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05|回复: 0

【文论】中国校园诗歌的中心消解与多元凸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26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校园诗歌的中心消解与多元凸显
                     ——从《空间》的"中国校园诗歌高地"谈起

    随着我们时代语境的不断变化、切换、前进,"诗歌"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在一条始终朝向"太阳"的路上越走越远。但是诗歌和其他许多事物一样并不能避免在前进过程中遭遇"物质"以及其他一系列"时代产物"所带来的伤害。"我们一直走在一条消失的路上"(西渡)。这种"消失"我们把它理解为诗人的消失亦或"真诗"的消失,这种客体的消失在事实上严重制约和削弱了作为主体的"诗"的发展(严重一点的说是生存)。值得我们注目的现象是即使在诗歌最困难的时刻,我们稍稍调整一下视角去看校园(本文所有出现的"校园"均特指高校),在这里我们会发现沦落的诗歌信心在同时代的校园里被找回了,并且呵护得很好。在校园里诗歌获得了一种公平的补偿。
    毋庸置疑北大成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校园诗歌的代名词。如果从当代诗歌的角度来着手考察,我们没有理由也不能回避在近20年来,"北大"作为一个耀眼的诗歌符号强行撞开了一扇大门。海子、骆一禾、戈麦连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诗坛的死亡"意向",诗歌力量在这里迅速集结形成强大的无形力量在很大程度上震撼并且激醒了诗歌。臧棣、西渡、清平、麦芒、胡续东、周瓒等诗人的出现以及他们颇具意义的诗歌写作,在事实上进一步促动并巩固了"北大"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由此北大在一个时代的写作背景上缔造并提供了一个"诗歌场"(臧棣),在这个强大的诗歌场作用下,北大在中国诗歌进程上狠狠地迈开了大步,并迅速形成了一个"中心"。如果非要说中国校园诗歌在上个世纪有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的话那就是"北大"。
    上文说到"在校园里诗歌获得了一种公平的补偿",这至今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代除了北大对中国诗歌的贡献特别典型之外,其他诸如北师大、武汉大学等校园里也都体现出一种诗歌生气。只不过远远不如北大有代表性、贡献大,所以依然不能瓦解北大的中心地位。到了本世纪初,"北大"的"诗歌场"或者说"中心地位"逐渐的消解了。这种"消解"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外省"校园诗歌地位的提升,在上个世纪并未能发掘出来的校园诗歌力量,在本世纪初凸显了出来,形成了与北大诗歌成平行姿势的这样一种对诗歌发言的能力。因为时代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整个人类的大生存背景都在不断改变,我在此改用邵雨在某期《21世纪中国经济导报》上论中国经济的一句话来说明问题:对于某一行业而言"垄断"其实是一个极不成熟的表现,而多元才意味着健康和成熟。
    2002年以来光我接触到的中国校园诗歌刊物就不下几十种,甚至中国诗歌的"80后"这一代就是直接通过这些校园诗歌刊物,像一匹黑马一样急速驰进诗坛的。而"北大"在我们的眼中则是以一个相对低调的姿势逐(可能也不是低调而是"孤峰"和"群峰"的关系)渐逐渐地隐了下去(当然这种姿态是相对于上个世纪的北大诗歌而言)。我们通过这些校园诗歌刊物所提供的大量文本,发现了一批坚实有效并且对中国当下甚至以后的诗歌构成意义的诗歌文本和诗人。在这一点上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武进学院的《空间》报从第9期开始开辟了"中国校园诗歌高地"一个栏目,试图对眼下的中国校园诗歌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梳理与展示。前一段时间(2002年5月底6月初)我在常州时,《空间》主编张健一说出这个构想我马上就意识到此举对于中国校园诗歌所构成的重要意义。
    假以时日等张健做完这一具有伟大意义的梳理时,中国当代校园诗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多元并存"的局面。我们可以更明朗地看出"北大"作为上个世纪中国校园诗歌的"中心"地位的正式消解,和本世纪初即当下中国校园诗歌的"多元"格局正式形成。
