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020|回复: 8

[原创]中国新诗创作——困境中的思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2 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新诗创作——困境中的思索
                        
                     若冰/文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的诗歌发展可谓走入了低谷。有人写,无人看的现象日益突出。于是中国的诗人们开始忿然,继而疑惑,然后开始探索,开始挣扎,诗歌的写作,真正到了痛苦的境地。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这种反常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到底中国新诗怎么了?是人们遗弃了诗歌,还是诗歌遗弃了读者?这些问题,亟需明确。
      新诗的形式自由而且灵活,内容上或重于抒情,或重于明理,没有固定的框架模式,在创作上又提倡个性上的高度解放,从而更易于深入的揭示思想和挖掘灵魂,探索生命的价值所在。从这些特征来看,新诗应该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和认可才对,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原因到底出在哪儿呢?我看,大致是如下几个问题所导致的。
       第一,创作方向的迷惘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的发生,大都离不开起因,过程,和结果三个因素。而经过人们大脑思考所进行的某一桩事情,结果往往在一个完全可以预知的范围之内,那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目的。目的自始至终的贯穿于整个过程当中,从而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具体的环境,都在为最终的目的所努力,和最终的目的紧密相关。在有了目的前提下,也就有了方向。我们的写作,是为了什么目的呢?现在新诗所面临的正是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创作的漫无目的,是新诗走向闭塞的致命所在。
        诗歌,或者说一切文学作品,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人类构造一个美的世界,一个精神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体味精神的含义。作家的创造,不应该仅仅是个人情感和思想世界的展现,而是人类普遍的情感和思想的展现。这是因为,“人类之所以需要文学需要诗,是源于生命于生存的需要,本真的生命就是诗化的生命,是人类诗意的栖居” (引自傅道彬、于茀《文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正文第7页)。并且,“文学从来不是少数人掌握的一种技艺,而是人类的生存状态。” (引自傅道彬、于茀《文学是什么》)
       由此而知,我们经过思索与创作,作品拿出来,并非仅仅出自个人的消遣或发泄。一首作品应运而出,当他以文字的形式正式落纸的瞬间,他已经完成了作者和社会的一种交接,这一首作品是属于社会的,属于自然的,因而必将遵循自然界优胜劣汰的规律,真正的诗歌因此会久远的流传下去。
       漫无目的的写作,最终所导致的是文字和语言的紊乱,而这两个要素又正是作者和读者之间沟通的一个介质。关于语言我们会在后面的文字中详加讨论,在这里就不多说了。这样的写作自立笔之初就注定了是一种失败的写作,当我们把这样的作品拿到我们的读者面前时,读者又能从你所提供的作品中感悟到什么呢,你所提供的不过是一堆杂乱不堪的意象和一堆错乱无序的文字,读后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样的阅读本身就是受罪。我们且不说实在有意的欺骗和误导读者吧,但我们从一定程度上说又何尝不是在自欺欺人。
       第二,意象的纷乱无序
      说起意象,好像大家对这个词并不陌生,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恐怕有很多写诗的朋友对于这个概念也是紧紧囿于一知半解,让我们先从一段古文读起。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然后使玄解之宰,循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引自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从刘勰这段叙述中不难理解,意象,是包含了作家主体对世界的理解和领悟的,也就是基于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结合了想象、情感和理解等等心理要素所形成的象。所谓诗人,他同时面对的应该是两个世界,一个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一个是我们借以寄托的艺术世界。我们对于外在世界的反映,从生理学的角度上看,是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的。首先要经由感觉和知觉,耳所闻,目所见,在意识中得以体现出来,称为表象。所以,表象常常是对以往经验的回忆,初期的感知阶段比较,在表象中,主体因素已经增加了。而后随着想象和情感的逐步参与,进而发展为意象。
       由此可见,意象即主观上的“意”与客观上的“象”的紧密结合,是用来达意的。这种解释原则上来说是正确的。但在我们实际的创作中,许多朋友难免把这二者分离开来,认为写作就是把主观上的“意”用客观的“象”表达出来,这其实出自一种误解,即把意象单纯的理解为客观的象。这种误解,最终所导致的是写出来的诗歌作品主题分散,仅仅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失去了凝聚力,外在形式上难免会凌乱不堪。更有甚者,牵来扯去一大堆和主体无关的散乱的表述,更是从根本上削弱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意象不是写作的最终目的。一首真正的诗歌,所要阐释的,一切在意象之内,一切在意象之外。这样说好像有些玄之又玄了,其实不然。这句话本身是相对于读者和作者两个角度而言的。所谓一切在意象之内,是作者必须通过意象的建构来传达自己的情感经验。相对于读者,也只有借助于这些意象来捕捉诗人的情感经验,所以我们常常说阅读是写作的还原。读者和作者之间一旦达成这种沟通,这首诗歌所体现的就不仅是文字了。我们提倡用心灵去写作,首先的要求是让我们的心灵先经受住严格的审美标准的锤炼和认真务实的思考,否则,写出来的只是一团乱麻,无头无序。
       第三,创作心态的失调
       新诗提倡个性解放,但终究还是有些约束的。如同书法中的楷书与行草,国画中的工笔与写意。新诗的自由也是有一定的限制的,这种限制并非有人强加在上面,而是自然所形成的艺术标准和美学标准。诗歌是语言艺术的巅峰,并非一种无意识的写作。可悲的是,我们有相当的一部分诗歌作者已经把所谓的“个性解放”推向一个极端,把创作硬生生的塞入自我的封闭和庸俗之中。
       在一些诗歌论坛,针对一部分诗歌作品讨论和交流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作者对于读者的质疑和指摘不屑一顾。“每个人的诗观不同……”,“这是我个人的感受而已!”,“ 总得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吧!”,更有甚者,在读者百般挑剔的回评和质问下,洋洋然回复上一个自我陶醉状的帖子:“嗯,好诗,好诗!”陶然自醉,大有气不死人不罢休的气概——何其悲哀呀!难道读者会因此高看一眼你的诗歌吗?
