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02|回复: 0

[原创]他终于出手(完整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17 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经立在 2006/02/20 07:56pm 第 5 次编辑]

       他终于出手
    九月,他最初接触诗歌,开始作诗,就怀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他渴望写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但这对一个初学者来说是不可能的,在那个时期,他不断地写诗,诗是写出来了,但缺乏感觉,他认为那是“庸俗的叠加”。对此他心怀厌恶和不满,时刻等待脱离那种状态。
    这样的状态没有把他困住多久,很快他就摆脱出来,他出手的诗歌不断地让人感到惊讶。直到现在成为一位真正的,名符其实的青年诗人,而且他无愧于这个称号。
    他的作品让你感叹,为什么在短短的两年时间,简直是发生发脱胎换骨的变化?他现在的作品所达到的程度,别人要用五至六年的时间,或者更长一些,而他却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就达到了。他的作品就他这个年龄而言,已经超出的他的年龄的成熟程度。
     其实九月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他独特的艺术感受力,这是我接触他第一首诗《物理老师》时发现的。
中学的物理老师姓鲁
不戴眼镜 不算很酷
老师爱笑
脸上的纹路不属于他的年纪
老师喜欢穿西服 一年四季
一件西服
上课了 老师习惯性提问 而学生
恨不得把头藏进裤裆
老师课讲的好
人人都这样说 他知道
学生经常在课堂上故意和他较劲
可他的表情
只在下课铃响时
僵硬
    这首诗有一点抓到了关键,物理老师在下课铃响时,表情僵硬。这里很值得咀嚼。为什么物理老师在下课时脸上表情僵硬呢,因为他的课讲的好,课堂上学生喜欢与他较劲。他对此必然是兴至勃勃。不然他不会觉得到下课铃响时,感到一节课太短(他脸上僵硬的表情足以证明这一点)。
    从这首诗我看到了九月的艺术灵锐,或者说艺术感受力。对一个艺术家或诗人来说,最可贵的就是他的艺术感受力,没有艺术感受力,就没有艺术作品产生。对一个艺术探索者来说,有的需要相当的磨砺时间,才能具备这一点。而九月一开始就具备了这种品质,那就注定他成熟的时间比别人来得快。
    我们来逐一看看他从习诗,各个阶段不断变化,逐渐走向成熟的作品。
    先看《日子》
天空展现的内容
和花儿一起冬眠
鸟雀如初 安详
南方嬉戏的孩子
拉弯了弹弓
日子在风的呢咛里冷静
      一眼就可看出,这是一首刚刚起步的诗歌,初学者的痕迹很明显地流露出来。这首诗很纯粹。语言也很诗歌,很地道。
      但是他不满足这样的作品。他渴望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他开始探索。不断地在网上张贴自己的诗歌,与别人交流,发表自己的诗观。很快他写出了一首与前面的截然不同,那就是他的《石头》。
初春
阳光总令人喜欢
它斜着进来的时候
我睡意正浓
懒得 呼吸
最终
我睡成一块反光的石头
一些光投射向你
   这首诗,让人感觉他的诗歌迈向了一个新台阶。也是他的诗歌创作迈向成熟的第一个标记。
   这首诗语言的表达,情绪的流露,自然,真切,而且开始显示出诗的个性。初春的阳光令人喜欢,阳光斜着进来的时候,“我睡意正浓/懒得  呼吸”这两句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为呼吸都不愿用力了,于是就睡成了一块反光的石头,让光投向你。这实质上是诗人把自己一个特定情景下一个特定的静止的或浓缩的表情展现出来,让看见的人去想。
   厚度就在这里。
    《世界》则使他向成熟更向前一步。
     远处的世界时大时小,时小时大,远处的世界是些什么呢?
     色情 侵略 贫穷 黑洞/或者其他
     最后提升:有时一个世界/对应的/只是一个陷井
     迈向成熟,刘斌的诗开始变得简洁,丰厚,有力。看《从无到有》——
    从湖北到江南
    从湖北到西安
    一步步
    逼近爱情
    湖北是他的故乡,西安是他上过大学的地方。这是他成长的过程,时间在变化,空间也在发生变化,同时年龄也在增长,青春期正逐渐来临。这不正是一步步走向爱情吗?
