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03|回复: 0

马行和任真的一次诗歌对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29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行和任真的一次诗歌对话
马行和任真在2005年8月28日晚的一次诗歌对话
马行 20:10:44
在不
马行 20:12:44
(话起二十年前)
一座大油田的里面,一个曾经年轻的女工程师
已经退休两年了
她在电视台的摄像机前说起
当年的大标语:“喜看石油滚滚流”
说一群城市女孩
来到黄河三角洲,大荒原
生长着耐旱的红柳花
她记得,同宿舍的好友
在帐篷外唱着勘探队员之歌
二十年前的女孩,走远了
二十年前女孩,跟着天上的飞鸟
在冰冷的石油钻塔上
打井,种鲜花
二十年前那个女孩22岁
名叫张秀珍,家住多山的山东淄博城
身后,戴着狗皮帽子
向她递眼色的打井小伙子
总是比一个排,还多
那年冬天,刮大风
一根石油钢管,从空中掉下来
像打碎一个宋代瓷瓶
瞬间,那顶红色的塑盔就哭了
就盛满了,一朵花蕊的浆汁
沼泽地里结着冰
女子钻井队的姑娘再也流不出一滴泪
只有从淄博城里
赶来的哥哥,哭了一天一夜
唉,这个上午,秋高气爽
退休的女工程师,翻箱倒柜
后来才说,因为六年前一次搬家
张秀珍的照片可能丢失了
说完。她柱着拐棍站起来
对电视台记者说抱歉。然后
要我们喝茶,她说这是杭州绿茶
是张秀珍的哥哥
给妹妹上坟时,顺便给她带来的上好杭州绿茶
马行 20:14:04
这是前些日子在井下作业公司采访时,当年女子钻井队的一个人给我讲的,听了,就记了下来
马行 20:15:44
看完没有,这么慢
任真 20:19:04
我也知道这个故事,我曾经在这个钻井队待过的院子里的一个男子井队实习过.对你来说,这次写作不是我的期望,它应该再凝练一些,涵盖的东西再多一些,直了,也就平了,大学让你理性了,也磨掉了那些空灵吗?我希望深厚与灵动在你身上都得到体现!
马行 20:18:02
说的有些道理
任真 20:19:39
就像昨天的那首诗歌一样,实了
马行 20:19:08
再给你看一个
任真 20:20:42
当然,如果是孙宝华这样写,就很好,对他是进步,对你是退步
马行 20:19:17
我在黄河岸边仰望星空
在黄河岸边仰望星空
我看到的天空不仅是蓝天、白云、太阳、月亮
还有小行星、火星、木星、北斗七星
雁阵的翅膀,托着昨天的流云
某个天体会不会与地球相撞
如果相撞
天山上的那朵雪莲是否应该在今夜早早开放
茫茫太平洋水将会倾泄到哪里
我,带着心爱的女人和孩子远走
还是耐心地等待
某个庞大天体从身边滑过或坠落
当我经过了那么多的生活
仰望星空,我的影子、爱情的影子就在脚下
白恶纪、侏罗纪、三叶虫、恐龙
地质学家苦苦思索的
褐色陨石啊
在我书橱的,第二层小心摆放着
当我仰望星空
在黄河岸边
飞鸟、羊群、马匹、赶着牛车的老农
视野尽处那方绿色大草原,在地球这个蓝色星球上
再一次起伏,空远而又安祥
马行 20:20:28
这是半月前的一个
任真 20:22:03
内涵较多,结尾是马行方式,打开了.但还是有些句子需要删掉
马行 20:21:36
纸船
跟着一架飞机
济南与西安之间的千余公里
缩短为一小时15分
空中一顿午餐,一个人
叠着的纸船
也许这架飞机会落下去
生命化作一团火焰
连同小小的纸船
很多时候
雁阵托着云朵飘来飘去
你坐在我对面,但我
哪里也不想去了
比如今天,我在一个
名叫城市市花的宾馆
坐在一把古铜色木椅上
再次
叠起,这个早晨的一只小小纸船
2005-8-17西安
大唐芙蓉园
西安古城
灯火,楼阁,千年前服饰
在流动。水幕电影
大唐的喷涌
探照灯比烛光要亮
歌手的声音被扩音器不断扩大
面对玻璃墙上服胖仕女
终于明白
大唐为何以肥胖为美
乐舞鸣贺
红腰飞纱
我仰望着,在你的身旁
那些夜空绽开的烟花,转瞬即逝
2005-8-18 下午
