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873|回复: 0

[原创]诗人,刀尖上舞剑的职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12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人,刀尖上舞剑的职业
   
     --------无尘仙子--------

一.
这个时代似乎已不再需要诗人了.
因为这个时代有太多的自由,所以人们在物质的世界里,似乎根本不需要什么诗歌.等闲视之,物质生活好象成了我们生存的唯一理由.
在物质的世界里什么东西最解渴.很难有人回答的清楚.
在战争的年代里,有啃吃树皮的,也有一无所有地过活一生的,而在我们这个年代里,饥渴难奈的时候,古巨基还不如肯德基来得实在.
我并不是侮辱偶像,也并不想解说什么,知识觉得艺术离现实越来越远,许多人不再看文学作品.是文学的不足还是没有跟上大众化的生活.这个我也不太清楚,面对人口压力和社会变革,人们越来越少有时间去探索那些关于灵魂之内的东西.所谓的心理学和哲学,在中国还是个比较冷门的学科.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新技术革命仍在更新.
面对着没有星星与月亮的北方天空.望着城市的灯火,明明灭灭的街灯,大学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心却苍老了一个世纪.不足一个月的北京生活,就让我哭泣了十一次.我认真地记载着,每流一次,我就学会坚强一点.
二.
手捧着一个诗人的诗,我用心去领会着,尽管这已不是一个写诗的年代,但我对诗歌的爱好并不是一天两天的.
我曾经答应过轩扬,与他合出一本诗集,但今天我却在他的诗集中留下这么一句话:我崇拜诗人,但我不想把自己弄成诗人.
认识轩扬,缘于我的处女作<雾中的眼睛>,那时候我高二,他寄了本他的诗集<最后的门>给我,我和我的同学成天趴在桌子上抄.他的诗歌,是属于个性和另类的那种,对我们的视野和思维,有很大的冲击波.
正是由于轩扬的诗,不同于其他诗人的诗,所以才赢得了同学们的一片片喝彩.
世上,写诗的人有很多,但我对他的诗,是情有独钟.他的诗最大的特点就是两面性,就像诗人常说的现实与浪漫.他的诗既可以很年轻,也可以很苍老.
尽管现实有些无奈,或者更多的是苦恼,可诗人并非”借诗消愁”的那一种.与轩扬的诗相比,徐志摩的诗美,美的没有了人间的烟火味,汪国真的诗也好象就那么一个模式,而轩扬的诗不同.轩扬的诗比较贴近现实.我在看稿子的时候,有同学往本子上抄,大学生也很喜欢他的诗,我的同学抄下去的大多是情诗.轩扬写的情诗很贴近生活的那一种,他可以给年轻人很多启示.因为他的情诗是站在边缘角度写的,他考虑的并非是花前月下的浪漫,更多的是生活的无奈,在无奈的时候诗人用大众化的角度引你思考.轩扬的诗是一次痛苦的抚摸,哭过后的微笑让人倍加珍惜.

轩扬的组诗里有一篇叫<自慰>,他说所谓的民刊也有一种自慰的倾向存在,其实诗人生活得并不好,来北京十年了,他的房子还是租的,出书还得找书商代理,作为一个男人,尤其是文人,内心的孤寂和失落并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北京有才华的人真是太多了.
但这个世界存在着巨大的反差:越是有才华的人越是追不上这个时代的发展.他们被高级的五星级大厦,酒吧.网厅……无法享受的享受排斥在外,他们面对这一切,只能望洋兴叹.
现实生活需要生存和发展,然而,生活与生存是两回事,有的人不知如何生存却享受着生活,有的人却一生只忙于生存.有人把这归结为智商.然而,智商的高低并不是一下子可以看出来的,也就是谁说了算.

轩扬的诗,我是爱看的,作为诗友.我衷心地祝福他,也希望他的诗可以被更多的有识之士赏识.但作为朋友,我更希望他能大众化一点.别太苦了自己.
诗人原本就是刀尖上舞蹈的职业.呈现给别人的永远是微笑,留给自己的或许只有自己知道.
我第一次给我的偶像写序,心情十分兴奋和激动,激动的甚至有些语无伦次.因为时间太紧,又因为自己的才疏学浅,所以也就只能如此.因为我爱轩扬的诗,所以我敢写,也就写了,不信你去诗里漫步,保你收获多多.
愿爱诗的朋友们多多支持他,尽管说这个时代不怎么需要诗人了,但是没了诗人就成了时代的错,等我们老了谁来承载历史.
                            2005-9-11     于北京黄埔大学

(注:轩扬先生的地三部诗集<青春组合>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8 08: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