    《空间》已经为我们成功梳理出第一期"中国校园诗歌高地"的"江苏部落",发表了南京大学何晴、淮阴师院的谷雨、南通职大的丁成、中国矿大(徐州)的陆煜、武进学院(常州)的王颖等人的诗歌。可以说张健每一期的审稿、选稿是认真的值得读者信任的,这一点通过以前8期的《空间》报足可看出所发稿件的水准线,应该来说能代表当下中国校园诗坛的高水准了。我们也确实能信服他梳理出来的这些人确实能代表一个相当地理区域内(张健是按照省级行政区域来划分地域的)的校园诗歌水准。通过上面简单的罗列我们不难看出对"中心"的消解和"多元"的确立,不仅仅是对中国校园诗歌的一个地域层次(概念)上的简单表述,更深层次上实际上是对诸如"北大"和"南大"等著名学府特定的学院背景和深厚的知识背景所衍生出来的诗歌意义上的"中心"消解,和对诸如"电大"、"职大"一类的相对来说比较低层的校园背景上所衍生出来的在诗歌意义上呈现出来的"多元"趋向的一种恰当理解。这是一种传统观念上的"中心"消解和"多元"爬升。
    再从另外一个指陈向度上来说,北大在上个世纪中国校园诗歌的"中心"地位体现在内部诗歌资料(诗歌阵地)上也是超前的。北大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拥有了中文系的《启明星》、戈麦和西渡两人办的《厌世者》、由臧棣等人创办的北大诗人同人刊物《发现》等等刊物,这对"北大诗歌场"的形成和保持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很多优秀的北大诗人在这些刊物的培养下逐渐走上中国诗坛,成为众人瞩目的"诗歌人物"。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其他校园刊物寥寥无几,即使有那么少数几个校园刊物可能也远抵不上北大的实力和水准。在90年代末期的时候中国校园诗歌阵线的情况稍微得到一些缓解,我们看到了一些富有意义的建设,但尚不能达到与北大相抗衡的地步,当时我所见过的也就是现在已经被捕入狱的殷学军主编的《作家新一代报》、江苏南通的创办于1998年的《蓝星》诗刊、广西的《南楼丹霞》、福州大学的《钟声》等为数不多的几种。换一种说法就是整个20世纪末,甚至就在90年代的最后一两年内,北大的诗歌"中心"地位仍然不能撼动,或者说其时的北大从中国校园诗歌意义上来说,仍是一座"孤峰"。
    到了本世纪初由于网络的介入,使全国各地很多校园内的诗歌写作者如鱼得水,纷纷通过网络迅速发现和团结一批同人,创办网络诗歌论坛并进一步创办了校园意义上的诗歌同人刊物。比如我手边就有的、沈阳刘小翔主办的《弧线》、四川大学田荞、熊盛荣主办的《80年代报》、湖南的《观湘门》等等,还有就是名声在外的创办稍稍早点的南京《冬至》、重庆《诗与思》、上海《塞外风》、成都《八十年代》、西安《新文学观察》等等多不胜数,其中2002年由"80后"诗人老刀主编的《独立--77-83年出生诗人作品选》虽然意义重大,但如果从"中国校园诗歌"这个切入点去看《独立》的话还是不恰当的,虽然该书的大部分作者确实是在校大学生,但由于里面同时也包括了相当一部分"非校园"意义上的诗人,而且所选作品比较庞杂(过于庞杂之后质量上就显得参差不齐)还有很多细节上的疏漏之处注定其不能代表"中国校园诗歌"的某种特殊意义上的指陈。而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创办于2002年的常州武进电视大学张健主办的《空间》。我说的"最重要"主要是从两个支持点来说的:首先《空间》和其他校园诗歌刊物不一样,它具有相对稳定的出版周期而且一般周期比较短,其次它的所发表稿件质量比较整齐。而现在张健正在策划的依靠《空间》抛出来的"中国校园诗歌高地"梳理计划,更将奠定《空间》的地位。当然在"中国校园诗歌高地"全盘计划完全实施之前,不可否认《独立--77-83年出生诗人作品选》和其他一些校园刊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担负着对上个世纪中国校园诗歌"中心"的消解功能,而这种使命将会随着《空间》的"中国校园诗歌高地"梳理的逐步完成而逐步减弱最终彻底消解。与之相反的上个世纪稳居于中国校园诗歌"中心"地位的北大在本世纪初却悄无声息。
    从上个世纪的北大我们看出中国校园诗歌的"中心"或者说特殊意义上的"高地",而在本世纪初我们通过《空间》已经展开的对中国校园诗歌高地的梳理过程,我们将欣喜地看到上个世纪诗歌意义上的"北大"的"中心"地位的消解和本世纪的校园诗歌的"多元"并存。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校园诗歌已经摆脱"一枝独秀"的历史,而走向更加明媚成熟的校园诗歌之春。
                              2003/6/5/下午于南通物资大厦610-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5 04: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