黄土高原
汽车堵在高速路上
两边的果园挂满青红的苹果
有人跑到隐蔽处撒尿去了
有人胃疼,有人在鞋跟上擦火柴
坡陡,弯急,路滑
一条黄河悄悄地在大山里蠕动,而你,却睡着了
2005-8-19       黄昏
马行 20:21:51
上面三个是在西安写的
马行 20:21:58
就这么多了
任真20:25:59
1,2有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内涵不错,欠凝练
3,马行突出风格
从实到虚,从实到灵
任真 20:27:18
我转贴这些诗歌和对话到孤岛文联论坛
任真 20:29:06
可以让大家看看我们的争论
马行 20:27:24
要贴我给你一个散文  
任真 20:30:09
(深夜,你坐在黄河岸边)
夜缀满星结
垂下
你坐在黄河岸边
一块黑色的石头
蹲在黑色的岸上
黑色的波浪上
奔跑着一层薄薄的光
缀满星结的夜空
在微微晃动
耳朵动了一下
一大块岸泥扑进大水里
像一个古老的城
在战马嘶叫中沉进了流沙
你却突然站起
你要回家
那管它一万年变成了
一瞬
2005-8-26
马行 20:32:21
像一个古老的城在战马嘶叫中沉进了流沙你却突然站起你要回家那管它一万年变成了一瞬2005-8-26
这后半部分欠妥
马行 20:33:02
前半部分还挺好的
任真 20:34:43
这是我的立意所在,人生与永恒的一种语境
马行 20:33:37
立意有了,但写的时候,没有充分表达出来
任真 20:35:31
是硬了一些
马行 20:34:01
没有立起来
菊花开时乃重 20:34:40
柔一点,丰厚一点才好
任真 20:36:14
你对逻辑的要求多了
马行 20:38:43
黑色的波浪上奔跑着一层薄薄的光黑色的波浪上,一层薄薄的光
在奔跑
你比较一下,这两种写法,第一种的主词在“奔跑”
而第二种却是“一层薄薄的光”,所以我感觉你要换一下,你应该注意一下,因为后一种句式与你的诗更合拍
任真 20:40:55
是的,接受,语气不一样
马行 20:39:46
这一节是这首诗中好的地方,
马行 20:39:54
有了味道
马行 20:40:15
容易理解,也有质地
任真 20:42:06
也有我人生和哲学的理解
马行 20:45:52
再给你一个散文
任真 20:48:03

马行 20:46:46
青春的长歌
--序施长春散文集《青春壮歌》
                            马 行
施长春与我见过两次面,一次是在新疆轮台,一次是在杭州的一个茶山上。在新疆时,他刚20多岁,穿一件白衬衣,人非常精神,跑前跑后地把他们石油公司的情况向我一一介绍。有一天,戈壁滩上起大风,施长春偷偷地告诉我,他喜欢写文章,我问他写什么,他说是诗歌、散文、还有一些通讯。晚上回到宾馆,他给我看了几篇,我感觉还不错,要他坚持下去。他说,如果有一天他想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我能否给他写一个序。当时我也忘了是否答应他了,只记得他当时的样子特真诚,特认真。事隔一年,在杭州的中国石化报副刊会上,我又见到了他,他开口闭口地叫我马老师,我说不能叫老师,他就改叫大哥。爬茶山的时候,他依然是跑前跑后,照顾了前面的,再回头拉一拉后面的,热心又热情。大伙说,这新疆戈壁滩上来的小伙子真棒。
多年以后的一天上午,我突然收到他从新疆轮台寄来的一大本厚厚书稿,说书要出版了,要我写个序。这让我着实吃了一惊,想不到,他说到做的,真的写完了一本书。连夜读着书稿,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那些夹杂着戈壁沙粒的纸页是粗糙的,但文章却质朴、干净、让人感受到一份没有受到污染的纯真和挚情。书稿不用贴标签,人读了就知道只有生活在西部的石油人才会这样写,才能写这样的文字。
