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792|回复: 2

[原创]回到壮丽的光中(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6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到壮丽的光中
---------打造新世纪的新诗歌(上)
李剑啸
一段时期以来,几乎是彻底放弃了诗歌写作,在静寂的夜里借助网络长长延伸的触须,我悉心感受着当下诗歌的生存状态,电脑幽蓝幽蓝的光中,一方面我总是被大大小小的诗歌网站中涌动的热潮所鼓舞和激动,另一方面,也为诗歌在当下的主流媒体和文学刊物上的缺席与萎靡而焦虑而汗颜。
诗歌离大众离主流已经太远了。白话诗诞生以来,无论徐志摩、戴望舒,还是后来的艾青、李瑛等,都曾在轰鸣的大时代中发出了最强大的声音,以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振臂一呼的食指、北岛、舒婷、顾城等,以及九十年代先横空出世的席慕容、汪国真,后相继崛起的海子、于坚、西川、伊沙等(尽管席、汪二人在诗坛上均有很大争议)。但进入新世纪以来,聒噪的诗歌的巅峰下,却突然鼓乐已散,笙歌已乱,寂寞的天空下人烟渺茫漆黑一片。
我们好象已经习惯诗人们在好诗标准上喋喋不休了,我们好象已经习惯诗人们在盟主的位置上争执不已了,大大小小的派别,五花八门的宣言,却这样一下子停顿下来,鸟兽散入网络幽深的江湖。
1999年,盘峰诗会,“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的争论在缺乏观众的舞台上曾声震云天,又嘎然而止,其后就是长久的沉寂。之后的”下半身“也好。”七十年代后“也罢,不过是在诗坛的小圈子中沉渣泛起,除了过早过重地背上”恶俗“或”粗劣“的麻名外,于大众于主流文化再也掀不起什么波澜。小说已成为现阶段文学的主流,其次是在报刊上正繁荣着的五光十色的新散文或伪散文,不情愿地退场后的诗歌成为真正的”暗夜黑孩子“,在民刊、网站和印数寥寥的正式刊物上鱼龙混杂汹涌翻腾着,就象是一朵盛开于幽冥中的昙花,一瞬而已,并且无痕。轰鸣在地下管道中的诗歌暗流,唯一能感受到的是它强大的激情和愤怒,却已经没有人能看到它或许会有的美丽与洁白。
传统的发展道路上,诗歌一直在“诗言志“的道路上徘徊,拥护者走上了政治抒情,走上了空洞说教,走上了矫饰、口号和滥情,反对者先是”口语写作“后来干脆是”下半身“,中间派别”诗到语言止“也好,”第三条道路“也罢,除了间或昙花一现的优秀作品以外,更多的诗却一直在简单、重复、无序、盲目、空洞的道路上徘徊。诗歌刊物和诗歌网站上到处充斥着玄虚、狂妄、反叛、宣泄、西装革履或赤裸裸,不是一本正经的好象就从来不食人间烟火似地高歌猛进喃喃自语,就是穿着语言的破衣烂衫使尽浑身解数拼命地作着真人秀,但诗歌真正的问题是要解决”从那里来到那里去“,是要完成在”真善美“基调上的对现实对人性对未来的烛照、关怀与瞻望,他们却已黔驴末路无力完成。尤其是在当下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当社会利益相同或相异的各阶层都有了要说话的需要、权利和途径,我们要努力的方向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该用怎样的诗歌去阶入时代?我们要怎样才能清晰地发出声音?诗歌真正的混沌之夜,诗歌何去,诗人何为?
“民间写作“或”知识分子写作“或许只是从分类学角度解释和解决了诗歌写作在语言、写作方式、写作视角或写作目的上的某些问题(当然也包括写作技巧和审美),它比”诗言志“或”诗到语言止“似乎有了更明确更清晰的概念、内涵和更直接的指向,但观察两大门派具体的写作实践却仍然是言之有据行而不远,最根本的症结便是大大小小的诗人们队所生活的时代缺乏足够的热情、了解和关怀,缺乏切肤的感受、沟通和及时准确的把握,缺乏真诚、良知和勇气。这不仅表现在他们作品的语言、内容和感情上,也反映在受众接受(或欣赏)的层面上。诗歌创作可以有多种流派各种新形式,但诗人却不应该首先为自己贴上冰冷的标签,自觉地从受众那里隔膜开来。无论写作风格是什么样的,诗人写作的目的只能有一个,那就是通过对真实生活或感情的摹写、关注或批判,通过对人生的揭示、思索与总结,来展示至真至纯至善的人性之美、语言之美、精神之美的向往与渴求。坚定与真诚、良知与责任、光明与澄彻,始终应该是诗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对于时代,总能让自己的作品发出最清晰最坚定的声音,这恐怕也是那些一味标新立异、一味回避或曲解生活并过早地为自己贴上标签的诗人们离一个伟大的诗人之间存在的真正差距罢。
《天涯》杂志的李少君先生基于诗人的自觉、良知和责任,响亮地提出诗歌的“草根性“口号,这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针对诗歌的写作性质而不是写作技术提出的学术观点。所谓”草根性“。其实也就是更广泛意义上的大众性,就是说我们的诗歌要以关注和表达社会各阶层命运、心态、愿望和渴求为己任,不回避,不伪饰,也不夸大,一切写作要基于责任和真诚,这确实是诗歌要在新时代有所作为必经的一个方向。显然,高高在上不行,喃喃自语也不行,你所要说的必须是大众所想要说的,你的声音必须是真实地来源于大众而又能准确清晰得足以让广大受众群体听见,这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现实要求的。这显然不是坐在书斋风花雪月所能达到的。同时,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也仍然必须在语言、修辞、技巧、形式上下功夫,不断借鉴不断创新地完成一次次诗歌写作的革命,以满足大众读者不断变化不断进步的欣赏要求。但应当注意的是,一切的创新都必须以真实的生活为基调,一切的表达也必须以真善美为基本立足点,这样才能满足读者愉悦、启迪和欣赏的要求,这显然不是那些词不达意、说着蹩脚英语的”西语派“所能达到的,更不是穿着语言的破衣烂衫四处照耀的”下半身“所能满足的。当一首诗的崇高性和现实性首先在诗人那里遭到漠视和破坏,显然,这样的诗歌也必将被读者抛得更远。

发表于 2006-4-26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回到壮丽的光中(1)

“草根性“?
有些广告嫌疑。这话是谁说的不重要,问题是,这样的说话早已有之,并且这么做的人也并不在少数。
发表于 2007-3-1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师子支持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3 18: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