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05|回复: 2

拒绝新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6-8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诗的断想

五四以降,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在文坛上,新诗也取代了旧诗。这对诗来说,到底是福是祸,其实到现在还很难说。
我读大学之时,颇有几位同窗酷爱写诗,写的当然都是新诗。受他们的影响,我也开始写新诗。但写了两三年,我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虽然大家常常交流诗作、常常互相鼓励或者说吹捧,但我没记住别人的一首诗哪怕是其中的一句,别人百分之百也不会记住我写过的一首诗或其中的一句。因为在一次三五人的高谈阔论中,我曾问他们:某某写过一首什么诗发校报上,发表后我们还讨论过,谁还记得具体内容是什么?大家茫然对视,竟一句也想不起来。
不用说我们自己写的新诗了,就是五四以来的大家们写的新诗,我们能全部背诵的也了了无几。我不禁想问:新诗,问题出在哪儿了?
何谓新诗?照我的理解,就是用大白话入诗。诗是一种语言凝炼、意境深远、琅琅上口、便于记忆的韵文,如果用大白话来写诗,这与分行的散文还有什么不同?诗还能叫诗吗?我对此大惑不解。
后来听到不写诗的同学讽刺说,如今写诗的比读诗的还多!还有个笑话说:某地倒了一面墙,砸死了七个人,有六个是诗人,其中有五个是“桂冠诗人”。剩下的那个,还是个写散文诗的。
又听说,国内一流的诗歌杂志,订户少得可怜。我不禁有了疑问,用林彪的句式说,就是:新诗到底还能写多久?
毕业后,在报社编过两年的文学副刊,收到了不计其数的文学青年的诗作,也编发过不下百首新诗。但是,我没记住一首哪怕是一句。
为什么唐诗宋词的名篇流传千余年而不衰?为什么毛泽东、鲁迅等人的诗作都是以旧体诗闻名于世?为什么郭沫若等新诗的始作俑者到了后来反而专写旧体诗?为什么人们写文章都乐于引用古诗而不是新诗?
问题出在哪儿呢?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这是匈牙利诗人斐多菲的诗作,经柔石翻译成以上五言诗的形式后,竟致家喻户晓。试问,外国诗人的哪首诗最为中国人所熟悉?答案可能就是这一首。外国名诗多得很,恐怕能让多数人背下来的,除了雪莱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之类断句之外,也许只有这一首了。
如果用白话文翻译,将是什么效果呢?
“生命是很宝贵的,
爱情的价值更高。
如果是为了自由的缘故,
这两个都可以不要。”
一变成白话文,便诗味全无了。如果当初柔石是用白话文翻译的,我想,这首名诗在中国的命运就很难说了。
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作为诗,如果失去了文采,是很难得以流传的。
而白话诗,恰恰冲淡了诗的文采。可以说,白话诗之取代旧诗,诗所讲究的音韵之美,变得可有可无了;诗所讲究的语言之美,变得味同嚼蜡了,诗所讲究的形式之美,变得杂乱无章了……总之,诗,这一高雅的艺术形式,经过新诗的“创造”,成了几句大白话。如此之诗,既使有丰富的内涵和优美的意境,但失去了语言和形式的双翼,能够广为流传吗?

在文学艺术形式中,诗,应该是最严谨、最高雅、最简炼、最优美、最有难度的一种艺术形式。如果想随心所欲地写,那最好采用别的文体,别糟踏了诗!
有人说,古人可以写古诗,今天我们都说大白话了,为什么要复古呢?
古人说的是什么话,或者说古人的口语都说了些什么,其实是不难弄清的问题。我们读古文,总是误以为古人说话也这样文诌诌的,其实不然。从古代的通俗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说话,与我们今天的口语,并无大的不同。说话是说话,写诗是写诗,二者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不能随口说出两句大白话,就说这是一首诗。
也就是说,诗,从形式到内容是有很多讲究的。写出的东西什么也不讲究,那不是诗;即使你将这种东西叫作“诗”,它也成不了诗。

可笑的是,有一段时间,国内的诗人们纷纷写“十四行诗”等国外的格律诗。
“十四行诗”是什么?十四行诗是起源于文艺复兴初期的意大利,是一种格律比较严谨的诗体,十六世纪传入英国,盛极一时。英国十四行诗有多种变体。莎士比亚体为五音步抑扬格,十四行诗共分三段,按a-b-a-b-c-d-c-d-e-f-e-f-g-g 押韵。最后两行往往带有警句性质,总结全诗。
中国人学写外国的格律诗,同英国人用英语写中国的七律一样令人莫名其妙。好在绝大多数中国的“十四行”诗人不懂人家的诗也是讲格律的,就如同有人只知道“七律”就是八行七字句一样,他们写“十四行”诗,只是知道这种诗体只能写十四行。无知者无畏,于是竟也有冯至等人大出了一阵风头。
这样的东西,能成为精品吗?经过读者和时间的检验已经给出了答案。

纵观中国文学史,许多文体历来都有传承关系。如宋词脱胎于唐诗、元曲脱胎于宋词、明清小说脱胎于唐宋传奇……
而到了新诗这里,情况就不同了。新诗并没有脱胎于旧诗,旧诗与新诗没有任何传承关系。
新诗脱胎于什么?脱胎于大白话。中国最早出版的白话诗集,当推胡适的《尝试集》。试看其诗:
“这株大树很可恶,
 他碍着我的路!
 来!
 快把他砍倒了,
 把树根也掘去,
 哈哈!好了!”
这还有韵脚呢!后来者写的那些无韵新诗,那才真是脱胎于大白话、复归于大白话呢!
常有新诗作者叫嚷写诗难、发表难、出集子难。其实这些都不难,难的是有读者。
诗人们啊,你们将“诗”这个中华文明的瑰宝糟贱得无人问津了,还好意思再写下去?

有意思的是,鲁迅和毛泽东都不主张年轻人写格律诗,但他们却大写格律诗,不写新诗。
陈毅爱写诗,早年新过新诗,后来改弦易辙,学写旧体诗。他写过的新诗,人们一句也没记住,他写的旧体诗,倒是让人们背过了几首,如《咏青松》、《梅岭三章》等。
毛泽东给陈毅写信论诗,说“新诗数十年来迄无成功”,为什么新诗创作没能成功呢,他没分析原因。看来这个问题值得文学研究者、诗歌爱好者们好好研究。
发表于 2003-6-9 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拒绝新诗!!!!!!!!!

喂猪的人都提倡喂狗的喂猪,喂狗的人也提倡喂猪的喂狗。争到死吧。
发表于 2003-6-9 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拒绝新诗!!!!!!!!!

诗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诗,管他什么体裁呢!老兄多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24 20: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