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756|回复: 6

"现代诗",当代诗人的梦想与挑战大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 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郁子在 2006/05/10 09:38pm 第 5 次编辑]

"现代诗",当代诗人的梦想与挑战大讨论
我们抚摸历史,
试图站到伟人的肩上,
振臂高呼。
诗歌,是用最精美的语言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是各种体裁的语言艺术的浓缩。好的诗歌,它同时也可以改写成一篇好的小说,杂文或者是随笔,但它的敏锐,明快,直达主题的特点又是其它文学艺术形式难以达到的,因此也最有利被当代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快速,各种思想风起云涌的现代生活所接受。
人类的语言,在生活中经过几千年的丰富、锤炼,可以在“只言片语”之间说尽“千古巨变”;也可以用“洋洋万言”来诠释事物在一瞬间的细微变化;可以深入到万事万物神秘的内部世界,又可以反过来把万事万物在一瞬间同时囊括其中,真可谓包罗万象,深不可测。诗歌作为语言表达的最高形式,更加具备了语言的这种优越性,这决定了诗歌艺术在影视,音乐,歌曲,绘画等艺术形式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诗歌作为一种艺术,象所有的艺术一样,首先必须沉淀了丰富,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符合原始的“真,善,美”的审美观,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没有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的艺术是脆弱的,就象“无魂的蝶”,永远也飞不高,飞不远。另外,一首成功的诗歌还必然浓缩了深厚的社会,历史,人文背景。可以这么说,一首诗歌只有拥有了它想达到的思想高度的足够高的背景,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思想高度。在技法上来说,诗的背景和主题是同等重要的,有的诗,语言达到了,但效果没达到,就是背景没渲染够的原因。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具有丰富、悠久的历史,绮丽的文化,先进的哲学思想,独特的地理环境、风物、人情,为中国当代诗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同时也要求现代诗人必须深谙“经,史,子,集……”,熟读“《诗》,《书》,《礼》,《春秋》……”,然后才能作诗,作好诗。
一首诗歌在具有思想和背景以后,以什么形式表达也很重要,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人们探索出了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形式。诗歌的形式,是在诗歌实践中,人们总结出来的诗歌语言最容易被人接受的方式,它是为内容服务的。值得一提的是,是先有了诗歌,然后才发展,完美成形式。因此,形式可以成为一种个人的偏爱,但,不能作为评判诗歌的标准,如果用形式来评判诗歌,就犯了逻辑性的错误。历史上对诗歌形式禁锢的越紧的时期,往往也是诗歌的低潮期。新诗讲究“精炼、大体整齐、压韵”,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一个当代的诗人,仅仅懂得历史是不够的,还必须“站在伟人的肩上”,必须吸取所有诗歌的丰富的营养,吸取《诗经》,《楚辞》,《乐府诗》的质朴,隽永。《国风》,汉赋,骈文的绮丽,雄浑,厚重。唐绝句,宋词的精致,凝练。唐诗,宋词的婉悦,豪放。唐自由诗,元曲,杂剧的灵活,多样。宋词,元曲,的生活化,说理性。新诗的活跃与积极。