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638|回复: 4

[原创]诗 酒 风 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2 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   酒   风   流
                  ——兼论李白的诗及其他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十之八九都与酒这一神奇的饮料结下不解之缘。与饮酒的普遍习尚相一致的是,古代诗词中有关酒的作品层见迭出,美不胜收。所以人们只要提及文士生活方式,无不一言以蔽之曰:“诗酒风流!”于是可见,要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作家作品与社会生活和风俗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某些规律,“酒”实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题目,惜乎长期以来,文学史家对于这个题目未曾给予应有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李白创作的诗与饮酒的关系作一浅析,让人们借此窥见源远流长的中国酒文化对于古代作家精神世界的影响。
一、饮酒让文人形神相亲
    在我国古代,文人们早就通过饮酒追求一种形神相亲,物我两冥的精神“胜境”。《世说新语·任诞篇》载:“王佛大(忱)叹言: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再相亲”。又载王卫军(萃)云:“酒正自引人著胜地。”何谓“形神相亲”的“胜地”呢?这里再看《庄子·达生》中的一段名言:“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胸中,是物愕而不慴,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照庄子的这一说法,形神相亲则神全,因而可求得一种物我两冥的自然境界,而饮酒正是追求这种境界的重要手段。李白由于仕途的坎坷不得志,加之自幼喜入名山游,学道炼丹,以求精神的超越,虽未羽化成仙,但十分懂得追求庄子所说的“神全”之胜地,而他又长期嗜酒,饮者达到这种境界之后,便会有一种尘世的超越感,一种复归自然,与世界本体融合的愉悦感,而这种酒后形成的“形神相亲”,浑然忘我的超越世外的心理情感世界,正是酒精刺激人大脑后产生的作用。
    晋人王蕴之言曰:“酒正使人人自远”。(《世说新语·任诞》)。酒后主观心灵离现实世界似乎“远”了,但离艺术思维的佳境却近了。古人早就在实践中认识了这个重要的心理现象。
    在我国古典诗歌史上,虽然早在《诗经》、《楚辞》中就不时写到和提出了酒,但在先秦到魏晋的漫长历史中,酒在诗中一般只是作为诗人笔下的诸多客观事物之一而出现的,还没有大量地,反复地和经常地在同一诗人的集子中被当作生活中的大量素材来描写,即使是魏晋之际,以狂饮著名的文人集团“竹林七贤”,他们当中的代表人物如稽康、阮藉等,也大都酒是酒,诗是诗,诗中没有关于饮酒心态和意境的描写。在他们那里,酒基本上只和他们的生活发生关系,尚未大量涌入诗中。
    到了晋代,陶渊明则是历史上第一个把酒大量写入诗中,并写出饮者的心境与乐趣,将酒与文学打成一片的文人。前人称陶诗“篇篇有酒”,虽略有夸大,但大体属实。到了诗歌创作极其辉煌的唐代,一些声名显赫的大作家,都是既嗜酒又大量写酒的豪士,但典型的只有诗仙醉仙李白。王安石认为:“(李)白诗词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惠洪《冷斋夜话》引王安石语)。陆游纠正道:“(李)白诗乐府外,及妇人者实少,言酒固多,比之陶渊明辈,亦未为过(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二者虽褒贬不同,而其为肯定李白诗“言酒多”则一。酒,曾经数十年如一日的熏染甚至浸泡着李谪仙,改变着他的生活,影响着他的身心,支配着他的诗笔,参与决定着李白诗的内容与风格。在他之前,文学家中饮酒者甚多,但较少有人象他这样完整地、典型地和长时间地在作品中展现出酒文化与传统诗歌的血肉般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不言酒就不足以知李白和李白诗。
二、身世和酒文化对李白诗风的影响
    史载李白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好剑术”,“十五游神仙”,“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在少年时代接受的教育是多方面的,既有传统的儒家理想,想要“济苍生,安社稷”,又有浓厚的道家思想,浮云富贵,粪土诸候,隐逸求仙。正如李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所说:“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崇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候,浮五湖,戏沧州,不是为难矣。
