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太白酒桶 于 2024-3-16 18:43 编辑
014 云中小记[论诗]
说到底,一个人的写作,是一个人的事儿。 乒乒乓乓,叽叽叽喳喳喳,枝上的蝴蝶和蜜蜂 完全可以当它们不存在。
100个人眼中的完美,可能是一个人眼中的瞬间崩塌。 100个人眼中的缺点,那也只是100个人各自存在的缺点, 香氛打着气旋儿,长臂剪挨不着。
015 云中小记[论诗]
《论诗杂记》*[胡适]
一 "黄昏到寺蝙蝠飞,......芭蕉叶大栀子肥."此是退之绝妙语,何须"涂改《清庙生民》诗"?
二 "学杜真可乱楮叶",便令如此又怎样?可怜"终岁秃千毫",学像他人忘却我!。
*日前路过旧书摊,得《分类白话诗选》[上海崇文书局印行]。该书号称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总集。收集了自1916年至1919年新文学运动初期发表的白话诗歌250首。翻了几页,可说的不多。倒是胡适先生的一篇《论诗杂记》值得一提。
016 云中小记[论诗]
“诗言志、歌抒怀。”诗歌是诗人抱负的渲泄,也是诗人性格的充分展露,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植于内心的气质、情操与爱好。书卷气、学究气、陈腐气,霸气、硬气、蛮横之气、啰嗦唠叨之气、老辣之气、豪迈之气、富贵气、穷酸气、脂粉气、油气、流氓气、匪气、尖酸刻薄之气、深沉之气、飘逸之气、端庄之气、学生气、孩子气、稚气、秀气、灵气,等等,皆是气质之一。作者总是想把自己的个性写出来,但技艺不够,审美体系不健全,所要呈现的效果往往难以预料。甚至,多数诗歌呈现出来的气质基本上等同于作者写作初衷的反面,这是很多人都控制不了的事实。
017 云中小记[论诗]
多年前的一个秋日,与诗人伊有喜、泥人一道 在温州山里游玩,一路上 说了不少李白和杜甫, 我们的看法大体相同。李白尚道,杜甫尊儒, 一个才大气粗,一个谨小慎微, 反映在诗句中的特征完全不同。 一个吃喝不愁,一个靠接济度日, 该浪漫的浪漫,该现实的现实, 时代左右着他们的命运, 后人的唏嘘,也只能是唏嘘, ——是改变不了的。有关李白, 檀作文写过一本书《李白是个古惑仔》, 可能有些另类。 关于李杜,郭沫若写过。 梅老邪2011年的六一儿童节也写过一组, 刀锋凌厉, 不妨再读一次。
2018.7.15
比较阅读
给儿子说说真实的李白和杜甫 文/梅老邪
1
李白杜甫的一生 其实就是为求包养而奋斗的一生 只不过求包养未遂而已 他们这些有大本事的人 命运过于悲催 欲语不得指咽喉 彻见真性而凄凉千古 李白吸毒而死 杜甫饥病交加而死
2
他们的悲剧 是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问题 你现在还小 还不会独立思考 读书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明骚易懂,暗贱难防 会看了看门道 不会看了看热闹 一不留神 就会被洗脑 是很可怕的事情
3
老爹手里的李白和杜甫的传记 是我的哥们儿韬光所写 他也是一个求包养未遂的人 这些情绪 在字里行间都可读出 所谓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都是扯了几千年的蛋 古今中外,概莫如此 大包小包而已 国内的包养方法大家都懂 国外的只不过换了一种说法而已 不管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 还是梵高、莫扎特等 不管是教会包养还是国王贵族包养 都那么回事
4
