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82|回复: 5

为一种诗歌行为缓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3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一种诗歌行为缓刑

    “当成为一种快感,这种意识便消失殆尽,成为一种有组织的机械运动。”或者说,一切行为来自于性,无论是婴儿的性还是成年人的性,都会引发创造的可能,当然音乐、文学、科技等方面也同样存在于人的相似,而这种相似都尽可能的成为创造的本身。我的意思也就是每有个人都具备创造的前提,即使在各种环境影响下,也无法干预。其次,创造是一种没有特征的破坏,比如梦境、臆症、语言等,它们可以破坏人的生活状态、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比如诗人保罗。策兰,他在生命后期有着严重的自痹症和忧郁症,难以摆脱创造带来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则是由性等引发对某些事物的好奇,好奇的前因后果都在强迫他的浅意识中出现幻觉,幻觉在被强迫发展中,造成了思维畸形,也就是幻想症。这个意思说明了,每个诗人似乎都有一些幻想症,并且略带神经质。
    当一个人在受到情感、仕途等方面的压抑时,有可能就会激发人的创造欲。而这种创造多是以破坏而告终。而这种精神上的破坏却又是值得他们怀疑的,所以诗歌作为一种原始状态的发泄并不过分,并符合性的一部分特征。这些问题都是潜抑早成的,这些潜抑是个人和团体的禁忌造成的,它们成为性感觉的负担。为了排遣,他可以变换形式。比如诗歌,它的创造是其他文学形式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它难以控制,甚至难以驾驭。或者说,人在诗歌创造过程中,像是做一次手术,情感和意志方面都在经受一次严峻的考验。在语言和思维中,越是细致、越是跳跃幅度大越是难以理解,而其本人的意志和情感越是脆弱。其中许多诗人自杀事件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但是,有一些东西是值得怀疑的,而诗人与创造都是局限的,相对于个人而言,没有普遍性。其中,经验说明了一些问题。经验的定义似乎有许多种,有广义的,也有狭义的概括人对某些行为的总结而对事物进行的取舍。其中,这种经验具有前摄意义,在某些环境中,朝着有益发展的方向前进。当然,这也是局限的。某些人为了达到同样的效果,他会不择手段,利用经验。而经验并不具备创造意识,经验相对于稳定的前提,只不过是在变相的沿袭(当然,这指的是诗歌)。而诸多诗人称自己有着多么高的发表率,有着多么高的人气,这一切似乎是他们在向我们以及全世界解释:他们的思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但是里面却带着许多经验的成分。诸如阿司匹林可以治疗疾病,如果致病菌在机体内产生抗性,药物失效也就变成现实。当然,我是在强调人的诗歌行为,而并非是诗歌的性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作为一种攻击自身的形式出现。但是当前,又有几位诗人可以是诗人?诗人是什么?如果一直延伸到一个情感与创造的前提,似乎已经变质。“而潜抑的性感觉以社会允许的伪装形式反抗着,并想要挣到生活的表面来。”当然,这些浅在的表面却在人的思维中变的无助。也就是,现在的中国诗歌多数在为正常的心理行为提供缓刑的机会。作为社会眼睛的诗人们,似乎创造形式来回避一些敏感的问题。当然,我并不是有意识的消减他们的积极性,而是副作用的存在,几乎解构了事物以及创造性意识的比例。
    当无数人在某些专家甚至是诗人的背后尾追,甚至还要帮助他们擦屁股,并且得到别人信任的同时,又要以另外一种姿态抨击别人的言论,我想是不是应该为诗歌缓刑?多数仅靠经验写作的肢体,是否还习惯镣铐生活呢?而诗歌行为是否是一种浅意识呢?这个问题似乎在弗洛依德时代都没有解决,而且近些年来争议不断。而人的多数活动源自性欲,而有些性欲似乎也已经突破了浅意识,变的直接而现实。这些明明白白存在的性是否还具有压迫作用?是否还有理由提供创造的空间?当然,这些东西只可能是存在,也不可能消失,而且有理由还会被创造,被篡改。而人的潜意识进入人的意识过程中,是否像弗氏《精神分析论》里讲的那样,引发的问题会自然消失。当然,我要提一下“力比多”这个词语,多数人会强调这个词,但是又有几个人知道这个词的含义?诗歌被大量的陌生词语占据,是不是一种局限在“断章取义”里的手段,而并非是创作的本身。现在,有许多诗人给诗人写的评论,多数出现的自由谈上,似乎表现为一种自然流露。孰不知,他是你的朋友,还是他的诗歌的确打动了你?尤其在中国,这种创造行为依然是要粘亲带故的,多少存在着一些关系才叫艺术,才是艺术表达的主流方式。当然有一次,在我与左后卫的交谈中,谈到了“行为艺术”,进而对这个当前非常流行的词汇进行解释?当然,什么是“行为艺术”?表面看上去,简直难以理解!这个概念里既包含了“行为”又概括了“艺术”,是不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复合概念?但是说到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人活着是不是一种行为艺术?”我考虑了一下,那当然。生活就是一种艺术,而人活着就会表现出一定的行为,也具有广泛的特性。那“人活着”是否还具有必要的研究价值呢?答案也是肯定的。有人喜欢把这个问题局限化,比如写到性的时候,他们会概括出一些性行为的言行和动作,既而阐述自己“行为艺术”的观点。而这些东西是不是有计划,有预谋的呢?我想,也是个人原因。出于我对这个事情的理解,“人生来就是自私的,包括他的性。”既然性带来了无限的创造,为什么依然是自私的呢?所以,诗歌也是一种“自私”行为,创造的局限会强迫他们完成非诗歌领域上的动作,也是一种经验和惯性。而每一位好的诗人都是一位好的心理学家,我想也不尽然。
    当然,诸如现在论坛上的弊病,强调也不是办法。假如一个诗人想通过其他的办法获得名声,我也提供给大家一个好的办法,那就去杀个人,或者选择在一个合适的场合裸奔,引起群发效应,这样就可以了。当然,还有一些成名较早的,沉寂几年后,重新来到网络,来赢得别人的掌声,是不是也虚伪了一点呢?是你现在的作品有了突破,还是你的作品更加概括自己生活的意义?我想这什么都不是……
                                 2005/7/3
发表于 2005-7-9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一种诗歌行为缓刑

有道理:))
发表于 2005-7-31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一种诗歌行为缓刑

你这里说的"性",是指男女之性吗?
弗洛伊德有巨大的成就.但是他把从小儿到成人的很多行为都理解为性行为,那么单一,那么简单,似乎是有点钻进牛角尖里去了,很难让人赞同.
心理学已经不同于弗洛伊德时代了,现在已经大大的前进了,有更多新的成就.性行为只是人类行为中的一点点;潜意识也只是人类意识的一个小方面.
诗歌也不能只钻性这个牛角尖的,各种行为都生诗歌.意识\潜意识也是一样的.
发表于 2005-8-1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一种诗歌行为缓刑

弗洛伊德对心理学发展的最直接贡献在于心理结构的论述 而所谓的精神分析与创造力本源动机方面 显然十分狭窄和偏激 与荣格相比 后者则能更为科学理性和全面些地看待解决心理现象与矛盾
发表于 2005-8-10 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一种诗歌行为缓刑

力比多不是支撑诗人创作欲望完成的唯一要素,还有年龄,阅历,突破和好奇。
发表于 2005-8-22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一种诗歌行为缓刑

。当然,还有一些成名较早的,沉寂几年后,重新来到网络,来赢得别人的掌声,是不是也虚伪了一点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2 11: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