    李白二十五岁,为了实现他的抱负,开始漫游天下,十几年时间里,他几乎漫游了半个中国,写了许多优秀的诗篇,显示了高度的才华。四十二岁因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入京,供职翰林,受到礼遇,但他是以文学词章见重,并未有政治实权,他那“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得不到施展的机会,加之他又不愿投靠权贵,政治上自然没有出路。他“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纵酒狂歌,舛傲不驯,于是诽谤和冷遇接踵而来。“谗惑英主心,思疏侫臣计,傍徨庭阙下,叹息光阴逝。”(《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候》)。他感到自己留在长安是多余的,便恳求还乡,于天宝三载沉痛地离开了长安。在山东兖州(曲阜)一带漫游。值得提出的是,齐鲁一带自古以好饮酒著名。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就有“醉遗其冠”的韵事。齐威王时,齐国宫廷以“长夜之饮”闻名于诸候,而参与其饮的滑稽之雄谆于髡,更是一个“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的酒豪。汉武帝时著名的饮者东方旭是齐人。东汉未年,“建安七子”中以“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的豪迈气派显示士林的孔融,长期在齐境任北海相,而常常与曹操父子共饮酒的刘桢、徐干,本来就是齐国人,三国魏初最著名的两个酒豪,“剧饮至石余不散”号称“华独坐”的华歆和饮酒“终日不醉”的邴原,也都是齐国人。由于饮酒取乐之需,南北朝时,济南城的大明湖畔还“北引水为疏杯池,州僚,宾燕,公私多萃县上”,降及唐后,齐饮酒之习未偿稍减,那位在新丰酒店一次“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的贞观名臣马周,就是济南人,而一直被文学史传为佳话的唐玄宗天宝三年有“英风豪气”之誉的北海大守李邕就是在大明湖历下亭等地先后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高适等聚饮。我以上所作描述,并不证明饮酒是齐人独有的嗜好。实际上在偌大的中国,好饮之风几乎各地都有,但上述至少表明,齐人饮酒的历史极为悠久,齐境兖州作为李谪仙的第二个故乡,他在这块有悠久酒文化历史的土地上,自然仰先贤之遗范、受风俗之熏染,他之成为酒仙当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李白经过三年的政治生活,对现实的认识比较清醒了。此后,他便更热衷于求仙访道,企图以宗教麻醉自己,以解脱胸中的悲愤与苦闷,李白是入世的,他怀抱理想四处奔走,遇到的是嘲笑和冷漠,感到的是压抑和幻灭。他所憎恶,蔑视的,恰恰是他必须依靠的,不能与之一刀两断的东西,李白既要入世,就不可避免地要陷入这一矛盾之中,他在这矛盾中挣扎着,始终没有摆脱出来,他时而高歌自己的理想,“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赠张相稿》其二)“天生我才必有用”(《将进酒》),“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南陵别儿童入京》)……时而悲叹个人的不幸,“谁贵经纶才”(《赠卫尉张卿》)“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赠《蔡山人》)一种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情绪不断地从他的诗里流露出来。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李白的饮酒史和他的这辈子的坎坷遭遇与上述情绪变化惊人地相似,换句话说,读他在一定时期咏酒的诗篇和诗句,即可准确地测知他此一时期的现实处境和内心活动。他初到长安时作的《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即表现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万丈豪情,而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中则又表现了他生不逢时,自己雄才大略难以实现的出世归隐之意。李白这位孤傲的知识分子,被迫退出朝野,浪迹于山林之间,所以常以“野人”、“布衣”自居。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且乐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
    从这些融合着酒气傲骨的作品里的愤怒、悲哀,失望以至几乎绝望的情绪中,如《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等,往往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悲观厌世,逃避现实的思想。由于投闲置散,饮酒就上升为百无聊赖的日子中顶重要,甚至最主要的内容了。用酒打发时光,借酒消愁解闷。既然时时处处有酒在,你叫他这位寂寞的英雄人物不写酒写什么呢?他的政治牢骚、他的爱国热情、他的愤世之情,就这样靠酒后作诗而渲泄出来了。李白说:“每思欲遐登蓬菜,极目四海,手弄白日,顶摩青穹,挥斥幽愤,不可得也。”(《暮春江夏送张祖监丞之东都序》)正是古来英雄皆寂寞的心情的表露。
三、李白饮酒与诗创作的转化
    李白的饮酒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口腹之欲,也远远不止是一种消闲解闷的手段,而早就升华成为文学创造。一切文学艺术,从本质看,当然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我国古代作家那里,酒经常给了艺术境界的酝酿,刺激了作家的创作冲动,帮助了文艺作品的产生,酒曾经起到过某种沟通、催化和转化的作用,这些作用,在李白的诗中我们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一提起酒对人的作用,人们常常不假思索地就先想起曹孟德的千古名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古来千千万万诗人,都竞相把酒作为解忧取乐的万应灵药,但人们又差不多都知道,酒的消愁的化学作用是非常短暂和有限的。醉了总是会醒的,一旦酒精被吸收,挥发了,它所带给人们的那种兴奋、愉悦和暂忘尘世纷忧的快感就会迅速地消失,正如酒仙李白自己所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由此看来,相对于以酒消忧这个目的而言,诗人饮酒实在是一个悲剧,但我们却不能将自古诗人多饮酒这一有趣的文化现象一笔抹杀,因为,饮酒能使诗人的灵魂进入一种平日难以企求得到的既激动亢奋又具有悠然致远的精神状态,而这种具有形而上深度的精神状态,恰恰是文艺创作所赖以产生的心理条件。关于这种体验,诗坛普遍共识,并非笔者偏执已见。
