”,以示对诗人江离的推崇和敬意。
死亡是一次终极教育
卢山 读江离兄《不朽》已经很多次,每每都被感动,这就是好诗的力量,它可以摆脱时间的效应。写亲情的诗歌多如牛毛,一首好诗就足以不朽。人生虽然漫长,但是由几件大事组成的或者分割开来的,比如生与死……“寒冷的清晨”“白色的房间”“记住这些面孔”,诗人极力摁住内心的悲恸,仿佛在写一个不认识的人,寥寥数笔白描刻画了离别的场景——这个场景将会是他人生里永恒的印记。无论是反抗父权还是父爱如山,这都是文学和人生永恒的母题。肉身的消失,但是精神的遗产仍在发挥效用,“始终在指挥我:这里、那里。”,“仿佛我并非来自子宫/而是诞生于你的死亡”。试图从死亡里寻找不朽?但摸到的却是虚无。死亡是一次终极教育,是一个男人和另一个男人生命和意义的接力棒。 重新确认生命的意义
余退 《不朽》写的是少年在面对自己父亲死亡,内心所产生的无以言说的震撼、虚空和淡淡的伤感,而后从情感进入到哲思层面,仿佛接到了死亡赠与的礼物,不管其本人是否愿意。诗歌中的父亲有着一种普遍性的意义,在遇到亲人死亡之时,凡人都将直面生存的本质:处在“易逝的事物中”,所思考的是生命本质的问题:人类的延续、个体的生灭、我与父亲的一体性和差异性等等。这些关于生命的问答仿佛是父亲直接传授的,实际上父亲本身并没有说什么。从死亡中把握生命传递的永恒,在瞬灭之中体会到“不朽”,这些是诗人的独特内在体验和解读,父亲虽然去世了,但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联系依旧存在,并不会因为个体的死亡而彻底消失,在某种时空下父亲依旧在启迪着,让少年不断重新确认生命的意义,仿佛“我并非来自子宫,而是诞生于你的死亡”。
从死亡中窥探虚无
非非 浙大哲学系毕业的江离,一贯在诗歌中加入自己的思考。这首《不朽》,就是代表性的“诗和思”的结合。死亡,尤其是丧父,对于一个男诗人来说,是生命的大事件。这意味着父权、父一辈责任在晚辈中的交接,意味着一个必须要接受的事实:生命的短暂和局限。诗人在诗中完成了对父辈的致敬,以冷静笔触,写出了内心的悲伤。“是的。我牢记着。/事实上,父亲什么也没说/他躺在那儿,床单盖在脸上。他死了。”父亲死了,这是发生的事实;人作为存在的尺度,对其进行思考和追寻,而更深的,是为了达到“精神丧父”的破和立。“以死者特有的那种声调/要我从易逝的事物中寻找不朽的本质”,这就是文中的觉醒:诗人从死亡中窥见虚无,通过有限的生命来体会虚无永恒。活着就是迈向死亡,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如是说。这是一首死亡之诗,也是思之诗,诗人通过语言和回忆,完成对父辈的祭奠以及人生本质的致意。
不朽之物
谢健健 “由死亡导致的自我的觉醒到寻找不朽的方式再到对不朽的怀疑,这一观念上的转变是促使我写作这首诗歌的原因。”——江离江离老师的《不朽》是我早期阅读到非常好的文本之一,那时它从死亡的主题击中了我,使人开始思考死亡与生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正如他自己所说的,父亲的死亡给他带来的自我觉醒,我们同样会在诗意的震撼中探寻不朽之物的存在。