流行歌曲,民歌,俗、谚语的口语化,流行性(时效性)。格言,警句的深刻性和西方诗歌的“人本”性。这些营养的吸取并不是轻易就能得来的,这要求当代诗人除了研究历史以外,还要深入生活,参加工作,到现实中去利用先进的思想,感悟生活,体验生活的压力和快乐——艺术的“源动力”,“碰撞”出灵感,写出脍炙人口的作品,把握社会的脉搏,启发人们的思考,去其虚浮,重树质朴,纯厚的社会风气,推动社会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茫然感叹,也不是“日寻三两佳句”,躲到“桃花源”里好“耕田”。这一切不能不说既是当代诗人的梦想又是对当代诗人的一个挑战。(待续)
(接续)在这里,我想就自己仅有的一点点对诗歌的认识,把中国诗歌从《诗经》直到当代的“流行歌曲”做一次探索,也许我的浅见蚀识对诗歌或者是文化只是毫无裨益的陈词滥调,但,我希望我的这个行动能引起仨俩朋友们的共鸣,大家来个“三言两语”, 对古今的“诗,辞,词,赋”乃至“流行金曲”的光明前景,“沉疴新病”,评评论论,聊为“浊酒笑谈”,以解吾怀;若能因此竟引发了更高一级的讨论,岂不大快人心,“兴甚至哉”!所以真诚地欢迎大家支持我,加入进来,可以在我的主页上发,也可以直截在自己的主页续写。对有的篇章,我将加入和您共同商讨,共同探讨。
          一 、《诗经》《楚辞》《乐府诗》
——在中国炙热的古老大地上,人们生活着,爱着,歌唱着一曲质朴,隽永的“谣歌”
中国原始社会,由于生活,特别是劳动的需要,人们通过不同的发音来相互传达信息,而产生了语言。
在人们运用语言的漫长年月里,通过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和切身感受,总结出了精美的一些习俗,谚语。后来人们通过对不同韵律的心理情绪的不同感受,对一些习俗,谚语经过发音时音节的韵律上的加功,延长,形成了歌谣,即后人们所说的“徒歌”。
人们为了提高歌谣的表现力,在一些重要的音节韵律加上一些和歌谣同节奏的乐器声,来加重韵律对人的感染力,使韵律和音律完美地结合起来,这就形成了“乐歌”。“三皇”时期琴瑟的发明,推动了“乐歌”的快速发展。
随着音乐快速发展,流行的需要,大部分歌谣越来越字数整齐,韵脚协调。到东周时期,乐工们为了使韵律和音律更完美的结合,便根据音律的需要,把从民间搜集来的“徒歌” ,“比其音律”,配上乐谱,和一些公卿大夫们自作的“乐歌”一起用乐器伴奏着唱给天子听。这就是《诗经》的前身了。后来,又经过后人们的精心编辑,整理,遂成《诗经》。
《楚辞》是继承了《诗经》的前提下,从乐曲里分离出来的“不歌而诵”的一种诗歌。是一种自由朗诵,不须配乐演唱的继《诗经》后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是《楚辞》的灵魂,他为诗歌从音乐里分离,回归作出了卓绝的贡献。《乐府诗》是汉朝政府设置官署来采集的民间歌谣。
对于诗歌的产生,流传,和对后代的影响的考证,历史上已有很多大学者,作过很多详实的论证,不用我画蛇添足。这里,我只想对诗歌的产生,流传及影响的社会心理方面的人文背景和现代诗在《诗经》《楚辞》《乐府诗》的继承和展望,作些浮浅的探讨。
说起《诗经》,自然就得说说诗歌的诞生。我们都知道,一首诗歌,或赞美,或讽刺,或哀伤,或娱悦等,无不都是诗人复杂心理,感情的一次完美表白。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有一次这样的心理表白的欲望呢?要是不表白行不行呢?显然,是不行的,至少是不舒心的。因为,要表白的东西,如果不表白出来,就会郁积在心理,常期郁积,就会对健康的心理造成压力,影响到身心健康。可以说,每一首诗歌的诞生,都是诗人心理的一次完美的感情释放。随着诗歌创作的完成,或赞美,或讽刺,哀伤,或娱悦的圆满表达,诗人对自己的作品一边细细玩味,原先因为那份激动、失落感、哀怨、兴奋就会慢慢轻松许多,随着不断地诵读,心理也慢慢回复到正常平静的状态。而一篇好的诗歌也从此诞生了,它或者宏扬一种精神,或者针贬一种时弊,或者抒发一种情感,或者表达一种心情。读者看了作品,引起共鸣,从而明白了道理,安抚了心情,娱悦了精神,鼓足了干劲。诗歌达到了它的目的,实现了它的社会价值。
