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904|回复: 0

[原创]用真情雕刻纯朴的形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20 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寒山石在 2005/09/20 01:05pm 第 1 次编辑]

用真情雕刻纯朴的形象
——郭密林《奶奶好丑——为奶奶雕像》赏析
         文/寒山石
   浙江省海宁市技工学校语文教材收入郭密林的《奶奶好丑——为奶奶雕像》时,编者写了这么一段话:“所有的人都年轻过,就像我们;所有的人也都会老去,就像奶奶;有一天,我们也会像奶奶那样老去,变得‘好丑’”。的确,我们常常有这种感觉,似乎展望明天,总是来则姗姗,遥不可及;但回首过去,却总叹息去也匆匆,弹指一挥。岁月是一把无情的雕刀,总是用锋利的刀锋在青春的容颜上镂刻下一道道褶皱,所以奶奶老了,“奶奶好丑”。郭密林的《奶奶好丑》正是以真情作雕刀,从细节入手,用朴实的风格,雕刻出奶奶生动感人的形象。
   奶奶真的“好丑”啊,你看,其一,她的身材,“浑身刮瘦”,一副瘦骨嶙峋、弱不禁风的形象,却在风风雨雨中行进了八十多个春秋。到底经历了几多辛酸、几多甘苦,耗尽了心血也耗尽了青春的奶奶啊,岁月怎把你剥蚀的这般“浑身刮瘦”?其二,她的眼睛,“黄黄一双眼/如腌了两坛子酸菜/酸甜苦辣——满肚”。往事悠悠,奶奶的一双眼睛,由清澈明亮渐渐变得混浊不清,深深的凹陷,“如腌了两坛子酸菜”,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深深地“腌”在心底,一如积淀在生命的河床。一个“腌”字,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奶奶的坎坷经历和复杂心态,表现出奶奶历经艰辛尝尽世态炎凉的一种坚韧。而这种“韧”的精神,正是中华女性的传统美德。同时,一个“腌”字,也体现出一种宽容,一种直面生活的态度。把所有的酸甜苦辣都“腌”进来吧,“腌”得愈久愈是有滋有味,就像陈年老酒,愈久愈是醇香。其三,她的牙齿,“两颗门牙硬硬”,嚼尽了多少人间甘苦,惟一不可丢失的,还是这一对铮铮硬骨。其四,她的皮肤,“脸皮干皱/是一块风风雨雨搓不烂的布”。那光洁如玉的皮肤也已失去了润滑的光泽,变得“干皱”。诗人用“一块风风雨雨搓不烂的布”来比喻,十分独到。风风雨雨的剥蚀,尽管剥去了青春的枝叶,但枝干依然在风雨中飘摇。这里,用一个很有动感的“搓”字,把洋洋洒洒千言万语也写不完的艰辛生活一字概括,给人以真切的感受,并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其五,她的双手,“手上筋鼓鼓”,这双手操劳了多少含辛茹苦的日子,又抚平了多少坎坎坷坷,到底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努力啊, 以至于“筋鼓鼓”地爆着?其六,她的双脚,“小小两只脚/一步一摇一摇一步/鸭子走路/本身的负荷竟有点支不住”,你可知道这么蹒跚的步履踏过了多少崎岖,又有谁能够丈量出奶奶深深浅浅曲曲弯弯的足迹。“一步一摇一摇一步/鸭子走路”,用看似平淡的语言牵引住我们游离的目光,似乎,奶奶正这样在我们面前走。其七,她的着装,“整天一身黑衣服/层层叠叠叠叠层层/仿佛一部保存在祠堂里的家谱”,这么平平凡凡简简单单的衣着,如同历尽沧桑的岁月老人,在娓娓陈述着曾经的脚步。其八,她的头发,“散开头发洗——雪的瀑布/三尺弟弟曰:‘白面——煮!’”,一挂“瀑布”,流走悠悠岁月,一把“白面”, 煮尽人生甘苦。