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54|回复: 0

论鄘风之君子偕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25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秋]野 于 2023-2-25 23:10 编辑

君子偕老

鄘风里的每一首诗,都是有内在的互相关联。第一首《柏舟》是写这群盲从“三监之乱”的反周子弟,虽是王的同族,不杀到不宫到剃光头,不被政权所原谅,被定为罪奴,生而有罪,永世为奴。第二首《墙有茨》是写这群奴罪,世代将居住在“圜土"被羞侮,被奴役,被侮辱。永世不休,被人唾弃。第三首《君子偕老》是写这个群体还是要延续血脉,女孩结婚时的凄凉与不倔,对无力更改的命运发出呐喊与蔑视。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君子偕老: 罪奴是没有产财,也就没有了明媒正娶,罪奴之间,相互通婚。所以不称为“之子于归”罪奴住圜土,没有一妻数妾的现象。所以奴罪成婚,就是君子偕老,相携一生,白头到老,无以为家,一生相伴。说是浪漫不如说是悲凉。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这一句是形容正常人成婚,新娘子在婚礼上的打份。
子之不淑,云如之何?这句中“子”指新娘子,新娘子不淑,不是存世解释的德行太秽恶,而是指身份。新娘子是罪奴,生而有罪。所以这句也对应末句“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所以应解释为:新娘子虽有罪,那又怎么样嘛?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这句是污点就是有污点,虽然是奴隶。
鬒发如云,不屑髢也;这句是新娘子的两鬓黑发如云,根本不屑带假发。实质是法律不许隐其身份的象征,必须光头,应上首诗“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只留两鬓的发,余下的都剃光了,就是要让其特殊,犯下死罪不能隐藏于世。
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这句是罪奴没有财产,夫妻双方都没有任何财产,也就没有上句提到的结婚用的饰品。“副笄六珈”和婚礼的礼服“象服”。这句就是玉里的瑱,象服的揥,不都是体现新娘子的洁白,美好。难道新娘子不是天生丽质吗?难道新娘子不是动人心魄吗?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对应上句没有玉饰与象服,难道新娘子就不是天生丽质、动人心魄吗?新娘子巧笑,象白玉无瑕,其美表露无遗。
蒙彼绉絺,是绁袢也。虽然婚服只是薄薄的布衣,也就是夏天的薄衫而以。新娘子是多么清秀而光彩,是那么的美丽动人。这样美好的人儿呀,是这个地方的好姑娘。这个邦是指罪奴世代居住的“圜土”,再扩大一点,就是鄘风所在的鄘地。


整诗通解:
虽然没有家,没有财产。也要与君相携一生,白头到老。正常的婚礼,新娘子要带假发,玉簪首饰插满头。打份得华贵而雍容。如山色多彩,如河流一样锦瑟,那是用绸缎量身订做的婚纱。但新娘子虽生而罪,那又能怎么样呢?
污点虽是污点,就是奴隶又怎么了嘛?不让隐慝光头,但我两鬓黑发如云,还不屑带假发呢?玉簪嘛,绸锦婚纱嘛,不都展现新娘子的纯洁美好吗?没有这些,难道新娘子不天生丽质吗?不动人心魄吗?
新娘子笑起来,象白玉无瑕,其美展露无遗。披着薄薄的葛布婚纱,虽是夏天的薄衫做的,但新娘子是多么清秀而光彩照人,是那么让人心动。这么美好的新娘子呀,是这个地方贤惠的好姑娘。

没有人生而有罪,更没有血脉累世有罪,时代无法改变。那个特殊群体,那些光头的女孩子,也是要做新娘子的,虽然没财产,没自由的家,还有奴隶的身份,但是总有心仪的人,一起相携一生,白头到老。无法努力改变贫穷,没有富足物质。然而,这些动人心魄的女孩,在新婚之日,无法掩饰的美,在其悲怆的命运之下,显得那么明亮而让人心颤。

二千年多了,这些倔强的新娘,不应被埋没,不应被遮蔽,她们那么美,让人心动。让历史颤抖。让人性颤抖。落在《君子偕老》上的尘沙散去,露出她们的浅笑。

《毛诗序》云:“《君子偕老》,刺卫夫人也。夫人淫乱,失事君子之道,故陈人君之德,服饰之盛,宜与君子偕老也。”《孔疏》云:“毛以为由夫人失事君子之道,故陈别有小君内有贞顺之德,外有服饰之盛,德称其服宜与君子偕老者,刺今夫人有淫泆之行,不能与君子偕老。”除清魏源《诗古微》以为是哀夷姜之诗外,古今各家多从《毛诗序》之说,以为是刺宣姜之作。也有人认为这是叹息美貌失偶的君夫人不幸的篇章,叹惜宣姜命运的“不淑”,暗含着对强权好色人物的不满以及对宣姜的同情和理解。

毛诗序的理解是错误的,卫宣公强娶儿媳,在邶风《新台》中讽刺了宣公,说新娘子宣姜是“燕婉之求”是这起历史事件中的受害者,并不认为这是宣姜品行淫乱。所以把《君子偕老》解释讽刺新婚的新娘子宣姜淫乱,是明显错误,荒谬的。不仅与诗经同主题诗是矛盾的,还以历史事实不符。这首诗也不可是按解释的意思写的,如是,孔圣更不会保留这首明显是谬论的诗。可惜后世更是附合这种明显错误的解释,一错到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2 02: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