   这样的诗读来让人爽心。
   接下来他的诗歌尽情展现他的诗才,显得更灵活。有《听歌》为证——
好听的歌
很容易
令我发抖
抖一抖腿
抖一抖脖子
抖到我相信
唱歌的
不是别人
   这其实是一首真挚动人的歌,来于生活深处,将人打动,诗人不由自主地受到歌声的情绪感染,自己也不由自主地哼唱起来,到最后发现哼歌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这是为艺术所感动的一个鲜明例证。
   在成熟的创作中,他的诗变得冷静,机智。
   这里有冷静的一首。
乌鸦
我有幸
见过几只
如你想象
长嘴 会叫
的的确确
都是黑的
   这是感情冷静的极致而产生的作品。人人都知道乌鸦是黑色的,到这首诗里他却要说“的的确确/都是黑的”,这样的白话中蕴含着巨大的潜台词。让人去想,去品味。
   机智,隽永的一首《这棵树》,短小精悍。一点也不让人感到重复,噜嗦,累赘。
一棵歪脖子树
一棵少部分树皮向外绽开的树
一棵不细长不粗壮不够吸引路人的树
一棵高过我头顶不会介意我匆匆一瞥的树
一棵历史模糊错过了拔苗助长的树
一棵我刚刚经过假想为未来的参天大树
  
  作品表达了一种生活观念,表达了一种对社会,对生活的看法,更进一步说是折射诗人内心的一种无奈,抑或孤独。
   你看他天天看到那棵树,那是一棵怎样的树呢?
歪脖子树
树皮已向外绽开
不高也不粗状
只高过“我”的头顶
以上是铺张,接下来开始机智,这棵树不会介意我的一瞥,然后是一棵历史模糊错过了拔苗助长的树,我梦想成为未来的参天大树。
   诗人从看到这棵树,快接近这棵树,涌起了那么多的感觉,然后是峰回路转。
   到了这棵树,家就不远了。让诗人的感觉回到大地。
   《这棵树》是一道美味佳肴。经得起反复咀嚼,品味,让人展玩不已。
   这是九月迈向成熟最成功,最成熟,最有标志性的作品。这首诗无论表现手法,诗歌语言,生活视野,思想内涵,情绪的流动,都已达到上乘,达到了它应有的高度。
   不仅如此,还有更生动,更有生气的诗歌在他的笔端流泄而出,最突出的要数《狗的早晨》。
目睹一条狗
嗷嗷 嗷嗷地叫
它的眼神 藏几分凶光
它向东叫一下向西叫一下
它把头朝上 它又把
头朝下
你看它摇摆头的姿势
多象在一堆堆的 吃屎
整个院内 我四处张望
一条不知疲倦的狗
汪汪的叫声
仿佛在说
刚刚有人来过
   诗人早晨看到一条狗,它的眼中发出凶光,你看这条狗这个早晨是怎么叫的:
它向东叫一下向西叫一下
它把头朝上 它又把
头朝下
    这是两个特写镜头。象电视画面一样推到我们眼前,狗的这种叫声很响亮,很执著。
接下来,“你看摇摆头的姿势/多象在一堆堆的吃屎”。狗在叫,头朝上,又朝下,这是一个吃东西的样子,也象是在啃骨头。
  这个早晨,是狗的早晨,狗的叫声显示一种生命的存在,狗的叫声,仿佛刚刚有人来过。
  这是一种对另外生命存在的反衬。
  其实这首诗通过狗的叫声,表达出诗人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狗是人养的,有狗就有人,狗是附属的,真正的主人公没有出现,是通过狗的叫声烘托出来的。
  这是这首诗的高明之处,也是诗人的高明。
  从平常生活场景入手,从细微处着手,表达诗人对生命的感悟,这是九月诗歌创作成熟的一个显著标志。
   诗歌属于青年,诗歌属于年轻。
   这方面,九月在他这个年龄段也有所表现。
   我以为,他在《冲动》中把爱情的那种甜蜜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一阵脚步声
是一个脚步
再一个脚步
越来越多的脚步
串起来的
它是一个脚步时
我没有听见
它从楼梯
第一个台阶
往上
传来的声音
越来越响
当它成为一串时
我已打开门
作好
迎接你的准备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清新,年轻,青春气息浓郁,让人仿佛看到主人公在楼上听到心爱的人的脚步声后引起的激动不安的心情,很容易引起共鸣。诗人充分地调动起读者的情感,你看,当楼下传来脚步声,起初是一个,然后随着她不断上楼梯台阶,发出一连串的脚步声,你感觉到也发现,心爱的人来了,马上就可以见到她了,与她说话……这时你觉得自己立刻就要接近幸福,怎不怀着激动不安心情作好开门迎接她的准备!