但,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想要释放自己的心理感情的要求呢?这就要让我们研究一下人的心理了。心理学家曾说,人的心理就像是一个力学家手里的杠杆,“杠杆”的一边放着人的各种心理需求,一边放着社会对人各种心理需求的满足程度。当人的心理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下时,人的心理是健康的,人会表现的平静而轻松。但,当人的某种心理需求得不到社会满足时,人的心理“杠杆”就会处于失衡状态,当个人的心理要求越强烈时,这种失衡状态便越严重。这时人只有释放出一部分自己的心理“能量”,才能协调自己心理的失衡。我们进行艺术创作也是一种心理能量的释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可以说,“心理的不平衡”正是诗歌产生的动力。当然,诗歌所释放的心理能量是很有限的,这涉极到“心理疾病”的问题,这里不作研究。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心理失衡”只是诗歌产生的很直截,表象的原因。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诗歌产生的最根本的动力——源动力呢?有人说是社会压力,我认为这只是一种外因。而人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才是诗歌最根本的动力,即诗歌产生,创作的源动力。
那么,是不是只要是人的心理需求,就是诗歌产生的源动力呢?人有“七情六欲”,决定了人具有了千奇百怪,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哪样的需求才能创造出代表人类“文明”的诗歌呢?答案是显然的,那就是在这所有的心理需求中,只有健康的部分,才能最终成为诗歌创作的源动力。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人究竟有哪些健康的心理需求。本人通过对一部分哲学书藉的研究,初步总结了一些思想,即:爱(人类延续的基础),食(人的基本需求),序(公正,秩序,科学的发展观),仁(善良),道(道理),德(道德),诚(诚实),信(守信),智(睿智),节(操守),勇(勇敢),孝(人伦),和(和谐,平衡)。这里我把它简称为“13字思想”,并试着用这些思想,对诗歌的产生进行进步的分析。
先,我想就 “13字思想”作一个简短的介绍,在我的另一本书《爱食论》里另有详细论述。首先来说“爱”。“爱”是人类延续的的基础,其中“爱”又包括了性,性欲,情欲,和与之相关的爱情、婚姻、家庭、国家、社会的关系、制度;衍伸的人类的审美观,生殖崇拜等艺术,思想,文化。“食”包括了食物、食欲、经济和与之相关的家庭、社会、国家的经济关系、制度;饮食文化。而“序,仁,道,德,诚,信,智,节,勇,孝,和”这11个思想又都是建立在“爱,食”这两个思想的基础上的,是受“爱,食”的制约,又为其服务的。“序”的精髓是“公正,秩序和科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它使各种科学和社会关系,制度,处在一个科学的基础上,是一种科学地发展的思想。“仁,道,德,诚,信,智,节,勇,孝”是人类建立在“食,爱”基础上的人的崇高的信仰,它能使社会关系纯朴向上,国家制度巩固,永昌。“和”是使前面的12个思想有机地结合又科学地相对独立,达到一种最理想的和谐与平衡的思想。
通过简短的介绍,我们已经能理解到:人们对“爱”、“食”的美好向往和虔诚维护,对公正、科学、美好的社会道德的追求和对崇高信仰的崇尚才是诗歌产生,创作的最大的“源动力”。
利用以上对人的心理的分析,同时,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出,为什么整部诗经305首诗,而“风诗”就占160篇的原因。那正是因为“风诗”大部分是直接写“爱,食”,即“爱情,劳动”的主题的原因。我们也可以用这个分析方法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关雎》这首诗会放在《诗经》的首篇这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来验证一下“13字思想”。