       不可否认,有相当一部分诗歌作者有着强烈的自负心理和自恋情结,尽管对诗歌的理解近乎一种无知和浅薄,这种情结所导致的目空一切和狂妄自大,对于它自身的发展并没有益处。在文学这片领域中,有足够的天空让每一个追随者翱翔,前提是勤奋和谦恭。在这片天地中,应该说每一个评论者,但凡能针对我们的诗歌哪怕只提出一点点的建议和批评的人,都是出于善意的。因而每一个关注我们的人,我们都要去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建议,当然有些建议和评论难免有些偏颇,甚至于有些指摘近乎吹毛求疵,我们可以不采纳,但不能不思考。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所谓“个性化写作”或者“本我的写作”,都成为我们抵御一切批评的挡箭牌。诚然,诗歌并非仅仅局限于新诗,强调的都是一个我字,这个我是主观的我,是应该有一定的领悟的我,也是一个共性的我。倘若仅仅以作者本人为主导,而缺失了这一个我的共性,那么,还是终止这种无聊的自艾自怜式的写作吧。从小我到大我,过程虽然辛苦,这一步却终究要迈出去,迈出去,也就成为一道风景,而这风景,就立在艺术的花园之中。
    一首好的诗歌,是很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并且引发读者对生命的颖悟和思考,这就是“我”通过语言和文字介质在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传递和转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艺术感染力(或称之为艺术感召力)。试想一下,假如你的诗歌让读者读后茫然不知所措,就算你再慷慨激昂的宣扬“个性化”和“本我”,也是与事无补的——事实已经如此——这首诗歌成功的失败了。当然,不排斥失败于语言的因素。
       第四,重义轻文——诗歌语言的流失
       这个话题本该放在前面来讲,之所以放在后面,是源于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想起了一位诗友的几句话。这些话是在他看了笔者对于一部分诗歌所作的评论之后在聊天的时候说的,内容大致如下:“你们真能掰,诗歌就是诗歌,是没有固定形式的,哪儿来那么一些语言的问题”——话中充满讥屑之意,因而关于语言的讨论在我心中分量是极重的,所以放在后面,做一下细致的评述。
       在谈这个话题之前,先说一下国画和篆刻。中国画尤其是写意画的创作,其意蕴是藉以笔墨来表现的,这就要求绘画者首先掌握用笔和用墨的方法,这其中尤其是笔法,勾染皴擦,是要下一点苦功夫来练习的,而练习笔法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书法,所以说一个有成就的画家同时在书法上也有着很深的造诣,而一个优秀的书法家却未必画的一幅好画。篆刻则是刀与笔的结合,没有书法基础,连印稿都誊不出来,后面的更无从谈起了。所以在篆刻的学习上,力摒浮躁,潜心习篆,刻苦练刀,先求其工,方能进一步求其神韵。
       由上可知,每一种艺术都是有着自己的物质媒介的,离开了物质媒介,对于艺术的创造者来说呢,再绝妙的构想,也不过是空中楼阁,无米之炊,艺术对于物质媒介的依赖性不言自明。文学最根本的物质媒介就是语言,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艺术的存在,更谈不上进行文学创作了。我们有时候在写作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到力不从心,正是由于对语言的驾驭水平跟不上思路,达不到理想中的境界。
       语言本身是一种现象,而且是人类最为普遍的一种现象。文学使用语言进行创作,这就决定了文学的普及性。构成语言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语音,大家都知道,一定的语音都是和一定的意义相统一的,这种统一,促成了语言第二个要素的形成,即词汇。词汇仅仅是构成语言的材料,如同国画中使用的墨和颜料,系统的用这些材料来建构语言,那就离不开语法的保障。语法作为词汇的变化规则和遣词造句的规则,是构成语言的第三个要素。语言是人类借以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思想和文化的有机结合而成的一个整体,所以说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式。
       在诗歌中,由语言而形成的节奏感和韵律,从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所以说,音韵是诗歌最明显的语言形式。同样,语言的审美因素还进一步的体现在修辞中。修辞是充分运用语言技巧,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重要手段。文学的发展,离不开作家对语言的利用和深度开发,因此,学习语言,研究语言,锤炼语言,永远是我们的必修课。
       文学和语言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一方面,文学要必须以语言为物质载体,另一方面,文学又必须达到对语言的超越,进入自由的审美经验世界。这一论证在诗歌上尤为突出。就当前创作上整体的状况来看,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对语言的超越,然后才能进入更高的艺术境界。当然,我们并不排斥这样一种写作,即仅仅着意在语言的层面,充分利用语言本身所具备的美的因素,来创作一些辞藻华丽韵律优美的作品,如中国诗歌史上唐宋词的代表流派——花间派。而真正的伟大的诗人,所寻求的应该是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即把自觉的绝对艺术和语言媒介内在的特殊艺术完美的结合起来,这使语言以一种特定形式体现出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诗语言,在这一方面典型的代表诗人,在中国有杜甫,西方有莎士比亚。
