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612|回复: 12

遮蔽性:诗中的词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28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太白酒桶 于 2024-3-28 16:54 编辑

遮蔽性:诗中的词语


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中译本中
有大量化了妆变了形
可被称为“癌症”(快快语)的词语。
去年年底
一部描写抗战时期广州地区梨园戏班子
跟厨师伙夫、码头挑夫、丐帮、警界、军队等等
联合抗日的电视剧,剧中也有不少方言土语
很是吸引人的耳朵。
譬如,他们称暗探为驳脚。注意,是驳脚,
而不是跛脚。不知为什么。
书上说,驳脚就是“跑腿”,并举例说,
欧阳山 《苦斗》七十:
“他就在广州公安局找了一份小小的差事,
当了一名‘驳脚侦缉’,
每天混一毛几分度日。”
黄谷柳 《虾球传·触须》:
“他不是镇上人,附近又没有亲戚,
又说不出到镇上来干什么,
团部的副官就断定他是游击队的驳脚交通员。”
作为汉字的“驳”,有将大批货物用船分载转运的意思,
驳运、驳船(转运用的小船,亦作“拨船”)中的“驳”
与码头离不开
与脚夫离不开,而这些
又必然与主要靠出卖苦力为生的“下之角”上的各种人员
混杂一处,一个“驳”字
就显得十分传神。而“脚”在方言里,就是“人”的意思。二字联合起来代指跑腿的,
似乎再合适不过,
跟重庆沿岸码头上的棒棒军是一路的。
而把警察称之为驳脚,
意义似乎就升华了一下。
它们带着任务,一接到指令,立即从一处
赶到另一处,不停地跑来跑去——
跟码头的驳脚是不是很像呢?
而警察队伍里有一些是便衣,他们习惯
在书报亭路边摊小卖部咖啡馆电影院火车站等等地方出没、
指令和任务,于他们而言,
就像码头上堆起来的货物,總是不声不响地
被他们分食得干干净净。
他们既没有得到多余的什么,
也没有失去什么多余的,
他们卖的不过就是一双穿了鞋子的脚板,
用“驳脚”一词来代指,的确更为传神
而隐晦,词语在这里发生了扭转变形。
而今,在马路上看到一双飞奔的草鞋,你真没办法知道
他到底是在跑腿
还是在赴任的路上。这里有阳光
在他的新诗《春风在奔跑》中写道:
“春天适合逆风飞翔,就有得意洋洋的样子”
……我感觉我看到了
真正“后现代”的样子。遮蔽已经彻底去除
正所谓所见即所得。

2024/3/28







发表于 2024-3-28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出现在春天,还是醒脑的。

大叔喜欢春天逆风飞翔。我喜欢春天是因为醒脑。

太白喜欢春天说复杂吧,又不怎么复杂。有些词语并不是不懂就觉得难懂了,很多词语出现在方言与民间的俗语与谚语中,它本身就是母语的一部分。书面语有时真不一定能准确的表达出习惯用与、方言、民间俗语。就比如你上次用的“雨脚”一词。

一部分人写诗是写着玩,并不问出处,究其原因,去写,写出什么不用负责也不用管,一个劲儿的写就完事了。
一类人,写,读,思考,再写,再思考。能说点什么,能总结点什么,想写点什么。关注点在自己。

还有第三类,外界的,自己的,大环境的,小环境中的,都会关注到,注重一个时间段的写作方向,写作目的,写作状态,也关注他人的,对自己和他人有批评,有鼓励,对待自己也一样。其中最让我敬佩的就是鼓励小辈,这样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字有无穷的威力,无所不能,这是我们研究语言的最大乐趣
好比春天逆风飞行
好比骑个大扫把翱翔
好比中了汉字的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二位多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拉格群岛》中描述的自1917年起近四十年期间囚犯的各种人和事,实际上反映的是苏联“古拉格”成立之前和之后近四十年期间苏联境内劳改营、监狱和边远地区开发建设事情,以及对同“古拉格”息息相关的数百个人物命运的描写。《古拉格群岛》名称的实际所指是——“作者把‘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管辖下的全苏的劳改营比作由一个个孤立的、与世隔绝的‘劳改营孤岛’所组成的‘群岛’”,并通过七个部分,约一百四十万字对“群岛”的各种人和事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4-3-28 17:02
这个出现在春天,还是醒脑的。

大叔喜欢春天逆风飞翔。我喜欢春天是因为醒脑。

我觉得我更偏爱俗语。这是不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呢
我是属于那种使劲写,也关注别人在写什么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4-3-28 17:23
汉字有无穷的威力,无所不能,这是我们研究语言的最大乐趣
好比春天逆风飞行
好比骑个大扫把翱翔

是的,有本书,名字就叫《语言的威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4-3-28 17:46
《古拉格群岛》中描述的自1917年起近四十年期间囚犯的各种人和事,实际上反映的是苏联“古拉格”成立之前和 ...

大部头,没恒心,读不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索尔仁尼琴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他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和对西方的清醒认识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贺红星 发表于 2024-3-28 18:13
索尔仁尼琴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他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和对西方的清醒认识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是的,毋庸置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快快. 于 2024-3-28 18:52 编辑
太白酒桶 发表于 2024-3-28 18:09
我觉得我更偏爱俗语。这是不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呢
我是属于那种使劲写,也关注别人在写什么的人。

俗语属于母语里,一直贯穿古今的语言,它有它独特的用处与语言方式。无论是文言文时期,还是现场的白话文不存在淘汰起义。

文言文与骈文,古文书里我觉得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原文,不是改编文)》读起来最享受,集文言文与骈文之所长。

比如卷二写婴宁:男主角王子复得了相思病独自去见婴宁路上景物的描写“伶仃独步,无可问程,但望南山行去。约三十余里,乱山合沓,
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


文言文考虑最多的是语境,比如,“盖”追先帝之殊遇,与你那个朋友写的“盖下头”的“盖”基本都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这个属于文言文范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4-3-28 18:49
俗语属于母语里,一直贯穿古今的语言,它有它独特的用处与语言方式。无论是文言文时期,还是现场的白话文 ...

你这段话,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9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纵横两向发散把持的不错,中心思想忽隐忽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2 19: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