现将原诗摘录如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一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诗写的是古时候(东周前后)一个青年男子,看到一个在河边采荇菜的漂亮的女子,产生爱慕之情的事,它的大概意思是:
河边采摘荇菜的女子呀,你青春靓丽的身材是多么苗条,轻盈,柔美,倩丽动人呀,正是我心目中的好“对像”。你的美丽使我的心就像那被反复“关关示爱”的母雎鸠叫得春心朦动,心烦意乱的雄雎鸠一样难受。
在河边采荇菜的女子呀,自从上次看到你后,你采荇菜时左右扭动的美丽的倩影就时时占据着我的心,对你的思念让我日夜不得安宁。但,我们必然不是雎鸠,我们是人,不能只凭单单的性爱,或者我单方面对你的感受就能够苟合的,每想到这,我的心里就忐忑不安,辗转反侧。
在河边采荇菜的女子呀,我们已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音乐让我们来互吐心声,在美妙的音乐里,伟大的爱情悄然降临。
在河边采荇菜的女子呀,我深深爱上了你,你也深深爱上了我,我们庄严的婚礼已在罗鼓掀天中,慎重举行。
首先,这首诗采用了,比兴,叠咏和逐层推进,层层深入的表现手法,这也是《诗经》里面比较常见的表现手法,我在这里不多说。这首诗之所以排在《诗经》的首位,我个人认为其理由有:
这首诗以“真爱”为主题,讨论的是个有关人类延续的主题,使它首先就具有了至关人类生存发展的高度。在 “生存法则——自然决择”下的心理意识来讲,“爱”是大于“食”的。在我的“13字”思想里,也可以看到,“爱”是放在第一位的,“爱”的后面才是“食”,也正是这个道理。 “食”固然也是人类生存,延续的根本条件,但,它是没有“爱”重要的。因为一个人,或者大部分人由于没有“食物”而灭亡,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断绝人的生育,延续。如过大部分因为“性”或者是“爱”的关系而不能生育,人类就有面临灭亡的生存威胁,人为“爱”而 “献生”,为了“食”而“失生”就是这种“生存心理”的直截表现。这些“比喻”看起来似乎像是杞人忧天,但,在人的生存意识里的“爱”的优越感却是根深蒂固的。那么,写爱的主题,在诗经里面可以说俯拾即是,但为什么恰恰是《关雎》呢?
《关雎》是《诗经》里唯一一篇正面从“性”的角度来讨论“爱”,并把人的“性”和动物的“性”拿来作深刻比较的诗歌。大家都知道,“性”是爱的基础,是人类延续的根本,《关雎》放在首篇是理所当然的。提起这个观点一定会引来很多争议,还是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关雎》蕴含的深深诗意吧。用几千年后的眼光,初看起来,《关雎》是一篇普通的爱情诗,通过雎鸠起兴,然后写恋爱的反复波折,然后完美结局。但,经过细细揣摩,你就会发现,诗人在写普通爱情的同时,而且还隐晦地把动物的“性”和人的“性”进行了深刻的比较。我们来看原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一开始,诗人就渲染了一幅在春水浮动的小河边,“雄雌雎鸠”互相一应一合,不停示爱的浓烈气氛的背景。这种背景让多情浪漫的年轻“君子”不禁浮想联翩。这时诗人才自然而然地引出“君子”心目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个“好”子至少从年龄上说出了“好逑”的基本条件,即都处于“成熟期”,正适合婚配。同时我们从诗里很直截就看出,“君子好逑”的最主要,最直截也是最纯朴的理由是“窈窕淑女”这四个字。同时这四个字还与头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体现了全诗的最精妙之处。