首先是对生命脆弱的怀疑,“记住这些面孔/没有什么可以留住他们”,再到回忆亲人熟悉的语调,“但一直以来他从没有消失/始终在指挥着我:这里、那里。以死者特有的那种声调。”,这令我想起苏格拉底的论调:失去了肉体,精神实体能活得更好,肉体只是个障碍而已。父亲的声音更强烈了,回荡着因为死亡而带来的深长回声。在这首诗的中部,父亲的回音作为第一层不朽之物而出现,同时套着“不朽的本质”作为更深一层的“不死之物”,但这种阅读并不带来停滞,缘于他非常令人熟悉的语调,“好吧,请听我说……”,在江离老师的诗集中,这种语调出现的频率令人迷恋,带着亲近而孤绝的哲学先导意味。诗人寻找到最后会有对不朽存在性的怀疑,这是非常容易分出来的最后一个层次,“十四年来,我从没捉摸到本质/而只有虚无,和虚无的不同形式。”到最后,他怀着坚定的怀疑论否认了对不朽之物的追寻。但这似乎存在一个陷阱:不朽在诗歌中的地位胜过在哲学中的地位,诗歌作为文本一经写出,就具备了成为不朽之物的可能。布鲁克在诗中谈到“在这里,在死亡之后,我们因失去双手而仍将触摸,因双目失明而仍将观看”,这是对不朽的认同一种。同样的,我们也能选择对《不朽》这首诗的部分吸收,止步于它的前两个层次,迷恋于用终生去追寻不朽。诗人可以将他怀疑的结论呈现在作品之中,但读者的解读与把握则可以更宽容一些。随着年龄的渐长,我们或许也将开始怀疑生活的本质,是否有真正的不朽之物?这种怀疑会包括诗歌本身。
再谈《不朽》
啊呜 江离这首《不朽》,曾于数年前在“明天”微信群被一众诗友讨论过。讨论由宁波的黄洪光(金黄的老虎)主持,参与的有安琪、苏省、阿翔等等,我当然也在内。当时的讨论集中在全诗后三行的去留问题上,大致形成了两方意见:一是认为这三行多余,“那么我觉醒了吗”这个问句可以衍生出后三行,或者至少最后一行的“虚无”应该有更具备“穿透力”的词来替换它;二是认为这三行不能少,这是作者的个体感受,不是别人的,不容替代,从诗意上说,作最后的陈述,进行情绪的最后宣泄是一种“完整”和“饱满”。必须要说,删掉后三行,这首诗也是完整的,从对逝者的记忆出发,到对自我存在的体认,情感的不朽构成为生命存在的本质。情绪压抑于此,诗的内敛、含蓄固然必须,但内敛、含蓄从来也是要有一个“度”,要有一个合适的“边界”。引而不发也看“引”到了何种程度,如果挽弓如满月,即使“不发”,也有足够的力量感让人紧张;如果本就没有“引”到极点,那么“不发”就成了力之不足的证据。江离的写作,历来以沉静、平稳的调子起始,这首也不例外,现实和回忆在诗中交错、交织,对“父亲”的怀念成为“十四年”间最根本的生存导向。在后三行出现之前,诗歌的意义就止步于此了。像无数悼亡的诗歌一样,以怀念和爱完成作品。在沉静、平稳中,读者固然可以感受缓缓的眼泪流淌,哀而不伤,无从发掘情感的真正厚度和力度。可江离显然不想这样,现代主义的审美也拒绝这样。“好吧,请听我说”,这是话语权的转变,是“生存导向”的转变;“一切到此为止”,“十四年”的光阴需要一次收束,“我”需要一个新的开始。而抗拒一种“不朽”的情感,在此外化为叙述的柔弱,甚至泣声。“我”甚至否定了这种“不朽”,因为“我从没捉摸到”。逝者已矣,还剩下什么?“只有虚无,和虚无的不同形式”。于此,柔弱的抵抗或宣泄让郁积了“十四”年的“哀”彻底展露为巨大的伤口,却又不失一种新生的力量。