所以,不要做艺术家 命运太悲催 我希望你能叉叉叉叉叉叉 自己强大起来 我甚至期望 你爹的一生 也是追求被包养而未遂的一生 将来,能被自己的儿子包养 也算不太失败的一生
5
哈哈 六一儿童节快乐。
2011-06-01 10:12:50
儿童劫 沈乎乎 诗
六月,属于儿童的日子只有三天 他的坦克不再是玩具 他的塑料水枪喷出 火
2023.6.1 23:10
018
中文系教授嘴上挂着一句话:“汉语言文学专业传授的知识不能把你培养成作家”。 ▎网友
019 云中小记[论诗]
一幅题为《播种者》的水印木版套色版画,作者:伍必端。平野的水田上,一前一后,一左一右,一个向阳,一个背阴,都身形高大,动作刚劲,气势卓卓。武人气质浓郁的两名播种者,在微波荡漾的水面上走姿圆熟,透着极大的自信与果断。
020 云中小记[论诗]
就快要完成这个帖子了,我不由自主地就想起自己 写过的那些有趣的所谓诗,比如 《解放东路168弄》、《画春光》、《三角裤》、《小说书》、《春日野穹》、《空悬的午夜》等等。
这些诗,都不是费劲巴力写出来的, 多数想到了哪儿就写到了哪儿。言为心声, 肯定都反映了我的内心世界。
写过的再也没法抹去, 就让它们去飞扬吧。它们是蝴蝶和蜜蜂,眼中还没有长臂剪。
我又想起了几首歌曲:孙露的《再次重相逢》 苏云的《绣荷包》、张惠妹的《问》 康乔的《归去来兮》、罗大佑的《台北红玫瑰》 Sara K 《Tumed My Upside Down》、Air Jordy 《I Love Pland》、 Shania Twain 《You^ve Got A Way》等。
它们多数没思想,但声音性感,曲子发骚。 只是最后我都没选, 而选了罗琦的《快乐机器》作为这个帖子的背景音乐。
为啥呢?因为《快乐机器》 或许更能代表这个时代。娱乐时代,消费时代,似乎什么都可以 却什么都不能当真。
叨叨完这些,脑子里又闪过一组镜头: 法国的浪漫,意大利的情色,天朝的假正经。 甚而还想到了王小波那些天马行空的句子,冰马去年翻译的那本所谓的“Yellow book”*。
*眼睛的故事(乔治.巴塔耶著,冰马译)
2018.11.20 上海
021 云中小记[读书]
喜欢去旧书店淘书的爱好 现在没了。前些日子 整理书橱,发现一册《晁错及其著作》(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1975年7月第一次印刷), 居然是北京卫戍区某部六连理论小组编辑的, 的确让人有些震惊。那时候(文革)一个基层连级单位 就能搞个理论小组,平时负责些什么,有哪些人, 让人费琢磨。 这本书在上海市“五、七”干校图书馆买来之后, 就没有过一次借阅。 借书登记卡上除了书码、书名、登记码外, 一片空白。买来没有借 不少从某图书馆扔出来的就是如此, 一切为了应景而买书,花的又是公家钱, 浪费点,算个啥。
022 云中小记[读书]
昨晚午夜读了篇名为《中产的宿命》的文章,一个投资人写的,写得非常好,当即转到了朋友圈,随后就关灯睡觉了。今天打开朋友圈,见三峡大学的老船长留言说“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等等。。。。。果断转了!”。不料还没到中午就打不开了,显示文章已经被删除,意思就是被封了。我不知道为啥要封。吃过午饭看了部电影《通勤营救》,其中有句台词:“每天准时坐这列通勤列车上班下班,突然有一天,你不再出现在那车上。”说的是一位快60岁的保险业务员,也算中产阶级吧。接着看了电视剧《逃离丹尼莫拉》,克林顿监狱缝纫车间两名囚犯靠跟主管车间的女警发生性关系而获得越狱的工具,而且最后居然成功越狱。那位胖而且丑的中年女警,为了满足虚荣心,满足生理需要,陶醉在虚假爱情里不能自拔,几乎要害死自己的丈夫。这让我想起《张献忠陷庐州纪》中那些被贼寇掳掠来的妇人,她们为了活命最后都被迫去伺候土匪。一个发生在当代的美国,一个发生在古代的中国。亡命之徒眼中几乎只有自己,任何可以利用的都可以利用。写到这里,又想起昨日读过的一篇介绍美国公务员年收入的文章,名叫《美国政府是怎样花纳税人钱的?》,里面有一段话:“在美国地方政府部门中.......收入最少的是监狱、改正中心和残疾人员培训中心等”。我不知道我在说什么,边看电视剧一边胡思乱想就想到了这些。随手记下来。