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一段(开篇),作者并没有提到淑女“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 “勤劳”美德,也没提到“琴瑟友之”的淑女才情,而是以淑女的“窈窕”的“性感”形象开篇,而且用的是个“逑”字,这里作“配偶”讲,这就把“性”和婚姻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显然只有“窈窕”是不能满足“君子”的择偶标准的,诗人在第二节就像《诗经》里面大多的“风诗”一样,写了一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这一“勤劳”的美德。但,仅此而已,诗人笔锋一转,却大肆“泼墨”“君子”的“思服”。显然诗人最终讨论的并不是“参差荇菜”。这里有一句全诗的关键句,即“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这个“君子”看到心目中的姑娘,为什么还不去追呀?还在这里“悠哉悠哉”呢?原来,不是他不去求,而是“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在这里是“不得求之”的意思,即不知道怎么去追求,因而在家里“日夜想念”,辗转反侧。原来,“君子”在苦苦相思的时候,更不能忘的是做人的准则——“君子”准则。显然,诗人笔下的“君子”是不赞成“关关雎鸠”似的“求爱”方式的,那怕是自已一个闷在家里害“相思病”。因为人必竟不是禽兽,人除了“性”以外,还有更高层次的“爱情”,责任;还有“琴瑟知音”,“钟鼓道德”“长相斯守”。 因此《关雎》这首诗深刻地体现了东周前后,人们朦胧朴素的“性爱”观,即,“性”是“爱”最基本的要素,“爱”和“性”是人和动物在爱情上的根本区别的观念。这种研究“性”和“人的本性”的观点在那时的诗人的诗里得出来是极其难得,极其少见的,是西方的历史所不及的。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祖先的质朴,隽永的“性”爱观。不独有偶,在《诗经——召南》的第一篇《鹊巢》也有“性爱观”的集中体现,只是并没象《关雎》里一样作“人性”的讨论,这也是《鹊巢》排在《关雎》之后的重要原因。让我们先看一下《鹊巢》诗:
《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鹊巢》诗的大意是:今天“鹊”家办婚事啦,男方家里多富有呀,都有一百多辆的迎亲车。“鸠”家的新娘子,多兴奋多激动呀,像害羞的“鸠雀”一样和新郎住在了一起。
她们住在一起多美好呀,新娘子不好意思地靠在新郎身边,心里甭提多甜蜜。“鹊”家的婚事多排场呀,送亲的车子就有一百多辆。
新婚小两口多和谐呀,恩恩爱爱抱满床呀,他们的结合多完美呀,他们的婚姻多美满呀,迎送的车辆就有两百多辆。
历来众多学者,由于受到了“鹊巢鸠占”这句成语的影响,对《鹊巢》的主题,各执一词,莫终一是。经过各方的研究,证实,我认为,它是一首典型的以写“性”为主的“食”“爱”颂诗。首先这首诗是我国较早运用“以实写虚”的表现手法的作品。本诗意在写“鹊巢”,即男方婚姻的美满,家庭的富有、有影响力。 诗人在正面描写男方家庭时,只是用了“百辆御之”这四个字一笔带过。但,在描写据有“百辆”家底的“鸠雀”嫁到《鹊巢》时那种,既兴奋,又努力克制兴奋,几乎是“趋之若鹜的”急切心态,却用足了笔墨,也写得活灵活现,以此来成功地反衬《鹊巢》的富有,和表现《鹊巢》对“鸠雀”的强大的吸引力,达到了以“鸠”写“鹊”的目的。从诗人的角度来讲,一首诗歌就两个要点:一是诗歌的主旨,这是诗歌的灵魂,是最重要的;一是读者对你的主旨的接受,即表现手法。这是诗歌的“法宝”。一首诗歌,不管你用什么表现手法,只要达到了让读者最充分的接受,就是一首完美的诗歌艺术。英国作家达夫妮 杜穆里埃曾用“以实写虚”的手法写过一本书《蝴蝶梦》(原名《吕蓓卡》),获得了巨大成功。原书一开始,女主人翁“吕蓓卡”就已去世,在整部书里再没出现过。作者充分运用“以实写虚”的手法,利用第二主人翁对“吕蓓卡”“精神尤存”的感受,在读者心目中立建立了“吕蓓卡”不灭的形象。
