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39|回复: 3

泛谈诗歌的大众化与艺术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17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泛谈诗歌的大众化与艺术美

我一直认为,几千年前的人,看,或者更确切地说——听《诗经》里的歌辞时,大都会受到感染,为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那是因为,占《诗经》大半的“风”就是以民间语言创作的。所以,其中一些优秀作品甚至到现在都还感动着我们。“雅”、“颂”部分的创作主要是为着庙堂之需,思想性和艺术性大打折扣,只留作后世人研究当时的礼仪、文化等的资料罢了。
中国古代诗歌,乃至于其他文学作品,大致都经历了由民间创作到文人创作的过程。由所谓的“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但谁也不能否认,我国古代文学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作品,就存在于看似平易,浅显的作品中,“民间”朴实的作品中。从《诗经》的“风”到汉乐府、古诗十九首,再到敦煌曲子词,李白《静夜思》,再到颇具蛤蜊风味的元曲,这条主线辅之以纯文人创作的副线,我们可以看到,任一文学体裁久经文人雕饰后,最后结局是,形式愈精美,然而内容可能愈趋于空洞,主题淡薄。宋朝江西诗派提倡“点铁成金”,自然不无道理,但一味追求用典,堕入晦涩生僻的死胡同,终是后继无人。
也许,艺术美有一种“度”的把握。过于大众化也可能流于浅俗,少了赏心悦目的美感;过于“馆阁化”又可能流于晦涩,只能孤芳自赏。两者间应有一种“文质彬彬”的尺度,当初孔子整编《诗经》兴许正从此用心。
大众化。诗歌源于大众,她最终也要感染大众,以期于“兴、观、群、怨”的目的和功能。故白居易屡改诗歌,要让老叟老妪都能看懂,才行于世,他提倡的“新乐府运动”也成绩斐然。“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国开始传播,当时的古文家林琴南应该是中国翻译界的先驱人物。然而,我们现在少有人知道他的文言译本《黑奴吁天录》了,白话译本《汤姆大叔的小屋》在中国已经深得人心。当时泰戈尔的作品如《流萤集》、《游思集》、《飞鸟集》、《新月集》等传入中国,非常幸运,翻译这些作品的是冰心,郑振铎等,他们以深厚的国学功底和文学素养,以及西学的广博知识,使这些中文译本几至于完美。翻译过程也是对作品的再创作过程,在这里,我们不要忘了,他们正是将自己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并且考虑到大众的文化接受心理,才有了这些脍炙人口的译作。
时至上世纪8、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东西方文化进行了再一次的碰撞交流。这一次文化交流与“五四”相比,相同的是,中国文化都显得弱势。不同的是,“五四”干将们能够高屋建瓴,采取“拿来主义”,对西方进来的东西加以辨别、鉴取,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很明显,中国文化的本体地位仍未丝毫动摇。而上世纪8、90年代,西方文化趋进之势头强劲异常,一时间,泥沙俱下,良莠并存,而当时人们面对这些,就不如“五四”精英们沉静镇定了,显得惶然无所适。(这也许跟文革刚结束,民族、社会所受创痛太深重有很大关系,本文点到为止,待另文铺展。)文艺上,有很多“主义”,很多流派传播。首先说,这不是坏事,就是今天,我们也没有停止对外开放,不能固步自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当时坏就坏在,一些人欲摈弃传统文化的任何影响,欲斩断自己赖以维系的文化血脉,将外国的东西奉为圭臬。他们那样做了,也写下了一些作品。我对这个时代的作品也有一些了解,其中有优秀的,是那些自觉将西方“主义”植根于中国问化的可敬的前辈。其他的作品,我也看过,由于连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的我,自觉还有一定文化积累的我看都看不懂,我不敢置喙。但至少我知道,这些作品的流传和被接受,绝不乐观。
这就是诗歌的大众化效果。是否适合大众的文化接受心理(即受传统文化熏染而养成的“口味”),将决定作品是生存还是完结。
“馆阁化”。本文用以指作品对艺术美的追求。《论语》中“文质彬彬”被如此提及:“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可见,若没有必要的文饰是不行的。粗胚不是成品,文字不等同于文学。所以孔子才要对《诗经》作品进行整编;汉朝设立乐府,对民歌进行加工提炼;才有贾岛“推”——“敲”之佳话;王安石才有“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确定的艰难。
从这个角度来看,宋朝江西诗派的出发点还是可以接受的。在前面唐朝诗歌已成巍然绝顶之后,宋诗必要找寻自身的出路。于是,宋诗一直有两条路子,一是提倡“以文为诗”,平淡如话,朴实中见绚烂。一条就是追求奇峻险怪的风格了。通过诗人们的努力探索,宋诗的确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为后世所称。只是江西诗派一味追求用典、追求生涩险怪太过了。
同样,上世纪8、90年代一些作品,其出发点也有一定道理,善意地理解的话,可以说是他们在追求新的表现手法。然而,它们不为大众所接受的事实表明,这种完全斩断自身文化血脉和不顾大众文化接受心理的作法是走入了死胡同。
最后,让我们把眼光投向当下的诗歌创作。今天的很多诗人其实也早在考虑诗歌创作“大众化”与艺术雕琢之间的“度”了。从很多作品可以看出,一方面以传统文化和文学传统中一些优秀的表现方式为根基和借鉴,一方面努力探索新颖的艺术表现途径,合理鉴取西方文艺观念,作品呈现着一种似曾相识与别开生面相糅合的美。
本文中一再强调对待文学传统、文化血脉的两种态度,自然,笔者遵从着继往而开来的路子。也许,这就是诗歌创作的健康走向。
 楼主| 发表于 2005-9-22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泛谈诗歌的大众化与艺术美

哪位兄台帮我审审?
发表于 2005-9-22 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泛谈诗歌的大众化与艺术美

先下载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泛谈诗歌的大众化与艺术美

自己提一下,快滑下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2 23: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