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本质而言,电脑文艺或网络诗歌的提法,更多取决于技术时代的强硬步伐进一步更新及打破了人们传统的阅读、.交流.及传播方式,简而言之,即是取决于阅读、.交流.、及传播载体的变化,这意味着作为创作主体的人仍然占据着不可更替的主导地位,但我从来不会相信,也不敢预言确实有那么一天电脑会自动生产文艺或网络会自动生产诗歌这类看似愚蠢却相当严肃的问题,如果情况真是这样,那么刚才我们所提到的电脑文艺或网络诗歌相对于技术时代所产生的相应的技术需求,那就成为了本真的准电脑文艺或准网络诗歌:量的涌现根本不考虑质的人性化飞跃,语言游戏程序钉死了诗歌创作活动或人们对于诗歌所萌发的种种生命意识, 世界也将由午夜之暗明确转入地狱之火的惨烈燃烧,比如某人要阅读诗歌或欣赏其它别的什么文艺,其结果,就将在他的大脑与电脑之间安装上一根意识导管,运用意念直接读取到他本人所幻象到的语言或是事实场景,问题不在于这种可能性是否会真的发生,而在于支撑这种想什么就是什么的力量背后,流淌的是一种极端赤裸的历史虚无主义之血的妄想。前不久,我收到一位青年诗人从网络下载、汇编而成的壹本名为《2001年度中国网络诗歌》的文本资料,阅读后的整个映像忽然给了我这样一种灵感,那就是网络诗歌的兴起,从某种意义上说为现代诗歌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更为灵活及自由的表现方式:即兴写作的可能 ,象美国纽约诗派代表人物阿什伯利将街头方言、俚语、.粗话或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谈话内容及随时想到的某句脱口而出的话纳入诗中,立体画派时期,毕加索与布拉克将香烟外包装..瓶子标签,公共汽车票、咖啡馆餐具等不经意的日常物什纳入绘画, 这种相对开放的随机写作状态对诗者的心灵保持某种敏觉及训练捕捉语言的直观能力是有一定益处的,但从诗歌精神价值取向的角度,它的感性光泽需要更多的智力去将它融合,否则,通过这种写作方式诞生的作品寿命周期不但十分短暂,而且还将沦为一种纯然行而下的粗劣感官之消遣与跳梁小丑情不自禁的自以为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