其九,她的声音,“收录机放出她沙哑的山歌/苍凉/古朴”,一曲“沙哑的山歌”,用“苍凉”的音色回味着“古朴”的岁月。其十,她的神态,“‘哟,那是我的、那是我的!’/八十多岁的老婆婆手也舞,脚也舞/两根骨头在抖”,活脱脱一个天真烂漫、活蹦乱跳的小女童,此情此景,诚如诗人所记述的,“奶奶张开一嘴暴牙,笑得前俯后仰,浑身发抖,颈筋一根根蚯蚓般地爆着,就连眼珠子也象要笑砸出来似地”, “奶奶好丑”!整首诗从奶奶的身材、眼睛、牙齿、皮肤、双手、双脚、着装、头发、声音、神态等等视角,一刀刀一道道精致的雕刻,把奶奶的形象刻画的惟妙惟肖,生动细腻,一个可亲、可敬的老奶奶矗立眼前,读来全然不见奶奶之丑。所以,作者“为奶奶雕像”是成功的。
    总有一种情感,愤怒或者痴爱,欢乐或者痛苦,兴奋或者郁闷等等,可能会积淀在我们心头,使我们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诗正是情感喷涌的一条渠道,是激情释放的一种方式。惟有真情才能催生激情。《奶奶好丑》是诗人长期积淀,奔涌而出的浓浓真情。诗人说:“我妈1957年生哥,1958年生姐,1959年生我,当时要过苦日子,怕负担不起,就打胎,结果没打下,生下来,满脑壳尽是坨坨,流黄水,象只小猫,奶奶可怜,一把裹着抱回家,煮艾叶水洗,一日三次,从未间断,三四个月,始见头发……直至我下放,直至考上大学,没一丝回报就离我走了,连日唠叨连夜唠叨的孙媳妇也没见着一个就永远地走了。从此,奶奶就成了我的一块心病,直至《奶奶好丑》经久久孕育、瓜熟蒂落般地呱呱坠地,我才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也正因为浸透了生活的艰辛,倾注了诗人的亲情,“久久孕育、瓜熟蒂落”,所以这首诗读来首尾贯通,一气呵成,激情洋溢,酣畅淋漓,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更没有夹杂一丝一毫的虚情。这也再一次告诉我们,诗是生活的歌者,是感情的喷薄!惟有扎根生活,倾注真情,才可能写出如此感人的诗作,雕刻出如此生动的形象。。
   总得来说,这首诗有着十分鲜明的艺术特色,一是情感真挚,感人肺腑;二是雕刻细微,活灵活现;三是清新明快,富有情趣;四是节奏明快,旋律优美;五是语言朴实,内涵丰富,的确是一首难得的佳作。从茫茫诗海中挑选这首诗编选入语文教材,也足见编者的慧眼识珠。
                                           2005.09.19
附:
奶 奶 好 丑
——为奶奶雕像
文/郭密林
奶奶好丑
浑身刮瘦
黄黄一双眼
如腌了两坛子酸菜
酸甜苦辣——满肚
两颗门牙硬硬
脸皮干皱
是一块风风雨雨搓不烂的布
手上筋鼓鼓
小小两只脚
一步一摇一摇一步
鸭子走路
本身的负荷竟有点支不住
整天一身黑衣服
层层叠叠叠叠层层
仿佛一部保存在祠堂里的家谱
散开头发洗——雪的瀑布
三尺弟弟曰:“白面——煮!”
收录机放出她沙哑的山歌
苍凉
古朴
“哟,那是我的、那是我的!”
八十多岁的老婆婆
手也舞,脚也舞
两根骨头在抖
奶奶好丑!
(原载北京《当代诗人》1991年10月创刊号)
郭密林(1959——) 男,湖南韶山人,当代诗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诗集《命运鸟》由中国广播出版社出版。著有《密林诗品》为当代第一本诗人自评著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2 11: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