仅从表现手法上来讲,《鹊巢》诗放在《召南》第一篇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在于《鹊巢》篇对“性”(的和谐)和婚姻的关系的主题正面描述和直述胸臆的赞颂。当然,诗里也写到了财富(食)与婚姻的关系,这种对“食”的崇拜在《诗经》里面是很普遍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诗人在描写“食(富有)”与“爱(性)”这两个主题时,都采用借“鹊巢”来暗喻男方的富有和“爱巢”的温馨的方式,但,显然这里是以描写“爱”,即“性”为主的。诗人在写“食”(富有)方面只是用了“御”,“将”“成”三个子,平铺直叙地记载了男方的富有和婚礼的宠大。但,在写“爱(性)”时却经过巧妙的构思,先用了一“占”字,曲折地表现出了女方“单方面”介入“爱巢”时那种渴望,急切,双忐忑不安的心理。紧接着开始写男女双方的交往,用了一个“方”字(这里的“方”有“互相依靠”的意思)写出了一个“男方”对女方的“占(介入)”的心理的回应,即在心理上和行动上充分地肯定和接纳了女方的介入。最后用了一个“盈”字(这里有充满的意思),写出了男女双方在“爱巢”里,由互相接纳到水乳交融,“鱼水得和谐”,其乐融融的完满和谐的结局。所以我认为《鹊巢》之所以排在《召南》的首篇正像《关雎》排在《周南》首篇一样,是人们对健康的“性爱”的崇拜,即质朴的,“爱”先于”食”的价值观的表现,这也是历来的学者们都重视“二南”的原因,即使人们也许还没有真正明白它们“美”的最初根源。毛公的诗传、朱子的集传都把《鹊巢》当作“兴诗”是有其深刻的“礼教”局限的。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管窥”到一些禁锢思想,特别是到了宋后期,对诗歌发展所产生的深远的不良影响,甚至使后来诗歌的发展丧失了原始的思想高度。
当然从反面的角度来写“性爱”带的“灾乱”的就很多了,比如齐风里的《南山》,陈风里的《株林》等,人们们已经评论了很多了。
《诗经》除了对朴素的“真爱”的推崇外,最多的莫过于对“食”(勤劳,财富)的质朴的推崇和朴实无华的向往。以这些思想为“源动力”的作品在《诗经》,《乐府诗》里随处可见。还有基于原始的“公正,和平,民主,自由(序)”心理需求而创作的反映不正常婚姻,家庭,阶级关系的作品如唐风《扬之水》,魏风《伐檀》,秦风《黄鸟》,小雅《鹿鸣》,唐风《扬之水》,豳风《东山》等等。其中《楚辞》里屈原对社会道德和仁,忠,诚,信,勇,智,节,孝等信仰的追求的反思,用纯结无华的心灵和语言,重振“诗”的雄风,开创了诗歌里“诗”的一个新时代。
当人的精神需求和身边的社会发生碰撞时,人们有了抒发的欲望。但,究竟什么才能称得上诗歌呢?显然,诗人并不是有了什么就抒发什么,想什么就说什么的。诗歌,是对激动情感的一种理性的克制,是对激烈思潮的一种冷静的思考。中国诗人从《诗经》甚至更前远的时代,就己经懂得了“克制”,懂得了“驾驭”,懂得了“思考”。他们对“文化化”和“艺术化”有了原始质朴的认识。因此《诗经》里赞美的诗则有条有理,层次井然;“讽咏”则忠肯贴切,哀而不伤;既让感情得到充分地释放,又能引起人们深刻的思想反思。可以说,冷静(理性)和崇尚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艺天才。历史上,无论是瞬息暴发的惨烈鏊战,还是郁闷重重的生死决择,都留下了诗人不朽的篇章。更不用说平时的茶话酒会,文试武猎,没有不写下风流俊雅的诗歌来记载盛况的。齐风《卢令》《还》就是会猎的同时,还不忘写诗咏之的文化氛围的折射。
《诗经》《楚辞》《乐府诗》代表了我国诗歌的一个重要的时段,由于于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各方面的不发达,《诗经》有着抹不掉的弱点。由于文字的不统一,使许多语言晦涩而难以考证,为现在的读者领略其“神诣”,带来了巨大困难。还有由于《诗经》过分依附音乐的特点,使有些形式过于疆化。后来的《楚辞》《乐府诗》就比较好地克服了疆化的特点。但,更主要还是它无以替代的旷世优点。
无论《诗经》《楚辞》还是《乐府诗》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大到亡国之战的《国殇》,小到劝戒酗酒的小雅《宾之初筵》,所有的婚丧嫁娶,喜怒哀乐,都朴素到仿佛就在身边,但其关于“爱”,“食”,道德,秩序,信仰,平衡的思想性,却往往达到了涉及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思想的高度。正因为他是朴素的,也因此它是唯物的,所以它经得起时间无休止的考验,是隽永的。这正是我们当代诗人要重点学习的精髓。《诗经》《楚辞》把复杂的哲学思想通过最浅显易懂的生活“琐事”表现出来,似乎与我们把平凡的生活琐事,越写越深奥,越写越繁杂的思想正好相反。我想,我不想做个故作高深的诗人,只是作个口传成诵的歌者。
