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余污 发表于 2024-3-15 16:38 比较原始的“作品”遇到要消化接受较专业的评语,我也总是很大压力,,也算奇遇了
使用道具 举报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4-3-15 16:40 不论哪个级别的诗歌,都是适用于理论分析的,诗歌理论不限于诗歌等级
余污 发表于 2024-3-15 16:42 对。但就我而言,确实头大,,因为真不懂,惭愧,,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4-3-15 16:44 这个,我们相互理解,就向我不懂你的诗歌一样,等待极光出现
余污 发表于 2024-3-15 15:59 听说最近不来了,嗯~有些失落
诗歌大马蜂 发表于 2024-3-15 19:50 瘦身一下,换一种鲜活的语境,就OK啦。
滚轮子 发表于 2024-3-15 19:59 忙完就来
滚轮子 发表于 2024-3-15 20:30 这种潜性的感知,是诗人最真实的部分。这些都需要保留 文字的识别性上鲜活一点,最外层的
余污 发表于 2024-3-15 20:41 就是把马蜂兄不喜欢的表达方式从半文不白弄得随意一些光滑一些~换壳子?
滚轮子 发表于 2024-3-15 21:03 悖论是,换一种表达,甚至语言,可能不如现有的更有效,方便,快捷,因为这种语言,忠于了作者自身 所以 ...
余污 发表于 2024-3-15 21:10 所以马蜂说完后的第一选择是不动,然后其内在的有些东西会在未来的某一首中重现,甚至反复出现~·那时必 ...
滚轮子 发表于 2024-3-15 21:18 我感觉也没多少要变动。当诗人注意到文字的识别性时,即使不有意改变它,也会有一个潜意识逐渐完善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2-24 06: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