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148|回复: 4

//有关口语诗及其相关延伸话题的发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4-27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关口语诗及其相关延伸话题的发言:
老枪

◆ 何为“口语诗”,怎么说说比较合适?
对于何为“口语诗”,我一直都心存疑 窦。于是翻 阅了一下《现代汉语词典》。对于何为“口语”与“书面语”,它是这样解释的:1。口语,谈话时使用的语言(区别于“书面语”);2。书面语,用文字写出来的语言(区别于“口语”)。根据此解释,问题就来了:我们诗人们都会说话,我们写成的诗即都可以说是“口语诗”;同样每一诗人的作品也都是用文字写成的,那么我们的诗也可说都是“书面诗”。今天已确实有了“口语诗”的概念,我们这些中国写诗者岂不成了世界上最可笑、最自相矛盾的角色?既然有了这概念,我想我有必要对于何为“口语诗”作一个代表我个人的、比较宽展的界定:
不妨说,“口语诗”即是用较为平易、亲切、轻松、随和等特色语言(诸如街头语言等)表达诗人情意的诗。
——窃以为,这样的再认识比较合适些。亦权作百家争鸣之一鸣。

◆我的观点是:
1.诗就是诗。好就好,差就差。请允许我套用一下小说《安娜卡里妮娜》的首句,说一下所谓别人常说得津津有味的诗歌。我说:差诗的原因各有各的不同。好诗的标准是相同的。好诗的标准按理应该说是相同的,也应该有它们非常合理相对的标准的:真、新、深、美(美轮美奂),通常将人类的景况当作个人的景况,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的包容性与溶解力,于是带给人们极强的心灵颤力和震撼。当然各种表达方式又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这样说说,还可以吗?这好象是另话了。
2.目前已经存在的且公认的诗歌流派已众多,其中留下的不少宝贵遗产也已足够我们学习、消化或借鉴。并要求诗人们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真正平静、扎实而艰苦的创作走出个人的独立新路。毫无必要急于分门立派,作一些特别无谓的特别人为的诸如此类的诗歌新种类划分----我说是“商标推销”甚至“作秀”:譬如说我的诗是口语诗呀,还有我的则是下半身诗呀,我的是属于中间代诗呀,我的是荒诞诗工厂出品的呀,我的还是70或80后诗呀,等等等等。讨厌。以上这些名词或曰术语,难道就只有你或你们几个人,几个圈子里的人才有的吗,才能独享的专利吗?我想起汉上刘歌在一篇重磅理论文章中所指出的,这叫当今诗人很严重、很不好、很浮躁的“命名焦虑症”!是想急于成名、被承认哦---无疑是其中很纯洁的动因之一。再则,难道写“口语”的就一定是民间分子,写“书面语”的就一定是知识分子吗?胡说八道。不是胡说八道,就是诗歌霸道,也是典型的“机械唯心主义”----请允许我用上了有点红彤彤的哲学词汇。
3.“口语诗”其实是非科学的概念,正如“朦胧诗”等。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有关“朦胧诗”大讨论之际,我就读过当时章明先生发在《诗刊》上的《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他说:这些诗读来令人感到扑朔迷离的,很难把握其中的诗意等什么的。就姑且名之为“朦胧诗”吧。(大意)现在我们都习惯这么叫了。是习惯了。“口语诗”又何尝不是如此?也应该是“姑且名之”吧?!是习惯了。记得在《星星诗歌网》时,我就与东升与小舞等朋友也作过类似话题的探讨。我还曾说过:诗只有好差之分。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时大家会觉得平易、亲切、轻松、随和等的重要。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诗都要追求这种语言风格,甚至说只有这么追求的才是,才会有好诗。我也总读过不少诗。其实我很难区别哪些诗是用纯口语写的,哪些诗是用非口语写的。大家当然也都读过不少诗。你说原始社会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是不是“口语诗”?你说李白的《静夜思》是不是“口语诗”?你说顾城的《远和近》是不是“口语诗”?另外,请问:西班牙洛尔迦等诗人的作品是不是“口语诗”?“口语诗”难道只有解放后中国的最先锋的伟大诗人们首创的吗?笑话!

