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72|回复: 0

[推荐] 诗歌创作与欣赏之九:在真实和幻觉之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6 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在真实和幻觉之间
写下这个题目,我想起了前苏联命运多桀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描写雪野的诗:
这里真美啊!一片籁籁,处处窸窣
严冬一个早晨比一个早晨更加凛冽,
冰凌光彩夺目的玫瑰丛薮,
在白焰里徐徐把腰弯折。
壮丽的雪原上,那滑雪的痕迹
似乎在向我们提前,
在那遥远的世纪,我和你
曾经双双走过这里
品味着这首诗,确实仿佛显现出的是一个真实而又虚幻的世界。我想这就是诗的佳境,至少是抒情诗的佳境。
欣赏诗有几种情况,一是在大庭广众面前朗诵,这时恐怕就更多地需要激情、冲动,需要明白而机智的表达;二是在小型的诗歌沙龙和朋友之间朗诵,这就需要注入一些幻想的情绪;而到了一个人孤独地去读诗,那就必须要有那梦幻的升华了。由于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生活的匆忙和快节奏,人生反而更增添了某些孤独感,这样,能够产生梦幻的诗更容易切入现代人的这种心境。
诗人是很懂得个中奥妙的,他们即使在处理更多的表现理性的内容时,也往往给幻觉的产生创造土壤。我们来读中外诗人写于不同年代的两首诗:
夜晚
谧静的阴影
万物在你的摇篮里安息
驾乘轻柔的晓风
我在你的怀抱中
翱翔
迎着幽微的和风
大海吮吸你的芳香
天边刚出现熹微的晨光
亲人们走向海滩
肩背渔篓
挂起满帆
离别之歌在海面荡漾
荒夷的山冈
吐出嫩草的平原
听任牲畜纵横践踏
啊,大地
你的苦痛
怎不叫我碎了心肠!
                                       ——(意)夸西莫多《大地》
我不疑心少年只是疑心老人
酷似你亲切熟悉的身影
怎么可能
这里是外首
阳光和世界整整远了几千里地
妈妈,我小声地叫
        我总是会叫错
        有时候我还会追上去
        这个世界上所有矮小的驼背的
        戴灰色头巾的老妇人
都会令我发生错觉
令我的视线
依稀模糊起来
使我冷酷的心
一下子变得温柔
她们常常回过头
端详我半天,怎么了,孩子
妈妈   我小声地叫
周围的空气一片寂静
          ——杨如雪《我走在路上》
在前一首诗里,作者从夜写起,写万物安静如息,大地是摇篮。作者的眼光够庞大的,仿佛在替上帝俯看小小地球。第二段是“驾乘轻柔的晓风/我在你的怀抱中/翱翔”。作者从第一段上帝的位置降至人间,但他不是走,是飞,自在地飞,在一个大怀抱中。这两段,让读者登高、俯下、迎风飞扬。第三段“大海吮吸你的芳芬“则令人惊异了。这种强烈的自然之爱在其他诗人的笔下也出现过,却从没有如此深沉内在。诗人为大海而骄傲,替大海喟叹。所以才有第四段的亲人离别在海和岸之间,“晨光凄清”,告别大地总让人不舍,海的自由不是人能把握得住的。人毕竟更习惯于大地。这一段写出对大地的隐爱。人凭大地而居而食,大地上最优良的是平原,他在第五段写道:“荒夷的山冈/吐出嫩草的平原/听任牲畜纵横践踏。”作者把平原看成是来之不易的,是山岗把荒夷留给自己,把草原吐出,哺育生灵。大地上从来就有美与恶、善与暴,有柔软,也有蹂躏,大地承受阳光春雨,也担待冰雹和秋霜,供一切自然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献出林木格良果,这本已使人感到愧然;但大地邪恶滋生横行。这种“大地的苦痛/怎不叫我(一切有爱心的人)碎了心肠”。大地和可恨的人类,怎能不让生着大地之心的诗人既安息又苦痛,越锐敏智慧的心灵越容易碎裂在大地上。诗人的一颗悲悯之心在天地古今历史哲学的空间里自由翱翔,诗人笔下的真理不是简单的概念阐释,而是在幻觉冥想中产生出来的。
而后一首诗所写的那个矮小驼背,戴灰色头巾的老妇人不正是天下所有母亲的缩影吗?母亲像上帝一样默默爱着你,决不会因为你在生活中失败而抛弃你的,这首诗以简炼的形象把这种默默的母爱意境表达出来。这样的母亲我们每天在人流中见过多少啊?!这样的妈妈真让人心中涌出酸酸的想哭的感觉。当然寂静的爱也在诗人心中,一旦见到母亲的身影,便如铁钉受到磁石吸引,似影随人,身不由己的追去。一个有关母亲的心已使诗人表情温柔,当不是母亲的妇人回头时,虽然好奇,也不觉受作者情绪感染,她问得多像妈妈:“怎么了,孩子?”诗人的笔真是被一股柔情支使。更妙的是诗人小声叫“妈妈”后,“周围空气一片寂静”后留下的回味,余音绕梁。写瞬间的失落却反衬出永恒的充实,这真是一首写母女之爱的感人诗篇,其表达却是亦真亦幻,游移于真实和纪幻觉之间的。
如果说,真实是诗的生命,那么幻觉就是诗的灵魂。一首诗如果能做到飘浮于真实和幻觉之间,就可能产生多种艺术效果。
首先,它必然是流动的,给读者的感觉有飘浮的天地,它的色彩明暗有了层次,线条婉曲而富有弹性。
其次,它的内涵又是多元的,不确定的。在真实和幻觉中游移的诗所展示的天地是靠读者的想像去完成的。正如那首《大地》,你可以作多种解释,经历不同,心境不同的读者会想象出不同的结局。
第三,如果能把真实的表达置于幻觉的背景上,不仅不会削弱真实本身,反而能使这更具生命和魅力,从而变得更丰富,更有质感。因为这种真实还不是表象的演绎,它有了衬托,也就产生了更大的可信性。像《我走在路上》。
不过话说回来,真实还是诗的生命。我所谓的真实当然是指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完美结合。在真实的基础上走更逼真的道路,还是走虚幻的道路?这两种选择对诗人来说都是重要的,也都是需要作艺术上的探知的。
不过,随着现代诗的发展,虚幻越来越受到喜爱,因而也越来越被提到重要性的位置。现代诗和古典现实主义的叙事性和真实性不同,也和浪漫主义诗歌的抒情性和夸张性不同,它更多地显现出不确定性,需要读者的参与,才能算一首诗的完成。虚幻朦胧成了流行和时尚。其实这也并不奇怪。生活中美学趣味也有这种走向。比如跳舞,和过去在朦胧的大厅不同,现在的舞池都装上了明暗不定的影灯,创造出虚幻的效果,建筑也从单调的混凝土走向玻璃拼贴。小说中意识流,复合文体的杂糅的兴起都是如此,作为先锋艺术的诗,强调在真实的基础上写得虚幻一些,不是更有助于诗的现代意识的拓展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2 20: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