2019.1.20 上海
024 云中小记[读书]
“实现正义的热情,会使我们忘记慈悲为怀;对公正的热望,使许多人成了铁石心肠。”英国当代哲学家和政治学家米歇尔.奥克肖特在《巴别塔》中如是说。
025 云中小记[读书]
那年在某网站资料库,有幸见过一幅刊头画。 画面视觉冲击力很强。 一队穿戴威武的外国兵卒, 在他们骑着高头大马的军官带领下, 威严地站在前面是一脸肃然而又麻木的天朝草民的身后。 在草民前面,是坐在椅子上 监视的几名天朝的官员,其中两名戴着裘皮帽, 两名中的一个还戴着金丝渡边眼镜。 在天朝官员前面,是天朝的行刑官。 行刑官举着大刀,他的前面, 是已经跪在地上 把脑袋快佝到了地上的一个拳民。行刑官的左边, 是另一名监狱的解押。犯人身后, 是来给他松绑的狱卒之类的跑腿匠。跑腿匠身后 还有一左一右、威严地站着两名 各自竖一杆带柄刺刀长枪的外国兵士看押下的一排拳民。 外国人跑到天朝 监督天朝官员斩杀天朝拳民。报纸 是外国人的报纸,画 是外国人画的画。直到现在, 在我们带着历史的眼光重新审视下, 才知道这一圈人的从属关系。 历史的确在遮蔽一些东西。这些东西, 等到多年以后,才能看到。 忘了补充一下,人群后面 是断壁残垣的老城墙。这似乎不是画, 是寓言。
1901年1月20日法国原版老报纸《LePetit Parisien》—保定府中国官员被斩首
The Boxer Rebellion in China (1898) anexecution in Pao Ting Fou. Frontpage of French newspaper Le Petit Parisien.January 13, 1901. 义和团在中国的叛乱(1898年)在保定府被处决。法国小巴黎报的头版。1901年1月13日。
026 云中小记[电影]
不论是武侠片、武士片,还是古代战争片;也无论是黑泽明, 还是张艺谋、侯孝贤,皆喜欢用鼓。鼓在剧中有无比的魔性。
027 云中小记[音乐]
六月茉莉*
词:许丙丁 曲:台湾民谣 编:漏鱼
嗯~ 六月茉莉真正美 郎君生做真古锥
(独白) 我可以告诉你,我年轻的时候真的是很漂亮。 那个时候,我是全镇上长得最漂亮的女孩子。 我还记得,从六月的第一天开始, 每天早晨 我都会在门口的石阶上发现一朵白色的茉莉花, 我从来都没有去问过,究竟是谁放的, 白色的茉莉花,被我放在窗台上, 风吹起来的时候, 那香味,到现在我都不会忘了。。。
歌词:
六月茉莉真正美 郎君生做真古锥 好花难得成双对 身边无娘仔伊都上克亏
六月茉莉真正香 单身娘仔守空房 好花也着有人挽 没人知影伊都气死人
六月茉莉香透天 单身娘仔无了时 好花也着合人意 当时郎君仔伊都在身边
六月茉莉透暝香 单身娘仔做眠梦 好花开了等下冬 娘仔亲像伊都何时放
六月茉莉满山香 挽花也得惜花丛 亲像蝴蝶乱乱弄 采过一丛仔伊都又一丛
六丛茉莉分六路 一丛较美搬落湖 日时要挽有人顾 暝时要挽伊都人看无