◆随便而很粗线条地理一下新诗发展的脉络,有必要吗?
我说:有必要。
纵观中国新诗(不尽是严格的“现代诗”)的历史,其中走过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其中取得的成绩,也并非特别如目前的一些“口语代表诗人”所说的(如《十诗人批判书》等)不值一提的。
自从黄遵宪提出“诗界革命”,我们新诗的革命便已初露端倪。他主张“吾手写吾口“。不能不说是“口语诗”的最早主张---若一定要从新诗萌芽那时算起.。他提倡以通俗的语言写诗,而在形式和内容上并没有真正完成这一革命。到1918年胡适以联系实际进行的“文学革命”,才否定了旧形式,以白话、自然音节入诗,进行了一次有价值的开风气的尝试。不过其诗尚写得小心翼翼,还不尽自由,像“一个缠了脚后放大的妇女”留下的“放大的鞋样”。刘大白、刘半农、康白情、冰心等诗应该说是胡适风格的延续与有限推进。
《女神》的问世,则打开了新诗的局面,使诗的表现获得了“绝对的自由”,奠定了新诗发展的基础。郭沫若彻底冲破僵死形式的羁绊,直抒胸臆,其作具有紧张的力度。由于极力的“自由流露”,致使他变成一匹控不住的脱缰野马,不少诗还显得粗糙、浅露、一般化。
新月诗人从理论和实践上力图建立新格律诗,主张形式的精心锤炼去走出新路,丰富了抒情诗的表现手法,克服了郭沫若等以后过分散文化、结构粗疏的弊病。他们诚然也承认自己是“戴着脚镣跳舞”,因为盲目实现以单音字数的整齐为建行标准,违背了现代汉语语法,造成了“方块诗”的不良风气。如闻一多有些诗留有过于雕琢、生造的痕迹;徐志摩相对写得较自然,技巧也更纯熟。
很值得一提的是戴望舒。他摒弃了中国象征派鼻祖李金发意象无机化的缺点,善于捕捉身边”真实”,以扎实的语言功力,将主观情感从客观对应物上暗示出来,让现代诗人找到适当的诗歌表现途径。影响了以后如艾青、何其芳、穆旦等一大批优秀诗人。他的诗“等到我们在新基础上的新文学长得成熟到一定时候了,再回过头来看才更有用处。”(卞之琳)其不足之处在于有时语言半文半白,致使个别诗还不够爽朗、炼达。可我们仍不能否定其诗具有浓郁的人性美、人情美,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
……
“从50年代后期开始,我们的诗就与虚假发生了联系。”(公刘)那时,艺术被糟蹋,被当作政治的奴隶或政治的附庸品。许多诗简直成了“顺口、有韵、易记、易唱”的政治解说词。许多诗人又简直成了没有个人声音的单调、死板的木头人。现实主义成了“粉饰主义”;“浪漫主义”成了“吹牛主义”…… 新诗被囿于“一个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一个基础(古典+民歌)”的小圈子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

凭心 而论,兴起于本世纪70年代后期的中国广义的现代诗运动意义重大,已使历史并不短暂的新诗之优良传统得以全面光复 ,不少 力作将无法 不具有分水岭或里程碑的价值。从那时迄今,今天派的写作使中国诗歌回归良知,重新找到诗性语言;第三代(牛汉说是“新生代”)诗人则恢复了诗歌的大众或曰平民色彩,使诗歌更好地走向人民与土地;而经由无法包括的优秀诗人的努力,终于又继续给诗歌注入了伟大的精神因素,从而确立了这一文体的高度独立性。(注:这里最后一句阐述,系参考西川有关观点)