       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思想,语言恰恰是思想的直接表现形式。正是由于语言的存在,才使得诗歌与思想紧密的结合起来。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伟大诗人,常常把深邃的思想蕴藉于自己的作品之中。这样的作品到任何时候都是不可磨灭并且光辉灿烂的,因为它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有了如上对语言的认识,再回头看一下我们所目睹的可谓泛滥的诗歌作品,能不汗颜吗?相当一部分的诗歌作者,毫不客气的说,他们的写作是在恣意的糟蹋语言,从而严重的破坏了诗歌的体式。
       正是由于上述客观原因的存在,诗歌为什么不被读者所接受,也就可以理解了。我们对于自己的写作也应该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那么,如何弥补我们创作中的不足呢?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正确的诗观。我们的写作绝不仅仅是自我意识上的消遣与休闲,因而要摆脱习惯上的无目的和随意性。同样要有足够的认识,激情虽然是写作的第一要素,但是狂热的想象和幻想并不是诗,文学艺术离不开情感,但情感本身并不是艺术。“诗不只是此在的一种附带的装饰,不只是一种短时的热情甚或一种激情和消遣。……诗乃是对存在和万物之本质的创建性命名——绝不是任意的道说。”(引自海德格尔《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
       二、把握传统文化的脉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写作离不开语言,我们必须在语言上下一番苦功夫。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为什么要舍本求末,一味的去追随和崇拜国外呢?当然国外的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借鉴,却不可拘泥。“食古不化”和“食洋不化”都不是什么好事。同时也要杜绝形式上的模仿和因袭,一味的模仿式的写作,只能让我们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立场,从而造成自我的迷失。模仿的再好,也不过是食人唾沫,仅仅流于形式的相似,达不到原作的精神境界,立意之初,自己就先逊了一层。在这里,我还是对许多朋友说的那句话,作为一个诗歌作者,你可以不写旧体,却不能不熟知旧体,不能不去承袭传统诗词的风骨。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多读几遍《诗经》《楚辞》,相信对于自身的写作会有很大的益处。
       三、勤于交流和沟通。告别自我封闭的写作状态,积极的投入到创作和探索中去。艺术离不开争论,真理往往自争论中产生。交流的越多,思路也就越清晰,下笔就越有分寸。交流的过程中自己先要练一副好眼,把握住一定的分寸,尽量摆脱“圈子文化”的怪圈。每一句吹捧的话都足以让我们怀疑和警惕,相反,每一句批评都值得我们认真的去思考和辨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正确的引导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
       四、博览群书,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我们所面对的艺术门类繁多,但其内蕴都是融会贯通的,取此补彼,各自增色。所以,我们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诗歌这个范围之内,闲暇之时可以多读些社科书籍,多培养几种兴趣爱好,琴棋书画皆可涉猎,以陶冶情操,磨砺心性。
       长篇累牍,到这里这篇文字也该终结了。关于诗歌的探讨,永远都是一件费力而不讨好的事情,但我还是衷心的希望这段文字能够对一部分爱好诗歌写作的朋友有些实质性的帮助。至于文中所牵涉的一部分理论和概念,应该是在文字哲学的范畴之内,因而未能够详尽的阐释。大家如有什么不明了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探索。当然,限于个人学识上的肤浅,有些观点难免偏颇甚至于谬误,真诚的期待朋友们的批评和指正。
   

发表于 2006-6-3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4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见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9 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下载学习过了,象教科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9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一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9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二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9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三遍,不好意思,楼主打扰了!赚些银子发短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4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刻。对广大诗歌创作者有指导意义。问好!若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7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起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3 02: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