“毕业的这十年间,在新疆这片石油天然气开发的热土上,不断得到同学和校友的消息,知道了西部,已经成为我们石油人生正在进行的一部分了。大中专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汇集到西部石油开发这条宽阔的航道。由于从事的是青年工作,自然对石油青年有着特意的关注,况且自己也在经历着西部的石油人生,随着国家能源大业在西部的快速推进,深刻地感觉到,在这里,可以和众多的年轻人一样,在石油这件大事上,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来烙印自己的年轻。”这是他在《石油人生的西部烙印》一文中的文字。读着它,我完全可以想象出施长春身边的钻塔、地火、板房、采油姑娘,还有轰隆隆的沙漠越野车。
我也是石油人,尽管我没能长时期地生活在西部,但我熟悉那儿的风,那儿的沙,那儿干旱而又孤寂的生活。在那儿待上十天半月还可以,要想长期地待下来,不仅需要顽强的毅力,也需要好的体力。施长春,这个年仅28岁的小伙子,已经在那儿工作生活了整整10年。可以说,他的青春年少正不再拥有,这部并不厚重的《青春壮歌》就是他石油青春的写真。
石油生活影响了施长春,造就了施长春,给予了施长春一曲曲生命的长歌。“在晴朗的天空下,乘越野车奔驰在塔里木的戈壁旷野,在创造石油神话的路上,身心沐浴着车内嘹亮的歌声,思想片刻放步在宽阔的天地之间,突然间感知了什么叫苍茫。孤寂的大漠中行走,歌声最容易引发人的联想,尤其是哪一句歌词或者哪一段音乐触到了自己内心深处,便会有长长的感怀。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远离城市与家乡的大漠石油人,大多喜欢用放吼的歌声抒发情绪,治疗感伤。”--摘自《沐歌》。可以说,凡是能够进入施长春视野的人、物、事,无不引起他的感慨和思索。他说“大漠上的行走,每个石油人的姿态都是美丽的,因为大漠上的行走,同样需要一种拒绝孤独、挑战孤寂的勇气。”“塔里木的沙枣花,让我有一种浪迹天涯的感受,十多年来,人生轨迹又轮回到苍茫的盐碱地中了,然而少年已经长大,脚步却依然奔行在关于石油的边疆。”“夜行的火车就象石油的流韵,虽然沉没于黑的夜色,却从未长久停歇在任何一个驿站。”……这样的文字在《青春壮歌》中俯拾即是。读着它们,不时让我陷入深深的感动和思索。
青春,这一首永远没有休止的歌,就像天山上一条开封的冰河,再一次流淌进施长春的生命里。
青春激情如同滚滚的石油流一样,除了蓬勃,也是野性的。写青春写石油,驾驭不好,容易导致文章显得单薄、直白。对此,施长春当注意才好。比如,“然而总有一些人无视沙尘暴的出现,奔行在荒野,他们就是塔里木的沙尘之花--石油工人。”见《沙尘之花》。这样的比喻尽管很真切,却少了一份更加生动的感染力。施长春写这样的文章,最好能够穿透西部地域环境和石油人生活的表层,沉到西部和石油人内在的世界里去。施长春毕竟年轻,他还有长长的石油路要走,我相信,随着他生命阅历和人生感悟的不断深入,他肯定能够写出更好的文章。
读了《春春壮歌》,我真的想与施长春一起再到新疆轮台的戈壁滩上走一走,再与他一同爬爬那座开满茶花的杭州的山,听听他可有新的西部石油故事说与我。毕竟,在当下所谓诗人作家圈子里,多的是书斋式的少见阳光的书虫类作者,多的是挖空心思、堆砌字眼、故作哲人状的作者,少的就是能够与当下生活同呼吸的敢于大胆暴露自己纯净心灵的人。但愿施长春的作品永远远离浮躁,远离做作,远离某些不良习气的污染。
同为生活在油田的作者,如今我在渤海湾畔与石油为伍,施长春在塔里木寻找石油,我们是共沐一条石油河流的。有施长春做文友,做石油兄弟,幸哉!
粗乱地写下这些文字,权作序言。并以此文与长春老弟共勉。
任真 20:49:09
好,我细看
马行 20:47:58
就这样,你早点休息吧
再见
任真 20:49:38
再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9 01: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