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937|回复: 0

[推荐] 诗歌创作与欣赏之五:独特的观察与感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6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寻求独特的观察与感受
在这里探讨独特的观察与感受,是因为许多同学在创作实践中往往习惯于旧有的模式或人云亦云的描写,使本来可以发出各种浓郁的醇香和芬芳的诗变成了白开水。更要命的是白开水尚可以止渴,而人云亦云的诗篇往往会败坏读者的情绪和胃口。
当然造成一首诗的平庸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由于缺乏独特的观察和感受,因而不能给读者带来任何视觉和心灵的新鲜感受恐怕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人们喜欢讲思想,讲表现,但离开深入的观察和感受去奢谈思想的深化几乎是不可能的。思想是观察的一个总结,是感受的一种升华。请看著名诗人郑敏写于四十年代的一首《金黄的稻束》(这首诗的分析也是2000年高考试题之一),诗人这样写收割后的田野: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是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地一片
秋天的田野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
在这里,诗人不是一般地注视收割过的田野上的稻束,她带着那沉郁的情绪去观察,她把眼前的一切放到社会的幕布上——那些苦难的岁月中去感受,于是她从这错落堆放的稻束中看到了疲倦的母亲的形象:这个脸是皱的而又美丽的啊!渐渐地,她又把稻束当成“雕像”,无言中透出沉思的凄楚。这时她的感受显得多么不同寻常,这种升华又显得多么和谐与自然:使读者不能不去思索那“伟大的疲倦”。正是这种独特的观察使这首诗散发出强烈的艺术魅力。
我觉得,在谈诗的观察的独特性与个性之前,要首先强调诗的观察与作为文学观察的共同性。例如训练自己观察力的坚实基础非常重要。正像即使搞抽象派绘画也要有素描、写生的雄厚基础一样,画蛋对达芬奇并非是多余的,因为从一千种角度去观察,就会有一千种不同的结果,所以观察要切实,要仔细,要注意到整体,也要注意到细节。有时,把直接的观察作逼真的描绘也能给人以感染。仅举拙作《关于父亲》为例:
关于父亲
我还能再说些什么
天越来越冷了
父亲常常蹲在低矮的屋檐下
抬头怔怔地看天
接下去就把脸深深埋在胸前
长时间一言不发
五十六岁  父亲已不再年轻
我还记得今年麦收
父亲和我要把打下的粮食运回家
父亲搂紧一大袋麦子  努力了好几次
最后突然瘫坐在地上
父亲的脸一下子涨得黑紫
手足无措地望着我
沮丧得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
我赶忙用衣袖遮住了双眼
父亲终于要到南方去了
他向我数落着日子的艰难
我把他送出学校大门外
直到泪水模糊了视线
我仿佛看见滚滚的民工大潮中
我衰老的父亲
身背简单的行李
像一只孤单的斑头老雁
苍茫的背影蒙满了
厚厚的尘埃
从艺术手法讲,这首诗通篇只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似乎没有什么技巧。作者只是抓住了几个细节,把浓郁的不可抑制的情感冷静下来,不动声色地灌注到这些细节里。“蹲在低矮的屋檐下/抬头怔怔地看天/接下去就把脸深深埋在胸前/长时间一言不发”,你是不是从中读出了老年人为生活所累而特有的悲凉与沧桑?而那个“抱麦子”的细节更把父亲那种矛盾和不甘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了催人泪下的效果。甚至现在写到这里,我仍心儿发颤。还有父亲“像一只孤单的斑头老雁/苍茫的背影蒙满了/厚厚的尘埃”的结尾,我把父亲置于滚滚的民工潮这一特殊的社会背景,让其混入人群之中从个体走向共性。这里的“父亲”形象不再仅仅是作者个人的父亲,而成了千千万万奔波挣命的底层老年农民的典型。我想,这就是细节的力量吧。想告诉同学们的是,这首诗几乎是写实的,没有任何虚构,我只不过是把另一个农民的举止移到了父亲身上。它得自于我对生活独特的体验和观察。
再看福建学员诚勉的诗:
海还是那样蓝
晚归的大雁也该睡了
雨总是下个不停
湿透的城市
也学会了用英文歌唱
我的小雪
是否已在大漠中睡去
好一个“湿透的城市/也学会了用英文歌唱”,正因为用了陌生化的听不懂的表达,诗人的孤独凄清才跃然纸上,“我的小雪/是否已在大漠中睡去”,既和前面构成了呼应,也拓展了诗的境界,“小雪”可能是远行的友人,也可能是久盼不至的朋友,这里的故意模糊其身份,反而使诗的外延扩大了。这种由于精微观察所生发的环境描写和气氛渲染,一下子就打动了读者的心,激起浓烈的诗情,是那种空泛的呻吟,表象滑动的苍白诗篇所不可同日而语的。
在很多状态下,单纯的倾吐思想感情而不借助于客观描写的诗是不容易抓信住读者的。因为读者的情绪找不到依附物,从抽象到抽象,诗始终处于悬浮状态,表达效果当然就差。当然,我们不能否认那些哲理性强,发人深省的诗的巨大艺术感染力,不过作为一个诗人,如果不掌握表现各种场景,气氛的技巧,他的作品就不会那么丰满,就会减弱征服读者的力量。
我同时觉得,这样谈生活,讲深入,也更实在,更有意义。一个诗人有没有生活,既要看他的经历,他和社会和人们的联系程度,更要看他的观察本领与感受能力。即使他每天生活在“生活”之中,如果他熟视列睹,或视而不见,他就无异于没有这种生活。因此观察、感受的深浅是决定生活丰富或扎实与否的根本原因。
观察是应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不要幻想随时随地都可以产生独特的观察与感受,但养成随时观察的习惯,通过经常的“量”的积累,就会产生质的飞跃,就会有一双“自己的眼睛”,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东西。
当然,诗的观察不是记录式的,照相式的,它总是带有诗人的自己的思维和感情色彩;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纵深的。诗本身是文学艺术最活跃的因子,它的描写、表现、联想也是上下左右,古往今来,海阔天空的。
苏联作家帕乌斯托斯基在一本关于文学创作的书《金蔷薇》中说:“不能给人的视力增添一点点敏锐,就算不得作家。” 这是令人震惊然而却又极为中肯的断语:要给读者增添一点敏锐,就必须自己看得多一些、深一些,比别人更独特些。帕氏的话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里尔克的箴言:“因为诗并不像大众所想象的,只是感情,而是经验。单要写一句诗,我们要观察许多城市、许多人、许多事物,得要认识走兽,得要感知鸟儿是怎样飞翔和小花清晨怎样舒展它的姿态,得要回忆许多远路和僻境,意外的邂逅,神秘还未启蒙的童年......”
如果我们经常保持这样的意识,如果我们每一首诗都来自实实在在的观察,认认真真的感受,从而产生诗的联想与情绪,那就可能翻出一些新意。
可惜,这种追求是艰难的,正像在大海上,往往看见绚丽的浪花飞奔而来,待伸出后,却什么也没有抓到。那么不要失望,如果你是弄潮儿,就请奋力游向大海深处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9-28 09: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