再就是《诗经》《楚辞》《乐府诗》的表现方法也是简单而纯朴的:赋,比,兴,叠咏,渐进,是一贯的手法。但,正是这种纯朴,才隽永无比。每次读《诗经》,我总感到就像听一种古老的二弦琴,琴声单调,但,韵味空旷隽永,深远无比。我们知道,表现方法主要是为读者接受主题服务的,而简明的手法,更容易让人接受。新诗的诞生和流行,受到了《诗经》《楚辞》《乐府诗》的良好而深刻的影响,以自由体的形式,继承了绝句,词,赋的辞彩,吸收了丰富的民歌营养。彻底冲出了一切旧的圈圈套套,一些朴素的表现手法的再现让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让人看到现代诗的曙光。而我们当代的现代诗里,充诉的一大批“超现代”表现手法,“第N人称”“下意识”越演越复杂,形式甚至伤害了思想;而另一部注意到了问题的产生,但又钻回到明后期,满清时期的一些怪圈圈里越陷越深,无法伦回。更有一部分人把西方的技巧,理论强加在中国几千年文明的语言上,而望记了本身传统的优越性,邯单学步,越走越远。而连最常见的“赋”“比”“兴”“叠咏”等喜闻见的表现手法反而已经不多见了啊。
《诗经》《楚辞》《乐府诗》的语言也是质朴的,没有太多的修辞,甚至有些笨拙,古朴,正所谓大巧若拙吧。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等,大量提炼后的口语的运用,唱出千年兴盛不衰的“谣歌”。当代的流行歌曲的语言倒是很值得我们的诗歌学习借鉴。也许,您会认为我的思想很偏激,但,诗歌流传中的“生存法则”让人不得不相信这一点:“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诗歌从它的产生开始,就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潜移莫化的作用。以它短小精悍,简洁明快,直达主题的特点,直述胸臆,引导文化,教化政治和调节心理,引发共鸣,快慰精神,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诗经》的诞生就是诗歌积极社会作用的一大佐证。《礼记 王制》里有“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汉书  艺文志》里有“古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而当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文化相对滞后的现状,客观上需要我们走回历史,进行一次文化的“洄游”。因为,就象跳高,我们不是不往前走,而是只作短暂的退后。(待续)[首发于[小说论坛〈诗池词林〉]
文字
发表于 2006-5-2 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诗",当代诗人的梦想与挑战大讨论

等待精彩继续
 楼主| 发表于 2006-5-5 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诗",当代诗人的梦想与挑战大讨论

提提,让大家砍砍,呵。
发表于 2006-5-7 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诗",当代诗人的梦想与挑战大讨论

   太好,太对,太深刻
 楼主| 发表于 2006-5-7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诗",当代诗人的梦想与挑战大讨论

下面引用由田宇2006/05/06 10:07pm 发表的内容:
太好,太对,太深刻
节日好,田宇。
发表于 2006-5-10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诗",当代诗人的梦想与挑战大讨论