李白在黑暗的现实中找不到出路,森严的封建社会和庸俗的社会关系又使他感到窒息,他于是采取一种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急切地追求着自由和解脱,他高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他认为人间是污浊的、黑暗的、不自由的,只有山林、仙境和醉乡中才能得到自由和解放。“少年早欲五湖去,见些弥将钟鼎疏。”(《答王十二》)这些诗都抒发了要求自由的热情。李白是入世的,在政治上惨遭失败后,便借着隐居山林、求仙学道、纵酒狂歌来排遣苦闷。“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江夏赠书韦南凌冰》),“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卧枕其股。”(《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何日石门路,重有金樽开?”(《鲁郡东石门送杜甫》),“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唯愿对酒当歌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哭直城善酿纪叟》)。“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春日醉起言志》)在李白众多的吟酒诗行中往往流露出这种人生若梦,及时行乐,悲观厌世,逃避现实的思想。但以我个人认为,李白所有的饮酒及有关吟酒诗中把饮酒与饮酒的心境、情态,结合得最最巧妙的还应是《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的诗: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醉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人在渐入醉乡之中酒兴一发,把饮酒者的心情、神态,无不表现得淋漓尽致,读之不知是饮酒还是写诗,是写诗还是饮酒,随心所欲,恣情纵饮的神情通过酒这一意境转化为诗,真可谓神乎其神。
艺术心灵的诞生,往往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的所谓的“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与世务暂时的绝缘。艺术创造,需要距离化、间隔化的条件,而饮者所造成的超越境界,正是能够为诗人的作品的诞生,为万千意象与美感涌入作家心灵提供广阔的空间。当然,饮酒并不是转化诗境的唯一途径,否则,就无法解释有些诗人、作家不会喝酒,为什么能写出好作品了。但在李白作品中,大多数是诗酒不分家的,所以我们可以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说:“酒境能酿造出诗境”。正因为如此,李白才素有“酒仙”与“诗仙”之合称,李白正是以酒兴启动诗兴,将“醉”境升华为诗境的大家,李白是那个时代造就的天之骄子,他的理想、他的苦闷、他的行侠、他的忧伤、他的豪放,都具有时代特色。他在醉乡中遁世求欢,他形容自己的处境是“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那样消沉,颓唐地感到自己理想的难以实现的百年孤独,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那种“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的壮怀激烈相比,不正是说明英才用狂饮酒以求解脱也是十分可悲的吗?但不幸中之大幸的是:饮酒却使他引发了自身潜在的绝世语言,使他妙笔光辉,留下了光芒万丈的优秀诗篇。哺育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和作家,使其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刘全白《偶记》)。真所谓:古来英雄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诗酒风流,也当推李白为第一人了。

参考书目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庄子》. 中华书局.1982.
惠洪.《冷斋夜话》
陆游.《老学庵笔记》
刘全白.《偶记》
《全唐诗》.湖北人民出版社.
〔宋〕敏求编. 曾巩编次《李太白文集》
(清)王琦《李太白全集辑注》
安旗 .《李白传》. 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欧阳修等撰.《新唐书·文艺列传·李白传》中华书局. 1975.
发表于 2005-11-23 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诗 酒 风 流

这样的研究很有意义。谢谢!问好!~~~~~~
发表于 2005-11-23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诗 酒 风 流

正是我要找的!!!
谢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4 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诗 酒 风 流

谢谢楼上的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9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诗 酒 风 流

下面引用由大风2005/11/22 08:50pm 发表的内容:
这样的研究很有意义。谢谢!问好!~~~~~~
大风兄,谢谢阅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26 23: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