◆目前的有些口语诗,真的进步了吗?
较之20至70年代前、中期的新诗,从整体上认识,目前中国诗歌似乎确实是有所进步也有所繁荣。显然确实也真是处于多元却无序的发展之中。作为对于“假、大、空”文风的反拨,诗人们在拓展题材、情感诸方面领域的同时,特别强调最新现代手法的大量加入,为艺术的进步作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和贡献。然而“矫枉”或许往往“过正”,由于对“怎么写”的偏激爱好,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不少诗人们已越来越不重视“写什么”的要素。目前许多作品已越来越没内容,变得空洞乏味。写作几近自动化的操作程序,还有形成日益严重与狭窄的新模式化倾向。
我不禁要问象一些根本无聊、淡而寡味,时而仿佛泼妇骂街或痴人说梦,论艺术精怀与精神至少没有我们前辈们崇高情怀、献身精神,论揭露丑恶、阴暗面的深度与勇气又没有《恶之花》作者与“垮掉派”深度与勇气的口水作品还有什么真正的可读余地。更有甚者,那些咏唱生殖器、性交、通奸、乱伦之类的,“把下流作风流”(灰尘时代语)的“下半身诗歌”期间也随之应运而生,还自诩为“诗学革命与创新”和“身体意识的觉醒”等等,并形成势不可挡之势,竟还得到一些正式诗歌刊物的大力推崇与扶持。
对此,我不是沉默就是微笑,不是微笑就是摇头。
(有关“下半身诗歌写作”,我将另文详为论述。)
其他不说,就说说“口语诗”杰出代表之一伊沙吧。我认为也有问题。于坚说他的写作是“可耻的写作”。其实他远远不够可耻——自然无法与金斯伯格等相比。伊沙毕竟还是中国的伊沙。其最大优点,仅仅是将第三代诗人的“口语诗”活力坚持到今天。大多作品仅仅只与大家开一个小小的玩笑而已,基本是“浅尝辄止”的一路。
到此我不准备多说。为了留一些空间,我想在下面选几首诗或列几个诗歌存目,让大家自己去作比较、鉴别,并作独立判断:在艺术上到底孰优孰劣、孰高孰低——

◆附诗歌文本材料:
1。诗歌存目:
1)戴望舒:《断指》、《我用我残损的手掌》;
2)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吹号者》;
3)北岛:《回答》、《一切》;
4)舒婷:《致橡树》、《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5)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生命幻想曲》。

2。“口语诗”、“下半身诗”诗人自称的代表作(选3首):
1) 有关大雁塔 韩 东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
为了爬上去
做一次英雄
也有的还来第二次
或者更多
那些不得意的人们
那些发福的人们
统统爬上去
做一做英雄
然后下来
走进下面的大街
转眼就不见了
也有有种的往下跳
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
那就真的成了英雄----
当代英雄
有关大雁塔
我又能知道些什么
我们爬上去
看到四周的风景
然后再下来
2)车过黄河 伊 沙
列车正经过黄河
我正在厕所小便
我深知这不该
我 应该坐在窗前
或站在车门旁边
左手叉腰
右手作眉檐
眺望 象个伟人
至少像个诗人
想点河上的事情
或历史的陈帐
那时人们都在眺望
我在厕所里
时间很长
现在这时间属于我
我等了一天一夜
只一泡尿的功夫
黄河已经流远
3)为什么不再舒服一些 尹丽川
为什么不再舒服一些
哎 再往上一点再往下一点再往左一点再往右一

这不是做爱 这是钉钉子
噢 再快一点再慢一点再松一点再紧一点
这不是做爱 这是扫黄或系鞋带
喔 再深一点再浅一点再轻一点再重一点
这不是做爱 这是按摩、写诗、洗头或洗脚
为什么不再舒服一些呢 嗯 再舒服一些嘛
再温柔一点再泼辣一点再知识分子一点再民间一点
为什么不再舒服一些

发表于 2003-4-27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口语诗及其相关延伸话题的发言:

你是不是也有“命名焦虑症”?
发表于 2003-4-27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口语诗及其相关延伸话题的发言:

上主页。
发表于 2003-4-27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口语诗及其相关延伸话题的发言:

再读仍觉有理。枪弟近好,多保重,严防非典!
 楼主| 发表于 2003-4-28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口语诗及其相关延伸话题的发言:

谢楼上所有朋友!因忙,常只框架没味精,要再学理缜密些为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2 12: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