   贵文写得中肯、深刻,许多观点我十分赞同,比如:“形式可以成为一种个人的偏爱,但,不能作为评判诗歌的标准,如果用形式来评判诗歌,就犯了逻辑性的错误。历史上对诗歌形式禁锢的越紧的时期,往往也是诗歌的低潮期。”“《诗经》《楚辞》把复杂的哲学思想通过最浅显易懂的生活‘琐事’表现出来,似乎与我们把平凡的生活琐事,越写越深奥,越写越繁杂的思想正好相反。我想,我不想做个故作高深的诗人,只是作个口传成诵的歌者。”
    我想和郁子君商榷的一个观点是:“新诗的诞生和流行,受到了《诗经》《楚辞》《乐府诗》的良好而深刻的影响,以自由体的形式,继承了绝句,词,赋的辞彩,吸收了丰富的民歌营养。”据我所知,我国新诗的形成阶段是1930-1940年代,新诗的起源是西方诗歌和诗歌理论。胡适的新诗学“宣言”,是《尝试集》里有一首《关不住了》译诗,译自美国女诗人Sara  Teas-dale的Over  the  Roofs。徐志摩的诗集《猛虎集》,书名来自其中的一首诗,那也是一首译诗,译自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The  Tyzre。李金发也喜欢把翻译的法国诗收入诗集里,作为对他自己的象征派诗作的佐证或者说明,他自己的创作有时也引一段法文诗在前头,或者插入诗中。五四以来,译诗亦一直是一种寻觅形式借鉴诗体的手段。新诗人从旧诗形式解放出来,希望参照西方模式,得到启迪去寻觅诗体。闻一多、徐志摩、陆志苇、朱湘、孙大雨等人,都参照过西方诗格律;卞之琳译诗后记往往不厌其烦地详细解释押韵格律问题,他的用意也是希望新诗的作者和读者以西方诗的格律作为规范。当然,我并不是全盘否定西方诗歌的优秀性,但是激情不一定全部都是真理,冲动也不完全等于艺术。中国诗歌作为汉语言汉文字基础上的艺术形式,完全可以吸收借鉴所有优秀艺术的长处,但是,如果脱离汉语特点,无论如何都是十分荒谬的。艺术的形式,由内容决定,所以没有必要硬性规定。只是通过汉语言汉文字形式表达出来的思想及其艺术,就其诗歌形式而言,也完全是自然形成——通过优胜劣汰而形成了最优模式,晚辈首先要继承,然后才谈得上发展,所以我借鉴许多学者的观点,在《浅论中国诗歌》中提出了“新汉诗”“新汉词”形式,意在让倾心于汉语古诗词的“老先生们”的手脚放一放、倾心于超现代自由诗的“小年轻们”的手脚收一收,共走汉诗之路,而非古诗和西诗之路。当然,个人爱好是自由的,谁也无法强迫任何人。只是世界上做任何事情,方向选择最为主要,方向不对,用力越大、速度越快,离目标反而会越远。我主要是担心:许多使用汉语、为诗歌艺术披肝沥胆的仁人志士,由于一念之差,枉费一生心血,而无法达到理想的彼岸。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损失,更是国家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学损失——最民族的才是最世界的,这早已是路人皆知的共识。
 楼主| 发表于 2006-5-11 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诗",当代诗人的梦想与挑战大讨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郁子在 2006/05/10 09:31pm 第 1 次编辑]

是啊,我觉着我们的观点好象是有一致性的,新诗的理论是起源于西方,但它所受到中国古诗辞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辞彩上。新诗从引进,发展到最后的成熟时期(形成了真正的理论),更是越来越深的吸收了古诗辞的营养。有时细读徐志摩的诗,甚至觉得是《诗经》的现代版。当然这和中国古诗词与西方古诗在形式上的某种共性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法国的“四行诗”和中国的“绝句”。这也是艺术的共性吧。我在这里并不是说“引进,借鉴”的不对,但我也反对一味地照搬,照抄,生搬硬套。
远握,问候东方寻根先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3 14: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