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025|回复: 2

[原创]一个平庸诗人的现场作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4-11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东篱在 2003/04/13 10:57am 第 2 次编辑]

一个平庸诗人的现场作答
1.在文学论坛特别是诗歌论坛林立的今天,《现场》的开坛还有必要吗?《现场》如何定位?
答:大抵今年元月15日左右,乐趣园停业整顿,大部分诗歌论坛(网站)无法运转。作为《诗选刊》和《诗歌月刊》两大论坛的值班版主,突然没有了值班任务,好象生活中缺少了一样什么东西似的,显得悠闲而空旷,于是便萌生了自己开办论坛的念头。
《现场》是我、醒石和山上石三人出资合办的,这完全是个人行为,无所谓必要不必要。主要想法:一是给自己安一个家,它是自由的、随便的,完全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必受任何人的鸟气;二是给志同道合的文朋诗友提供一个相对自由、平等而又安静的交流场所,拒绝一切的喧嚣和颐指气使;三是寻找并团结唐山地区的青年诗人、作家及文学爱好者,给唐山这块文化沙漠增添一小抹绿意。
说到定位,我是这么认为的:大抵每个论坛(网站)的开办者都想办出特色,但这又谈何容易?在我眼里,比较有特色的诗歌论坛(网站)有两个:一个是《诗生活》,一个是《诗江湖》。其它如《橡皮》、《他们》、《秦》等虽然也较有个性,但显然和《诗江湖》是一脉相承的,或者说它们之间现在已没有多大的界限,只不过《诗江湖》显得更乱些。当然,特色并不等于高质量、高水平。《现场》是开放的,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随笔、小说和相关评论,不拒绝任何流派,但更强调诗写的叙述性,不为别的,只是喜欢,我个人喜欢,醒石、山上石也喜欢,并正在身体力行。
2.作为《诗选刊》和《诗歌月刊》两大论坛的值班版主,它对你个人的影响是什么?
答:给《诗选刊》论坛作值班是冲赵丽华,给《诗歌月刊》论坛作值班是冲五木,他们既是我诗歌写作上的老师,也是我的朋友。给朋友做事,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作为值班,我的原则是:一、认真读贴、评贴,尽量做到每贴必复,不薄新人厚名人,以维持论坛的人气;二、及时传递、反馈信息,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三、少参与与诗歌文本建树无关的口水论争,多推荐一些优秀的诗歌作品;四、协助编辑部做好必要的政策解释工作,维护编辑部的声誉。
谈及对我个人的影响,是不是可以这样表述:一是耗费了我每天至少四个小时的时间;二是半年花去了我3000余元的上网费;三是诗歌创作小有进步,得以在《诗刊》、《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等所谓官刊上露面;四是交了几个诗友,在网络诗坛上混个脸熟,也算浪得虚名吧。
3.如何看待“网络诗人”、“网络诗歌”以及“诗歌论坛”?
答:如果不是书写的需要,我不同意“网络诗人”、“网络诗歌”的命名。对于写作,网络只是一个工具,除了快捷、方便之外,跟白纸没有多大区别。特别是在网络和纸质刊物越来越趋向融合的今天,这种命名更显得有些牵强和滑稽。在网上写诗的人就是网络诗人吗?在网上贴的诗就是网络诗歌吗?那么这些诗人、这些诗歌又都争着抢着在纸质刊物上露面和发表,又该作何解释?我现在基本是利用电脑写作,写完后贴在文学或诗歌网站、论坛,如果我算诗人,请直呼“诗人东篱”。对于“诗歌论坛”,我是这么认为的:大部分在平稳健康地运行,只有一小部分论坛中的一小撮分子在蹦哒,或为名,或为利。当下诗坛有一种浮躁之气,一些诗人(主要指更年轻的)身上有一种浮躁之气。远离诗坛,沉潜写作,是为智者。
4.在所谓的“知识分子”写作和“口语”写作中,你个人更倾向于哪一类?