  从此以后,从九月的诗中可以看出,无论他表达什么,都显得得心应手,他的诗也更显得棱角分明。
  还有更成熟的,《武昌鱼》是诗人人生智慧的显现,这时他已从校园踏入社会,开始领略到人情世态,风俗人情。看吧——
其实是抵达两地不可或缺的中转站
从故乡北上 返程中途
省会武汉 只能是来去匆匆稍作停留
新年伊始 我用一幅愁容面对你
全然不去计较你的英姿勃发
或是老朽昏黄
武昌鱼我是吃不到了
只能神游黄鹤楼 望望长江水
蛇山 龟山 还有你曾经辉煌灿烂的历史
和通衢九省的美誉
我悄声与你们作别
火车即将启程 此城的个别吟咏诗人
我也在心底为你们空出一席之地
请珍惜白米饭 情欲 以及 眼前的茫茫雪景  
此时无论你们正 推杯把盏 朗朗抒情
或是打盹于诗歌的炉火旁

  是的,“请珍惜米饭  情欲 以及 眼前的茫茫雪景”,读到这里,很容易让人想起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关心粮食和蔬菜/劈柴,喂马,周游世界”。
   诗是语言的艺术,自然我们得谈谈九月的诗歌语言,他的语言到这里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个性,他的语言是他自己的,他开劈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他走的是他自己的路子,没有摹仿,也没有留下别人的痕迹。他的语言既非纯口语,也非纯粹的诗歌语言,他把二者有机的揉合在一起。一个诗人如果偏重于口语,则使他的作品失之浅显,而如果偏重于纯粹诗歌语言,则容易给人造成距离。九月早期的《日子》语言特纯粹,而《听歌》显得口语严重,但是在写到《武昌行》,《诗人肖像》等作品时,这些语言单方面的问题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有别于其他诗人的语言。在这两首诗中,诗人充分利用口语,固定语,俗语,熟语,经典语言,有机地粘合在一起,让人感觉亲切,自然,朗朗上口。
   试看看《诗人肖像》,领略一下他的语言。
瘦削如猴 身轻若燕
头发稠密 着奇异服饰
高翘的鼻梁
背离了中国特色
玩世不恭而心怀大志
喜自嘲略自恋
热爱歌唱忠于山水
一直想乘风破浪无绝期
一心盼腾云驾雾八千里
站在桥头或走在大街上
匆匆岁月催促我老啊
而我仍然有翩翩少年的内心
我象极了江郎才尽的文人
安于现状 而脸色红润
   这首诗中使用的成语高于任何一个诗人,也没有哪一位诗人如此高频率地使用成语。但九月他用了,用得让人惊讶。
   成语有:玩世不恭,腾云驾雾,江郎才尽,安于现状;固定语有:心怀大志,乘风破浪,翩翩少年;熟语有:中国特色
   最好的是结尾“安于现状 面色红润”,读来饶有兴味。
   这些语言出现在诗中,一点也不让人感到生硬,生拉硬扯,相反,是那么贴切,恰到好处。
   我一直考虑在诗中避免使用成语,当我看到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感觉极少限度地使用成用,有美感作用,不会损害诗意。在我看了刘斌的这首《诗人肖像》,看到如此多的成语,我一点也不怀疑成语在诗中所起到的美感作用。
  无疑他这是一种创新,同时给同辈诗人以有益的启发。
   九月他所走的是一条探索创新的路。
   他创作所涉及的题材,领域在不断开拓,延伸,并辐射开来,这种辐射将越来越宽,越来越广。
   托尔斯泰在他的《艺术论》里说,一件艺术作品,如果给读者的感觉好像是他本人创造的,这样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作品。
   在《艺术与人类的发展》这本书中有这样的观点,一个艺术家毕生只有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我相信这们的论断。尽管一个艺术家一生创造了大量的作品,但真正能代表他的灵魂,他的激情,他的才气,绝对只有一件。所以普希金伟大不朽,我们只会想起他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丘特切夫,我们对他的《沉默》念念不忘,那是灵魂深处的东西,泰戈尔,我只欣赏他的《金色花》,拜伦应该是《她走在美的光影中》,雪莱的就是“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李白是诗仙,但诗仙也只让人记得他用笔轻巧随意的〈〈静夜思〉〉,杜甫的应该是〈〈兵车行〉〉了,苏轼的应该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今昔是何年”。徐志摩,当然是他的《再别康桥》,戴望舒,就是那雨巷中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再说近一些,北岛的就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顾城的就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舒婷的就是《致橡树》,于坚的是《0档案》,伊沙的《饿死诗人》,韩东的《你的手》……不一而足。
   目前九月所创造的诗歌作品中,已开始有类似的作品出现,能给人这样的感觉。《这棵树》,《狗的早晨》这两件作品读来让人感觉好像出自自己之手。
   但是九月他还会不会创造出比这感觉更强烈的作品呢?
   必定有,必然有,一定有。
   那样的作品一旦出现,那对一个诗人来说,就已足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5 12: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