*《六月茉莉》有很多版本,比较出名的是邓丽君的,郭金发的,但我更喜欢的还是蔡琴的,童丽也演唱过,声音过甜,起腻,勉强可以接受,由于录音质量高,也可以当作解乏的音乐。是的,我喜欢听音乐,绝大多数是为了解乏,当然也包括我对性感女声的热爱。六月茉莉还有其他不少版本,都不够好。就蔡琴而言,这首歌也有三个版本,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舒服,喜欢的人,可能早已听过多遍。新浪博客有个蔡琴粉丝这么评价她的这首《六月茉莉》:”这首歌,让你真正明白蔡琴的韵味,原来,说的可以比唱的好听,哼的可以比唱的好听。结尾处的长段哼唱,如美酒醇厚,飘荡空气中,让人陶醉。忍不住想到了家乡的小镇。一条青石板路,高高低低延伸到远处。晨光熹微,白雾缭绕,两边的门板和着阳光的节奏依次打开,花香混合着露水,弥散在整条街。挑水的姑娘头也不抬,背后一根乌油油的辫子甩啊甩的,你的心也跟着颤动。“ 而我要说的是,听完蔡琴这首歌,可以用句老话来形容: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
028 云中小记[论诗]
好诗,如越女手中缭绫。越想好看,越要手艺。白居易说:“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笨手笨脚者想要织出如此宝贝,除非神助。 不得不说,诗艺,就是手艺。
029 云中小记[论诗]
如果说,同题诗赛要大家写首长诗,不换韵不分节,一口气写10000行,会怎样?会不会有人把笔扔水里,从此不再写?后来我想,他写不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想写也写不了。这就是极限。突然想起《俄罗斯方舟》。《俄罗斯方舟》是我看过的最长的长镜头电影,“一镜到底”,95分钟。所以,不要在技艺上标高,虽然强中更有强中手,也应该鼓励向极限挑战,但写诗并经不是亩产十万的大比武。再深一步想,他奋笔疾书写成了,我想问这诗能看吗?
电影蒙太奇诞生后,电影焕发了新的活力,精彩的剪辑为电影带来了更多样的可能。但长镜头依旧是很多导演的所迷恋的,长镜头可以使人物更完整真实,更能积蓄情感。 但长镜头由于其本身拍摄难度较高,一点误差可能就需要重拍。并且每位导演想要通过长镜头表达的内容也不尽相同,这也使得长镜头不是每个人可以用好的。 著名的长镜头如《站台》的两人世界、《爱情万岁》的哭、《雨月物语》的超现实主义等。而拥有实验性质的《不可撤销》全片99分钟,由10个10分钟的长镜头组成。希区柯克的《夺魂索》将长镜头发挥到极致,再使用巧妙的衔接让整部影片如同一气呵成。 但是,今天要说的这部影片也是真正的一镜到底,彻头彻尾的长镜头。一个镜头96分钟拍完的影片《俄罗斯方舟》。影片由俄罗斯当代影坛最重要的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执导,全片穿越36个宫殿房间,860名演员,一镜到底拍摄完成,背后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可想而知。一个演员的失误或者一次运镜失误都可能得从头再来,拍摄前需要进行了很久的排练才行。 有过想拍这种只有一个长镜头影片的导演应该不少,但影史上真正成功的只有这部影片。
30 云中小记[论诗]
关于误读
初看,只是觉得山水有那么点意思。画家要不提醒,豹子我是没看出来是豹子的。还以为是只老鼠。仔细看,才发现那是只俯冲下来的花豹,尾巴非常有劲的样子不是老鼠能办到的。读诗也是这样,凭经验,难免犯错误。比如散文与诗,总是让我们难以分辨。面对抽象、意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蒋友柏《戏山水》 Play Landscape 2023 80 x 100 cm 画布, 复合媒材
The world is my playing ground. That’s how fun I want my life to be. 世界是我的游乐园。我希望我的生活能如此地有趣。 ▎蒋友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