瞬间与永恒
王静新
这是好多年后,江离回顾父亲逝世的那一个寒冷的早晨,并依据彼时情景,虚构了与父亲的对话。“记住这些面孔/没有什么可以留住他们”,死亡不可避免,这或许是父亲之死的“冷”能给予少年的唯一安慰。“但一直以来他从没有消失/始终在指挥着我”死亡没有终结记忆,而是延续了关于父亲的记忆,并且给予了新的想象。父亲对“我”的影响并没有终结 。正是少年亡父的变故改变并塑造着少年,他在父亲早逝的阴影中成长,从事着务虚的哲学和诗歌等“一个人的事业”。在27岁那年(2005年)江离写下了这首诗。2007年,江离改定了这首诗,或许也锚定了他的诗歌观念。死亡既然是不朽的一个构件,既然可以是开始,瞬间如何不是永恒呢?诗,或许就是应该这样立足最高存在形式——虚无,以及借助现实瞬间完成“最高虚构上”(不朽)的捕捉。

现代生活的窘境:不朽与虚无
陈亚冰
阅读江离的《不朽》可选择从“父亲”和“永恒”、“时间”和“虚无”成二组关键词开始。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去看父亲,这是发生在父亲去世十四年之后的事件;接着,诗人说,“事实上,父亲什么也没说过/他躺在那儿,床单盖在脸上。他死了”。至此,江离给我们制造了一个困惑:见面是虚构的,是回忆的?“时间”有三种:1,作为“时间”本身的“时间”,它应是非矢量,所以它应是与主体无关系的自在之物,不生不灭;2,主体的客观经验“时间”,它是空间移动(或量的损耗)的计量,是带有扩散、耗散、离心的矢量性;3,主体的心理体验时间,在演绎(言说、艺术)方面,时间遵守主题的心理感受来完成内容的先后排序。基于以上的分析,《不朽》中的“时间”是后二者;因为“1”指向不生不灭,也可称之为“不朽”,但与本诗“不朽”有违和——即《不朽》的“不朽”指向伦理学的价值永恒,是有主体在其中的。“他对我说记住,他说/记住这些面孔/没有什么可以留住他们”,“要我从易逝的事物中寻找不朽的本质/——那唯一不死之物”,但是,“十四年来,我从没捉摸到本质/而只有虚无,和虚无的不同形式”。关于“永恒”的寻找结果,江离对词语选择非常有趣,他用了“虚无”作为寻找“永恒”的结果,而不是“虚假、虚伪”——在此,他不是指向父权。“1”义的“时间”与“虚无”——前者自然状态如茫茫大海,后者主体感受判断;也就是“虚无”指价值系统失范,主体无法与整个价值体统建立、支撑整个伦理网。“父亲”是诗人通向(建构)“永恒”的一座桥,或者是人类度过茫茫“时间”大海的一艘船,通过船靠“岸、陆地(即永恒)”。但是,当下的现代社会对传统价值体系的破坏,新的价值体系无法完成,个体的人的未来是什么,可能是江离创作《不朽》的思考——当诗人说“好吧,请听我说,一切到此为止”,“3”义的时间又将我们送回了《不朽》的开头“一个寒冷的早晨,我去看我的/父亲”……


父权社会下自我意识的觉醒
王江平 在诗歌中,或者所有艺术门类中,“永恒”,几乎都是一个不可动摇的母题。初读《不朽》一诗,我也将其归纳为永恒的母题。因为这个话题的普遍性、陈旧性,让我不禁有些担心:如何写出新意?尤其是,诗中的角色又是一对父子关系,这是一种常见的,甚至有点老旧的角色设置。当我读到第九行“他死了”,我才突然放下心来,巧妙性的东西已经开始显现。至少,关于永恒的念想,不是由一个健全的人,更不是由一个年轻人引出的,而是一个垂死之人说出的。正式这个角色的特殊性,以及对生命寂灭、消失的恐惧感,让永恒的概念显得十分贴切而且震撼!但往下读,我开始有了新的发现,此诗要讨论的并不仅仅是关乎永恒的话题,而是父权社会下自我意识的觉醒。在传统的家庭中,父亲的意志是至高无上的,也是不可动摇的,就连诗中,“父亲”在临死之前,对于生命不朽的理解,也是一种不可动摇的意志。事实上,在父权的威严下,“我”也遵循着“父亲”的教导,并始终被其指挥着去“寻找不朽的本质”。这几乎是“父亲”死前的一个命令。作为儿子,“我”只能领受,而不可置疑。往深处看,这种“寻找”,是带有被迫性的,是在某种恐惧、甚至阴森的氛围下进行的,是在“以死者特有的那种声调”的氛围下进行的。一直到“仿佛我并非来自子宫/而是诞生于你的死亡。”“我”的主体性,“我”个体思想都在被“父亲”压抑着,或者说,都一直屈从于“父亲”的意志。终于,“我”忍不住了,开始反抗。“好吧,请听我说,一切到此为止”。我的态度一下子亮明出来。毫无疑问,这是对“死去的父亲”的一次摊牌,更是一次意识的觉醒,也是在多年探索后的郑重告知:我从没捉摸到你所说的关于不朽的本质。“我”所理解的生命本质,不是不朽,不是永恒,而是虚无和虚无的不同形式,一种完全异于父亲的生命探索与理解。至此,我才恍然大悟,诗人并非是在讲一个关于永恒话题,而是借重“永恒”的这样一个话题,讲了一个关于父权与反父权的话题。剑走偏锋,令人叹服。
 楼主| 发表于 2021-1-31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朽

江离

一个寒冷的早晨,我去看我的
父亲。在那个白色的房间,
他裹在床单里,就这样
唯一一次,他对我说记住,他说
记住这些面孔
没有什么可以留住他们。
是的。我牢记着。
事实上,父亲什么也没说过
他躺在那儿,床单盖在脸上。他死了。
但一直以来他从没有消失
始终在指挥着我:这里、那里。
以死者特有的那种声调
要我从易逝的事物中寻找不朽的本质
——那唯一不死之物。
那么我觉醒了吗?仿佛我并非来自子宫
而是诞生于你的死亡。
好吧,请听我说,一切到此为止。
十四年来,我从没捉摸到本质
而只有虚无,和虚无的不同形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1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诗最沉重的一击当然是: 仿佛我并非来自子宫
而是诞生于你的死亡。

我想发表一下关于我的对最后三行去留问题的看法:去掉也可以 还是一首完整优秀的诗毫无疑问   
但重要的是 最后三行是作者面对接下来生活的抉择问题 他的态度问题 他打算放下了 他确定要放下。他可能想在父亲走后十四年终于确定一件事然后重新开始…另外最后三行扩展和确定了作者的觉醒

一点感想随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2 09: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