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779|回复: 3

关于诗的语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8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诗的语感
   
       对于“语感”这个词语,应该说大家并不陌生。古诗讲究行文随气之所之,诗评家洪迪把语感看成是“诗的语言魂魄”,语感写作被诗评家陈仲义归纳为大陆先锋诗歌(1976——2001)的四种主要写作向度(象喻写作、语感写作、综合写作、肉身化写作)之一,曾极力倡导语感写作的诗人杨黎虽然现在极力反对语感,但其后期的作品个人觉得仍然存在“语感”的影子。诗,也许难以摆脱“语感”。
       语感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语感?“在诗的词与词、句与句、行与行、节与节之间,有一种内在的最佳联系,能够互相发生、促进、映衬与制约,有一种生动的气韵自然流贯其间。显现这种气韵的中心流线,便是诗的语感。诗的语感并不等于意象加韵律,也不等于词句及其总和,而是由它们的组合而产生的一种‘格式塔质’,一种可感受又不能泥实的诗语言的深层特质。在诗中,语感应当与生命的流动有一种大体平行的相对应的投影关系。”这是洪迪关于语感的描述。诗评家陈仲义则这样描述:“语感首先是基于诗人内在生命冲动,充溢生命力的蓬勃灌注,是发自生命深处的‘旋律’而非文化惰性。这样在貌似平淡的表面下,语感就可能携带超语义的深刻。作为质朴无华的生命呼吸,充满音响音质的‘天籁’,是直觉心理状态下,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自然外化,情绪自由流动的有声或无声的节奏。”从上面对语感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者都强调语感出自生命,让生命从灵魂深处发出“声音”。我把它理解为一种“内在的生命呼吸”,一种“生命呼吸的声音”。 “上和下在白胶里翻动/天鹅和花瓣,药粉和绷带/谁和谁缠绕着。/漫天的大风雪啊/天堂放弃了全部财产”“我在眼睛的内部/仍旧看见了陡峭的白。/我知道没有人能走出它的容纳。/人们说雪降到大地上/我说,雪流进了最深处/心里闪动着酸牛奶的磷光。/在洁白的尽头/做一个低垂的牧羊人/我要放牧这漫天大雪”(王小妮《我看见大风雪》)。“生命与大雪浑然一体,素朴的言说,凭恃语感汩汩畅流,灵动地避开粗鄙,又准确传递口语的真髓,散发着洁净、透剔的诗意。”(陈仲义)。“我有过寂寞的乡村生活/它形成了我性格中温柔的部分/每当厌倦的情绪来临/就会有一阵风为我解脱/至少我不那么无知/我知道粮食的由来/你看我怎样把清贫的日子过到底/只是我再也不能收获什么/不能重复其中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这里永远怀有某种真实的悲哀/就象农民痛哭自己的庄稼”(韩东的《温柔的部分》),其语言质朴、平实、可感,阅读过程中能听到内在生命的自然涌动,仿佛有一条“暗流”被一种生存直觉体验瞬间照亮,这就是一种出自生命的语感。韩东的另一首名诗《你见过大海》也有一种流水声般的语感,其声响效果窃以为比《温柔的部分》还更好,它冷静,客观,不夸张,不修饰,是事物存在、内在生命的自然呈现。
       在《汉诗》论坛上,也读到过一些语感不错的诗,比如胡望江的《月夜芦花》:

九月的背后  流水
在自己的声音里
悄悄带走一些花朵
雁鸣沙渚  江风吹过  
我只能用一只耳朵
关心石头的沉默

这是一个微凉的夜晚
霜降在远方的路上
目所能及之物半醒半醉
保持无法揣测的深度
被流水漂洗  江月
不肯从身边走开
但总感觉有什么东西
迅速从身上流失……

涉江而来  风抚过芦苇  
它不会在任何一株上保持歇息
我看到一匹白马
淹没在芦花中
而芦花又淹没在月色里

这仅仅是一个幻觉
但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真实
体内流出的东西
和月色中的事物混为一体
闪闪烁烁  淌进远处的黑暗

此刻  我几乎站成一株芦苇
扬起又落下  念头
颇像飘入月色的芦花……

记得我读了胡望江发的四首诗后,是这样发表意见的:“这一组首先是一种内在的语感让我一口气读下去,然后是其优美的意境和内敛的语言让我佩服!”是的,这首诗让听到了一种内在的生命呼吸,听到了“体内流出的闪闪烁烁的音符”,感觉到了一种生气涌动的语感。同时,其语言富有质感,有虚有实,可摸可触,不浮泛,不空洞。此诗意境深远,内在张力强,诗想空间较大,隐含着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对生存境况的疑惑、对生命易逝的伤感、对美好事物的怀想,或许还传达出个体生命向自然世界的趋近,与自然世界的融合(当然作者想表达的不一定就是此意)……诗的语感是意蕴美、情感美、形象美与音乐美的融合,是诗美流动的语言表现。此诗在这几方面得到了较好体现,个人觉得这是一首比较成功的诗。
      “诗的语感是语质的流动。如果将语质比作物质,那么语感便是运动。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离。没有无语感的语质,也没有无语质的语感。”(洪迪)要使一首诗具有好的语感,窃以为,最主要的是要把握好两种直觉:一是生命和生存直觉。即要有对生命和生存的一种直觉体验,抓住生命的本真状态和在生存深处的真实感觉。二是语言直觉。即要有对诗的语言的敏感性。这里所说的这种敏感性,包括词的运用、意象的捕捉、节的设置、语法关系的确定、节奏的把握,还包括对诗的色彩及其硬度的选择等等。我想,当你进入这两种直觉状态的时候,就不是你在写诗,而是诗在写你。换句话说,是一种诗的直觉在握住你的手,使你不得不顺着一种语势下笔(这是我所想达到的一种境界,但望洋兴叹)。这就是一种诗的语感。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作》),“只在前人五言旧句之前加上两个叠字,便摇曳多姿,气象大不相同,意象更为开阔而鲜妍了,音韵也转为舒徐而流畅” (洪迪)。这或许就是一种诗的直觉吧。从中我们是否能得到一些启示呢?
       以上所谈说不上是“谈”,主要是做介绍,搀杂了些体会,“抛砖”出去,“引玉”回来!!!

[ 本帖最后由 古石 于 2007-10-26 12:55 编辑 ]
发表于 2006-3-19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诗的语感

通过对写诗的敏悟和切身体会,谈出了"语感"的独特见解,拜读了!
发表于 2006-4-2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诗的语感

不错!
发表于 2006-4-3 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诗的语感

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3 03: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