答:跟反对把诗歌划为什么什么代一样,我同样反对把诗歌分为“知识分子”和“口语”两大类。“口语”字典上的意义是“谈话时使用的语言(区别于‘书面语’)”。如果是这样,显然现在真正的口语诗是极少的。我所理解的口语诗是这样的:它的语言少修饰,显得更干净而质朴,表达或呈现更直接些,强调人的在场。而不像某些“知识分子”那样,过多地运用一些创作技巧,造成语言和诗意的双重繁复,在一定程度上给阅读带来某种障碍。格式先生曾说:某些知识分子诗写,就好比寡妇睡觉——上面没人。我以为有一定的道理。我现在的诗写,语言基本上是日常用语,追求质朴和鲜活,有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穿插其中;诗意有一种明朗中的模糊感,情感饱满些、内敛些。可能介于“知识分子”和“口语”之间。醒石谓“小知识分子”写作。其实无所谓,目前的状态就是这样的。
5.你个人的诗歌标准是什么?
答:标准必然是个人的,公共的标准必然是模糊的、四不象的。正如祝勇先生所言:“如果说杰出的文学作品体现着语言才华的最高值,那么,由大多数的智慧平均值对它们作出裁决,显然是可笑的”。于是才有了“一个人的排行榜”(谢有顺选编的《1977-2002中国优秀中篇小说》、李敬泽选编的《1977-2002中国优秀短篇小说》、祝勇选编的《1977-2002中国优秀散文》、臧棣选编的《1977-2002中国优秀诗歌》)。诗歌是个体经验在语言中的瞬间呈现。所以语言是诗的第一关。诗的语言应当是干净的、质朴的、鲜活的、有质感的,可以粗糙,但不可以罗嗦。“诗就是诗人在沉静中回忆起来的一种情感”。“沉静”和“回忆”必然要求语速要舒缓,语势要低调,甚至消声,属于低姿态写作。因此,冷静、内敛、有所节制,才更接近诗的质地和内核。而那种高调、高声、高姿态,没有多少实际内涵,一味地抒情之作,才更令人生厌。既然是“沉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我认为应当是复杂的,因此诗意应避简单而趋丰腴(前面说到的“明朗中的模糊感”也饱含这层意思。其实世上好多东西,包括情感,都是模糊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玩艺儿,诗有时就是要表现一种模糊感。我把它当作是一种难度写作)。当然行数多不等于丰腴,行数少也不等于简单,这取决于语言的张力、凝炼度和表现力。而丰腴也不是“说”的太满,一泻千里,一览无余,应有所克制,给读者留下更多的空白点和更多的思考与阐释空间。强调叙述性,并不排除抒情性。事实上好多优秀的叙述性很强的诗篇,内里也在“抒情”,只不过这种“抒情”较之“为抒情而抒情”更隐蔽、更言之有物,好比地下的岩浆,表面不明显,甚至看不见,一旦暴发,其冲击力和震撼力更巨大。比如沃伦的《未来的旧照片》,“将三种叙述时间交错扭结,于冷静、克制中传导出了对生命和生存淡淡的缅怀和内在的宿命感”(陈超语)。说到这里,我还要强调一种个性或者说独立性写作,虽然这种写作带有一定的惯性和惰性。青年诗人安歌说过,“一个诗人必须拥有自己的声音。这个声音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哪怕这个声音是有着毛病的,但它要是不可替代的,是你自己的声音。”我深以为然。
对于目前我这种舒缓的、消声的低姿态写作,有人说是“中年写作”,甚至说是“晚年写作”,缺乏一种激情和犀利。我要说的是,我是一个平庸的人。上有健康老母,下有聪慧小儿,中有漂亮妻子。钱不多,但够花;事不少,却也充实。生活也算幸福,工作不无顺利。没有恩仇,恬淡处世。如此平庸、平淡、平和、平静之人,注定了他的写作也是平庸、平淡、平和、平静的。
2003-4-10  

2003-4-10
发表于 2003-4-11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一个平庸诗人的现场作答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4>红颜诗国</a>转移过来的!
发表于 2003-4-11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一个平庸诗人的现场作答

上主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2 08: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